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论症状与证候标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症状在临床是疾病现象,是不依赖医生主观意识的客观存在,与病人自身感受密切相关;在书面,是主体理论,从一般意义反映某种疾病性质。病机是疾病本质,临床疾病现象和本质的关系不是机械的线性关系,把握本质需要认知症状内涵的病机意义值,使症状从自然客观转化为带有主体认知逻辑的证候标识。证候标识是证候病机的证据,由病机要素标识、病标识有机构成。症状的病机要素标识意义是最基本的,根据其与病机的关系,可分为正值症状和负值症状。症状和证候标识存在主次关系、同异关系和多样关系、归一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周仲瑛教授从癌毒辨治恶性肿瘤的临床有效案例,探讨各常见恶性肿瘤病机要素及病机要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数据挖掘(data minimg)的技术手段,采用频数法探讨恶性肿瘤总体及各常见恶性肿瘤病机要素;采用因子分析法,以总体病机要素及各病种中病机要素作为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得出总体及各类恶性肿瘤中病机要素的常见组合。结果:病机要素有虚、实两个方面,常见的实性病机要素主要是癌毒与瘀、痰、热、湿、风等互结所形成的复合病邪,其中以癌毒与瘀互结致病最为常见;各类恶性肿瘤均是多个病机要素复合致病。结论:癌毒在各类恶性肿瘤的发病中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病因病机是中医理论研究的基础,而对于病机层次的研究则是中医理论的关键问题,病机的多层次观具有普遍性,可以阐明疾病病机的全过程,解析历来在学术界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丰富中医的基础理论,并能有效地指导临床提高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的准确性和治愈率。本文针对理论基础、基本病机、病病机、证候病机分别进行论述,然而却不能囊括所有的病机层次,但亦可知其大概,希望对同道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中医病机层次划分与定义的三大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对中医病机的分层及定义,大都没有很好地体现中医病机理论的学术内涵。本文就这一问题提出了较为完整清晰的中医病机层次划分与定义。  相似文献   

5.
复合病机转化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病机转化和复合病机的认识,探讨复合病机转化理论的学术渊源及多因复合、多病位复合和多病势复合等临床特征,提出病位病机转化、因果夹杂是形成复合病机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分析了病机转化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与临床四诊信息证候之间的关系,提出围绕复合病机转化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的思路与方法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于智敏 《世界科学技术》2007,9(6):116-119,130
病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对中医病机的分层及定义,大都没有很好地体现中医病机理论的学术内涵。本文就这一问题提出了较为完整清晰的中医病机层次划分与定义。  相似文献   

7.
六经"病"的病机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仲景对病的规范不是规定脉证,而是从脉证的病机意义实现对病的规范。病病机具体要素的核心构成决定病的基本属性,是疾病分类的依据;而要素关系则反映具体疾病的本质特点和一般的证侯规律。病病机的对象界有大小之分,有包含与被包含之别,有彼此传变之系,是病在一定时间、空间纵过程的相对稳态,通过证侯病机反映出来,把握病病机有利于引导临床烨证向证侯病机运动和预测疾病的传变趋向。  相似文献   

8.
六经"病"的病机探讨(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仲景对病的规范不是规定脉证,而是从脉证的病机意义实现对病的规范。病病机具体要素的核心构成决定病的基本属性,是疾病分类的依据;而要素关系则反映具体疾病的本质特点和一般的证候规律。病病机的对象界有大小之分,有包含与被包含之别,有彼此传变之系,是病在一定时间、空间纵过程的相对稳态,通过证候病机反映出来。把握病痛机有利于引导临床辨证向证候病机运动和预测疾病的传变趋向。  相似文献   

9.
王薛  滕晶 《中医研究》2011,24(4):1-3
"形神统一"是中医"整体恒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具体指筋骨肌肉、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等组织器官,神包括自然界之神、广义及狭义之神。形为神之宅,神为形之主,紧密结合临床。遵从"形神统一、神主形从"的观点通过中医五神理论的阐释(病机层次及病机要素的组合),对一些精神心理性疾病进行相关性研究,拟以中医五神为维度探讨并建立精神心理性疾病的辨证论治模式。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病病机复杂。基于这种复杂性,本文将高血压病的病机分为基本病机、症状病机、证候病机、疾病病机和微观病机等几个不同层次,并分析病机层次间的联系,及各层次的理论和临床意义,着重指出了症状病机在高血压病痛机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金匮要略》以脏腑病机为中心的辨治体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世幸  周亚萍 《河南中医》2010,30(6):521-526
《金匮要略》注重脏腑病机,以脏腑病机为中心,进行病证辨治,内容丰涵。其中可分涉心病机、涉肺病机、涉肝病机、涉脾病机、涉肾病机。明晰《金匮要略》脏腑病机及其在脏腑病机指导下的证治规律,对指导现今临床仍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医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认识溯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血液的生理病理及再障的病因病机两方面为切入点,追溯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的中医理论基础,以利于指导临床更好地遣方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的病机学说理论。方法:对中风的古今文献进行系统研究,从气虚血瘀说的理论、历代治疗中风的方荆及气虚血瘀与毒损脑络等方面了解缺血性中风病机理论。结果: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病机学说符合临床实际,气虚血瘀病机理论被越来越多的医家接受。结论:中风气虚血瘀的病机学说可以更为有效地指导中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4.
从病名、病因病机、证治三方面对黄疸病的源流进行考证。总结了历代医家对黄疸病因病机的认识,同时对黄疸病的辨证施治进行深入剖析,以冀有裨益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从病名、病因病机、证治三方面对黄疸病的源流进行考证。总结了历代医家对黄疸病因病机的认识,同时对黄疸病的辨证施治进行深入剖析,以冀有裨益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欲疗病,先察其原,先候病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医临床诊疗必须审查病因,分析病机,在此基础上再确定治则治法而后处方遣药。切忌诊疗粗心、胶柱鼓瑟、拘方治病。通过典型病例,强调中医临床当遵循"欲疗病,先察其原,先候病机"的古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