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扰素—α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具有典型的两或三阶段临床病程,传统药物(如马利兰,羟基脲)既乐能阻止急变,也不能明显延长病人生存期。干扰素-α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得到了肯定,但是对其用药方案、与病人预后因素的关系以及对异基因骨髓移植结果的影响等问题,仍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格列卫治疗Ph染色体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后骨髓Ph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R显带和半定量RTPCR分别检测1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服用格列卫前后骨髓标本中Ph染色体和bcr/abl基因的表达。结果用药后9例慢性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7例分别在用药3~24个月后染色体检查为Ph染色体阴性,1例用药1个月后其Ph染色体仍为阳性,后失访;1例用药2个月后Ph染色体阳性率为30%;1例急变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用药6个月后其Ph染色体阳性率为70%;1例加速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用药12个月后Ph染色体阳性率为60%。服用格列卫的CML病人Ph染色体转阴后仍能检测到bcr/abl基因的表达,但其表达水平较用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t=3.77、5.13,P〈0.01),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bcr/abl基因表达逐渐降低。结论格列卫能有效治疗Ph染色体阳性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并且对其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WHO关于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的分类和诊断标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林凤茹  郭晓楠 《临床荟萃》2004,19(9):539-540,F003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chronic myeloproliferative disease,CMPD)分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或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特发性骨髓纤维化、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CMPD不能分类等7类,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格列卫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急变期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所选病例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或急变期患者 ,将服用格列卫的病人设为治疗组 ,传统化疗的病人设为对照组 ,三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 72 7% ,而对照组为 16 7%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格列卫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病人有较好的疗效 ,没有严重的毒副作用 ,病人的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5.
干扰素及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代表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近10余年来的主要进展。异基因骨髓移植被公认是一种可治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有效方法。干扰素可使20%慢性性细胞白血病病人产生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少数病人 ABL/BCR 基因重组消失。本文综述两种疗法的具体方法、疗效及目前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林凤茹  郭晓楠 《临床荟萃》2007,22(6):445-446
慢性白血病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CEL)、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毛细胞白血病(HCL)、幼淋巴细胞白血病(PLL)等,其中以前两种常见.笔者现对难治性CML和CLL的治疗进行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嗜碱性粒细胞在诊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价值。方法取已经确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涂片、骨髓涂片,计算嗜碱性粒细胞比例。结果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可见嗜碱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结论嗜碱性粒细胞比例绝对性增高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随着化疗及支持治疗的进展,使得更多白血病病人获得缓解,生存期延长。近年来发现,某些周围血白细胞增多的白血病病人,尤其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慢粒急变)病人,可发生严重低氧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引起死亡,而及时治疗使白细胞下降,病情可以逆转,现将有关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以肝脾肿大、粒细胞数不断增多且绝大多数病人具有pH标记染色体为主要临床表现[1]。发病隐匿,该病人在单位体检中发现,并且是我省首例接受骨髓移植治疗者。10年后确诊为肝硬化。临床表现为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晚期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病人在长达17年的病程中,能顽强与病魔斗争,度过身心难关。现将护理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病人,女,60岁,2001年9月确诊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相似文献   

10.
背景:研究认为间充质干细胞可能是骨髓造血微环境的免疫保护位点。由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存在造血微环境异常和免疫异常,所以推测间充质干细胞可能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病理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目的:观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来源的肿瘤干细胞的免疫学特征,比较其与正常人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是否存在免疫功能的异常。方法:分离正常人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检测它们对T细胞周期、活化、抑制和增殖的作用。结果与结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正常志愿者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和表型没有差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抑制T细胞增殖的作用减弱,抑制T细胞周期及活化的能力减弱,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抑制T细胞凋亡的作用增强。提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存在明显的免疫调节功能缺陷,如果使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自体的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可能不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对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最好是选用异基因的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11.
背景:研究认为间充质干细胞可能是骨髓造血微环境的免疫保护位点。由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存在造血微环境异常和免疫异常,所以推测间充质干细胞可能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病理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目的:观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来源的肿瘤干细胞的免疫学特征,比较其与正常人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是否存在免疫功能的异常。方法:分离正常人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检测它们对T细胞周期、活化、抑制和增殖的作用。结果与结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正常志愿者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和表型没有差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抑制T细胞增殖的作用减弱,抑制T细胞周期及活化的能力减弱,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抑制T细胞凋亡的作用增强。提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存在明显的免疫调节功能缺陷,如果使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自体的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可能不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对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最好是选用异基因的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12.
林郁清  冯鸣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0):955-956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myelomonocyticleukemia,CMI。)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并发顽固性足部皮肤溃疡较少见,有学者认为是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累及皮肤的一种表现,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所致血液高粘滞度综合征、小血管血流阻滞、易形成血栓等因素有关。国内该病例报道较少,我科2007年以来治疗和护理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并发顽固性足部溃疡患者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节律基因per2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与白血病融合基因bcr/abl的关系。方法收集3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和9例健康对照的骨髓标本,RT-PCR检测per2和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并分析两者之间表达的关系;不同浓度甲磺酸伊马替尼作用K562细胞不同时间后,通过RT-PCR检测bcr/abl和per2水平变化。结果研究发现per2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表达降低,并且与bcr/abl的表达呈负相关。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处理K562发现,随着bcr/abl的表达降低,per2的表达升高。结论 per2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表达下降,并且和bcr/abl的表达呈负相关,提示per2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bcr/abl融合基因酪氨酸激酶活性异常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病分子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其表达物bcr/abl融合蛋白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分型的重要依据,检测此基因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治疗和病情观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整体化理念的护理干预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基于整体化理念的护理干预,于干预前1d及干预后第6个月末采用生存质量核心量表(QLQ-C30)、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病人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第6个月末,研究组病人的生存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PSQI得分、SAS得分和SDS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整体化理念的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中,能有效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和睡眠质量,缓解病人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86年起应用LXF—Ⅰ型连续血细胞分离器对7例白血病病人进行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去除术,配合抗白血病化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 本组7例中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4例,慢粒急变1例,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粒)2例,  相似文献   

17.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I)是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临床上可分为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3个阶段[1].随着医学新技术的发展,CMI.病人生存期越来越长,但由于病程长,治疗费用昂贵,导致部分病人不能坚持治疗,影响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评估骨髓移植(BMT)对心脏的累及,作者对连续45例因血液恶性肿瘤而做BMT的病人进行了系列心电图、胸片、尸检心脏病理检查的回顾性研究。27例男性,18例女性,年龄18—40岁,平均28.6岁,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2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8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15  相似文献   

19.
研究对象为1964年至1969年间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病人的用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  相似文献   

20.
尹振东  李秀松 《新医学》1997,28(2):85-85
无慢性期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2例报告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200025)尹振东1李秀松解静荣2我院1988年以来,收治2例无慢性期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变病人,报告如下。病例报告例1男,39岁。1988年11月因低热3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