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使用3种洗手方法的洗手效果。方法 3组医护人员分别用普通肥皂+含氯消毒剂(A组)、普通肥皂+快速手消毒液(B组)和抗菌洗手液(C组)。按六步洗手法洗手后按标准采样,进行细菌学检测,对比3种方法的消毒效果。结果 A组和B组除菌率分别为87.5%和89.7%,合格率分别为73.3%和76.7%;C组除菌率为95.3%,合格率为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菌洗手液能有效减少手部细菌,是一种方便、可靠、适合临床应用的手消毒液。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了解3种不同手卫生方法对手卫生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通过现场采样和细菌定量培养的方法,对某医院临床医务人员不同手卫生方法对手卫生效果的影响进行观察。结果 用含氯己定醇快速手消毒剂擦拭手,手卫生效果合格率为82.47%;用洗手液洗手后,再用氯己定醇快速手消毒剂擦拭手,手卫生效果合格率为81.03%;单独用洗手液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手卫生效果合格率为49.48%。结论 氯己定醇快速手消毒剂在手卫生处理中起主要消毒作用,单独使用洗手液进行手处理,手卫生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松宁洗手消毒液对外科洗手消毒效果并与碘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现场消毒试验方法进行了检测。结果用松宁洗手消毒液(含醋酸氯己定和氯化苄铵)5 ml,按六步洗手法均匀搓擦双手及前臂至肘上10 cm,作用2~3 min,对手及皮肤上自然菌平均杀灭对数值为2.72。用含有效碘5000 mg/L碘伏刷手3 min,再用碘伏纱布擦手2遍,对手及皮肤上自然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为1.70。结论用松宁洗手消毒液进行外科手消毒,可获得良好的杀菌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一种快速手消毒液的手消毒效果。方法将120名医务人员随机分2组,实验组用快速手消毒液,对照组用普通洗手液六步洗手法进行手卫生处理,采集处理前后手指培养标本检测,计算除菌率、洗手合格率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能达到有效除菌消毒效果,除菌率和手卫生合格率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快速手消毒液组手部带菌量≥50 cfu/cm2时,对手卫生合格率有显著影响。结论该快速手消毒液消毒效果明显,适于医务人员手消毒处理使用,但手部污染明显时建议流动水洗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一种快速手消毒液消毒性能,观察其杀菌效果。方法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和现场消毒试验进行了试验。结果用含苯扎氯铵879 mg/L的快速手消毒液原液作用0.5 min,对载体上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杀灭率均达到100%。体积分数50%小牛血清对该消毒液杀菌效果有轻微影响。用该消毒液原液对志愿者手擦拭消毒作用1 min,对手上自然菌的杀灭率达到90%以上,且手上残留菌落数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结论快速手消毒液对细菌繁殖体和真菌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对志愿者手具有较好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世纪坛医院临床科室卫生消毒质量,采用抽样检测方法,对医务人员手和环境表面消毒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用含醋酸氯己定的酒精类擦手消毒液对医护人员手进行擦拭消毒,消毒效果合格率为100%;只用肥皂洗手合格率仅50%。用含有效氯250 mg/l的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合格率为79.17%;仅进行日常卫生处理物体表面,合格率为58.33%。结论,临床医护人员手仅用肥皂水洗手,达不到卫生要求;物体表面,由保洁员日常配制的有效氯擦拭处理,达不到标准浓度(250 mg/L),影响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医院医务人员洗手方式和频率以及手消毒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该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方法及其消毒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该医院门诊医务人员工作之前洗手执行率为47%,病房医务人员洗手执行率为46%,门诊和病房医务人员工作后洗手执行率均达到98%。有90%医务人员采用肥皂洗手和洗手液洗手,只有10%医务人员仅用流水洗手。用肥皂和洗手液洗手除菌率可达到90%以上,仅用流水洗手除菌率只有65%。结论该医院医务人员工作之前洗手执行率较低,仅用流水洗手除菌效果较差,该医院需要规范洗手方法和手卫生质量监测。  相似文献   

8.
常用外科手消毒剂消毒效果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外科常用手消毒剂的临床消毒效果,采用随机抽样和细菌检验方法进行了现场和实验室观察。结果,用含有效碘5000 mg/L的络合碘消毒液、含42.1 g/L或5000 mg/L的葡萄糖酸盐氯已定外科洗手液或氯己定乙醇洗手液以及含4500 mg/L醋酸氯已定与75%乙醇皮肤消毒剂等3种处理方法,按要求进行外科洗手消毒处理,均可使外科医生手上自然菌数平均减少99%以上。用含40g/L葡萄糖酸盐氯已定的外科洗手液与含5000 mg/L葡萄糖酸盐氯已定的70%乙醇消毒擦手液,按规定处理程序消毒处理后,手上自然菌数平均减少率为95.97%。结论,所用4种外科手消毒剂,进行外科医生手消毒处理,均可使手上自然菌减少率达到消毒要求;但各组消毒所需时间和费用不同。  相似文献   

9.
复方纳米银抗菌乳液杀菌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以乙醇、醋酸氯己定和纳米银为有效成分的手消毒液消毒相关性能。方法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法和透射电镜技术对该消毒液杀菌效果及其相关性能进行了观察。结果该消毒液原液含体积分数40%乙醇、5 500 mg/L醋酸氯己定和1 000μg/L纳米银,纳米银颗粒直径为20 nm。用该消毒液原液作用1 min,对棉布载体上金黄色葡萄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和大肠杆菌的平均杀灭率均达到99.9%以上,对伤寒沙门菌作用2 min,平均杀灭率亦达到99.9%以上。用该消毒液原液擦拭消毒并作用2 min,对手上自然菌平均杀灭率达到97%以上。结论该纳米银复方消毒液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0.
医院抗菌洗手液使用状况及抑菌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部分医院门诊和住院部医务人员洗手液的使用状况及所用含抗菌成分洗手液的除菌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和现场消毒试验及实验室抑菌试验方法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湖北省武汉和黄石两地部分医院使用洗手液的比例分别为43%和32%。使用含植物杀菌成分的洗手液平均抑菌环<7 mm,对手上自然菌平均消除对数为值0.84。含苯扎氯铵洗手液和碘伏洗手液平均抑菌环均>7 mm,对自然菌平均消除对数值分别为1.49和2.04。结论武汉和黄石两地医院用洗手液进行手卫生消毒的比例较低,其中以含苯扎氯铵和碘伏类洗手液抗菌效果较好,而含植物杀菌成分的洗手液抗菌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含碘消毒液使用稳定性和现场消毒效果。方法分别采用化学滴定法和现场消毒试验进行了观察。结果在室温下连续使用一周,该含碘消毒液中的有效碘含量下降率<10%。连续使用1、5和7 d,该含碘消毒液对医务人员手擦拭消毒对手部皮肤自然菌的平均消除率分别为98.80%、96.55%和97.78%。结论该含碘消毒液在实际应用中性能稳定,对医务人员手上自然菌消除率均能达到合格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临床医护人员使用传统的肥皂、洗手液、氧化电位水和乙醇类手消毒剂4种方法洗手的效果。方法对分别使用4种方法洗手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统计4种方法洗手后的平均菌数、合格率和除菌率。结果肥皂、洗手液、氧化电位水和乙醇类手消毒剂4组洗手后平均菌数分别为70.54 cfu/cm2、65.80 cfu/cm2、57.50cfu/cm2和32.68 cfu/cm2;合格率分别为42.86%、61.90%、84.52%和96.43%。结论用乙醇类手消毒剂擦手效果优于用传统的肥皂、洗手液和氧化电位水洗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一种复方醋酸氯己定外科手消毒液的消毒效果。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现场消毒试验对该消毒液进行消毒效果观察。结果含2 300 mg/L醋酸氯己定、15%乙醇的该复方消毒液作用2 min,对悬液内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杀灭对数值均>5.00。用含1 200 mg/L醋酸氯己定与7.5%乙醇复方消毒液作用2min,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对数值>5.00;作用3 min,对悬液内白色念珠菌的杀灭对数值>4.00。用该复方外科手消毒液原液擦拭消毒1 min,对手上自然菌平均杀灭对数值>1.00。结论该复方醋酸氯己定外科手消毒液对细菌繁殖体和真菌有较好的杀菌作用,对手上自然菌消毒效果符合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质量管理,提高手消毒效果。方法采用手消毒现场试验方法,对医院4种常用手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仅用肥皂流水洗手,再经84消毒液浸泡1min的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为90%;另外3组消毒处理后手卫生合格率均达到100%;所有消毒前手上菌数均超标。消毒前手上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假单胞菌、志贺菌等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检出率比较高的有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均超过13%以上。消毒后手上除2份标本检出大肠杆菌之外,未检出致病菌。结论所采用的4组手消毒方法,均可以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在日常工作中,医护人员操作前用常规肥皂流水洗手方法,结合常用消毒液浸泡或擦拭消毒均可达到较好的除菌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重大活动卫生保障期间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及手消毒效果。方法采用ATP生物荧光法,对某重大活动卫生保障工作人员手卫生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结果餐饮从业人员用洗衣粉和肥皂洗手后,手卫生质量合格率为100%;用香皂和洗手液洗手后,则手卫生合格率不达标,即使再用含氯消毒液浸泡1 min仍然不达标。两种荧光生物检测仪对同一组人员手卫生检测结果存在明显差别。结论餐饮从业人员用肥皂洗手即可取得良好的洗手效果,但不同厂家生物荧光检测仪检测结果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16.
诺延手消毒口者喱的实用洗手消毒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诺延手消毒口者喱对术前手术人员及Ⅱ类环境下医务人员的洗手消毒效果.方法将50例手术人员分成2组,分别用肥皂水洗手或刷手后涂抹手消毒口者喱1遍和2遍,同时对Ⅱ类环境下医务人员50例也分成2组,用手消毒口者喱或肥皂流动水洗手消毒.上述试验分别观察手的自然菌平均清除率.结果50例手术人员用肥皂水洗手或刷手后涂抹手消毒口者喱,自然菌平均消除率达99.8%和100%.而Ⅱ类环境下医务人员用手消毒口者喱洗手和肥皂水洗手,自然菌平均消除率为95.0%和76.2%.结论诺延手消毒口者喱作为术前及Ⅱ类环境下医务人员手的消毒,简单易用,消毒效果好,持续时间长,是较理想的消毒剂.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医院肿瘤病房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为改进和提高手卫生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现场查看和问卷调查方式,对黄石市部分综合医院肿瘤病房医务人员手危险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医院肿瘤科医务人员洗手用固体肥皂占86.6%,只有少数使用洗手液;有19%医务人员手消毒用消毒液浸泡,另有20.7%的人员使用消毒巾擦拭。医院肿瘤科医务人员中有98%以上人了解接触病人血液、分泌物等污染后要洗手,但洗手执行率较低,多数人认为没有时间或洗手设施不方便。结论该地区医院肿瘤科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知识了解不够,执行率低,手消毒剂和手卫生设施不足。  相似文献   

18.
陈祥莺  陈祥燕 《家庭护士》2009,7(17):1575-1576
[目的]对护理人员常用3种洗手方法的效果、费用、耗时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在急诊科各班次内随机抽取18名护士分别采用固体肥皂洗手法、洗手液洗手法、"洁芙柔"消毒凝胶擦拭手3种方法洗手后进行手部细菌菌落采样监测,同时计算洗手所用成本与时间.[结果]3种洗手法的手部菌落计数均为合格,"洁芙柔"消毒凝胶擦拭手所用时间与固体肥皂洗手、洗手液洗手所用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固体肥皂洗手法费用最低,但易污染且有损手部皮肤,逐渐被淘汰;洗手液洗手法费用较高;"洁芙柔"消毒凝胶擦拭手费用最高,后两者含护肤成分,在临床工作中常用.[结论]洗手液洗手法和洁芙柔消毒凝胶擦拭手高效、便捷,可以提高护士洗手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病房传呼器手柄消毒方法。方法采用棉拭涂抹采样和细菌检验方法对不同方法消毒后的传呼器手柄消毒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医院使用的传呼器手柄污染菌数平均为38 cfu/cm2。用75%酒精对传呼器手柄作擦拭消毒至少2遍,对其表面上自然菌消除率为98.38%,消毒后平均存活菌数为0.62 cfu/cm2。用含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对其表面上自然菌平均消除率为98.39%,消毒后平均存活菌数为0.58cfu/cm2。结论医院使用的传呼器手柄污染严重,用75%酒精和含氯消毒剂作擦拭消毒均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佳润皮肤消毒液洗手消毒法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方法采样棉拭涂抹采样法和细菌检验方法对该皮肤消毒液现场消毒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使用佳润皮肤消毒液消毒手的医护人员经擦拭3遍之后,手上自然菌平均存活数<2 cfu/cm2;待过120 min后,手上自然菌平均存活数仍然<5 cfu/cm2。用常规刷手加诗乐氏消毒液消毒的医护人员,消毒后手上自然菌平均存活数<2 cfu/cm2;待过120 min后,手上自然菌平均存活数仍然<5 cfu/cm2。两组消毒方法消毒后手上存活菌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组洗手消毒方法对医护人员手消毒效果无明显差异,但佳润皮肤消毒液外科洗手消毒法流程简便,节省时间,消毒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