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脉络膜挫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回顾64例外伤性脉络膜挫伤。多发于20-30岁的青年男性;最常见有拳击伤;临床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眼底可见脉络膜出血灶及裂伤口,荧光眼底血和造影可帮助诊断。脉络膜挫伤多发生于黄斑部,其次为视乳头周围,多为单个,1-PD大小,脉络膜破裂的形态多为长弧形,脉络膜出血多为圆形;脉络膜破裂与出血常同时出现。  相似文献   

2.
严重的眼球挫伤导致严重的视功能障碍,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观察,有利于了解损伤程度及制订治疗方案和予设估计。我们自1987年至1989年共做FFA657例其中眼球挫伤6例(占0.9%),计视网膜震荡1例,脉络膜出血2例,视网膜脉络膜萎缩2例,脉络膜裂伤1例。由于黄斑裂孔一般毋需作FFA,故缺乏这方面的资料。严重的眼挫伤可见视网膜出血、水肿,脉络膜破裂、萎缩等表现。FFA可见相应变化。视网膜震荡伤导致水肿,这是眼球挫伤的基本病理改变,早期F、F、A大都无特殊变化,晚期色素上皮萎缩,透见荧光。视网膜脉络膜各层次的出血可见相应层次的荧光庶蔽,脉络膜出血呈相应的暗区,形如烧饼状。如出血在视盘旁则象猫耳朵状无荧光区。脉络膜破裂视不同深度,FFA表现有新差异。破裂在色素上皮层,早期可见脉络膜毛细血管背景荧光;破裂在玻璃膜及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在脉络膜挫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81例(82眼)脉络膜挫伤进行FFA及常规眼科检查。结果82眼中63眼(76.83%)显示为脉络膜破裂。其中38眼破裂与出血并存。裂口<1DD者17眼,占26.98%。造影前眼底检查未发现裂口及出血者12眼,占14.63%。结论FFA能最大限度地发现脉络膜挫伤病灶,尤其是检眼镜下未能发现的微小、隐匿的破裂与出血;能客观地确定损伤部位、层次及程度范围。  相似文献   

4.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对脉络膜挫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在脉络膜挫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86例(86只眼)脉络膜挫伤常规进行散瞳后间接眼底镜及FFA检查.结果 86只眼中65只眼(75.83%)有脉络膜破裂,其中有50只眼破裂与出血并存.造影前检眼镜检查未发现脉络膜破裂者共6眼,占6.98%.结论 FFA能最大限度地发现脉络膜破裂,尤其是眼底镜下不能发现的微小、隐匿的破裂与出血,能准确地判断损伤部位、层次及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5.
挫伤性脉络膜出血及脉络膜破裂(附135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眼球钝挫伤常引起脉络膜出血及脉络膜破裂,多发生于后极部,对视力危害较大,有的脉络膜出血及早期破裂不易诊断,常造成漏诊和误诊。本文对1985-1996年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中135例挫伤性脉络膜出血及破裂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发生机制及新生血管膜的产生进行讨论。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35例中男性117例,女性18例,年龄7岁~53岁,平均24.5岁。右眼71眼,左眼64例。致伤原因以砖石泥团击伤最多占31%;其次为拳击占25%,其它有弹弓、球类、爆炸、射击等致伤。受伤距就诊时间最短1天,最常为15年,l月以内就诊71例占54.7%。视力<0…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眼挫伤眼底改变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表现。方法对116例(145眼)眼挫伤经直接检眼镜和三面镜检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眼挫伤视功能严重受损的主要原因是视网膜、视神经受损,常见的有视网膜震荡、视网膜出血、黄斑裂孔、脉络膜破裂、出血,视网膜脱离和视神经损伤。其中以视网膜震荡多见。结论对于眼挫伤的,只要屈光间质清晰,都应检查眼底,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以判断眼底病损伤部位及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7.
外伤性脉络膜破裂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脉络膜破裂的临床特征、分型及眼底血管造影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17只眼)外伤性脉络膜破裂患者临床资料。17例(17只眼)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8只眼同时行脉络膜吲哚氰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结果FFA检查,17只眼中9只眼FFA早期病损部位呈条状或弯月形透见荧光或弱荧光,晚期呈现强、弱荧光或着染,或由于出血遮蔽难以显示破裂部位、大小及形态。ICGA检查,5只眼视网膜出血不多,早期表现为破裂灶周围脉络膜充盈缺损,破裂处可见脉络膜毛细血管断裂,大血管连续性良好,或者大血管亦断裂,晚期可清晰显示脉络膜破裂的部位、大小、形态及多少。3只眼合并浓厚的出血,造影早期亦看不到明显改变,晚期则可见破裂灶。结论外伤性脉络膜破裂如果合并眼底出血时,ICGA检查优于FFA,并可以根据ICGA检查将其分为脉络膜全层破裂和脉络膜毛细血管.玻璃膜一视网膜色素上皮复合体(CBRC)断裂。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眼挫伤眼底改变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的表现.方法 对268例(339只眼)眼挫伤经直接检眼镜和三面镜检查及FFA检查.结果 眼挫伤视功能严重受损的主要原因是视网膜、视神经受损,常见的有视网膜震荡、视网膜出血、黄斑裂孔、脉络膜破裂、出血,视网膜脱离和视神经损伤.其中以视网膜震荡多见.结论 对于眼挫伤患者,只要屈光间质清晰,都应检查眼底,行FFA检查,以判断眼底病损伤部位及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从1978年至1987年的眼球挫伤致眼底周边部损伤收治40例40眼,男性37例,女性3例;多由高速物体致伤。外眼检查可见球结膜充血水肿,角膜水肿,瞳孔縮小或扩大,前房玻璃体出血,检眼镜及三面镜检查眼底周边部可见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撕裂(22眼),早期视网膜呈局限性扁平脱离,晚期形成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脱离及锯齿缘稍后处不规则裂孔。(2) 脉络膜破裂(7例),与锯齿缘平行,裂孔常被视网膜下出血所遮盖。典型裂孔呈黄棕色条纹,边缘有色素,表面视网膜水肿、出血,并  相似文献   

10.
刘丽  刘敏  赵华  赵俊  强军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10):2035-2036
目的:探讨眼挫伤的眼底改变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的表现。方法:对272例325眼眼挫伤分别经直接检眼镜和三面镜检查及FFA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眼挫伤可导致视功能严重受损,主要原因为视网膜、视神经的损伤,常见的有视网膜震荡、视网膜出血、黄斑裂孔、脉络膜破裂、出血,视网膜脱离和视神经损伤,其中以视网膜震荡多见。结论:对于眼挫伤都应常规检查眼底,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要行FFA检查,以判断眼底的损伤部位及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在眼挫伤眼底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69例(314眼)的眼球挫伤的FFA和O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眼球挫伤的FFA及OCT表现有:大致正常、视网膜水肿、出血、前膜、脱离、萎缩、黄斑孔、脉络膜破裂、脉络膜新生血管、视网膜色素上皮病变及视神经病变等.结论 FFA能及时准确地了解眼球挫伤的损伤部位及程度,OCT在活体上能清晰的显示眼挫伤病变类似病理组织的改变,两者相互印证、取长补短,为眼球挫伤眼底病变中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并可较准确的评估其预后.  相似文献   

12.
我科1987~1995年采用高压氧并用碳酸氢钠静脉注射治疗视网膜挫伤60例61眼,效果显著.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对象:本组60例系视网膜脉络膜挫伤而无高压氧禁忌症的住院病例.其中部分病例曾以各种血管扩张剂、皮质类固醇等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而施以高压氧并碳酸氢钠疗法.本组男41例,女19例,其中双眼1例,余系单眼.年龄5~61岁,儿童及青年居多.合并有角膜擦伤、前房出血、虹膜根部断离的眼前段复合伤22例.从眼底损伤程度分为四种:单纯视网膜水肿34眼;视网膜水肿伴出血19眼;伴有脉络膜破裂、玻璃体积血和晶体脱位6眼;黄斑孔及视网膜脱离2眼.  相似文献   

13.
外伤性脉络膜破裂18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眼挫伤是外界机械性钝力引起,可造成眼内多种结构的改变,常常累及脉络膜,视网膜和视神经,导致永久性视功能障碍。其中,脉络膜破裂比较常见。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对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视神经挫伤后的眼底血管造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GGA)探讨视神经挫伤后,视神经及周围视网膜,脉络膜的循环改变。方法:对30例(30只眼)不同程度的眼球挫伤致视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FFA与ICGA同步检查,并对它们的图像进行分析(本组除外脉络膜破裂)。结果:除1例视盘及周围视网膜,脉络膜荧光大致正常外,其余29例均出现了异常的荧光表现。FFA主要表现为:在造影早期视盘呈象限性或全视盘性的荧光充盈不良,后期荧光素渗漏或始终不能充盈,ICGA主要表现为:在FFA显示的视盘象限性弱荧光区的相邻区域脉络膜充盈时间明显延迟;FFA显示的全视盘性的弱荧光,盘周的脉络膜充盈时间明显延长,在局限性脉络膜灌注不良的对应区均出现了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的损害,而盘周脉络膜灌注不良的区域,有9例相应区视网膜并未出现RPE的损害;有2例合并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有19例视盘缺血的部分正是“分水区”的位置,占63.3%,本组病例中有80%视力在0.1以下。结论:眼球挫伤不仅可使视神经损伤,其周围的视网膜,脉络膜均可受到损害,应尽早施行FFA与ICGA检查,它可以详细观察,正确判断视神经挫伤后的视盘缺血情况及周围视网膜,脉络膜损害的范围和程度,及时正确地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5.
暴发性脉络膜出血罕见,但系极严重之内眼手术并发症。似以青光眼、高血压、糖尿病及高度近视眼患者产生此并发症的机会为多。 Manschot(1955)的6例暴发性脉络膜出血眼,术前均患有青光眼。5例组织病理学检查,有一支或多支睫状动脉局部坏死,乃推断眼压升高致动脉萎陷,促进管壁变性,因而易破裂。Winslow(1974)报告一例角膜溃疡自发破裂后,发生自发性暴发性脉络膜出血,此例似为后睫状动脉进入脉络膜上腔时撕裂之故。从上述报告看,动脉循环受阻加之突然的眼压降低,似为暴发性脉络膜出血的首要因素,尤其是在青光眼。本文旨在研究脉络膜静脉回流受阻,是否为暴发性脉络膜出血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6.
青光眼滤过术后迟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报告888只眼接受青光眼滤过术后,13只眼发生了迟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发生率为1.46%。资料表明,迟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对视功能损害较大。在高眼压状态下施行滤过术及伴有眼部血管异常的青光眼是造成滤过术后迟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的最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外伤性脉络膜破裂的临床特点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表现,以及FFA在脉络膜破裂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122例(123眼)外伤性脉络膜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行FFA及常规眼科检查.结果 123眼中86眼(69.92%)为脉络膜破裂与出血并存.造影前眼底检查未发现裂口者15眼,占12.20%.结论 FFA在诊断脉络膜破裂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能最大限度地发现脉络膜破裂病灶,尤其是检眼镜下未能发现的微小、隐匿的破裂与出血;在造影的晚期大都能清晰地显示出脉络膜破裂的部位、大小与形态.能客观地确定损伤的程度范围,有助于确诊及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脉络膜破裂的治疗效果.方法 针对1996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眼科诊断中发现的12例(12眼)外伤性脉络膜破裂全部采用营养、扩血管、促进积血吸收对症治疗.结果 经过6月的随访,1例视力维持不变,11例视力有提高,其中1例由就诊时的数指/30 cm提高到1.2.结论 脉络膜破裂和出血累及黄斑部是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眼球破裂伤合并脉络膜上腔出血患者的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Dong X  Yuan G  Wang W 《中华眼科杂志》2002,38(11):654-656
目的 初步评价眼球破裂伤合并脉络膜上腔出血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17例(17只眼)因眼球破裂伤致脉络膜上腔出血的患者行Ⅱ期手术治疗,玻璃体腔内灌注BSS,由睫状体平坦部行巩膜切口引流脉络膜上腔积血,然后经睫状体平坦部行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复位术,术中眼内填充气体或硅油。结果 17例患者均成功引流脉络膜上腔积血,术后随访3-27个月,15例患者视网膜和脉络膜在位,眼球保存率88.2%,视力较术前有所提高;2例患者视网膜再脱离,眼球萎缩。结论 经Ⅱ期手术引流脉络膜上腔积血及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复位术,大部分严重的眼外伤合并脉络膜上腔出血的患者可保留眼球,甚至恢复一定的视力。  相似文献   

20.
眼球受钝力打击,可引起后极部脉络膜破裂伤,由于常伴有脉络膜或视网膜出血,故早期不易发现眼底体征;后期不典型的复杂性脉络膜破裂,也容易被忽视和漏诊。我们对24例外伤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应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观察,其中11例脉络膜破裂伤与眼底镜检查对比有明显差异,现介绍于后,并作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