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输血后肝炎的危险及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血后病毒性肝炎(输血后肝炎)可以由输血引起,即输血传播性肝炎(TTH),输血也可以是次要原因,即输血相关,但非输血传播性的。当今TTH的危险极小,还主要是由HBV和HCV引起,后以前被认为“非甲非乙性肝炎”。现在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其余的TTH,也就是非甲、非乙,非丙型,是很少的。通过应用志愿(无偿),重复献血,对于输血传播的HCV;同样的重复献血,志愿(无偿)供血,仔细筛和抗HCV的灵敏  相似文献   

2.
丙型和戊型肝炎实验室诊断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已确认非甲非乙型肝炎由两种不同的特异性病毒引起,并建立了特异性诊断方法,结合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已把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命名为丙型肝炎(HC),而把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称为戊型肝炎(HE)。这样按病毒不同,病毒性肝炎有甲、乙、丙、丁、戊型五种。HC 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经血传播。即使严格筛选HBsAg 携带者,输血后肝炎发生率仍高达10~15%,且其中95%为HC。HC 发  相似文献   

3.
一、非甲非乙型肝炎的存在及其研究过程 1975年前后即有人推测有非甲非乙型肝炎(NANB型肝炎)存在。HBsAg检测方法确定后,人们用此法筛选献血员,以期不输用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的血液使不再发生输血后肝炎,但实际上输血后肝炎从20%降至10%后却不再下降。因此有人推测尚有经输血传播的非乙型肝炎病毒存在,并命名为丙型肝炎,但当时认为此型病毒不只是一种,因此命名为非甲非乙(NANB)型。其后又证实此种肝炎不只存在于输血后肝炎中,而且于散发性肝炎中也很多。最近日本无乙型  相似文献   

4.
在病毒性肝炎的研究方面,对乙型病毒肝炎的诊治研究较多,不论从诊断技术还是治疗措施上都很成熟。但对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的研究还有待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就丙型肝炎的基因结构、传播途径、实验室检测方法和治疗进展予以介绍。1974年Goldfeld首先发现许多患者输血后引起了肝炎,但经血清学检测既不是甲型肝炎又不是乙型肝炎,当时命名为非甲非乙型肝炎。1989年在日本东京国际病毒型肝炎学术讨论会上将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命名为丙型肝炎。1989年Choo等应用分子克隆技术成功地得到HCV抗原cDNA,正式将该病毒命名为…  相似文献   

5.
输血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传播感染,虽然很多传染病及微生物可通过输血传播,但最重要的仍是病毒性肝炎。作者认为甲型、乙型肝炎均可通过口及肠道外二种方式传播,血清学研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证明,许多流行性肝炎病人是乙型肝炎。随着甲型和乙型肝炎血清学检验的进一步发展,发现—个或更多其他引起肝炎的病毒,这个疾病或这组疾病近来命名为非甲非乙型肝炎,其潜伏期从2周到4个月。自从排除了所有HBsAg阳性供血员以来,非甲非乙型肝炎成为最常见的输血后肝炎,占80~90%。  相似文献   

6.
丙型肝炎(HC)过去常称NANB型肝炎,主要传播途径是经血和血制品,自从广泛采用有效的乙型肝炎检测手段筛选献血员,以及乙肝疫苗普及应用后,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输血后肝炎已大为减少,许多输血后肝炎与丙型肝炎病毒(HCV)有关。在我国,由HCV引起的输血后肝炎已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HCV感染后急性期症状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即使采用最敏感的血清学技术对血源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筛选,也不能完全杜绝输血后肝炎的发生。在用血清学、临床学和流行病学的方法排除了甲型肝炎、乙型肝炎和其它已知病毒的感染后,确认尚有另外一种类型的病毒性肝炎也可经血液传播。目前把这种病原体尚未查明的病毒性肝炎统称为非甲非乙型肝炎。由于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8.
刘炜  王芳 《中国输血杂志》2006,19(6):497-499
通过筛查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输血后肝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但仍有部分输血后不明原因的肝炎发生。1995年分离出的庚型肝炎病毒(HGV)和1997年分离出的输血传播病毒(TTV)一度被认为与输血后非甲非戊型肝炎发生有关,但随后的研究发现在正常人群中存在一定比例的HGV和TTV感染,其致病性值得怀疑。2000年,意大利学者Primi等[1]从1例静脉吸毒者的HIV阳性血清中分离出一种新的可经输血传播病毒———SEN病毒(SENV)。SENV一经发现即被各国学者所重视,有关SENV的基因结构、检测方法、流行病学与肝炎的相关性等…  相似文献   

9.
在病毒性肝炎的检验方面,对乙型病毒肝炎的检验法较多,不论从诊断技术上都很成熟。但对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的检验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本文就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实验室检测方法予以介绍。1974年Goldfeld首先发现许多患者输血后引起了肝炎,但经血清学检测既不是甲型肝炎又不是乙型肝炎,当时命名非甲非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病毒性肝炎的感染率及其有关因素。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53例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逆转录一套式PCR法检测HCV—RNA。回顾分析5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的临床资料。结果 5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肝炎病毒感染率分别为乙型肝炎病毒(HBV)22.6%、丙型肝炎病毒(HCV)41.5%、HBV/HCV总感染率49.1%,HCV感染组、非感染组在输血次数、透析年限的差异有显性,而HBV感染组、非感染组在输血次数、透析年限的差异无显性。结论 病毒性肝炎仍是血液透析(HD)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中以HCV的发生率最高。严格消毒措施,血源筛选,减少输血,对减少透析中肝炎感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病毒危险 1991年以来,医学界将注意力集中在所谓的能传播病毒疾病的输血恐惧症之上。这些疾病未全部反映输血的危险。残留病毒危险是指在供者人群中未能检出通过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的病毒。该危险与供者人群中病毒流行率、窗口期长短、筛检方法的灵敏度有关。HBV是第一号输血传播病毒(1/30,000~250,000输注的血液单位),但输血传播的病毒疾病主要为HCV。HIV感染的残留病毒危险在1/200,000~2,000,000单位血液这个范围。另外还存在传播非传统病毒(克-雅氏病毒)的危险,但无确切数据用以评估。其它危险:潜在的严重的输血后并发症并不局限于传播病毒。所有的输血能引起细胞污染、内毒素休克、循环超负荷,白细胞抗体同种免疫等危险。现在多数较为严重的输血危险是由ABO错误或其它  相似文献   

12.
TTV是 1997年由日本学者真弓忠发现的一种新病毒 ,被认为是一种有可能引起输血后肝炎的新的DNA病毒 ,称输血传播病毒 ,也称TT病毒。本文介绍了TTV的发现、自然史追踪、病原学、检测、致病性、传播途径、病理表现和在非甲 -庚型肝炎患者中的检出率。众多的研究结果表明 ,它可能是导致非甲 庚型肝炎的重要病原。有些研究还认为 ,TTV可能是导致肝炎慢性化的病原之一 ,也是导致爆发型肝炎或肝衰竭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仍有一些研究者认为 ,TTV感染不一定致病 ,其致病性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现已证实 ,TTV还存在非血液传播的途径 ,肠道传播是重要的 ,我国已证实有肠道传播型TTV引起的集体病毒性肝炎流行。  相似文献   

13.
70年代初用HBsAg检测筛选献血员以来,输血后肝炎的发生率下降了50%,但仍有2%~15%左右发生输血后肝炎,其中70%~90%为非甲非乙型肝炎。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可能是类似黄病毒科的带包膜的核糖核酸病毒。1988年WHO将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命名为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NANBH(p)]。  相似文献   

14.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病毒所引起的肝脏疾病,目前已明确病毒性肝炎的病原有甲、乙、丙、丁、戊(A、B、C、D、E)五型肝炎病毒,分别称为HAV、HBV、HCV、HDV及HEV,晚近发现一种非A、B、C、D、E肝炎病毒,主要经输血传播的肝炎病毒称为庚型肝炎病毒(HepatitisGVirus,HGV)。甲、戊型肝炎以肠道(经粪-口途径)传播为主,乙型肝炎或乙型合并丁型及丙型肝炎主要通过肠道外方式包括输血、注射、皮肤破损及性接触等方式以及生活上的密切接触而传播。乙型肝炎病毒也可经垂直传播。三甲型肝炎(HAV)此型主要在发展中国家流行,特…  相似文献   

15.
庚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G Virus,HGV)是1995年发现的肝炎相关病毒,主要经血和血制品等肠道外途径传播,目前对HGV的临床意义尚不十分清楚,对其是否引起肝脏疾病尚无定论。本文报道10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及血清肝炎病毒标志检测结果,以期探讨HGV的致病性。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毒性肝炎患者共102例,其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或与丙型肝炎病毒(HCV)混合感染者60例(A组),HBV感染或与HCV混合感染合并HGV感染者30例(B组),急性非甲—戊型肝炎12例,诊断标准均符合1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病毒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毒性肝炎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探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病毒性肝炎的措施。方法对2009~2011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室的12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及乙型肝炎6项,回顾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肝炎病毒感染率分别为乙型肝炎病毒(HBV)23.2%,丙型肝炎病毒5.6%。不同年龄和性别在病毒性肝炎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HBV感染组、非感染组在输血次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透析时间差异具有显著性(HBV感染组60.1±25.7月比非感染组43.0±25.3月,P<0.01)。HCV感染组、非感染组在输血次数(HCV感染组85.7%vs.非感染组15.7%,P<0.05)、透析年限(HCV感染组65.9±35.9月比非感染组43.0±25.3月,P<0.05)的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血液透析患者是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乙型肝炎感染率在输血次数的差异无显著性,与透析年限的差异有显著性,丙型肝炎感染率随输血次数及血液透析时间的延长而增高。严格隔离可以预防医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背景通过输血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风险在美国估计为1/63000到1/205000单位血液之间,超过了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输血传播的危险。通过微量核酸检测试验(MPNAT)检测HBVDNA阳性供血以减少窗口期传播HBV。研究设计与方法以每24份血样品混合检测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8.
背景 第二代丙肝病毒(HCV)抗体试验的应用使得受血者发生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的机率大为降低。1993年,欧洲引入第三代HCV抗体检测方法。研究设计和方法 三代抗丙肝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ELISA-1,-2,-3)的方法学比较是在献血常规筛选(其中ELISA-1检测99,394人次,ELISA-2检测167,999人次,ELISA-3检测262,090人次)及9例确诊为输血后急性HCV感染患者的血标本动态检测中进行的。结果 8例献血者(0.01%)经ELISA-1检测为抗-HCV阴性,再次献血时ELISA-2检测为阳性,第二代免疫重组印迹试验  相似文献   

19.
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一种消化道肝病,既往称为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通过被污染的水源,经粪-口途径传播.急性戊肝患者是戊肝的主要传染源,除具有一般肝炎症状外,起病急,并发症较多,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20.
HBsAg阳性肝病患者血清TTV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血传播病毒(TTV)最早由Nishizawa等于1997年从1例不明原因的输血后非甲~庚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发现。尽管在许多原因不明的重症肝炎和不明原因的ALT升高患者血清和肝组织中能够检测到TTV DNA,但关于TTV的致病性和在其他病毒性肝炎(甲~庚型)中的作用以及TTV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