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在止血和血栓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与心、脑血管疾病及血管新生密切相关,因此研究vWF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vWF的生物合成、结构特点有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液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α(GPⅠbα)、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表达水平与静脉血栓性疾病(VTE)进展的相关性。方法 SD大鼠下腔静脉(IVC)血栓造模,检测造模后2、8、24、72 h各组大鼠血液中GPⅠbα、vWF的变化情况;收集30例DVT患者、30例实验对照患者、30例健康对照者血样,ELISA法检测GPⅠbα、vWF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大鼠造模后,假手术组与模型组血GPⅠbα、vWF水平均呈增高趋势。在下腔静脉受损、血栓形成的起始阶段(2 h),GPⅠbα、vWF水平未明显增高;而在2~24 h血栓形成高峰阶段,假手术组与模型组GPⅠbα、vWF水平升高,模型组GPⅠbα、vWF升高更显著;24~72 h稳定血栓形成,GPⅠbα水平降低,模型组和假手术组vWF水平仍表现高于2 h和对照组。DVT患者组GPⅠbα、vWF表达水平高于无DVT患者组及健康人对照组(P0.05)。结论血GPⅠbα、vWF表达水平随DVT发生而升高,与VTE的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WF—cp)是一种新发现的血浆金属蛋白酶,他在人外周血细胞中的表达尚待确定。本研究确定了该酶在血小板中的表达。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流式细胞术(FCM)和免疫共沉淀鉴定了血小板内vWF-cp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应用FCM检测了白细胞、红细胞内vWF—cp蛋白的表达。结果RT-PCR显示,血小板中存在该蛋白酶mRNA的表达。同时,免疫沉淀及蛋白印迹结果表明,血小板内存在相对分子质量约200000的vWF—cp蛋白。FCM结果显示,经穿膜处理的血小板可检测到vWF—cp蛋白的明显表达,而不经穿膜处理以及经过穿膜处理的白细胞和红细胞中不存在该酶的表达。结论本研究不仅证实了外周血血小板中存在vWF—cp,由于血小板亦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一个主要合成/贮存场所,这将有助于深入阐明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与止血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WF cp)是一种新发现的血浆金属蛋白酶,他在人外周血细胞中的 表达尚待确定。本研究确定了该酶在血小板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流式细胞 术(FCM)和免疫共沉淀鉴定了血小板内vWF cp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应用FCM检测了白细胞、红细 胞内vWF cp蛋白的表达。结果 RT PCR显示,血小板中存在该蛋白酶mRNA的表达。同时,免疫沉淀及蛋白 印迹结果表明,血小板内存在相对分子质量约200000的vWF cp蛋白。FCM结果显示,经穿膜处理的血小板可 检测到vWF cp蛋白的明显表达,而不经穿膜处理以及经过穿膜处理的白细胞和红细胞中不存在该酶的表达。 结论 本研究不仅证实了外周血血小板中存在vWF cp,由于血小板亦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一个主要合成/贮 存场所,这将有助于深入阐明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与止血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在止血和血栓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井与心、脑血管痍病及血管新生密切相关.研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结构和功能,将为血管性血友病及其他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是由多种原因如严重创伤和感染等所致的急性缺氧性呼吸衰竭 ,其早期阶段为急性肺损伤 (ALI)。它的发病机制复杂 ,近年来研究已证实 ,有 4 0多种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与其发病有关。在ALI中肺血管内皮细胞 (PVEC)是受损的主要靶细胞 ,更是活跃的炎症细胞和效应细胞 ,其在ALI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1]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onWillebrandfactor,vWF)为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的标记物 ,本文就vWF与内皮细胞损伤及ARDS之间的关系做一综述。1 vWFvWF是一个大分子的血浆糖蛋白 ,在调节血小板黏附于受损血… 相似文献
10.
血管性血友病的实验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是血管内皮细胞和骨髓巨核细胞合成的一种糖蛋白,正常情况下存在于血浆和血小板(占全血15%)中。vWF 可与血小板膜糖蛋白 GP Ⅰb/Ⅸ/Ⅴ结合,激活 GPⅡb/Ⅲa 并桥接血小板与vWF,从而促使血小板聚集;vWF 还可介导血小板黏附到内皮细胞损伤后暴露出的胶原表面,使血小板聚集,形成血小板血栓,在一期止血中起重要作用。此外,血浆中的 vWF 还与 FⅧ形成复合物以稳定 FⅧ,在二期止血中发挥重要作用。vWF 缺乏将导致患者出现血管性血友病(von Willebrand 相似文献
11.
报道1例2N型血管性血友病(vWD)患者,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与血友病甲完全相似,以前一直被误诊为血友病甲。运用vonWilebrand因子(vWF)-FⅧ结合试验,发现患者血浆vWF不能与FⅧ结合。为了阐明该患者vWF缺陷的分子病理机制,通过多聚酶链反应(PCR)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发现该患者在18号外显子内存在G→A突变,序列分析表明患者成熟vWFN端FⅧ结合区域22位氨基酸残基甘氨酸(Gly)突变为谷氨酸(Glu)。该G→A突变产生了一个SacⅠ限制性酶切位点,PCR与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表明患者为该突变的杂合子 相似文献
12.
背景: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和血小板表面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血小板黏附、传播、聚集等血栓形成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目前关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突变信息的数据库并不完善且血小板表面受体相关的数据库仍未构建。目的:致力于构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血小板糖蛋白Ibα相关突变的数据库,以利于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快速查找到该分子对的重要突变信息。方法:以数据库Uniprot、VWFdb及文献报道的突变信息为数据源,采用MySQL和Apache为后台数据库和服务器,运用PHP语言开发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血小板糖蛋白Ibα突变数据库。结果与结论:收集了341条血管性血友病因子,13条血小板糖蛋白Ibα的野生或者突变序列数据,并人工构建A1结构域的虚拟突变3 920条,建立了包括背景介绍、相关病理图册和资料下载等登录页面,初步实现了数据检索、突变位点分析以及虚拟突变位点信息等相关功能。该数据库较全面搜集及分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血小板糖蛋白Ibα的数据信息,有利于研究人员对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和血小板糖蛋白Ibα相关信息的查询,有助于新型抗血栓药物的研发,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3.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在止血和血栓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与心、脑血管疾病及血管新生密切相关,因此研究vWF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vWF的生物合成、结构特点及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血管性血友病 (vonWillebranddisease ,vWD)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 ,其发病机制是患者的vonWille brand因子 (vonWillebrandfactor ,vWF)基因突变 ,导致血浆vWF数量减少或质量异常。vWF在体内由血管内皮细胞与巨核细胞合成。vWF在止血中的主要作用有两个方面 :①与血小板膜糖蛋白 (GP)Ⅰb Ⅸ复合物及内皮下胶原结合 ,介导血小板在血管损伤部位的粘附 ;②作为因子Ⅷ的载体 ,具有稳定因子Ⅷ的作用。此外 ,vWF也能结合GPⅡb Ⅲa ,参与了血小板的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系列的血管性血友病(vWD)筛查、诊断和分型的方法。方法 以Ⅲ型胶原包被微孔板,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兔抗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IgG为检测抗体,建立vWF胶原结合试验(vWF:CB);通过垂直式琼脂糖电泳、电转印和化学发光法对vWF多聚体进行分析。对可疑vWD患者测定血小板、出血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m)、血小板聚集试验(RIPA)、FVⅢ:C、vWF:RCo、vWF:Ag、vWF:CB,并进行多聚体分析。结果 所建vWF:CB线性范围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所建多聚体琼脂糖电泳分析方法安全、敏感、解像度高。10例可疑病例血小板均正常,大部分出血时间延长、APTY延长、RIPA反应低下、FVⅢ:C降低;vWF:RCo、vWF:Ag含量和vWF:CB均不同程度降低;部分患者vWF:Ag/vWF:CB比值〉2,中、高分子量vWF显著缺如。8例患者可明确诊断为vWD,其中1型2例、2A型4例和3型2例。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和推荐的组合实验适合于绝大多数vWD患者的诊断和分型需要。 相似文献
16.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和骨髓巨核细胞合成的一种多结构域、多功能糖蛋白,在1期和2期止血中发挥重要作用。vWF缺陷将导致血管性血友病(vWD)等出血性疾病,而在静脉栓塞、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中风等血栓性疾病中,其活性水平可明显增高。血浆vWF水平与多种影响因素有关。随着近年来对vWF的结构、功能以及活性水平调控机制的了解,人们对于出血与血栓性疾病的病理生理,诊断和治疗有了全面的认识。本文将就血浆vWF活性水平调控与上述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观察不明原因月经过多(HMB)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水平。方法选择不明原因HMB患者126例及健康女性73例,比较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FⅧ凝血活性(FⅧ:C)、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及瑞斯托霉素辅因子活性(vWF:RCo)及vWF:RCo/vWF:Ag比值的差异;按HMB类型分成周期规则HMB组、周期不规则HMB组、青春期HMB组,按Hb值分成轻度贫血组、中重度贫血组,分别比较各组间vWF水平的差异。结果 HMB组、不同类型HMB组血浆PT、INR、APTT、FⅧ:C、vWF:Ag、vWF:RCo及vWF:RCo/vWF:A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b正常组、轻度贫血组、中重度贫血组与对照组血浆vWF:Ag、vWF:RCo及vWF:RCo/vWF:Ag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重度贫血组血浆vWF:Ag、vWF:Rco水平及vWF:RCo/vWF:Ag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不明原因HMB伴中重度贫血女性人群血浆vWF水平与健康人差异明显,针对该人群血浆vWF的检测有助于检出血管性血友病(vWD)。 相似文献
19.
血管性血友病 (vonWillebranddisease,vWD)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之一 ,是由于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Willebrandfactor,vWF)先天性质或量的异常所致。在我国 ,由于经济水平和认识程度的限制 ,vWD的诊断水平尚待提高。现对 10 0例vWD患者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以期提高对vWD的认识程度和诊断水平。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所有病例均为作者所在两所医院近 10年门诊和住院诊治的vWD患者共 10 0例 ,首诊年龄 32天至 6 0岁 ,中位年龄 19岁。对vWD的诊断和分型均依据 1994年国际血栓与止血委员会关于vWD的诊…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