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0.5%左旋布比卡因在单侧下肢手术中蛛网膜下腔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估计手术时间<2 h,择期在蛛网膜下腔麻醉下行单侧下肢手术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0.5%左旋布比卡因2.5 mL行蛛网膜下腔麻醉(L组)、对照组应用0.5%布比卡因2.5 mL行蛛网膜下腔麻醉(B组);观察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平面上界、运动阻滞分别达Bromage评分1、2和3的起效时间、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和麻醉质量;观察血压(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不良事件等.结果:两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平面上界和运动阻滞分别达Bromage评分1、2和3的起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L组患者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最高感觉阻滞平面均达到T3水平.两组患者麻醉质量和肌松质量、各时间点的BP、HR和SpO2、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0.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麻醉可产生良好的感觉和运动阻滞效应,且具有与布比卡因相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探讨小剂量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麻醉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及安全性。【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住院择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高龄患者96例,随机分为单纯硬膜外麻醉(对照组)及单侧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麻醉组(试验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时间、平面固定时间均较对照组升高(P <0.05),试验组最大Bromage评分、感觉及运动恢复时间、麻醉用量均较对照组降低( P <0.05);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麻醉后5 min、10 min均较麻醉前降低( P <0.05);试验组麻醉前与麻醉后各时间段 HR、RR、SpO2水平均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麻醉后10 min RR次数较麻醉前明显降低( P <0.05),其余各生命体征均与麻醉前无统计学差异( P >0.05);试验组麻醉效果优良率(100%)较对照组(85.42%)明显升高(P <0.05);试验组低血压、寒战等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 <0.05),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及神经系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小剂量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麻醉应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麻醉效果好、安全可靠,对循环影响小。  相似文献   

5.
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将60例行下腹部、下肢择期及急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左旋布比卡因(观察组)和布比卡因(对照组)2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0.5%左旋布比卡因8 mg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0.5%布比卡因8 mg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比较2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从注药至感觉阻滞最高平面的时间)、感觉阻滞范围(感觉阻滞上界最高平面,T表示)、感觉阻滞平面开始消退时间、运动阻滞程度、麻醉效果、术中与术后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T、感觉阻滞平面开始消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麻醉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运动阻滞3级占56.7%,对照组占6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血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术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椎管内并发症。结论左旋布比卡因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布比卡因在剖宫产蛛网膜下腔阻滞中的临床效应。方法 选60例ASAⅠ-Ⅱ级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三组,每组20例,L2-3间隙穿刺成功后分别推注0.5%布比卡因1ml(Ⅰ组),1.5ml(Ⅱ组),2ml(Ⅲ组)。并于硬膜外腔置管留作备用。记录麻醉前后血压、心率、呼吸及温觉、痛觉、下肢运动度阻滞的起效及持续时间、最高阻滞平面、腹肌松驰度、新生儿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温觉、痛觉起效时间,最高阻滞平面,下肢运动度阻滞起效时间、新生儿评分,麻醉前后心率,呼吸变化情况,三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均有不同程度血压下降,尤以第Ⅲ组明显,Ⅰ组部分病人有痛感、肌松不甚满意。结论 剖宫产手术中,0.5%布比卡因1.5ml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能取得较理想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7.
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具有起效快、镇痛确切、肌松完全等优点,但具有麻醉平面不易掌握,血压下降明显等弊端.作者就等比重布比卡因腰麻应用于剖宫产术与硬膜外麻醉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剖宫产手术在临床中广泛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我们应用低浓度布比卡因,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方法与现今多采用的硬膜外阻滞方法比较,以探讨它的优劣。  相似文献   

9.
师中奇 《临床医学》2012,32(5):72-74
目的观察等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下肢单侧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无腰麻禁忌手术患者200例。年龄17~81岁,ASAⅠ~Ⅲ级。其中单侧下肢创伤患者180例,非创伤患者20例,将其随机分为等比重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腰麻)组(Ⅰ组)和重比重传统腰麻组(Ⅱ组),手术时分别向蛛网膜下腔注入0.5%不同比重布比卡因1.5~2.0 ml。结果Ⅰ组与Ⅱ组麻醉效果相同,其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达最高阻滞平面和最大运动阻滞时间明显短于Ⅱ组(P均<0.05),最大感觉阻滞平面及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低于Ⅱ组(P<0.01)。其对循环的影响明显小于Ⅱ组。结论等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麻用于单侧下肢手术同样达到预期麻醉效果且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肖文军 《医学临床研究》2005,22(12):1691-1693
【目的】观察相同浓度左旋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时的临床麻醉效能、安全性和麻醉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Ⅱ级择期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左旋布比卡因组(L组)和布比卡因组(B组)。L组腰麻用药为0.75%左旋布比卡因2ml+10%葡萄糖注射液1ml;B组腰麻用0.75%布比卡因2ml+10%葡萄糖注射液1ml,两组都只注入2.5ml,用腰一硬膜外联合穿刺法施行麻醉。【结果】两组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最高平面,节段数,麻醉效果无明显差异性,均阻滞完善,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左旋布比卡因腰麻效果确切且安全,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罗哌卡因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1999 ~ 2008)、OVID(1999 ~ 2008)、EBSCO(1999 ~ 2008)、Cochrane 图书馆(2000 ~ 2008)和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1999 ~ 2008),纳入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比较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 RevMan 5.0 软件进行 Meta 分析。 结果 最终纳入6 个单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其中罗哌卡因组215 例,布比卡因组215 例。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均较低。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与布比卡因组相比,罗哌卡因组的运动阻滞完全时间更长[MD=2.18 min,95%CI(0.32,4.03),P=0.02],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更短[SMD= – 1.82,95%CI(– 3.05,– 0.59),P=0.004],低血压发生率更低[OR=0.49,95%CI(0.31,0.80),P=0.004],但两组心率减慢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40,95%CI(0.03,4.99),P=0.47]。 结论 等效剂量的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行蛛网膜下腔阻滞的镇痛效果相似,但罗哌卡因血流动力学变化较轻微,适合下腹部以下手术的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不同比重布比卡因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行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及C组各20例。三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蛛网膜下腔用药A组为0.75%布比卡因1ml混合0.5 ml注射用水;B组采用0.75%布比卡因1 ml混合0.5 ml脑脊液,C组采用0.75%布比卡因1 ml混合0.5 ml 10.0%葡萄糖,比较三组感觉起效阻滞、痛觉阻滞持续、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结果 A组觉起效阻滞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大Bromage评分低于B组和C组(P<0.05);痛觉阻滞持续时间低于C组(P<0.05),但高于B组(P<0.05);平面固定时间高于B组和C组(P<0.05);三组T1、T2时间点HR水平高于T0时间点(P<0.05);MAP水平低于T0时间点(P<0.05);A组T1、T2时间点HR水平低于B组和C组(P<0.05);MAP水平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 不同比重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均可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且轻比重布比卡因阻滞范围小、运动神经阻滞轻,可获得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我院从1995年1月至1998年1月,采用利多卡因注射液和布比卡因注射液混合后,加入10%葡萄糖(GS)液中与1∶30万单位肾上腺素呈重比重局麻药混合液,行蛛网膜下腔阻滞。临床观察184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方法及药物配制 术前30分钟给患者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鲁米钠01g。进入手术室后,监测血压(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均正常。然后让患者取侧卧位,调平手术床,将病人两腿屈曲,双膝尽量贴近腹部,低头屈颈弓背,下颌尽力贴近胸部,双手抱腿使脊柱尽量突向后,选择L3,4腰椎间隙进行常规消毒,铺巾,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1…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轻比重小剂量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在下肢骨折老年患者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下肢骨折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组(30例),连续硬膜外麻醉组(30例),比较2组局部麻醉药物用量、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阻滞完善时间、改良Bromage评分、麻醉效果及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组局部麻醉药物用量少于连续硬膜外麻醉组(P<0.01);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阻滞完善时间快于连续硬膜外麻醉组(P<0.05或P<0.01);2组改良Bromage评分、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组患肢与健肢改良Bromag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组1例应用麻黄碱,连续硬膜外麻醉组6例,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连续硬膜外麻醉组影响轻微。结论: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均可用于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采用小剂量轻比重局部麻醉药物配方,管理简单,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轻微。  相似文献   

16.
0.75%罗哌卡因用于小儿蛛网膜下腔阻滞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0.75%罗哌卡因用于小儿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合适剂量。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的小儿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0.75%罗哌卡因2ml(按每厘米椎管长0.15mg给药)、B组0.75%罗哌卡因2ml(按每厘米椎管长0.3mg给药)、C组0.5%布比卡因2ml(按每厘米椎管长0.15mg给药)。用药后观察最高感觉阻滞平面等蛛网膜下腔阻滞运动和感觉参数、监测不同时间段的MAP、HR值和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A组最高阻滞平面、T10感觉平面阻滞持续时间、平面固定时间、运动起效时间、运动恢复时间,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0.16、7.03、0.57、19.23、1.17,P均〈0.05),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0.21、6.78、0.78、17.98、1.23,P均〈0.05);A组下肢运动阻滞程度弱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40.83、21.16、10.42,P均〈0.05),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36.01、21.16、9.60,P均〈0.05):B组运动恢复快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P〈0.05);B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与A组、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别=4.13、4.54,P均〉0.05)。结论0.75%罗哌卡因每厘米椎长0.3mg用于小儿脊麻能达到安全麻醉:而0.75%罗哌卡因每厘米椎长0.15mg用于小儿脊麻,运动、感觉阻滞较布比卡因差。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观察轻比重小剂量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在下肢骨折老年患者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下肢骨折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组(30例),连续硬膜外麻醉组(30例),比较2组局部麻醉药物用量、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阻滞完善时间、改良Bromage评分、麻醉效果及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组局部麻醉药物用量少于连续硬膜外麻醉组(P<0.01);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阻滞完善时间快于连续硬膜外麻醉组(P<0.05或P<0.01);2组改良Bromage评分、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组患肢与健肢改良Bromag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组1例应用麻黄碱,连续硬膜外麻醉组6例,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连续硬膜外麻醉组影响轻微。结论: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均可用于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采用小剂量轻比重局部麻醉药物配方,管理简单,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轻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0.5%等比重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在剖宫产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50例ASA I~Ⅱ级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50例。于L2-3间隙蛛网膜下腔穿刺成功后分别注入0.5%等比重罗哌卡因10 mg、12.5 mg、15 mg。观察三组患者血液动力学指标、麻醉效果及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血液动力学指标:①平均动脉压(MAP):A、B、C三组在各时间点显示MAP数值均无显著性(P>0.05)。②心率(HR):C组麻醉后10 min时,HR较A、B两组明显升高(P<0.05)。(2)麻醉效果:①三组感觉阻滞平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A组运动阻滞时间明显长于B、C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A组的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明显短于B、C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3)A组硬膜外追加药物剂量明显增加,与其它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4)C组麻黄素的应用剂量与A、B两组比较显著性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不良反应:A、B两组麻醉后低血压、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麻醉后寒战反应对比观察显示B、C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0.5%罗哌卡因等比重液12.5mg剂量应用于剖宫产蛛网膜下腔阻滞更为有效、安全、副作用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0.5%布比卡因行蛛网膜下腔阻滞在小切口全髋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90例行全髋置换术患者,年龄4594岁,ASA分级Ⅰ94岁,ASA分级Ⅰ级,随机分为Z、D和Q三组,每组各30例。全部采用布比卡因行蛛网膜下腔阻滞,布比卡因的浓度Z组为0.75%、D组为0.5%、Q组为0.375%。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蛛网膜下腔阻滞注药前及注药后5 min、10 min、15 min、20 min、30min的心率及血压的变化情况。观察三组麻醉起效时间、患侧阻滞完善时间、麻醉效果。结果:三组组间比较,麻醉药起效时间、最高阻滞平面、运动恢复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三组患者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在各时间段均有所变化,但都在正常范围内。结论:0.5%布比卡因行蛛网膜下腔阻滞在小切口全髋置换术中,单侧下肢运动及感觉神经阻滞完善,起效时间快,麻醉效果确切,对心率、血压影响小,浓度最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