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将血小板活化抑制剂与代血浆强化电介质溶液联合使用,延长了血小板的贮存期,减少了血小板功能和形态学的改变。方法 1.试剂血小板活化抑制剂—前列腺素:(PGE_1)、茶碱(theophylline),人工介质等。每250ml人工介质中含无乳酸盐林格氏液187.5ml,CPD42.5ml,50%葡萄糖1.35ml,90mEq KCI0.175ml,50%MgSO_40.10ml。2.浓结血小板(PC)健康献血者全血,采入CPDA-1抗凝血袋中,离心、制成富血小板血浆(PRP)。再将PRP挤入子袋,1/8容量的柠檬酸盐水(0.9%NaCl 7份加CPD1份)处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临床患者首次进行输注前血小板交叉配型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2010年6月-2016年3月在北京市通州区中心血站首次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型试验的所有患者,每位患者分别与随机选取的5名ABO同型献血者捐献的血小板进行交叉配型试验,有阴性、弱阳性和阳性3种试验结果,利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共统计了276例患者首次进行血小板进行交叉配型试验的1 380个配型试验,其中配合血小板只有317份,配合率22.97%。男性患者首次交叉配型试验配合血小板所占比例(25.60%)高于女性患者(19.84%),(P0.05)。不同血型组血小板交叉配型试验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年龄组血小板交叉配型试验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的不配合率(79.76%)高于其他年龄组,且平均配型次数也多于其他年龄组。不同疾病组血小板交叉配型试验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首次配型阴性结果比例(18.9%)低于其他疾病组。结论不同性别、年龄、疾病患者的首次血小板交叉配型试验结果有差异,临床应根据患者情况及早进行输注前血小板交叉配型,以提高血小板阴性配合率,便于患者输注相合血小板提高输注疗效。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5):3379-3380
目的探讨血小板输注中血小板抗原基因分型与配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站2011年8月~2014年8月收集的262例无偿献血者和70例血小板输注患者的血小板,采用聚合酶链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对供血者和患者的HPA1-5系统进行等位基因分型,同时采集与患者ABO血型及HPA基因型相同的血小板制剂并加以固相凝集法配型,配型结果相合后给予输注。结果 70例需输注血小板患者经血小板基因配合后,相吻合的血小板有31例(吻合组),未配型者39例(对照组),其中吻合组血小板输注后CCI1h和CCI24h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在血小板输注中应用血小板抗原基因分型与配型可防止血小板免疫性抗体的产生及输注无效的发生,从而有效提高输血疗效和安全性,安全便捷,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配型血小板对于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长期疗效评估,以及对血小板特异性抗体进行监测。方法 2014年5月-12月共登记49名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临床医疗记录,患者连续≥2次输注随机单采血小板24 h后的CCI值4 500,即定义为血小板输注无效。血小板配型采用商品化的单克隆抗体固相法试剂盒,血小板特异性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 49名患者平均输注配型血小板4 U(2-11U不等),共输注了ABO同型的配型单采血小板194 U,24 h后CCI值显示:配型相合的血小板输注效果(7800±7000)明显优于输注随机单采血小板(1500±2100)(P0.01)。每例患者初次及末次交叉配型的平均反应性分别为36.64%及29.01%(P0.05),表示长期输注配型血小板的患者其免疫反应性无进一步增加的倾向。88.46%不相合配型是由抗-HLA引起,其中,单独引起的占57.69%,合并抗-HPA的占30.77%。结论 HLA和/或HPA同种免疫反应是临床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重要因素,对于绝大多数患者而言,输注配型血小板可成为血小板输注无效的1项快速、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1份多次血小板交叉配型不相合的样本,灵活应用固相凝集法的特点,进行选择性交叉配型。方法血小板交叉配型采用固相凝集法,对配型相合的献血者预约其在指定日期再次献血,并与患者交叉配型,确认是否相合。结果共与149名献血者交叉配型,7名达到配型相合,此7名献血者分别再次与患者配型,配型均相合。结论固相凝集法简单易操作,结果较为直观且特异性较强,在此实验基础上,灵活选择实验对象,既提高了配型成功率,也能减少产生更多血小板抗体的几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血小板浓度与全血血小板浓度、红细胞比容(HCT)相关性.方法 随机收集162例门诊体检志愿者静脉血标本,以EDTA-K2,枸橼酸钠抗凝.枸橼酸钠抗凝血800 r/min(离心半径19 cm)离心5 min,分离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应用Sysmex XE-2100血液分析仪测定全血血小板浓度(X1)和HCT(X2),PRP血小板浓度(Y).以HCT 0.35为界,将数据分为正常组和低值组.结果 所得数据采用多元相关性统计分析得到回归方程Y总=1.309 51X1 +744.294 5X2-262.068(R2 =0.897 8);Y正常组=1.380 208X1 +855.884 8X2-323.374(R2=0.892 9);Y低值组=1.088 972X1 +465.228 8X2-123.101(R2=0.961 1).结论 全血血小板浓度、红细胞比容与富血小板血浆血小板浓度相关显著,由全血血小板浓度和红细胞比容可初步推算富血小板血浆血小板浓度.  相似文献   

7.
由于同种免疫反应的关系,血小板减少的病人最好是用HLA配型相合、单一献血员通过自动血液分离器采集的血小板。但因配型和单采均需在地区输血中心才能办到,因而确定采集到输用之间的保存条件有明显的重要性。Katz指出单采的血小板保存在2000ml血袋中优于300ml血袋。为解释这些不同,本文就用自动细胞分离器单采的血小板,在大小不同的血袋、不等量的血浆和血小板与血袋表面积不同比率等保存情况进行了研究。本实验用Haemanetics 30型血液分离器制备血小板浓缩悬液(PC)。5名献血员各采2次,间隔两周,每次作为一份(200ml),一次装入300ml袋,另一次装入2000ml袋中(Fenwal PL146)。在22℃常规血小板保存条件下,保存48小时。所有样品在采集后1小时,24小时,48小时分别进行pH,  相似文献   

8.
目前,浓缩血小板的手工分离制备方法有:富含血小板血浆法(PRP法)和去白膜法(BC法)2种。我们就去白膜法分离血小板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1富含血小板血浆法分离制备血小板(PRP法)20世纪70—80年代,富含血小板血浆法为血小板分离制备的标准方法。此方法是先将全血经轻离心后分离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比血小板配型前后血小板的输注效果,评估血小板抗体检测及配型对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出血症状改善情况、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血小板恢复百分率(PPR)为标准,对比配型前后血小板的输注效果.结果 25例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血小板抗体筛查阳性9例; 9例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血小板交叉配型前后血小板输注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配型后输注的 1 h和24 h CCI、PPR数值明显高于配型前输注的.结论 血小板抗体检测及血小板配型输注可以为患者选择适用的血小板,提高单采血小板的输注有效率,避免滥用血小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富含血小板血浆(PRP)凝胶的超微结构。方法采用二次离心法制备PRP,分别计数全血和PRP血小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全血和PRP凝胶中转移生长因子(TGF)-β1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AB的浓度;同时,对PRP凝胶行大体观察、HE染色、透射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PRP中的血小板浓度达到全血的4.58倍;PRP凝胶中含有高浓度的TGF-β1、PDGF-AB;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均显示PRP凝胶主要由大量纤维蛋白网和血小板构成。结论 PRP可能是构建可注射组织工程髓核的理想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1.
目前对临床上长期反复输注血小板产生血小板抗体且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型,选择配合型血小板输注,可达到预防作用。但是随着大连地区无偿捐献血小板替代有偿捐献血小板体制的转变,以及临床急诊患者量增多,选择一种快速、有效且经济的血小板交叉配型方法迫在眉睫。本中心采用单克隆抗体固相血小板抗体检测技术(以下简称MASPAT检测技术)对临床急需血小板输注的患者进行交叉配型,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17份标本均由大连市各医院提供,男5例,女12例。其中白血病患者7例,恶性肿瘤8例,再生障碍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富血小板血浆(PRP)在不同制备条件下生长因子表达谱的变化,为临床治疗选择不同类型PRP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使用血液成分分离机单采7份PRP(30m L/份),同一份PRP各留取10m L并随机分成贫血小板血浆(PPP)对照组、PRP凝胶上清组和PRP裂解液组,PRP凝胶上清组采用牛凝血酶和葡萄糖酸钙制成预混剂,预混剂与PRP按照1∶9的比例添加以获取PRP上清液;PRP裂解液组采用在–20℃和37℃反复冻存融化5次,获取血小板裂解液。应用Quantibody?生长因子蛋白芯片检测获取的样品中生长因子谱的变化,并采用ELISA对差异生长因子进行验证。结果 与PPP对照组比较,在PRP凝胶上清组中共有5个生长因子表达升高,分别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14.64倍),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AA,4.53倍),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4.52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3.45倍)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2.16倍),GO和KEGG分析表明这些因子主要富集于细胞迁移和Ras及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参与组织修复;而在PRP裂解液组中升高的生长因子分别...  相似文献   

13.
林列坤  邓小燕  赵阳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1):2307-2308,2310
目的研究在血小板4℃液体低温保存体系中添加L-精氨酸对血小板保存效果的影响。方法制备新鲜富含血小板血浆(PRP)5份,每份PRP分为7份平行样品。一份为对照组22℃保存,另一份为4℃保存,其余5份加入不同浓度L-精氨酸溶液,保存第1天到第5天检测血小板膜CD62P表达率的变化,CD62P表达率最低的L-精氨酸浓度为最佳介入浓度。所有数据经配对资料采用t检验分析。结果血小板4℃保存并加入L-精氨酸4mmol/L时每天CD62P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4℃液体低温保存时L-精氨酸的最佳介入终浓度为4mmol/L,在这一浓度下L-精氨酸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膜CD62P表达,提高血小板的保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血小板交叉配型和血小板抗原基因分型2种方法应用于血小板输注无效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血小板交叉配型和血小板抗原基因分型技术,以输注24 h后血小板恢复百分率(PPR)、血小板纠正计数指数(CCI)为指标,对比评估43名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配型前后血小板的输注效果。结果 43例血小板输注无效中,7例血小板抗原基因配型相合输注中,输注有效率100%,24 h PPR(34.24±6.59)%,24 h CCI为9.10±2.11;25例血小板交叉配型相合输注中,输注有效率92%(23/25),24 h PPR(32.43±7.50)%,24h CCI 9.18±2.82;11例随机血小板输注中,输注有效率27.3%(3/11),24 h PPR(16.45±9.37)%,24 h CCI 3.45±1.72。结论排除非免疫性因素及部分免疫因素,血小板抗原基因分型是提高血小板输注效果的首选措施,血小板交叉配合次之,二者均可明显提高血小板输注有效率,提升血小板输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多次输血患者的血小板抗体阳性发生率和抗体强度以及血小板交叉配型三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74例有3次以上输血史的临床患者作为实验对象进行分组研究,采用固相凝集法检测血小板抗体,记录血小板抗体强度,对血小板抗体阳性标本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型,计算血小板配型相合率。结果输血小板次数!3次组、3~5次组和"5次组的血小板抗体阳性产生率分别为19.23%、35.48%、63.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次输血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为40.23%,与100例无输血史患者(6%)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小板抗体强度(1+、2+、3+、4+)的血小板交叉配型相合率分别为78.57%、47.37%、26.32%、11.1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体阳性的血小板随机1次配型相合率为38.57%,5次配型相合率为75.71%,与抗体阴性(100%)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配型相合组与不合组输注血小板后,24 h CCI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次输血的临床患者其同种免疫性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与输血次数呈正相关,输血次数越多抗体强度越高,相应的血小板交叉配型相合率越低。对多次输血的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和交叉配型,可提高血小板输注疗效,保证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骨髓增生性疾病患者最常见的血小板异常是在许多生理性刺激后,富含血小板的血浆(PRP)凝集功能下降,为全面了解这类病人PRP 及全血(WB)血小板的凝集状况,作者对120例骨髓增生性疾病患者进行了评价。31例患者为特发性骨髓纤维化(IM)、32例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23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34例Ph~1阳性CML。此外,还对13例细胞毒性药物治疗停止后或脾切除术后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RT)病人进行了检测。取肘前静脉血,用标准方法制备PRP,并分别采用光学法及阻抗测量法测定PRP 及WB 血小板凝集活性。结果显示,大多数骨髓增生性疾病患者PRP 血小板凝集活性正常或下降,而WB 血小板活性增加。在WB 中常见自发性血小板凝集(SPA),而PRP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配型前后血小板的输注效果,评估血小板抗体检测及相容性血小板输注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血小板抗体筛查阳性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配型,以出血症状改善情况、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血小板恢复百分率(PPR)为标准,对比相容性血小板输注的效果.结果:30例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血小板抗体筛查阳性11例,11例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血小板交叉配型前后血小板输注有明显差异(P<0.01),配型后输注的1h、24hCCI、PPR数值明显高于配型前输注的.结论:血小板抗体检测及配型可以为患者选择适用的血小板,提高单采血小板的输注效率,避免滥用血小板.  相似文献   

18.
作者评价了富含血小板血浆(PRP)的贮存时间、贮存温度、血小板数量、全血中平均血小板容积(MPV)、性别、年龄、血红蛋白浓度及不同PRP贮存方式对血小板凝集(PAG)试验的影响。 将74名参试对象分为四组:Ⅰ组33人,除测定其PRP中的血小板数量及MPV外,尽可能用血浆稀释成含下列5种不同血小板浓度:①>500×10~9/l;②200×10~9/l;③150~200×10~9/l;④100~150×10~9/1;⑤50~100×10~9/1。然后进行PAG检测,以观察不同血小板浓度对PAG的影响。Ⅱ组27人,分别在抽血后0、2、4和6小时在37℃下进行PAG检测,比较不同贮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构建血小板数字化配型信息系统。方法 设计血小板数字化配型管理信息框架,开发血小板基因库管理模块主要功能,并与已建成运行的临床申请、实验室检测、献血服务、血液库存与发放等模块对接,将信息系统进行初步的临床应用。结果 成功开发了血小板配型信息体系,入库HLA和HPA已分型数据单采献血者5 048例,完成306份搜寻报告。16.5%的搜寻报告即刻在库存血液中找到配合型血小板,所有配型的中位等待时间为3 d。自动血液锁定方式比手动方式的等待时间明显缩短(3.8±3.1 d和5.4±5.4 d)。结论 研发的血小板数字化配型信息系统实现了献血者和患者的全流程管理,有助于提高血小板配型水平。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4):4702-4703
对我院97例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应用固相凝集法检测患者的血小板抗体,应用CCI评估阳性和阴性患者的血小板输注效果,分析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和输注效果的关系。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是34.02%;阳性组患者1h与24h CCI值要明显小于阴性组(P0.05);阳性组无效输注率(75.75%)要显著大于阴性组(21.88%);配型组输注无效率(11.76%)要明显小于未配型组(100%)。血小板输注前有效检测血小板抗体并予以交叉配型对血小板输注临床效果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