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立华 《中国病案》2013,(8):43-44,41
目的了解本地区出院死亡病例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为疾病的重点防治和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8年-2012年所有出院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1)5年来出院病例132377例,死亡504例,病死率0.38%,病死率呈现逐年降低趋势;(2)男性与女性住院患者基本持平,但男性死亡病例明显高于女性(χ2=46.62,P<0.05);(3)41岁以下患者的病死率随年龄递增逐渐降低,中年患者病死率最低,40岁以上患者的病死率随年龄递增逐渐升高,70岁以上患者病死率急速上升;(4)前五位死因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46.1%)、损伤和中毒(18.2%)、恶性肿瘤(6.4%)、呼吸系统疾病(50%)以及消化系统疾病(4.8%);(5)前五位直接导致死亡的疾病分别是急性心肌梗死(17.9%)、颅内损伤(9.4%)、心绞痛(6.2%)、肺栓塞(3.8%)以及支气管和肺恶性肿瘤(2.8%)。结论为降低病死率,应加强对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等重点疾病,尤其是65岁以上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重点防治,以提高居民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
鲍萍 《安徽医学》2006,27(6):490-491
目的对681例住院死亡病例进行年龄、性别构成和引起死亡的疾病顺序进行统计和分析,以加强对易患人群的预防,降低病死率。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对住院死亡病例的信息进行计算机处理。对住院死亡病例的年龄、性别、引起死亡疾病的原因进行比较。结果2005年共收治病人44281例次中死亡681例,病死率为1.54%。死亡顺位前5位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中毒和外因;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结论应加强本地区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住院病人死亡的原因,为医院管理者进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某院2003-2007年住院死亡病例819例。结果:循环系统疾病患者住院病死率居各类疾病系统死亡之首,其次为肿瘤、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平均死亡年龄为65.71岁。结论:加强死因顺位前5位痰病的防治工作,可降低住院病死率,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我院近5年来住院患者的死亡原因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我院1998-2002年住院病人死亡病案698份,对其病死率、死因构成、年龄构成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死因构成的前五位分别是:损伤和中毒、肿瘤、循环系统疾病、起源于围生产期的某些情况、呼吸系统疾病,占构成的75.5%,结论 加强死因顺位前5位疾病的防治工作,降低住院病死率,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河池市某院近5年住院病人死亡情况及主要死亡原因,为疾病的防治及降低病死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该院2007年-2011年住院死亡677份病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病死率为0.98%;男性病死率1.37%,女性病死率0.57%,男性病死率明显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死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为该院前3位死因,占总死亡人数的64.11%。结论:男性、中老年、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患者为死亡高危人群,应重点加强这些高危人群疾病的防治工作,提高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1997~2006年住院死亡病例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分析我院近10年来住院患者的死亡原因。方法:收集整理1997~2006年住院病人死亡病例3 775例,对其病死率、性别、年龄、死因构成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10年间病死率为1.54%,男性死亡人数明显高于女性死亡人数,病人死亡人数集中在50~79岁年龄组,死因构成前3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以及损伤和中毒。结论:应加强对中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每年定期体检,加强死因前3位疾病的防治工作,以降低住院病人病死率,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2007年-2009年住院病例死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绥霞 《中国病案》2011,12(1):54-54
目的探讨住院病人死亡原因。方法分析某院住院死亡资料。结果循环系统疾病患者居各类疾病系统死亡之首,其次为肿瘤、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结论应重点加强死因顺位前5位疾病的防治,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冀鲁豫交界某三甲医院5年住院患者死因构成特点,为提升医疗技术与质量管理、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2013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1329例住院死亡病例相关基本信息,按照ICD-10分类标准,采用统计描述、趋势分析、χ^2检验等统计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3年-2017年某院共出院患者319481人次,死亡1329例,病死率为4.16%,住院患者病死率随年份有线性上升趋势。男性死亡845例,死亡率为0.55%,女性494例,死亡率为0.29%,男女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岁年龄组病死率最高为1.07%,5岁~14岁年龄组病死率最低为0.09%,不同年龄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5位死因及顺位为循环系统疾病(35.99%)、肿瘤(24.92%)、损伤及中毒(14.16%)、呼吸系统疾病(8.66%)、消化系统疾病(4.74%)。循环系统疾病前5位病种死因构成比为70.71%,恶性肿瘤前5位病种死因构成比为71.0%,损伤、中毒前5位病种死因构成比为96.81%。结论循环系统为重要死亡原因,医院应着重提高医疗技术与多学科综合协作救治能力,采取措施降低中低风险死亡率,重视循环系统疾病的早期筛查和干预,还要加强对高年龄患者慢性病的防治和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9.
2,908例住院死亡病例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洁 《中国病案》2007,8(11):41-42
目的探讨医院住院病人的死亡原因。方法收集我院1997年~2006年2908例住院死亡病例,对其病死率、性别年龄构成、死因构成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我院近十年来病死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男性死亡人数明显多于女性,死亡年龄大多集中在50岁以上,前三位的死亡疾病系统依次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以及损伤和中毒。结论加强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减少交通事故的意外损伤,降低住院病死率,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某院青壮年住院死亡病例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青壮年住院死亡病例的特点。方法对某院青壮年住院死亡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死亡病人多于女性;病死率逐年下降。前五位死因:恶性肿瘤、损伤中毒、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传染病。结论要重点加强青壮年人群的恶性肿瘤、损伤中毒和循环系统疾病防治,提高生命质量,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我院4554例住院病人的死亡原因及其变化趋势。方法:收集我院1995-2004年住院死亡病案4554份,对其病死率、死因构成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死因构成的前五位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后果、消化系统疾病占90.62%。结论:加强死因顺位前五名疾病的防治工作,降低住院死亡率,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本地区住院病人的死亡原因,为医疗管理部门做好卫生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534例住院患者死亡病例,对其病死率、性别年龄构成、死因构成等进行调查分析,时间2006~2008年。结果我院近3年来病死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女性死亡人数明显低于男性,死亡年龄在50岁以上,前3位的死亡疾病系统依次为循环系统、恶性肿瘤以及呼吸系统。结论加强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工作,降低住院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住院死亡病例疾病构成特点。方法对某院2006年-2010年住院死亡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死率0.75%,男性死亡病例多于女性,死亡者以60岁以上病人为主(61.01%),前五位死因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35.20%)、呼吸系统疾病(15.03%)、恶性肿瘤(14.07%)、损伤与中毒(11.3%)以及消化系统疾病(9.31%)。结论应重点加强对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重点疾病的防治,降低病死率,提高居民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二级医院10年间1488例住院患者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为防病治病提供有效信息依据,达到降低发病率及病死率的目的.方法 收集北京军区总医院263临床部1488例住院死亡病例,对其死亡原因、性别、年龄构成及病死率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0年来病死率总体上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男性死亡人数明显多于女性;大于60岁的老年患者死亡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组;前5位的死亡病因依次为脑卒中、心脏病、外伤与中毒、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结论 加强前5位死亡疾病的防治工作,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江门市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年江门市居民死亡报告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死亡率、死因顺位、构成比等指标。结果2008年江门市户籍居民报告死亡23734例,死亡率为701.33/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死因顺位前十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衰老、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不明、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泌尿系统疾病。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组人群死因顺位不相同。结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等疾病已成为我市居民的主要死因,今后疾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在于进一步健全社区卫生服务,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力度。开展伤害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住院死亡病例特征,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629例死亡患者病案首页中主要诊断为死亡原因,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住院死亡患者的性别、年龄及死因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病死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接近3/4的死亡患者为50岁以上人群;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及损伤和中毒为该院前3位死因。结论男性、高龄及恶性肿瘤患者是死亡高危人群,应针对高危人群特点,加强疾病防治工作,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宁波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2017—2021年住院死亡病例的疾病构成、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方法从“浙江省卫生健康信息网络直报系统”导出宁波市二级及以上医院2017—2021年住院患者病案首页信息,以ICD-10为标准对主要诊断进行分类汇总,采用SAS 9.4软件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2017—2021年宁波市二级及以上医院住院死亡病例为5226例(1.12‰),男性患者病死率显著高于女性(P<0.01),随着年龄的增加病死率逐渐升高(P<0.01)。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共计4558例(87.22%)。结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是宁波市住院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应根据不同人群的主要死因制定针对性的疾病防治政策。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某院2003年-2007年住院死亡患者的统计分析,旨在探讨该院住院死亡患者的特点。方法将该院2003年-2007年期间住院死亡患者的病案资料,用Excel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男性患者死亡多于女性;65岁以上的年龄段患者死亡人数最多;前5位死因顺位分别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损伤中毒和呼吸系统疾病。结论该院住院死亡患者的死亡顺位主要是: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损伤中毒和呼吸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19.
涂嘉玲  吴浩  赵文龙  胡世明 《重庆医学》2015,(25):3562-3564
目的:分析三峡库区某县居民的全死因顺位及主要死因的死亡现状、死因构成及其年龄、性别特征,为各级政府制定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保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Excel 2003汇总数据,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死因分类法进行死因分类,采用 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计算潜在减寿年数。结果2003年7月至2013年12月共收集有效三峡库区忠县常住人口死亡病例62702例,男性粗死亡率和标准化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中毒和消化系统疾病;三大类疾病死因中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死亡总数的87.76%,成为最主要死因;潜在寿命损失率居前5位的依次为:损伤中毒、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围生期疾病。结论三峡库区蓄水后忠县的主要死亡原因以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并且年龄逐步年轻化趋势;开展意外伤害研究,防止早死成为疾病预防控制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某院老年住院患者病历资料的分析,了解老年患者疾病构成,为老年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44864例60岁以上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老年住院患者年龄多集中在60岁~69岁,平均住院日9.48天,病死率1.85%;疾病顺位前五位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死亡患者疾病顺位前五位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结论 积极防治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习惯,建立合理完善的老年医疗保障制度,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以降低老年住院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