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输血后HCV感染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医院内输血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现状,以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方法:对输血的本院内、外科住院病人采用前瞻性调查。结果:输血后HCV感染率可高达8.48%,而同期住院未输血的对照组未发现HCV感染,而且HCV感染率随输血量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加强输血前筛查的方法可使感染率降至2.1%左右。结论:在尚无丙型肝炎疫苗的情况下,提倡义务献血和加强对血源的筛查是控制输血后肝炎的有效和必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分析儿童受血者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反应类型及原因,探讨预防和降低儿童输血不良反应的方法和措施。方法收集昆明市儿童医院2009~2014年30 518例儿童受血者输血病历资料,调查输血反应情况。结果 30 518例儿童受血者中,发生输血反应166例,输血反应发生率0.54%(166/30 518);输血不良反应中,过敏占83.73%(139/166),非溶血性发热占10.24%(17/166),过敏合并发热占5.42%(9/166),单纯血红蛋白尿占0.60%(1/166);常用血液成分引起的输血反应率,血小板占1.92%(72/3 742),血浆占0.43%(56/13 132),红细胞占0.28%(38/13 480)。结论过敏是最主要的儿童输血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荨麻疹和皮疹;血小板是引起儿童输血反应最主要的血液成分。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 以前作者用逆转录PCR对200例供血者进行了戊型肝炎病毒(HEV)RNA筛查,3例为阳性。表明在该病毒地方性流行地区有可能发生输血相关戊型肝炎。作者再次对1982年的调查进行回顾性调查,以了解受血者输血后戊型肝炎情况。材料与方法 对受血者隔两周随访一次至输血后3个月。  相似文献   

5.
输血治疗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危重患者不可替代的手段。但因输异体血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时有发生。为了解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我们对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份4630份输血病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为临床输血反应的诊断处理,及安全输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输血后庚型肝炎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输血后庚型肝炎的发病率,1997 年2 月开始,我们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102名住院输血病人进行了12 个月的随访研究。113 名献血员提供的113 份血液中单纯ALT 异常率3.5 % (4/113) ,抗- HGV阳性率8.9 % (10/113) ,抗- HCV 阳性率3.5 % (4/113) ;输血后HGV 感染率为3.8 % (4/102) ;10 人输入抗- HGV 阳性血,输血后HGV 感染4 例,其中PT- HG2 例,PT- HG潜伏期38 ~62 天,平均45 天;抗- HGV 最早检出时间为输血后38 天,最迟为96 天,平均为63.5 天;PT- HC发病率为4.9% (5/102) ,5 例PT- HC 中4 例输入抗- HCV 阳性血,1 例输入单纯ALT异常血,PT- HCV 感染率为100 % ,证实HGV 可经血传播,HG 的慢性化程度较高,HGV可形成慢性携带;抗- HCV 阳性血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相似文献   

7.
肝炎是输血疗法最常见的并发症。作者于1978年10月至1981年8月,在西班牙对心脏手术施行体外循环的307例病人进行了输血后肝炎发病率的前瞻性调查。62例因各种原因而淘汰,15例在手术中未输血被当作对照,共余230例均完成了24周随访和各项检测。 230例中,女,135例,平均年龄为43.6岁(10-66岁);男,95例,平均年龄为41.5岁(9-66岁)。所有病人分别在每次输血前、手术后两个月内每2周、和以后每月抽血一次进行检测。230例患者共输血936单位,平均每人输血4.06单位(1-30单位)。所输血液均采自用被动血凝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的自愿献血员。  相似文献   

8.
输血在临床急救和治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由此而引起的血源性传播疾病和医疗纠纷也时有发生.笔者对我院1999年1月至6月临床需要输血的1260例患者进行了ALT、HBsAg、抗-HCV、抗-HIV、RPR 5项指标检测,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受血者输血前5项血液指标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保证临床安全用血的前提下,对受血者作输血前血液指标检测,有利于分清责任,减少由输血引发的医疗纠纷,并可使一些无临床症状的患者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笔者对本院受血者输血前血液指标检测结果做了统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院于 1999年 6月起对受血者输血前血清 HBs Ag、抗 -HCV、抗 - HIV及梅毒抗体等 4项标志物进行检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血清标本 所有血清均来自于 1999年 6月~ 2 0 0 1年 12月在本院住院需输血的患者 ,共 2 384 5例 ,标本均在输血前采集。2 检测方法  HBs Ag与抗 - HCV检测采用 EL ISA法 ,试剂由北京耀华生物技术公司提供 ;抗 - HIV检测采用 EL ISA双抗原夹心法 ,试剂由北京万泰生物技术公司提供 ;梅毒抗体检测采用 EL ISA双抗原夹心法 ,试剂由北京金伟凯生物技术公司提供。梅毒抗体阳性标本用 TPPA作…  相似文献   

11.
刘兰颖  郭欣  史菊芳 《临床荟萃》2009,24(15):1366-1367
输血作为现代医学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在某些疾病的治疗及手术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比药物治疗还要关键。输血已经成为临床治疗和抢救患者中一项不可替代的治疗方法,但输血也伴随着许多不良反应,尤其是输血带来的经血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因此对献血耆和受血者进行血液系统传染病的检测已经成为临床的常规检查内容。对受血患者进行输血前传染性标志物检测,其中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T)、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梅毒血清反应、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1V(1+2)]5项检查,可以尽早发现阳性患者,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和医院感染的预防,减少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现对邯郸钢铁集团(邯钢)职工医院11年来接受输血治疗的1857例患者输血前检查结果进行回顺性分析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受血者输血前传染性血清标志物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全输血一直是血站、医院及受血者最为关注的问题。本站为掌握输血前患者感染血液传染性疾病的状况 ,现笔者对2 0 0 0年以来 2 384 5例输血前患者血清 AL T、HBs Ag、抗 - HCV、抗 - HIV及梅毒等 5项标志物进行检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2 0 0 0 - 0 3~ 2 0 0 2 - 12在周口市中心医院住院的输血前患者血清 2 384 5例 ,标本均在输血前采集。1.2 仪器  L absystems MK2洗板机 ,Wellscan MK3酶标仪(芬兰产 )。1.3 方法  HBs Ag、抗 - HCV、抗 - HIV检测均采用 EL ISA法 ,梅毒采用 TRUST和 EL I…  相似文献   

13.
受血者输血前传染性指标检测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卫国  徐郁萍 《临床检验杂志》2007,25(4):279-279,282
根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相关规定的要求,受血者输血前应做HBsAg、抗HCV抗体、抗HIV抗体、梅毒4项传染性指标的检测。有关供血者输血前4项指标检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报道很多,但受血者输血前检测情况的报道却很少。笔者对昆山地区19家医疗单位受血者输血前4项传染性指标检测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不少单位未能按要求开展有关检测工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输血可以传播一些疾病,主要包括输血后肝炎、艾滋病、梅毒、疟疾等。本文分析了我院2620例受血者HBsAg、抗-HCV、抗-HIV、RPR试验结果,以进一步认识受血者接受输血前血液检查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确定输血后非甲非乙肝炎NANBH的发病率,对1981年10月至1984年10月输注539单位血液的121例外科病人进行了前瞻性研究。输血后至少4个月每月随访受者,并将输给52个病人的212份血样冻存备检。NANBH的诊断:排除其他已知病毒和药物使用且连续两次血样ALT值在正常  相似文献   

16.
受血者输血前5项指标检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1997年1月~5月,笔者对我院临床需要输血的659名患者做了ALT、HBsAg、抗-HCV、抗-HIV、RPR等5项检测,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受血者输血前血液传染指标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受血者输血前血液传染指标检测被列入病人输血的一个必要环节,引起了许多争议(诸如增加病人负担,延误了输血时间等)。笔者自1996年10月以来,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受血者输血前检查,通过资料总结和临床跟踪调查,证实了输血前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对象和...  相似文献   

18.
黄波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2):186-186,188
<正>输血是一项医疗救治的重要手段,具有其他任何药物及技术难以替代的疗效。然而,由于当前科技水平的限制,输血在使患者转危为安的同时也存在着输血相关性传染病发生的危险,由此引起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为了弄清血源性疾病的发病原因,划清血源性疾病传播的责任,减少由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按照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本院检验科对住院受血者输血前血清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  相似文献   

19.
受血者输血前九项血清学指标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输血在临床治疗和抢救患者中是一项不可替代的治疗方法,但因输血感染造成的医疗纠纷逐渐引起医患双方和政府的重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规定受血者输血前常规检测血清学九项指标。笔者从2002年6月~2003年12月对住院患者输血前血清学九项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受血者血清的不规则抗体筛查与输血安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发现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 ,避免因ABO以外的血型不合引起的输血反应 ,保证患者用血安全。方法采用微柱凝胶过滤和离心技术、利用免疫化学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的原理 ,对有输血史、妊娠史而需输血的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和鉴定。结果不规则抗体的阳性率为 1 % ,而阳性抗体中Rh抗 D8 33% ,抗 E、抗 c占 33 33% ,其它系统 33 33% ,自身抗体 2 5 %。结论不规则抗体是血型免疫抗体中最主要抗体 ,而Rh系统抗体最常见 ,但Rh血型系统D抗原阳性 ,其它抗原阴性者输血不可忽视 ,各级医院应坚持受血者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和鉴定 ,规范配血方法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