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中医药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修复作用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pinal cord 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SCII)是指导致脊髓缺血的因素去除后,脊髓恢复血供,神经功能不仅得不到改善,反而在原缺血损伤基础上进一步加重,甚至出现不可逆性脊髓神经元迟发性死亡的现象,常导致四肢瘫痪,甚至死亡,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目前对其治疗主要包括:体外转流或分流术、脑脊液引流、逆行静脉灌注、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细胞程序性死亡,是一种不同于细胞坏死的死亡方式,它是指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细胞遵循自身的程序,自己结束其生命的过程,最后细胞脱落离体或裂解为若干凋亡小体(apoptotic bodies)而被其他细胞吞噬。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大多数急性缺血性疾病的主要病理生理过程,而细胞凋亡则是器官、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细胞死亡的重要机制之一,因此干预细胞凋亡,从而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已经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许多中医药有抗细胞凋亡的作用。笔者就中医药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机体组织器官正常代谢、功能的维持,有赖于良好的血液循环。各种原因造成的局部组织器官的缺血,常常使组织细胞发生缺血性损伤。但在动物试验和临床观察中也发现,在一定条件下恢复血液再灌注后,部分动物或患者细胞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破坏不但未减轻反而加重,因而将这种血液再灌注后缺血性损伤进一步加重的现象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凡能使组织或器官  相似文献   

4.
赵珏  吴少俊  王卫星 《光明中医》2014,(6):1345-1348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冠心病中急性发病的临床类型,造成心肌急性缺血性损伤。近年来,随着溶栓疗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技术(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动脉搭桥术等方法的建立和推广,明显的减少了心肌由于缺血导致的细胞坏死,但缺血心肌恢复血流后,出现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已成关注重点。本文主要从中医药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干预机制及相关的临床研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广西中医药》2015,(5):8-11
<正>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是多种肾脏疾病导致肾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肾脏IRI是一个复杂、多因素、多途径作用的病理过程。虽然有关保护肾脏IRI的研究报道很多,但是临床上真正可用的肾脏保护剂却很少。中医药具有整体调理、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等特色优势,本文主要对近5年来有关中医药对肾脏IRI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损伤的综合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0月~2012年5月我科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52例周围神经损伤分为康复组(41例)、针炙组(11例)。康复组根据损伤程度和进展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综合康复治疗,针炙组只用电针治疗。治疗结束后分别进行周围神经病损后运动功能评定和感觉功能评定。结果:康复组周围神经病损后运动功能评定和感觉功能评定的优良率较针灸组高,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综合康复治疗是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合理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塞再灌注损伤的中医药防治研究近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尹克春  罗翌 《四川中医》2000,18(5):16-17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病理生理变化:再灌注心律失常,心肌收缩功能障碍(心肌顿抑),心肌细胞坏死。以及冠状微循环障碍[1]。近年来,中医药对本病的防治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就中医药对急性心肌梗塞(AMI)再灌注损伤防治近况作一综述。1中药单方研究 近年来,实验研究发现一些中药能够消除氧自由基,抑制氧自由基生成。代友平等[2]研究五味子提取液对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五味子提取液能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明显降低静脉血中脂质过氧化物(IPO)含量…  相似文献   

8.
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常见病,其治疗和修复迄今还没有切实、有效的根治方法,中医根据其对周围神经损伤的独到的见解,运用中药、针灸、物理疗法等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本文就近五年中医药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研究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schemiacerebralvasculardisease,ICVD)作为人类的一种主要疾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ICVD急性期有着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如缺血缺氧、能量代谢障碍、局部酸中毒、炎性介质释放、自由基损伤、细胞内Ca2+超载、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用以及各种细胞因子在脑缺血后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用于脑缺血治疗的化学药物包括:抗栓药(溶栓药、抗凝药、降纤、抗血小板聚集)、神经保护剂、自由基清除剂和白细胞黏附抑制剂等,但是这些药物的治疗靶点单一,而且毒副作用较大,单独使用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诊治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弥漫性轴索损伤 (diffuseaxonalinjury,DAI)由Adams等[1]1982年正式命名以来 ,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类型 ,已被神经外科界所接受。DAI是由于外伤使颅脑产生旋转加速度和 /或角加速度 ,使脑组织内部发生剪力作用 ,导致神经轴索和小血管损伤[1-2 ] ,意识障碍是其典型临床表现。本病诊断和治疗困难 ,预后差。笔者现将DAI的临床诊治现状综述如下。1 DAI的诊断1 1 临床特点1 1 1 发病率 DAI占重型颅脑损伤的 2 0 % ,在死亡患者中占 2 9%~ 4 3% ,仅次于硬膜下血肿 ,居致死性颅脑损伤的第 2位。DAI可以单独发生 ,也可以和其他颅脑损伤并…  相似文献   

11.
临床常见的脊柱骨折、脊髓供血动脉疾患、脊髓内显微外科手术、骶管肿瘤手术、主动脉瘤手术等常导致脊髓缺血而引起截瘫的发生。脊髓微血管结构的破坏和脊髓水肿而导致脊髓缺血,是脊髓功能损伤的原因之一。缺血后疏通或再造血管使缺血组织得到血液再灌注,多数情况下缺血组织和器官的功能结构通过再灌注得以恢复,但再灌注有其双重性,即有时不仅不能使组织器官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周围神经损伤的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院住院诊治的38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综合康复治疗组(22例)与针炙治疗组(16例)。康复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针炙组以针刺配合电针、温针、穴位注射治疗等。结果:综合康复治疗组其运动功能评定和感觉功能评定的优良率(86.4%)要高于针灸组(7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是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合理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张平 《中医杂志》2003,44(3):234-234
答:周围神经损伤是常见的外伤后遗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本病药物治疗效果常不够理想,针灸对本病常有较好的康复作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明确损伤神经及损伤程度:这是本病针灸施治选穴及预计针灸临床效价的主要依据。由于本病患者常有明显的外伤史、  相似文献   

14.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在各种病理因素下,心肌细胞在缺血一定时间并重新恢复血供后,其损伤较血供恢复前更严重的现象,如心律失常、梗死面积扩大、心功能低下等表现[1].损伤在心血管疾病及心脏外科手术(如心脏瓣膜置换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中普遍存在,已经受到临床医生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如何将损伤程度降到最低已成为当前心血管疾病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国内在心肌损伤治疗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将中医药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肾移植术目前已经成为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最有效手段,然而术后发生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会大大影响肾脏的长期存活状态并降低患者生存率,成为目前限制肾移植的一大难题.肾移植术后的微循环障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方面、多个因素、多个途径,很难用某一单独因素解释,中药运用其整体现辨证论治的思想,在整体调节方面优于传统西药治疗,但...  相似文献   

16.
正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CIRI)是指脑缺血一定时间恢复血液灌注后,脑组织细胞损伤反而进行性加重。目前将CIRI的病理机制概括成自由基损伤、炎症反应、Ca2+超载、细胞凋亡、血-脑脊液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的损伤、其他等[1]。近年来,国内学者以这些病理生理指标为依据,开展了一系列中医药治疗CIRI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就其研究进展综  相似文献   

17.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医药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于多种脑血管疾病中,其病理生理是一个多环节、多因素、多途径损伤的酶促级联反应,作用机制十分复杂,目前仍没有确切的治疗方法以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后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学虽然没有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这一病名,但根据其病变部位(心)和临床表现(主要为胸痛、胸闷、短气、疲乏无力、心律失常等),应属于"胸痹、心悸、怔忡"范畴.中国古代医学文献有关描述很多.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药诊治述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占糖尿病患者的60%~90%,可累及全身神经系统。目前普遍认为该病的发生与代谢紊乱、神经缺血损伤、自由基损伤及基因表达异常等因素有关。本病临床症状复杂,主要表现为肢体疼痛和感觉异常,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及身心健康。中医对本病的治疗,在控制症状、改善客观指标及远期疗效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受到医学界的重视。现就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键环节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中医药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领域的发展脉络、研究现状与热点趋势。方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检索2000年1月至2023年3月中医药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 6.1.R6软件对文献机构、作者进行合作网络分析,生成该研究领域关键词的知识图谱。结果:共纳入合格文献1489篇,年度发文量呈波动增长趋势。总文献高产机构集中在湖北中医药大学,孔立红教授团队合作规模较大,但尚未形成稳定的核心机构和团队。关键词分析显示本研究领域主要包括该领域的病理机制研究、实验研究、信号通路研究、中医药干预治疗方法等方面。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体的病理机制复杂,目前尚未有确切结论。未来,单味药及其活性成分、中药复方制剂、针刺等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多通路和多靶点作用机制的研究以及网络药理学是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