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GPC3和CD34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与原发性肝癌诊断与治疗的关系。方法在原发性肝癌手术病例中,筛选肝癌伴有肝硬化的标本30例,免疫组织化学标记GPC3和CD34。结果 33例GPC3癌组织全部阳性,阳性强度不同,癌旁肝硬化区均阴性;CD34癌组织窦内皮阳性,均显示毛细血管化,不同病例显示血管的密度不同,癌旁肝硬化组织只是间质血管阳性,肝索间阴性。GPC3强阳性的病例CD34阳性密度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PC3与CD34可以用于肝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GPC3可能作为一种癌胚蛋白在肝癌早期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CD34可能与介入治疗后复发与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肝细胞癌中CD34的表达与化疗栓塞术效果的关系。方法:对25例B超穿刺诊断为肝细胞癌,选择介入治疗的标本标记CD34,分析其免疫组化的表达与化疗栓塞术治疗后肿瘤碘油沉积情况及栓塞次数的关系。结果:肿物大小2~10cm,癌组织血窦样间质中,CD34均有表达,但阳性细胞的密度不一。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第一疗程常规连续治疗3次,25例中有4例2次治疗后复查CT显示碘油沉积良好,增强扫描未见肿瘤供血,未连续做第三次,3例连续治疗5次。随访4年,死亡22例,生存3例。结论:CD34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生存无明显相关性,与治疗的次数及复发的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3.
C-met和CD147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渊  张玉君  别平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1(5):497-499,I0001
目的研究c-met、CD147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两者的表达与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62例肝细胞癌手术切除标本中c-met、CD147的表达进行检测,评估c-met的表达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与CD147表达的关系。结果 c-met、CD147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61%,与正常肝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5%、15%,P<0.01);c-met阳性表达率与肝细胞癌的转移及肿瘤分化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的大小、分期无关;CD147的阳性表达率与肝细胞癌的转移、肿瘤分化及分期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的大小无关;c-met阳性表达与CD147的异常表达有关(P<0.05)。结论在肝细胞癌的转移中,HGF/c-met与肝细胞癌的转移有关,并且与CD147存在联系,可能影响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表达,对于肝细胞癌的转移防治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乳腺良性叶状肿瘤和纤维腺瘤的镜下形态学特点与免疫表型特征,并进一步探讨 CD34、CD10、Ki?67、细胞周期蛋白 D1(CyclinD?1)联合应用在两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筛选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6—2018年乳腺良性叶状肿瘤 62例,纤维腺瘤 73例,观察 HE组织学特征,并用免疫组化检测 CD34、CD10、Ki?67、CyclinD?1在肿瘤间质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良性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中 CD34的高表达(++及以上)阳性率分别为 93.5%,90.4%(P>0.05); CD10的高表达(++及以上)阳性率分别为 72.6%,45.2%(P<0.05); 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27.4%,6.8%(P<0.05); CyclinD?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77.4%,47.9%(P<0.05);结论良性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免疫表型存在差异, CD34、CD10、Ki?67、CyclinD?1的联合应用对两者的鉴别诊断及病人的预后评估具有较大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中AFP-L3含量对肝细胞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微量离心柱法分离得到AFP-L3,采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总AFP与AFP-L3含量,进而计算AFP-L3与总AFP的比值。结果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AFP及AFP-L3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而不同AFP浓度的肝细胞癌患者组AFP-L3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AFP-L3作为肿瘤标志物对肝细胞癌的早期诊断及良、恶性肝病的鉴别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与肝硬化密切相关,常由于诊断较晚而愈后较差。因此,早期诊断对此疾病的治疗尤为重要。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s)是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合成、释放或宿主对肿瘤反应性的一类物质。这些物质可在细胞、组织或体液中出现,并且  相似文献   

7.
8.
王宇 《河北医药》2015,(2):204-205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肝细胞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30例肝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CT诊断,研究组采用CT灌注诊断,对比2组诊断效果。结果研究组灌注流量、血容量、开始时间、达峰时间、γ-GT同工酶甲胎蛋白异质体、异凝血酶原、血清岩藻糖苷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灌注在肝细胞癌诊断中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CD55、CD59、CD34对PNH早期诊断研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D55、CD59、CD34抗原对阵发性血红蛋白尿(PNH)的早期诊断的价值,寻找PNH早期诊断敏感指标进而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PNH综合症患者的CD55、CD59、CD34抗原变化关系,并与PNH、AA等疾病组以及正常对照组CD55、CD59、CD34抗原相互变化关系,经过统计学处理,找出相关性。结果结果表明PNH CD55、CD59、CD34抗原较AA及其他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并与溶血程度呈正相关,且早于其他溶血指标。结论CD55、CD59、CD34抗原表达率可做PNH早期诊断最敏感指标,并与预后转归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局部或全身化疗等,尽管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有所提高,但术后5年存活率仍在43%~61%。为预防复发、治疗不能手术切除或不能耐受化疗的患者,生物治疗成为继手术、放疗和化疗后肿瘤治疗的第四模式,其中免疫治疗已成为关注的焦点。开展肿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D55、CD59、CD34抗原表达率对血液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液病患者及对照粒细胞CD55、CD59、CD34抗原表达率,找出相关性。结果AA、PNH、AA—PNH患者CD55、CD59、CD34抗原表达率较其他血液病及正常明显增高。结论粒细胞上CD55、CD59、CD34抗原异常表达率可做血液病患者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指标,特别对AA、AA.PNH综合征、PNH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D55、CD59、CD34抗原表达率对贫血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进而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预防治疗目的 .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贫血病人及对照组粒细胞上CD55、CD59、CD34抗原表达率,并同时做相关血液学试验诊断,经过统计学处理,找出相关性.结果 表明PNH、AA、AA-pNH病人CD55、CD59、CD34抗原表达率较其他全血细胞减少症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而相互间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结论 粒细胞上CD55、CD59、CD34抗原异常表达率可做贫血病人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指标,特别对血液病的AA、AA-PNI-I综合征、PNH有重要首选、敏感、特异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刘祥  黄修海  毕超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4):1939-1940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AFP)阴性肝细胞癌(HCC)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87例AFP阴性HCC患者、5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AFP、癌胚抗原(CEA)、α-L-岩藻糖苷酶(AFU)、糖类抗原199(CA199)、铁蛋白(SF)的水平.结果 AFP阴性HCC组CEA、AFU、CA199、SF[(7.78±5.66)g/L、(51.48 ±28.15)U/L、(37.65±24.64)g/L、(223.45±152.44)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33±1.84)g/L、(29.05±19.76)U/L、(17.20±13.36)g/L、(120.35±72.33)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91、4.970、5.423、4.495,均P<0.05);对于AFP阴性HCC的诊断,AFU特异度与灵敏度均最高,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检测的灵敏度.结论 CEA、AFU、CA199、SF的检测可用于AFP阴性HCC的实验室诊断,联合检测可提高HCC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是一种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仅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血清中升高,而在正常人和良陆肝脏疾病患者无升高。此文探讨GPC3免疫组化在肝穿刺活检中诊断HCC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41例HCC、7例肝局竈结节增生或局竈肝细胞异型增生、4例肝硬化、4例病毒性肝炎或未见病变肝组织、4例赡管癌、21例转移癌GPC3(1G12克隆)表达,并设阳性和阴性对照。结果80.5%的HCC(33/41例)GPC3呈阳性反应。相反,40例非HCC肝穿刺病例,包括肝局竈结节增生或局竈肝细胞异型增生、肝硬化、病毒性肝炎或未见病变肝组织、胆管癌和转移癌GPC3均为阴性。GPC3免疫组化检测在肝穿刺活检HCC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5%和100%。结论GPC3免疫组化是肝穿刺活检诊断HCC的良好指针,也是区别其它肝脏良陆疾病和转移癌的鉴别诊断指针。  相似文献   

15.
肝细胞癌DNA含量的流式细胞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仁希  王太洪 《江苏医药》1991,17(10):539-541
本研究对31例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HCC)的瘤体标本及切缘组织行流式细胞单参数分析。HCC细胞群体异倍体出现率达93.1%,多异倍体出现率达37.9%,并常表现为宽大畸形边缘毛糙的DNA直方图。对病理检查未见癌细胞浸润的切缘组织行FCM 检测,发现异倍体检出率高达65.4%,并与手术方式无关,提示切缘异倍体细胞存在很可能是HCC 复发的重要原因。在≥3cm 的HCC 中,存在多中心起源的肝癌。因此,HCC 仅行外科手术是不够的,应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影像学与AFP疑诊为肝细胞癌(HCC)的74例患者做了腹腔镜检查(LS),并在直视下进行肝活检与细胞学检查,然后进行肝动脉造影(HAG),最后确诊HCC者70例,其中57例是通过腹腔镜下做病理检查确诊的(占81.5%)。与超声(us)影像学比较,探讨了LS诊断HCC的临床价值。提出LS:1.能取得病理学诊断。2.可发现肝表面us等影象学尚不能发现的HCC而获得正确诊断。3.可用来评价HCC肝动脉栓塞(TAE)治疗效果,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CC)患者外周血CD95和OX40L mRNA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研究对象的淋巴细胞与相应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反应,经洗涤、固定后,应用双色流式细胞术分析T淋巴细胞表面CD95~+CD3~+的表达量.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方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刺激分子OX40L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HCC患者外周血CD95~+CD3~+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20)%vs(20±7)%,t=2.960,P<0.01];HC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OX40L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46±0.36vs 0.86±0.70,t=2.302,P<0.05).结论:HCC患者外周血CD95及OX40L分子的异常表达在HCC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