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湿温治疗之“三禁”乃吴鞠通所提出,吴氏在《温病条辨·上焦篇》第43条原文明确指出:“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至此,继王叔和在《脉经》提出湿温不可发汗之后,又进一步提出了湿温的“汗”、“下”、“润”之禁,自此,湿温...  相似文献   

2.
湿温历来有“禁汗、禁下、禁润”之说,从湿温的病机及整个病变过程入手,重申了“三禁”思想的实质是“禁大汗、禁大下、禁滋腻(温补)”,同时亦强调了合理的饮食起居对于湿温病的治疗和愈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湿温病是因湿热病邪引起的外感热病,多发于夏秋雨湿较盛季节。临床以发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病程较长,脾胃证候显著为其特点。初期以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痞满,苔腻脉缓为其表现。在治疗上,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主张“三禁”,  相似文献   

4.
湿温是一种急性外感热病 ,多发生于夏末秋初之季。乃由于天暑下逼 ,地湿上蒸所形成的湿与热两种阴阳不同属性的病邪 (湿热病邪 )合而为患。初期多以恶寒少汗 ,身热不扬 ,午后热甚 ,头痛如裹 ,身重肢倦 ,胸闷 ,脘痞不饥 ,面色淡黄 ,口不渴 ,苔白腻 ,脉濡缓为主要临床表现。初起  相似文献   

5.
湿温是由湿热病邪侵袭人体引起的急性热病。四时皆有,但多发生在雨湿较多的夏秋季节。天暑下逼,地湿上腾,人处气交当中,则易感受湿热病邪。壮者气行则已,怯者着而生病。临床表现具有湿热两方面交杂证候。辨证要在湿热之偏盛程度。该证变证颇多,便血最为常见。传统认为湿温便血病机乃湿热化燥化  相似文献   

6.
7.
浅析吴鞠通的湿温治疗三禁长治市中医研究所(046000)范新民基础部柴树鹰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上集篇第四十三条写到:“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热甚,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  相似文献   

8.
9.
湿温,是由湿热病邪引起的急性热病。初起具有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白腻脉缓等主要症状。起病缓,传变慢,有卫气营血的演变过程。主要留恋于气分。以脾胃为主要病变部位。具有湿、热两方面的证候。后期有湿热化燥伤阴,又有阳气虚衰两种不同的转归。本病四时皆有,但多发生在雨湿较多的夏秋季节。现代医学的伤寒、副伤寒、钩端螺旋体、流行性感冒、结核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都属于湿温范畴。 在治疗湿温病过程中,一般禁用发汗、攻下、滋阴之法。湿为阴邪,其性粘腻,与热相结,如油入面,胶结难解。非若寒邪之一汗而…  相似文献   

10.
湿温是因外感湿热之邪导致气机阻滞,脾胃升降失司的一种急性热病。而湿温禁忌则自晋王叔和《脉经》就有“治在足太阴,不可发汗”的表述,后世医家也多认为湿温证治,要禁汗、禁下、禁润。最早提出湿温“三禁”的是吴鞠通,其在《温病条辨·上焦篇》第四十三条中提出:“头痛恶寒,身  相似文献   

11.
历代医家对湿温、湿热的概念出处和认知等存在较大争议,这使得时人及后人对二者的差异混淆不清,从而影响临证。该研究通过辨析湿温和湿热的概念出处及其内涵演变,探讨二者的区别和联系。结果显示,金元时期的医家们认为“湿热”多为内伤杂病,“湿温”则多为外感热病;从病因来看,二者皆是湿热为患。明清之后的医家将二者的区别逐渐淡化,湿温被统一在湿热中,统称为“外感湿热证”。历代医家对湿温与湿热的认知过程,经历了从病因或病机到病证名的变迁。湿温与湿热内涵的演变拓展了中医对疾病病因、病机、病证的认识。通过辨析“湿温”与“湿热”,可明确疾病的病因与病证发展,从而正确指导用药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2.
湿温病是属于湿热性质的外感病,它不仅和因寒致病的伤寒病性质截然有异,而且与一些属温热性质的温病亦有一定不同,由此而决定了它们在治法上的不同特点.这可从疾病的各个主要阶段体现出来:病之初期,邪气在表,法应解散,但伤寒之辛温发汗,温热之辛凉解肌,均不宜于湿温病;病之极期,伤寒之攻下燥粪,温热之增液通腑,也不宜于湿温病;疾病末期,伤寒之辛热助阳,温热之咸寒养阴,亦不能尽为湿温病所用。因此,自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湿家忌汗、不可以火攻之之后,  相似文献   

13.
湿温是感受“湿邪”所引起的一种外感热病,多发于夏秋雨湿季节,其临床特点是身热缠绵,胸痞身重,苔腻不渴,病程长。疾病后期易化热化燥,伤津耗液而致神昏诸症,病位主要在中焦(脾胃),治疗关键是分清湿和热,治则准确,以忌汗、下、润之过而罔效,延误病情。以下分别谈谈临床体会。  相似文献   

14.
吴又可《温疫论》治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温疫论>的治则治法、下法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探讨,评价了吴又可对温病治疗的历史贡献,也指出了所存在的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15.
16.
湿温病治法略论祝大中青岛橡胶三厂治疗湿温病的基本方法是分解湿热和上下分消。湿热分解,是指湿去之后,热无所依而自解,故叶天士曰:“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上下分消,则指治疗湿热之邪,需要由三焦水道出入,三焦有司,湿邪出路畅通,所以叶氏又曰...  相似文献   

17.
湿温辨治一得姚立玉,葛文津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消化研究室(北京100091)主题词湿温/中医药疗法湿温是感受湿热邪气而发生的外感热病。临床上较为常见,多发于夏秋雨湿季节,初起以发热,头身重痛,恶寒,胸痞脘闷,不渴饮,面色白,舌苔腻,脉濡缓为主证。其...  相似文献   

18.
湿温因感受暑湿之邪而发病,又有因外暑内湿相合或湿蕴化热湿热为病者。病变重心在脾胃,治法重在祛湿热,畅气机。不能过用温燥,妄投升散。挟痰的,祛痰化浊,开泄宜通;化燥成实的,及时用下;化燥伤阴的,宜用凉润。  相似文献   

19.
湿温病,是外感热病的一大类型。此类病证多发生于夏末秋初,气候炎热潮湿的季节,为湿邪与热邪相合而病。临床上常兼有湿邪与热邪致病的基本特征。其病理演变过程虽与其它温热病一样,也有“卫气营血”  相似文献   

20.
湿温辨证 ,主要是对气分的热重于湿或湿重于热的辨证 ,能否正确地掌握辨证的规律 ,准确地把握湿温病证治的要点 ,关系到疗效和预后。湿温病在运用“六经辨证”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卫气营血辨证”中有卫、气、营、血的浅深传变的不同 ,在治疗上则有达卫、转气、利枢、清营、凉血、散血、增液、培气之别。由于热重于湿者易成阴阳里结 ,伤津劫液 ,成痉成厥 ,变证蜂起。而湿重于热者病情进展虽稍缓慢而浊邪久羁 ,脾运受阻。导致胀满 ,泄利 ,黄疸等症。湿温是温病中的一种 ,叶天士《外感温热篇》中关于“卫气营血”的理论 ,可辨别病位 ,区分病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