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康复护理对老年期脑卒中后抑郁状态预后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兰  刘建溉 《河北医学》2006,12(8):805-806
脑卒中除引起多种躯体功能障碍外,还常常导致心理活动失调,而抑郁(PSD)则是其心理活动失调的常见表现之一,国内发病率大约在30%~50%[1],在脑血管病后情感障碍中居首位,不仅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阻碍偏瘫、失语等功能的恢复,针对脑血管病后抑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分析了PSD产生的相关因素及突出的临床症状,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地减轻和缩短PSD患者的病情和病程,提高了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加快了疾病的康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麦燕芳  曾惠青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7):2261-2262
目的:总结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护理要点。方法:对5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病情程度和肢体功能障碍情况,分别制定康复护理计划和程序,采取不同的康复护理方法。结果:给予常规的神经科药物或手术治疗后及时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疗效显著。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的全过程中始终要注重肢体功能训练。其中早期康复护理是肢体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对减少残障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脑卒中偏瘫患者必须及时进行正确合理的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护理要点。方法:对5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病情程度和肢体功能障碍情况,分别制定康复护理计划和程序,采取不同的康复护理方法。结果:给予常规的神经科药物或手术治疗后及时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疗效显著。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的全过程中始终要注重肢体功能训练。其中早期康复护理是肢体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对减少残障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脑卒中偏瘫患者必须及时进行正确合理的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伴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存在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性心理干预:行为干预、生物反馈、放松训练、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预防干预等.2月后复测患者HAMD抑郁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评价患者抑郁状态改善情况.结果 入院治疗2月后,干预组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抑郁状态改善,HAMD评分及SDS评分与对照组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采取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范红艳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1):1003-1004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同时,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对脑卒中的救治成功率大大提高。这样在社会上就存在着大量的卒中后功能障碍患者,其中肢体功能障碍尤为突出,导致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活水平下降,同时也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1]。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护理研究,日益受到广大护理同仁的重视。现将其相关资料综述如下。1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康复训练护理脑卒中由于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已成为我国危害人们健康极其重要的疾病。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病死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和建立完善的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康复训练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体位护理,关节被动运动,床上翻身,主动运动,日常生活训练等,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康复训练后对两组进行疗效评定。结果120例脑卒中患者经过康复训练后,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肢运动功能提高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指导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廖学英 《吉林医学》2009,30(16):1796-1797
大约有95%的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回家修养,其家人从此就要调整自己,以适应新的角色,承担起护理的责任,帮助患者进行体能活动、认知功能、情感及人格康复。患者病情一旦稳定,肢体的康复训练就可以开始。在卧床期,家人除帮助患者活动肢体和关节外,也可以让患者进行坐位训练、床上训练,当患者肢体肌力恢复到一定程度可以承受身体的重量后,可进行床边站立训练,  相似文献   

8.
百忧解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裴丽萍 《黑龙江医学》2008,32(6):480-480
脑卒中病人除有肢体功能障碍外,常伴有抑郁。严重的抑郁对脑血管病的神经功能恢复不利。因此,应积极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我们应用百忧解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脑卒中是指一种由于脑部血管病变所引起的突然发生的的局限性或全脑性功能障碍,常遗留肢体活动障碍等,是引起老年人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存活者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其中40%为重度残疾,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随着康复医学的快速发展,各种新的理论和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脑卒中治疗中,从临床护理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有完整住院病历的脑卒中患者5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形式护理,干预组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24 h后行早期康复训练,内容为肢体活动训练,4周后进行康复效果评价。结果:对照组和干预组相比较,采用肢体早期康复训练后干预组的各个肢体运动功能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患者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干预对于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活动障碍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128例脑卒中患者分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发病一周内开始行康复训练,包括保持良姿位、关节活动训练、床上移动训练、ADL训练,并配合舒博士F2-3型中风康复治疗仪治疗.四周后按Barehel指数评分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康复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训练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后早期开展康复护理训练的措施及疗效。方法:对600例脑血管病病人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心理护理干预、生活指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早期康复训练及护理的实施使病人肢体功能灰复较快,后遗症相对减少,生命质量明显提高。结论:积极开展早期康复训练及护理,是促进脑血管病病人早日康复减少后遗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障碍早期康复训练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8月~2009年6月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按接受康复时间的先后将患者分成早期康复组(观察组)60例(发病后第2天起开始运动功能的康复训练),对照组60例(进行常规治疗和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进行早期有效的康复训练后,避免了肢体萎缩、关节僵硬、粘连等继发性障碍,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6.7%,康复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χ2=28.42,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的大多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能力得到显著提高,重新回归到家庭和社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Brunnstrom分期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予脑血管病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Brunnstrom分期分别进行康复训练(包括床上体位摆放、简单运动疗法、日常生活能力训练),于训练前和训练4周后采用Brunnstrom分期评价肢体功能,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ADL),并进行秩和检验.结果 康复训练后,观察组患者Brunnstrom分期及ADL能力的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按照Brunnstrom分期进行康复训练,能有效促进其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存活的脑血管病人75%以上丧失劳动能力.给病人、家庭、社会带来精神、经济上的沉重负担.加强偏瘫病人的肢体训练是减少脑血管病致残的关键。因此,我院自2004年开始对脑血管病人实施康复训练,在偏瘫病人肢体功能恢复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方案的构建进行研究,为提高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康复训练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干预组以循证医学为手段,以训练修复理论为指导构建专门的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方案并组织实施,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情况,采用自行设计的脑卒中偏瘫康复训练调查问卷评定两组患者的自主训练依从性。结果 康复训练实施8周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有提高,但干预组两项功能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功能锻炼依从性的调查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方案的构建为临床提供了精准、系统化的脑卒中康复管理策略,有利于提高患者康复训练的依从性,最终有助于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胫骨前肌训练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患肢功能和偏瘫步态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2例急性脑卒中伴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2组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症状、体征不再进展48 h后开始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同时,进行胫骨前肌训练。结果训练2周后,2组的肌力、踝关节活动度、步行速度和步幅的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早期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胫骨前肌训练,能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患肢功能和步态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训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立平  赵雅君 《当代医学》2010,16(26):110-111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可使疗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时间先后接受康复训练,将患者分为早期康复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前即开始康复训练,对照组是在发病3个月后来院进行训练康复治疗的患者。结果观察组经有效的康复训练,运用康复治疗仪,避免肢体失用萎缩,关节僵硬、粘连畸形等并发症,总有效率达95%,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接受康复训练,能有效提高肢体功能恢复,减轻后遗症,减少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相似文献   

18.
脑血管病在我国属于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脑卒中病人不同程度遗留有偏瘫、失语等功能障碍,如果不注意肢体功能早期康复训练(包括床上正确卧位、肢体被动活动、床上卧位转换、坐位平衡、立位平衡等),易影响病人日后肢体功能的恢复,甚至造成残疾,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妨碍其更好地回归家庭和社会。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这点已得到公认。但患者的参与程度并不理想,分析原因,笔者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1来自社会因素1·1缺乏对脑卒中抢救、治疗、康复一体的专科医院脑卒中病人,特别是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时间,严重影响病人神经功能的恢复。因此,对脑卒中病人不但要抢救生命,还要最大限度地恢复肢体功能。1·2脑血管病病人住院时间长、费用高康复训练的费用不在医保范围内,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病人参与功能训练。1·3临床医疗护理任务繁重医护人员主要忙于临床工作,没有更多的时间及精力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1·4综合医院神经内科缺乏能够提供正规康复的设施,不能为脑卒中偏瘫病人提供正规的康复训练。2来自医务人员因素2·1临床医护人员缺乏专业的康复医学知识临床医护人员并未接受过正规的康复知识培训,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在早期接受康复训练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观察组病人实施康复护理训练。结果经早期训练的患者其肢体的活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具有显著性的意义,P〈0.01。结论早期进行护理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以及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组,两组患者均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研究组从患者心理护理、保持良好肢体位置、床上运动训练、感觉训练、语言训练等方面进行康复训练。结果早期康复训练可降低患者致残率。治疗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实施康复治疗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