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低中频治疗仪全称为"低频调制中频治疗仪"中频电流被低频电流调制后,其幅度和频率随着低频电流的幅度和频率的变化而变化的电流称为调制中频电流。低频治疗仪一般应用1000Hz以下的脉冲电流,中频治疗仪一般应用1k-100k Hz的脉冲电流。低频和中频治疗设备是现在市场上常见的电刺激物理治疗设备。  相似文献   

2.
目的针刺、中频电疗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方法采用针刺中频电疗和牵引治疗本病为治疗组5 5例;中频电疗牵引治疗为对照组5 3例.针刺、中频电疗、牵引每日各1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三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针刺、中频电疗结合牵引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而中频电疗、牵引两者结合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8%;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另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者疗效次数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中频电疗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优于中频电疗结合牵引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姚学俊  陆冰 《江苏医药》1996,22(6):416-416
软组织损伤及骨关节病是物理康复科最常见的疾病。近来,我们采用低中频电流治疗加TDP,并与同期治疗的立体动态干扰电流加TDP进行对照,疗效均较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低中频电流加TDP组(治疗组)55例。其中男32例,女23例;年龄20~70岁。软组织损伤32例,骨关节疾病23例。病程1天~10年。采用北京志远公司CD-2型低中频信息治疗仪句”号带,由低频方波调制的中频电流,低频频率50Hz,中频频率2000Hz,波宽110ms(其中前后沿各10ms),电极5×7cm。根据病变部位范围采用并置或对置。电流强度耐受限,每日一次,20分钟.20…  相似文献   

4.
射频是一种高频交流电,其频率范围在100kHz~1000kHz之间,早在1891年,D’Arsorlvd发现在外科手术中,高频交流电可减少手术对神经和肌肉的刺激。这种高频电流经不断改进,在1985年2月Huang成功地对狗房室交界区进行了经导管射频消融,此后大量文献报道了有关对心室、心房、冠状窦和三尖瓣环进行射频电流导管消融的动物实验与人体研究,证实了射频能量用于人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孙晗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2):28-29
目的:观察中频药物导入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2例符合膝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频药物导入组,膝关节局部采用中药+中频电疗法治疗,20min/次,1次/d,连续治疗8周;中频电疗组,膝关节局部只采用中频电疗法治疗,20min/次,1次/d,连续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开始治疗后4周和8周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临床症状学评价和关节活动度评价。结果:中频药物导入组显效7例,有效39例,无效6例;中频电疗组显效1例,有效28例,无效21例。中频药物导入组膝关节活动度治疗后有明显改善,优于中频电疗组。结论:中频药物导入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郁彩霞 《首都医药》2014,(24):167-167
目的探讨心里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在电疗治疗过程中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纽和干预组,每组20例,对照组实施一般中频电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积极的心里干预。结果观察组经心里干预后在电疗期州合作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护理可有效的缓解脑卒中患者对电疗的负面心理,对脑卒中患者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手法推拿、中频电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分为年轻组(25~50岁)48例,老年组(51~74岁)52例,采用手法推拿、中频电疗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均取得较好的疗效.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手法推拿、中频电疗治疗青年人和老年人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高频电刀在临床使用中引起烧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福建省立医院设备科陈少苗当前,高频电刀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它是利用高频电流通过人体,在组织中产生热效应从而切开组织、摘除和电凝组织。高频电刀电流的频率越高,对人体的危险就越小,因此,不仅在外科手术中广泛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低频脉冲电疗治疗腰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将296例腰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单纯的传统按摩和牵引,治疗组是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频脉冲电疗。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愈率和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疗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刺、中频电疗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均按常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中频电疗结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康复治疗,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和Barthel指数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ADL)方面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中频电疗结合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医药科学》2017,(5):165-168
目的探讨颈肩腰腿痛患者接受不同物理康复疗法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颈肩腰腿痛患者200例,时间为2014年3月~2015年7月,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4组,即中频电疗法组、中医疗法组、中频电疗法联合中医疗法组,热敷法组,每组50例,对4组颈肩腰腿痛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中频电疗联合中医疗法组颈肩腰腿痛患者的疗效、对治疗的满意度优于其他组(P<0.05);中频电疗法组与中频电疗联合中医疗法组出现CRP水平明显升高的情况,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肩腰腿痛患者接受中频电疗法联合中医疗法进行物理康复治疗,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物理因子对神经衰弱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90例神经衰弱患者,均分作A、B、C三组,分别给予音乐电疗、高压低频电疗、交变电磁场物理治疗,对照疗效。结果三组总疗效相近,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C组总体疗效相对比A组、B组相对更高。结论三种方法对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有显著价值,尤其是以交变电磁场效果为最优。  相似文献   

13.
王芳  杨萍 《中国医药指南》2013,(15):147-148
目的通过分析对脑卒中患者电疗期间的心理状态,探讨心理干预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80岁准备电疗的脑卒中患者79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包括实验组40例及对照组39例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护理,并使用诱导期合作度量表(ICC)评定脑卒中患者在电疗期间的合作程度,整个过程由同一人进行心理状况评估。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脑卒中患者在电疗期间的合作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电疗前的心理压力较大,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护理可有效的缓解脑卒中患者对电疗的负面心理,对脑卒中患者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综合治疗肩周炎98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 《安徽医药》2008,12(2):138-139
目的探讨肩周炎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将98例肩周炎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治疗组50例;对照组采用推拿、肩周炎医疗体操;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以中频电疗和超短波疗法。结果治疗组肩关节疼痛和肩关节活动范围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中频电疗和超短波同时进行推拿和医疗体操治疗肩周炎,临床效果显著,疗效持久。  相似文献   

15.
陆艳  郑伊莎  曹淑华 《海峡药学》2013,25(1):122-123
目的探讨新斯的明针联合低频脉冲电疗在治疗产后尿潴留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科室产后尿潴留患者110例,按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观察组在肌注新斯的明针剂0.5mg的基础上予以低频脉冲电疗40min,对照组仅予肌注新斯的明针剂0.5mg。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首次排尿时间及残余尿量均少于对照组(P<0.01),导尿率及泌尿系感染率均小于对照组。结论新斯的明针联合低频脉冲电疗在治疗产后尿潴留上具有更加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在中医药特色治疗里,有一种名为中药离子导入的外用方法,很多患者第一次接触时会不解,不清楚是做什么的。其实,中药离子导入是直流电疗法的一种特殊方式,它的作用原理是应用频率在1000Hz(赫兹)以下的低频脉冲电流,将电极放在浸泡于具有活血化淤、通络止痛的中药液的衬垫上,配合中药渗透及物理疗法,将中药导入和中频按摩结合在一起。这样可以通过低频电刺激兴奋神经和肌  相似文献   

17.
丘怡萱  杨佳  许叶涛  戴辉华 《江苏医药》2022,(12):1283-1286
低频脉冲电刺激是一种电生理技术,通过频率1000 Hz以下的脉冲电流刺激组织以加速新陈代谢和兴奋神经肌肉组织,促进组织结构和生物功能修复、改善血液循环及镇痛等,具有操作简便、无创且无痛、安全性高、依从性好等优点。近年来,低频脉冲电刺激越来越多被应用于加快外科术后患者康复,亦可作为妇产科的新治疗方式之一,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综述低频脉冲电刺激在妇科领域中的相关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刘聪云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190-191
目的对留置导尿管患者集尿袋的更换频次与尿路感染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以寻找最佳的更换集尿袋的频次。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12月份至2010年11月份收治的144例脑出血接受留置导尿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集尿袋的更换频次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组:高频组(集尿袋更换频率为1日1次)、中频组(集尿袋更换频率为每周2次)与低频组(集尿袋更换频次为7日1次)。每天采集患者的尿液送化验室进行细菌培养,检查尿路感染情况。结果比较三组患者的细菌培养结果,发现,在细菌阳性表现上,中频组与高频组/低频组相比,比较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组与低频组之间的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组与低频组患者的培养细菌阳性比例明显超过中频组。结论病患接受留置导尿后,集尿袋的更换频次在每周2次时,尿路感染的可能性较低,有利于患者康复,适合在临床领域进行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治疗亚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5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9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高频rTMS组、低频rTMS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及功能训练相同的情况下,高频rTMS组、低频rTMS组给予每天1次、每次20min的高频(5Hz)或低频(1Hz)rTMS治疗,连续14d,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SSA评分和sEMG值。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SSA评分和sEMG值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频rTMS组、低频rTMS组的吞咽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SSA评分和sEMG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高频rTMS组与低频rTMS组间洼田饮水试验分级、SSA评分和sEMG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频及低频rTMS均有利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康复,且两者间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电击死亡者多属意外事故,但也有用作谋杀或自杀手段的。因此,对电击伤死的鉴定,就成为法医学检验的一项重要内容。一、电流对人体的作用及影响因素电流对人体既可造成形态的改变,也可导致机能的障碍;既能在电击局部造成损伤,又可危及全身各系统。电击伤的程度与以下因素有关: (一)电流强度、频率和电压:20~300赫的交流电对人体伤害最重,而40~60赫是最危险的频率(我国常用50赫的频率)。50赫的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