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例1,男,72岁,主因头晕伴意识丧失1小时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5例,无糖尿病及冠心病史。查体:血压100/65mmHg,昏迷状态,对光反射迟钝,口角无歪斜,颈部无抵抗,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罗音,心界不大,心率7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不大,生理反射减弱.病理反射未引出。入院后行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心电图检  相似文献   

2.
急性臭氧中毒(acute ozone poisoning,AOP)是指人体在短时间内接触过量臭氧后,机体产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及临床表现.多见于臭氧生产、应用过程中发生故障时误吸导致.在全球范围内,臭氧每年导致数十万人过早死亡和数以千万计与哮喘有关的急诊室就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短期或长期暴露于低于现行监管标准的臭...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 1996~ 2 0 0 2年共收治 6例以牙痛为首发症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6例中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6 0~ 70岁 2例 ,71~ 80岁 3例 ,81岁以上 1例。1 2 临床表现 :6例均以牙痛为首发症状 ,伴咽痛 1例 ,伴下颌痛 1例 ,伴咽部梗阻感、大汗、心慌 1例 ,其他 3例伴胸闷、气短及心前区疼痛等。梗死部位 :前壁 1例 ,前侧壁 1例 ,下壁 4例。 3例死于心律失常及心源性休克 ,3例临床治愈。2 典型病例例 1,男 ,71岁。因突感牙痛到个人诊所就医 ,给予“去痛片、甲硝唑”口服后症状无改善 ,来我…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85岁,以突发性胸骨后闷痛2h入院。2h前进餐时突感胸骨后闷痛,晕厥,双腿发软,呕吐1次,无发热,心电图示II、III、aVF导联ST段抬高,含服消心痛后,头晕、胸闷稍好转,急送我院途中晕厥1次。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胆结石取除术后。入院查体:T36.3℃,  相似文献   

5.
通过病例报告,结合相关文献的复习,分析嗜铬细胞瘤所致的高血糖及代谢紊乱对心血管的损害,可能与过多的儿茶酚胺共同构成双重因素引起的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6.
以晕厥为首发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心肌梗死(AMI)典型临床表现为胸骨后持续性压榨样或烧灼样疼痛,而以晕厥为首发表现者少见。本文报道3例,以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7.
例1,男,29岁。有高脂血症史,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无吸烟史,突发剧烈胸骨后闷痛2h。心电图示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无创指标证实冠脉再通,后行冠脉造影发现右冠脉远端后三叉前冠状动脉瘤。坚持服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立普妥调脂治疗,随访10年,无再发心肌梗死及心肌缺血,心功能EF值正常。  相似文献   

8.
张红卫  王飞 《北京医学》2005,27(3):140-140
患者男,42岁,因持续性心前区疼痛2h,以冠心病、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于2004年10月25日入院.入院后ECG V1~V6ST段弓背抬高0.2~0.3mV,血WBC 2.3×109/L,RBC 4.84×1012/L,血红蛋白(Hb)152g/L,血小板(PLT)148.0×109/L.凝血检查:凝血酶原时间(PT)13.8秒,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20.7秒.因患者单纯白细胞低,无贫血,无血小板减少,且无全身淋巴结肿大,无血液病依据,可按急性心肌梗死处理,故予溶栓治疗.给予重组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剂60mg,溶栓后1h,胸痛症状逐渐缓解,心电图抬高的ST段下降大于溶栓前的50%,心肌酶酶峰在12h.溶栓后48h内持续静脉滴注肝素钠,APTT维持在34.7~54.6秒之间,考虑当时溶栓后血管已再通,同时给予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相似文献   

9.
病历报告:患者,女,60岁.3年前无诱因间断性自觉发热,未测体温,双手指、膝关节肿胀,疼痛持续3~4天可缓解,近半年自觉乏力,多汗,脱发,未诊治.  相似文献   

10.
例1男性 ,41岁 ,因突发心前区压榨样疼痛伴胸闷2天于2002年9月11日入院。入院体检 :体温38.2℃ ,全身皮肤粘膜未见瘀点、瘀斑 ,浅表淋巴结未扪及 ,胸骨无压痛 ,两肺未闻及干湿音 ,心率92次/min,律齐,心音低钝 ,未闻及杂音。腹平软 ,无压痛 ,肝脾肋下未及。既往体健。实验室检查 :血肌酸磷酸激酶703U/L(正常38~174U/L),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MB17U/L(正常2~25U/L)。心电图检查 :Ⅱ、Ⅲ、aVF导联均可见异常Q波伴ST段弓背样抬高。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数5.4×109/L,血红蛋白112g/L,血小板数60×109/L。入院后复查心肌酶谱 :天门冬酸氨基…  相似文献   

11.
梁斌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2):1358-1358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68岁,工人.因"发作性抽搐1次"于2007-10-03就诊于我院.患者约30 min前在洗菜时无明显原因突然感觉四肢无力,随即平躺在地,出现抽搐,两上肢不停地抖动,双下肢无异常反应,伴意识不清.  相似文献   

12.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住院的老年AMI患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老年AMI患首发症状胸痛占36.8%,气促占28.9%,腹痛、牙痛占21.4%,无明显症状占2.7%,发病到就诊时间1~17d占21.1%,只有11.8%的患进行溶栓治疗,住院病死率17.1%。结论 老年AMI患发病症状呈多样性,病死率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急性主动脉夹层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急性主动脉夹层(AAD)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进行分析,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01—2010年急诊科收治的AAD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回顾性分析4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治过程和预后。结果 4例患者均被误诊。4例患者均以胸痛起病,3例心电图表现为ST段弓背向上抬高,1例表现为广泛导联ST段压低,1例心肌酶升高,3例心肌酶正常,4例均给予抗血小板治疗,3例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4例患者均死亡。结论 AAD患者心电图出现缺血或损伤性改变,极易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给予不适当治疗,病死率高,应重视二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16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以减少误诊及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人民医院呼吸科2007年5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6例老年AECOPD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时期未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128例老年AECOPD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无典型心前区疼痛、意识障碍及低血压。与对照组相比,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主要症状为胸闷、呼吸困难加重(16/16比4/128,P0.01),多伴有发热(11/16比6/128,P0.005)、食欲减退(10/16比23/128,P0.05);胸部X线检查斑片状阴影检出率增加(16/16比62/128,P0.05);PaO2明显降低[(43.72±3.64)mm Hg比(82.26±11.41)mm Hg,P0.01];血红细胞计数偏高[(6.43±0.42)×1012/L比(4.11±1.24)×1012/L,P0.05)],总胆固醇含量偏高[(6.51±0.84)mmol/L比(3.93±1.14)mmol/L,P0.05),有创机械通气需求增加(13/16比11/128,P0.05);住院时间明显延长[(35±13)d比(11±3)d,P0.001)],住院费用明显增加[(3.20±1.10)万元比(0.76±0.28)万元,P0.01)],住院期间死亡率增加(2/16比3/128,P0.01)。结论当老年AECOPD患者突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加重,应警惕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的抢救措施。方法 总结 5 6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院前急救措施及结果。结果  8例心跳骤停患者抢救无效死亡 ,48例均经抢救处理后生命体征平稳及时转送医院 ,3例在住院期间并发室颤抢救无效死亡 ,余经住院治疗后好转出院。总死亡率 7.1 %。结论 实行快速有效地院前急救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患者愈后。  相似文献   

16.
刘洁 《中外医疗》2016,(18):13-15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92例老年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与否将患者分为并发组32例和未并发组60例,回顾性分析并发心源性休克的相关危险因素。同时,将32例老年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分为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既往有脑梗死、心肌梗死、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及室性心动过速均是老年AMI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危险因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1.25%,对照组为62.5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AMI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可能危险因素除心肌梗死相关面积、部位及病变支数外,包括既往有脑梗死史、心肌梗死史、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及室性心动过速;临床治疗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较内科保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以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塞临床情况,提高诊断准确率,同时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以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塞60例进行分析,60例患者均为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2月_2016年1月间接收,分析后针对患者情况进行治疗,并对于治疗的结果进行观察和总结。结果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呼吸困难,其患者均已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对患者的既往病史进行分析,发现患者均不存在和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的病症;60例患者经过治疗,40例患者成功改善其临床情况,患者随即出院;其余20例患者均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其中患者的好转率为66.67%。结论对于以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分析发现,患者的临床首发症状主要为呼吸困难,且患者的既往病史中基本不存在呼吸系统的相关疾病,但多数患者会伴随有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而患者如果在无任何征兆和既往病史的情况下,我们除过应该考虑患者是否出现呼吸系统疾病,同时应该进行以呼吸困难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一旦确诊则需要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猝死的危险因素,以便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减少猝死的发生率。方法对本院近10年来收治的63例老年AMI猝死病例分析归纳诱发猝死的危险因素。结果因急性心肌缺血发生猝死者13例,心力衰竭11例,心律失常10例,再发心肌梗死9例,不稳定心绞痛7例,神经、精神因素5例,电解质紊乱3例,饱餐2例,运动2例,睡眠1例。结论早期预防、避免危险因素、及时处理是预防以及提高老年AMI猝死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6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其病因、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老年组(年龄≥60岁)179例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并发症及预后等,并与同期青年组(年龄≤40岁)41例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发病前常有前驱症状,诱因不明显,与青年组有明显区别;老年组首发就诊症状复杂,常以呼吸困难、心律失常、晕厥等来就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较重,病变范围广泛,并发症多及病死率明显高于青年组.结论:老年组临床症状不典型,首发就诊症状复杂,动脉粥样硬化较重,病变范围广,多为3支病变,并发症多及死亡平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青年患者超声心动图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5月,收治的44例急性心肌梗死青年(40岁以下)患者的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表现、冠脉造影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青年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并发症少,住院病死率低;超声心动图无心腔大小改变、心功能正常.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青年患者心脏功能及结构改变不明显,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