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新诊断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41例新诊断ITP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在糖皮质激素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完全反应率、起效时间、完全反应时间、14日血小板数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9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完全反应率95.0%,高于对照组的66.7%,观察组治疗14日血小板数为(237.05±106.17)×109/L,高于对照组的(141.29±109.28)×109/L,观察组起效时间为2.95±0.97 d,早于对照组的5.37±2.83 d,观察组达到CR时间5.58±1.22 d,早于对照组8.07±3.91 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多为糖皮质激素常见不良反应,经处理后好转,并不影响药物继续使用,也无血栓并发症发生。结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新诊断ITP疗效显著,较单用糖皮质激素有更高的完全反应率,且起效时间及完全反应时间明显缩短,能达到更高水平的血小板数值。  相似文献   

2.
贾少艳  刘瑞 《河南医学研究》2021,30(9):1656-1658
目的 分析地塞米松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ITP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接受地塞米松治疗,试验组接受地塞米松联合rhTPO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地塞米松与单药地塞米松在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我科收治的初诊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52例,根据患者用药情况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地塞米松,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单药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反应时间、安全性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第14、30、90日,实验组患者的血小板水平高于对照组,180 d,两组的血小板水平无明显差异。实验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地塞米松较单药地塞米松治疗,患者的反应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m thrombopoietin,rhTPO)联合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c,IT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50例儿童重症ITP患者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采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血小板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血小板恢复正常水平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优于糖皮质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采用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该院收治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40例,按单盲法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采用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连续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小板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5.00%)较对照组(65.0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小板计数(PLT)水平(126.35±15.74)×109/L,较对照组的(80.98±20.98)×109/L高,PLT开始上升时间(5.06±1.68)d、PLT≥50×109/L所需时间(9.65±1.57)d,均较对照组[(7.24±2.11)d、(13.14±1.25) d]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与对照组(15.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采用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血小板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重症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评估对血小板的改善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8年4月重症ITP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研究组(31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rhTPO治疗。观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发率,检测血小板(PLT)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3.87%(26/31),高于对照组的64.52%(20/3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13%(5/31),低于对照组的35.48%(1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治疗后第7天、第14天和第30天患者PLT分别为(72.68±5.12)、(84.04±5.26)、(94.32±5.71)×109/L,均高于对照组的(63.25±4.33)、(77.37±5.18)、(89.41±5.30)×109/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rhTPO治疗重症ITP患者,能够短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上调血小板水平,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38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分为新诊断组,持续、慢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诊断组完全反应14例(82.35%),有效2例(11.76%),无效1例(5.89%),总有效率94.11%;持续、慢性组完全反应12例(57.14%),有效7例(33.33%),无效2例(9.53%),总有效率90.4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例(5.26%)出现轻度乏力、疲劳,均未给予特殊处理,停药后症状自行消失。结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无论对新诊断ITP还是持续性及慢性ITP患者,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能提高血小板水平,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5月晋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9)和观察组(n=29).对照组采用醋酸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小剂量利妥昔单抗辅助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激素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方法随机双盲法将70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小剂量利妥昔单抗干预,对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1%,高于对照组的82.9%(P0.05)。观察组治疗2周、4周PLT分别为(165.7±10.8)×10~9/L、(186.4±10.5)×10~9/L,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8.2±11.3)×10~9/L、(126.7±10.8)×10~9/L(P0.01)。两组治疗后Hgb、PT、a PTT、Fbg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利妥昔单抗辅助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激素方案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明确,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白血病化疗后重度血小板减少症(≤20×109/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15例急性白血病经化疗达完全缓解(CR)后巩固化疗中患者作为治疗组。化疗前血小板计数均≥100×109/L。化疗前1天即开始给予皮下注射rhTPO15000IU,每天一次至骨髓抑制期后血小板恢复。选20例急性白血病巩固化疗中未予rhTPO预防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出现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的时间推迟至化疗后12天,持续时间减少至4~5天,恢复时间提前6天,减少了血小板输注的次数,且仅有不影响治疗的轻微不良反应。结论:rhTPO应用于白血病化疗后重度血小板减少安全而有效。  相似文献   

13.
王妍  马怀幸  刘天舒 《循证医学》2013,13(4):225-229
目的 比较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及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临床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9年至2012年7月)、万方数据资源系统(1977年至2012年7月)、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年至2012年7月)和中国知网(1999年至2012年7月),纳入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临床应用的所有平行对照试验.结果 最后共7篇文章进入本系统综述.与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相比,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可改善血小板最低值[加权均数差1.76,95%可信区间(0.08,3.43),P=0.04],提高血小板最高值[加权均数差74.87,95%可信区间(52.54,97.20),P<0.00001],缩短血小板≤50×109/L的持续时间[加权均数差-1.61,95%可信区间(-2.03,-1.19),P<0.000 01],缩短血小板恢复至≥75×10g/L[加权均数差-3.74,95%可信区间(-4.29,-3.19),P<0.000 01]及恢复至≥100×109/L[加权均数差-3.35,95%可信区间(-4.27,-2.42),P<0.000 01]的时间.且血小板输注比例[相对危险度0.39,95%可信区间(0.23,0.66),P=0.000 5]及不良反应发生比例[相对危险度0.20,95%可信区间(0.13,0.31),P<0.000 03]更低.结论 目前的证据表明,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相比,应用于国内患者临床疗效更佳,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地塞米松疗法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共236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地塞米松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小板变化情况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使用流式细胞分析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对血浆T淋巴细胞亚群在此类疾病患者治疗及预后中可能发挥的作用进行探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小板数量无显著差异(P=0.2607),治疗后血小板均有大幅上升,与治疗前有显著差异,但研究组患者的血小板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5);治疗前后对照组患者除T淋巴细胞数量外其余细胞亚群占比均无显著变化,而研究组患者各项统计参数均有显著变化,除CD~(8+)亚群占比外其余统计数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地塞米松疗法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能够有效提高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数量,理论上能够有效的从根源上治疗此类疾病,抑制患者的复发情况。  相似文献   

15.
血小板减少症患儿血浆血小板生成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血小板减少症患儿血浆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水平,及其与外周血血小板计数(plateletcounts,PLT)的关系。采用ELISA法检测初始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cute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AITP)1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9例的血浆TPO、血小板相关抗体IgG(platelet-associated IgG,PAIgG)水平。结果:AITP、AA、ALL患儿血浆TPO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尤以AA和ALL升高明显,且后两者与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呈显著负相关。表明:不同病因的血小板减少症血浆TPO水平不同,外周血血小板数是血小板减少症患儿血浆TPO水平重要的反馈调节因素之一。TPO水平的检测有助于临床鉴别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观察骨髓巨核细胞数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18例慢性难治性ITP患者皮下注射rhTPO 300 u/kg.d^-1,疗程14 d或血小板〉100×109/L后停药,动态观察患者血常规,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并分析治疗有效患者骨髓巨核细胞数与血小板上升数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8例患者rhTPO治疗后,完全反应(CR)7例,有效(R)8例,无效(NR)3例。用药前血小板平均值为10±5.4×10^9/L,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平均最高值为116.4±82×10^9/L,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2,P〈0.01)。多数患者对药物耐受良好。rhTPO治疗有效患者骨髓巨核细胞数与血小板上升数值呈正相关(r=0.582,P=0.003)。结论 rhTPO治疗慢性难治性ITP具有良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轻微,骨髓巨核细胞数越多的患者疗效越显著。  相似文献   

17.
高文瑾  刘安生  王华  王旭青 《吉林医学》2014,(20):4459-4460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12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皮下注射rhTPO 300 U/kg?d,疗程14 d或血小板>80×109/L后停药,动态观察患者血常规。结果:12例患儿rhTPO治疗后,完全反应(CR)8例,有效(R)2例,无效(NR)2例。用药前血小板平均值为14.4×109/L,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平均最高值为118.9×109/L,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8,P<0.01)。患儿对药物耐受良好,未见不良反应。结论:rhTPO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具有良好的疗效,近期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特比澳)前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血浆IL-10,CTLA-4,TGF-β1变化情况,并与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前后ITP患者以及正常人血浆IL-10,CTLA-4,TGF-β1含量的比较.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21例ITP患者(其中11例使用rhTPO治疗,10例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治疗前、后及15名正常对照者血浆IL-10,CTLA-4,TGF-β1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ITP患者血浆中IL-10、CTLA-4、TGF-β1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经rhTPO或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IL-10,CTLA-4,TGF-β1水平均有明显升高,并恢复至正常人水平;rhTPO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升高ITP患者血浆中IL-10,CTLA-4,TGF-β1水平的程度无差别.结论 ITP患者IL-10,CTLA-4,TGF-β1水平低于正常人,经治疗后水平可恢复正常;单用rhTPO后三种细胞因子水平显著升高,提示rhTPO可能有免疫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国产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化疗后血小板≤20×10^9/L的10例白血病患者接受方案和剂量相同的两周期化疗,第1个周期作对照;第2个周期化疗结束后24h皮下注射rhTPO15000u为用药组,连续用药最长14d(血小板≥50×10^9/L停用)。监测血及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骨髓象。结果用药组血小板最低平均值及血小板恢复最高平均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最低值分别为15×10^9/L、5×10^9/L;血小板恢复最高值分别为450×10^9/L和256×10^9/L,P〈0.001)。血小板〈50×10^9/L的持续天数用药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2d和16d(P〈0.05)。血小板恢复至≥100×10^9/L所需的天数用药组分别为1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2d(P〈0.001)。血小板输注量用药组少于对照组,P〈0.001。用药组和对照组相比,化疗后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变化无明显差异。个别患者出现发热、寒战、关节痛和头痛。用药后未见原始细胞增多者。结论rhTPO可减少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的降低程度和持续时间,减少血小板的输注,且毒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恶性血液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化疗后血小板计数≤20×10^9/L的25例急性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患者,接受方案和剂量相同的两周期化疗,采用病例自身对照研究方法,第一周期(对照组)化疗后出现血小板计数≤20×10^9/L时给予输注血小板悬液;第二个周期(治疗组)化疗结束后,在前述治疗基础上,当血小板计数≤50×10^9/L时给予皮下注射rhTP0 15 000 u,每日1次,连续7d,若未见效,最多延长至14 d;血小板计数≥75×10^9/L或血小板绝对数升高50×10^9/L时停药.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血小板最低平均值为12.4±6.7×10^9/L和(10.8±9.0)×10^9/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计数≤20×10^9/L的持续时间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8±1.3 d和6.5±1.7d(P<0.05).血小板恢复至≥50×10^9/L、≥75×10^9/L、≥100×10^9/L所需的天数治疗组分别为7.4±1.4 d、9.5±1.5d、11.7±1.8 d,短于对照组的10.3±1.6 d、12.4 ±2.0 d、15.4±2.8 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小板输注量为13.0±6.8u,对照组血小板输注量为18.5 ±7.6 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rhTPO能有效促进血小板的恢复,减轻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程度和持续时间,减少血小板的输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