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 了解阴沟肠杆菌的感染部位、AmpC酶的检测情况及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特征。方法 用VITEK-AMS60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K-B法测定药敏结果。通过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检测产AmpC酶菌株。结果 阴沟肠杆菌感染部位广泛。尤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现象严重,表现为高耐药和多重耐药,但第四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较低.另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耐药率极低.仅为0.8%058株阴沟肠杆菌中检出产AmpC酶21株。检出率为36.2%。结论 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可作为阴沟肠杆菌感染的经验治疗的首选药物。第四代头孢菌素可作为产AmpC酶菌株感染的治疗.亚胺培南可作为二线用药治疗其混合感染及其高耐药菌株的感染。临床实验室对阴沟肠杆菌进行药敏分析、检测AmpC酶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近两年武汉地区四家教学医院院内感染阴沟肠杆菌耐药现状,以及去阻遏持续高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及同时表达这两类酶的发生率。方法 收集武汉地区四家医院558株医院内感染阴沟肠杆菌,用Kirby-Bauer法对15种抗菌药物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用改良的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法,检测阴沟肠杆菌去阻遏持续高产AmpC酶,用改良双纸片法检测ESBLs。结果 阴沟肠杆菌仅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显示较好的敏感性。三维试验和表型筛选试验表明,558株实验菌中,65(11.6%)株持续高产AmpC酶,135(24.2%)株产ESBLs,28(5.0%)株同时表达这两种酶。结论阴沟肠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现象较严重,耐药性呈上升趋势。高产AmpC酶和ESBLs的阴沟肠杆菌在四家教学医院的分离率较高。对阴沟肠杆菌进行耐药性监测及去阻遏持续高产AmpC酶和ESBLs检测,能较好了解该地区细菌耐药的现状,为当地临床医生抗生素的使用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阴沟肠杆菌的耐药特性及其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方法对2005年4月-2007年7月的各类标本进行阴沟肠杆菌的分离培养,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ESBLs检测采用NCCLS纸片确证试验,用酶提取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结果在63株阴沟肠杆菌中,20.6%的菌株单产AmpC酶;38.1%的菌株单产ESBLs;9.5%的菌株同时产生AmpC酶和ESBLs;31.8%的菌株均不产AmpC酶和ESBLs。产酶株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酶株,耐药现象在同时产生AmpC酶和ESBLs的菌株中尤为严重。结论本地区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和ESBLs的流行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产AmpC酶及ESBLs的细菌耐药性不完全相同,产酶类型不同,需选用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头孢吡肟对阴沟肠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本地区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吡肟的耐药情况。方法 使用5种底物的“双纸片协同试验”对47株阴沟肠杆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体外药敏试验采用K-B法。实验数据处理使用WHONET-5软件。结果 29株非ESBLs产酶细菌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为0%;由于ESBLs的作用,本组产ESBLs阴沟肠杆菌样本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为38.9%。结论 ESBLs是造成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吡肟耐药的主要原因,该药在治疗阴沟肠杆菌感染时应以耐药机制检测结果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阴沟肠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诱导酶的产生和分布情况。并分析产酶特性和耐药表型的相关性。方法:用纸片扩散确证法和相邻纸片法对104株阴沟肠杆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诱导酶的检测,用VITEK全自动药敏分析系统和K-B琼脂扩散法检测其对2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104例阴沟肠杆菌中,检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株77株,占74%,诱导酶阳性株26株,占25%,13株两种酶同时阳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株主要集中在几个病区,诱导酶阳性株则无此倾向,104株菌对多种怀素高度耐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株,产诱导酶株的耐药率反而低于非产酶株。结论:阴沟肠杆菌产酶情况和耐药性均十分严重。多重耐药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菌株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产酶株对三代头孢的体外敏感试验不能正确反映临床的治疗效果。实验室应加强阴肠杆菌产酶情况的检测,治疗产酶阴沟肠杆菌引起的感染,首选亚胺培南,其次为舒普深,任何情况下应避免使用三代头孢。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阴沟肠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诱导酶的产生和分布情况,并分析产酶特性和耐药表型的相关性.方法用纸片扩散确证法和相邻纸片法对104株阴沟肠杆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诱导酶的检测,用VITEK全自动药敏分析系统和K-B琼脂扩散法检测其对2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104株阴沟肠杆菌中,检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株77株,占74%,诱导酶阳性株26株,占25%,13株两种酶同时阳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株主要集中在儿个病区,诱导酶阳性株则无此倾向,104株菌对多种抗生素高度耐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株,产诱导酶株的耐药率反而低于非产酶株.结论阴沟肠杆菌产酶情况和耐药性均十分严重.多重耐药的主要原因足由于菌株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产酶株对三代头孢的体外敏感试验不能正确反映临床的治疗效果.实验室应加强阴沟肠杆菌产酶情况的检测,治疗产酶阴沟肠杆菌引起的感染,首选亚胺培南,其次为舒普深,任何情况下应避免使用三代头孢.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阴沟肠杆菌的感染部位、AmpC酶的检测情况及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特征.方法用VITEK-AMS60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K-B法测定药敏结果,通过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检测产AmpC酶菌株.结果阴沟肠杆菌感染部位广泛,尤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现象严重,表现为高耐药和多重耐药,但第四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较低,另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耐药率极低,仅为0.8%.58株阴沟肠杆菌中检出产AmpC酶21株,检出率为36.2%.结论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可作为阴沟肠杆菌感染的经验治疗的首选药物,第四代头孢菌素可作为产AmpC酶菌株感染的治疗,亚胺培南可作为二线用药治疗其混合感染及其高耐药菌株的感染.临床实验室对阴沟肠杆菌进行药敏分析、检测AmpC酶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阳性率及基因分布特点。方法改良双纸片法检测80株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对14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及ESBLs表型,多重PCR检测鉴定ESBLs基因型,DNA测序确认DNA序列。结果 80株阴沟肠杆菌中,29株检出ESBLs,阳性率36.3%。80株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全部敏感,产ESBLs的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他啶等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高达96.1%。29株细菌所产ESBLs中,12株为TEM型,6株为SHV型,24株为CTX-M型。其中CTX-M-1组9株,CTX-M-9组15株,未检出CTX-M-2组及CTX-M-8/CTX-M-25组。结论阴沟肠杆菌ESBLs检出率较高,耐药显著。产ESBLs阴沟肠杆菌的主要基因型为CTX-M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本地区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吡肟的耐药情况.方法使用5种底物的"双纸片协同试验”对47株阴沟肠杆菌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体外药敏试验采用K-B法.实验数据处理使用WHONET-5软件.结果29株非ESBLs产酶细菌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为0%;由于ESBLs的作用,本组产ESBLs阴沟肠杆菌样本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为38.9%.结论ESBLs是造成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吡肟耐药的主要原因,该药在治疗阴沟肠杆菌感染时应以耐药机制检测结果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某医院阴沟肠杆菌中产碳青霉烯酶菌株耐药性及基因型分布。方法分离鉴定2015年10月-2017年6月期间临床送检标本中阴沟肠杆菌,运用纸片扩散法(K-B法)检测抗菌药物敏感性;应用改良-Hodge试验检测阴沟肠杆菌产碳青霉烯酶表型,采用PCR方法检测阳性株携带相关酶基因情况。结果分离出的298株阴沟肠杆菌中33.2%来源于呼吸科,21.8%来源于重症医学科。共鉴定出26例产碳青霉烯酶的阴沟肠杆菌菌株。碳青霉烯酶阳性菌株对头孢拉定、头孢美唑等头孢类抗生素和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耐药率为100%;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复合制剂和阿米卡星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8.5%和76.9%,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相对较低,为30.8%;26株产酶菌株携带的碳青霉烯酶基因以blaKPC为主,blaIMP和blaNDM-1也有检出。结论该院分离的产碳青霉烯酶阴沟肠杆菌主要为产KPC、VIM和NDM-1酶菌株,且耐药性较强,提示临床医生应重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强化耐药菌监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β lactamases,ESBLs)及AmpC酶的阴沟肠杆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特征.方法 选择49株阴沟肠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推荐的确证试验检测产ESBLs阳性菌株;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初步筛选产AmpC酶阳性菌株,采用PCR检测AmpC酶基因.结果 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显示阴沟肠杆菌对头孢西丁、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氨曲南的耐药率均达79.6%以上,对美罗培南敏感率较高,达91.8%.49株阴沟肠杆菌中对头孢西丁耐药的菌株46株(93.9%);产ESBLs菌株29株(59.2%),PCR 扩增产AmpC酶的阴沟肠杆菌36株(73.5%),同时产两种酶的菌株为13株(26.5%).结论 产ESBLs 及AmpC酶阴沟肠杆菌普遍且耐药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菌株的检出率、耐药性及ampR调节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探讨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菌株的耐药性与ampR调节基因的关系。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对阴沟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酶粗提物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经表型筛选法筛选,对其中2株去阻遏高产突变株和1株高度诱导株产AmpC酶的ampR基因行PCR扩增并对产物序列进行分析。结果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株的检出率为26.1%。产AmpC酶株中检出去阻遏高产突变株9株,高度诱导株2株,阴沟肠杆菌去阻遏高产突变株ampR基因的氨基酸序列Asp-135→Asn发生突变。结论产AmpC酶细菌多呈多重耐药,亚胺培南是治疗产AmpC酶细菌感染的较可靠的药物。阴沟肠杆菌ampR基因突变可能与其去阻遏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检测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的三种方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对3种检测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方法进行评价。方法对58株第3代头孢菌素或氨曲南敏感性减低的阴沟肠杆菌采取三维试验法、改良三维试验法、表型筛选法和聚合酶链反应(PCR),并对部分ampD基因进行克隆测序。结果三维试验法、改良三维试验法和表型筛选法对58株细菌产AmpC酶的检出率分别为70.69%、65.52%和86.21%。PCR扩增显示ampD基因的阳性率84.48%(49/58),对11株耐药菌株的PCR扩增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其中8株去阻遏高产突变株均存在羧基端可疑的突变位点。结论表型筛选法是一种结果可靠、操作快速简便、适于微生物实验窜常规开展的检测阴沟肠杆菌产AmDC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阴沟肠杆菌耐药情况及其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出率,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控制感染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收集维普数据库中2000~2007年的关于阴沟肠杆菌耐药性的文章共汁99篇,进行统计学汇总分析。[结果]药敏结果分析显示阴沟肠杆菌对广谱青霉素氨卞西林的耐药率最高为98%;对一、二、三代头孢菌素均达45%以上;对头霉素类的头孢美唑和头孢西丁的耐药率分别为88.4%和89.2%;对四代头孢菌素耐药率稍低;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比较敏感。阴沟肠杆菌产AmpC类耐药酶株占30.4%;产ESBLs耐药酶株占24%;同时产两种耐药酶的菌株占11.1%。[结论]我国阴沟肠杆菌耐药情况严重,并呈多重耐药,今后要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5.
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和ESBLs的检测及其耐药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AmpC酶和ESBLs的产生情况并分析其耐药特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改良的酶提出物三维试验法对186株阴沟肠杆菌进行AmpC酶和ESBLs检测,用K-B法对14种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86株阴沟肠杆菌中,产AmpC酶的菌株63株,占33.9%;产ESBI_s的菌株有28株,占15.1%;同时产AmpC酶和ESBLs的菌株有18株,占9.7%。药敏结果显示,186株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头孢西丁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舒普深的耐药率较低。结论阴沟肠杆菌已呈现出多重耐药性,其耐药机制较为复杂,可表现为阻遏高产AmpC酶、产ESBLs,也可表现为同时产AmpC酶和ESBLs等多种耐药表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本地区阴沟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AmpC酶和ESBLs的流行分布及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阴沟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鉴定及药敏使用西门子MicroScan WALKAWAY96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采用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方法检测AmpC酶,使用表型确证试验纸片扩散法测定ESBLs。结果 76株阴沟肠杆菌中,产AmpC酶菌株为15株(19.74%),产ESBLs菌株为24株(31.58%),同时产两种酶的菌株为11株(14.47%)。43株奇异变形杆菌中,产AmpC酶菌株为7株(16.28%),产ESBLs菌株为18株(41.86%),同时产两种酶的菌株为6株(13.95%)。对其药敏结果分析显示产AmpC酶和ESBLs的菌株耐药性明显高于不产酶菌株。结论产AmpC酶和ESBLs是阴沟肠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产生耐药的重要机制,碳青霉烯类药物是治疗这两种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7.
阴沟肠杆菌6株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基因型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阴沟肠杆菌6株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基因型。方法:分别使用对TEM型、SHV型和CTX-M型基因特异的引物,PCR扩增6株阴沟肠杆菌接合子Esbl基因,对PCR产物直接测序分析其基因型。结果:3株阴沟肠杆菌的接合子均含有CTX—M-3型酶,同时含有TEM型酶。另3株阴沟肠杆菌接合子均含有一种等电点为8.3未知的β内酰胺酶,同时含有一种pI为5.4或5.5未知的β内酰胺酶。结论: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可产CTX-M-3型酶,对头孢菌素类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某医院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和arm A基因分布情况,探索arm A阳性菌株与耐药性的关系及其分子分型特征。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51株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16S rRNA甲基化基因arm A;脉冲场凝胶电泳试验(PFGE)分析arm A阳性菌株间的亲缘关系。结果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对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9.2%和54.9%,arm A基因阳性率为23.5%,arm A阳性菌株对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均耐药;12株携带arm A基因菌株主要分为5型,无明显优势菌株。结论产16S rRNA甲基化酶arm A的阴沟肠杆菌菌株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应加强对该基因监测,合理指导临床抗生素应用。  相似文献   

19.
用纸片双抑制剂平行抑制试验分析阴沟肠杆菌AmpC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能快速有效分析阴沟肠杆菌AmpC酶的方法。方法分别以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肺炎克雷伯菌(ATCC 700603)、阴沟肠杆菌(029、029M和1194E)为β-内酰胺酶阴性对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普通型阴沟肠杆菌、持续高产型AmpC酶、高诱导型AmpC酶标准菌株,用纸片双抑制剂平行抑制试验(DDIST)对华山医院连续的不重复的58株阴沟肠杆菌临床菌株进行AmpC酶分析,用三维试验检测高产AmpC酶以验证:DDIST。结果三维试验法从58株阴沟肠杆菌中检出持续高产型AmpC酶产株21株,DDIST检出持续高产型AmpC酶产株18株、高诱导型AmpC酶产株6株。结论DDIST是一种能快速有效分析阴沟肠杆菌AmpC酶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该院阴沟肠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AmpCβ-内酰胺酶(AmpC酶)的情况,以及其对常用抗菌剂的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TB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K-B法做体外药敏实验,并同时进行AmpC酶及ESBLs的检测。结果 91株阴沟肠杆菌中共检出产酶菌株39株(42.8%),其中产AmpC酶21株(23.1%),产ESBLs 13株(14.3%),同时产AmpC酶及ESBLs 5株(5.5%)。产酶菌株感染分布以老年病科及ICU为主。药敏结果显示,阴沟肠杆菌对抗菌剂耐药性严重,除亚胺培南100.0%敏感外,产酶菌株对其他抗菌剂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菌株(P<0.05)。结论阴沟肠杆菌对常用抗菌剂具有较高耐药性,临床应合理使用抗菌剂,加强对阴沟肠杆菌耐药性监测,碳青霉烯类抗菌剂可作为阴沟肠杆菌严重感染的首选抗菌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