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难治性鼻出血的适当微创止血方法。方法对87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在鼻内镜下寻找出血部位,并采用不同微创止血方法止血。结果 87例患者中,出院后随访3~6个月,患者均无再次鼻出血,无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灵活选择不同的微创止血方法可有效治疗难治性鼻出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镜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方法。方法采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术、局部填塞、鼻腔结构处理的方法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结果 98例患者均经一次治愈,全部病例无严重并发症。随访6个月至3年未再出血。结论鼻内镜下采用不同方法治疗难治性鼻出血,止血效果好,操作方便,是一种微创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经过鼻内镜检查及治疗,探讨和观察鼻内镜在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准确精细地查明鼻出血的部位,进一步采取更为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40例难治性鼻出血住院患者在鼻内镜下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出院后随访观察均在6个月以上。结果40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通过鼻内镜下行微波局部烧灼,或在出血部进行微填塞治疗后,均未再发鼻出血,也无鼻腔粘连及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治愈率达95%。结论鼻内镜下检查治疗难治性鼻出血具有定位精准、安全快捷、疗效可靠、并发症少、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病痛等特点,实现了采用微创的治疗手段,达到了对难治性鼻出血患者的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喉科收治的难治性鼻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就诊明确鼻出血的部位后,排除患者治疗禁忌证后采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治疗后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参与研究患者鼻出血部位分别为:嗅裂鼻中隔部位57例(57%),下鼻道后穹隆部位16例(16%),下鼻道外侧壁部位10例(10%),上鼻道中后段部位8例(8%),中鼻道前段部位6例(6%)出血部位不明确3例(3%)。治愈率比较:行一次鼻内镜下电凝止血即治愈的95例,治愈率为95%,行二次鼻内镜下电凝止血即治愈的5例,治愈率为5%。结论鼻内镜可明确一些难治性鼻出血的出血部位,同时采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蒋传亚  纪东 《安徽医药》2016,37(3):321-323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老年难治性鼻出血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并发症及发生原因。方法 对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老年难治性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鼻内镜下出血部位、治疗效果,分析发生并发症情况及原因。结果 126例鼻出血患者在鼻内镜下对出血部位行电凝止血或选择性微填塞,一次性治愈109例(86.51%),有效14例(11.11%),无效3例(2.38%)。结论 对于老年难治性鼻出血,在处理基础疾病的同时尽可能在鼻内镜下行鼻腔探查,明确出血部位,进行内镜下微创治疗,可有效控制鼻出血,并注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难治性鼻出血内镜下临床特点,为精准治疗鼻出血提供临床资料.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经鼻内镜术下止血的难治性鼻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难治性鼻出血病人内镜下主要出血部位和出血类型.结果 63例病人中男性42例,高血压病史39例,有27例出血位于下鼻道,14例位于鼻中隔,8例位于中鼻道,7例位于嗅裂区,5例位于鼻腔最前上区,鼻咽腔及部位不明各1例;动脉瘤样出血51例,黏膜下型出血11例,不明类型1例. 结论 难治性鼻出血部位主要位于下鼻道、鼻中隔和嗅裂区.动脉瘤样型为鼻出血的主要类型,该类型较易止血.鼻内镜技术对岀血部位准确电凝,疗效好且并发症少,可作为难治性鼻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在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郑州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lO年6月间住院治疗的52例难治性鼻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中,均可通过鼻内镜下行低温等离子消融止血.结论 鼻内镜下等离子治疗难治性鼻出血准确、安全,患者反应轻、恢复快,避免盲目填塞造成止血失败或新的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下微波治疗顽固难治性鼻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52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的治疗,均采用鼻内镜下微波止血术治疗,分析疗效及愈后。结果对于52例难治性病例均进行随访,时间为6周~1年。显效43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2%。鼻中隔穿孔、无鼻腔粘连等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微波止血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起效快,疗效好,临床不良反应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处理思路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出血患者采用序贯治疗:首先应用鼻内窥镜检查鼻腔并在内镜下射频或电凝止血,上述方法治疗无效者,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上颌动脉栓塞治疗。结果156例患者,鼻内窥镜检查和治疗一次性治愈139例,二次治愈6例,治愈率为92.9%。经鼻内窥镜检查和治疗后出血仍未能控制者11例,行血管造影并栓塞治疗,治愈率为100%。结论采用鼻内镜技术结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两种方法序贯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合并鼻中隔偏曲的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诊治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42例合并鼻中隔偏曲的难治性鼻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合并鼻中隔偏曲的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诊治策略。结果5例未明确出血部位行鼻中隔矫正术后仍出血,行鼻内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低温射频止血成功,33例鼻中隔偏曲不影响鼻内镜检查而鼻内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后低温射频止血成功,4例因鼻中隔偏曲明显鼻内镜检查困难同期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加低温射频止血成功。结论鼻中隔偏曲并难治性鼻出血的治疗首先应在鼻内镜下明确出血部位,若未明确出血部位不应盲目行鼻中隔矫正术,若鼻中隔偏曲影响鼻内镜检查则应同期行鼻中隔矫正加低温射频止血。  相似文献   

11.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可由鼻病及全身性疾病引起。顽固性鼻出血亦称难治性鼻出血或严重鼻出血,是指应用传统的局部压迫、血管收缩药、前后鼻孔填塞和输血等方法均不能控制的鼻出血,常在数天内反复多次发作,大量出血,严重者可导致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随着鼻内镜的推广使用,顽固性鼻出血的疗效得到大幅提高。近年来,我科在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50例,获得较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难治性隐匿性鼻出血常见的出血部位及微创治疗.方法 106例经常规鼻腔填塞未能控制的原发性鼻出血,通过鼻内镜下微创止血.结果 出血部位依次为;嗅裂前上部58例(54.7%),下鼻道穹隆部36例(34.0%),中鼻道7例(6.6%),部位不明者5例(4.7%).1次治愈92例(86.8%),2次治愈9例(8.5%),3次治愈5例(4.7%).随访1~3个月无复发.结论 难治性隐匿件鼻出血出血部位多为嗅裂前上部和下鼻道穹隆部,鼻内镜下灵活选择不同的微创止血方法可提高鼻出血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刘拓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163+166
目的:探讨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12月就诊的86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治疗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46例,行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对照组40例,行传统鼻腔填塞治疗,治疗后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无无效例数,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无效9例,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难治性鼻出血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小、疗效显著、无复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陈月华  杨莉萍  蔡丽 《河北医药》2012,34(17):2641-2642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的多发病、常见病,严重出血者还可危及生命.隐蔽部位鼻出血是经前鼻镜或鼻内镜检查难于明确的反复鼻腔出血,亦称为难治性鼻出血或顽固性鼻出血[1],隐蔽部位鼻出血有效治疗的关键是明确出血部位.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在鼻内镜下治疗了110例隐蔽部位鼻出血患者,对其出血部位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出血微波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患者鼻出血鼻内镜下微波治疗效果。结果 85例患者中,77例鼻内镜微波2次愈合治疗,8例再出血鼻内镜下微波治疗二次愈合。结论鼻出血内镜下微波凝固技术治疗,能准确、迅速且有效的处理鼻腔出血点,治愈率和治疗效果都较为理想,是一种可靠的治疔鼻出血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半导体激光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难治性鼻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鼻内镜下探查鼻腔,明确出血点后观察组采用半导体激光止血,对照组采用微波止血,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0.0%、97.5%,高于对照组的60.0%、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积极对症处理,所有患者预后良好。结论鼻内镜下半导体激光治疗难治性鼻出血,效果可靠,方法简便,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0年间收治36例经传统的局部压迫、血管收缩、镇静剂、前后鼻孔填塞等难以控制鼻出血的临床资料,并随访其后。结果经鼻内镜查找,出血部位多发生在嗅裂区、中鼻道后端、鼻中隔后端,且老年人占多数。结论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视野清晰,止血准确,效果良好,避免了前后鼻孔填塞造成的痛苦,是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采用在鼻内镜下等离子电凝止血在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应用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对本科在2005~2009年临床上采用一般填塞止血疗效不满意的50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采用鼻内镜下等离子电凝止血治疗。结果:在所有50例患者中45例一次性治愈,5例在第1次治疗后1~2周内经第2次治疗达到治愈。结论:在鼻内镜下等离子点凝止血具有视野清晰,解剖结构清楚准确,止血迅速准确、安全有效,而且等离子止血对出血点周围组织损伤轻,损伤范围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阶段难治性鼻出血的好发部位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81例患者的出血部位,分析治疗结果。结果≤30岁患者鼻出血部位分布比较均匀;>30岁患者鼻出血部位主要为嗅裂区和下鼻道,且>30岁患者鼻出血比例高于≤30岁的患者(P<0.05)。14例患者经单纯填塞后止血,60例患者使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7例患者行颌内动脉栓塞止血。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鼻出血患者止血难度越来越大,鼻内镜电凝止血对大多数患者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难治性鼻出血的诊治价值.方法 对临床上一般填塞止血不满意的32例鼻出血患者,通过鼻内窥检查,以双极电凝或射频止血治疗.结果 32例患者均一次性治愈,术后随访观察2个月鼻腔无再出血.结论 鼻内镜下止血具有止血迅速、准确、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优点,是一种微创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