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探讨Metasul非骨水泥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假体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科于2003年8月-2005年12月行Metasul非骨水泥金属对金属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25例(30髋)患者进行了随访.包括临床评估和放射学评估,并检测血铬浓度和肾功能情况.[结果]23例28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6年(2.5~4.8年).患者的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9.5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93.4分.3髋(11.5%)形成透亮带;1髋股骨形成局灶性骨溶解.1例术中坐骨神经受损,2.5年后除趾背伸肌力较弱外其他均完全恢复.1例糖尿病患者血糖未控制理想,术后4年发生假体周围感染但X线检查未见松动迹象.无一术后发生脱位、股骨骨折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平均血铬浓度为0.82 μg/L(0.020~0.140 μg/L),较正常参考值(0.007、0.109)无明显升高,未发现因血铬浓度升高导致的肾功能损害和癌症、白血病等恶性疾病.[结论]Metasul非骨水泥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假体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令人满意,但有必要做进一步随访,以了解与金属对金属关节置换有关的任何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MICHAEL  A.  MONT  THORSTEN  M.  SEYLER  DAVID  R.  MARKER  GERMAN  A.  MARULANDA  RONALD  E.  DELANOIS  田孟强 《骨科动态》2007,3(1):2-8
背景:近来,随着改进型金属对金属关节假体的出现,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发展成为一种可行的关节成形术式。然而,这种术式是否适用于股骨头坏死患者尚存争议,因为这类患者股骨侧假体是用骨水泥固定于坏死的股骨头表面。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股骨头坏死患者应用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并将本组结果与诊断为骨关节炎的患者进行比较。 方法:对42个股骨头骨坏死的髋关节行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根据年龄、性别、术者和手术入路,选择42个同样进行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骨关节炎性髋作为对照。在骨坏死组,男25例,女11例;在骨关节炎组,男28例,女13例。手术时平均年龄42岁。对患者进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平均随访41个月。 结果:两组临床结果相似,骨坏死组,效果优或良39髋(93%);骨关节炎组,效果优或良41髋(98%)。两组各有2例失败而行标准的全髋关节成形术。两组患者生存曲线相似。 结论:对于活动量大的骨坏死患者进行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短期随访可获得与骨关节炎患者相似的优良效果。我们期待长期随访是否也能得到类似的结果。 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Ⅱ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金属对金属大直径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特点、手术适应证以及手术操作注意事项,分析其近期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08年7月对行金属对金属大直径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55例(60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0例,女25例;平均年龄48.1岁(18~69岁).50岁以下33例,占60.0%.双髋同时置换5例,单髋置换50例.术前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1例,股骨颈骨折7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12例,强直性脊柱炎5例.所采用的Durom髋臼和MetasulLDH金属对金属大直径股骨头人工髋关节假体均为非骨水泥型. 结果 本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0min(50~85 min),失血量平均750 mL(450~1120 mL),住院时间平均9.6 d(7~12 d).55例患者术后获3~19个月(平均8.7个月)随访.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1分(15~82分)改善至术后94.7分(91~97分), 结果 评价均为优.X线片显示假体位置良好,无髋臼和股骨假体松动,均未见异位骨化形成. 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大直径股骨头能减少术后脱位和关节磨损,并能增加人工关节活动度.金属对金属大直径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术是年轻、活动度要求高患者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4.
表面置换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髋关节表面置换(THSR)治疗重度青壮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NFH)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1年6月~2005年10月,对18例22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FicatⅢ、Ⅳ期)行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平均年龄42.5岁。[结果]1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平均32个月(6~43个月),术前Harris评分35分,术后92分。评价:优16髋,良5髋,可1髋。[结论]对于FicatⅢ、Ⅳ期股骨头坏死采用全髋表面置换,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金属对金属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的操作要点与早期疗效。方法从2004年9月-2006年12月,对28例(35髋)患者行混合型金属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Conserve Plus,Wright),其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6例、骨性关节炎5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4例和创伤性关节炎3例。平均年龄42岁(28~54岁),平均体重指数(RMI)27.3(20.5~44.8)。对所有患者均进行问卷调查、髋关节功能检查、术前术后Harris评分、术后疼痛发生评估及X线分析等。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个月(6—30个月)。25例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40(32~51)分提高到术后93(75~97)分。2例术后轻微疼痛,1例中度疼痛,无严重疼痛。X线显示:1例股骨假体内翻成角100,但随访过程中没有出现假体松动和股骨颈骨折的并发症。所有病例未发现有股骨颈狭窄、股骨头坏死及假体固定失败等并发症。该手术的操作要点为准确的股骨颈中心定位;切忌股骨颈切迹的发生;股骨头病灶的清理必须干净彻底,决不姑息;股骨侧假体不应内翻位植入及增加股骨头高度;臼杯的安装必须真正紧密压配。结论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关节炎、髋发育不良等年轻患者及大运动量患者的过渡性手术,近期随访结果满意。但该术式技术要求高,如不掌握要点极易产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治疗中青年中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早期疗效,并与同期治疗单纯骨性关节炎疗效比较。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7月-2008年10月行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的33例45髋ONFH患者(ONFH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行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的39例45髋骨性关节炎患者(骨性关节炎组)进行疗效比较。ONFH组:男18例27髋,女15例18髋;年龄19~58岁,平均42.7岁。有创伤史4例,糖皮质激素治疗史25例,吸毒史2例,酗酒史1例,银屑病1例。左侧22髋,右侧23髋。按Steinberg分期:Ⅲ期10髋,Ⅳa期18髋,Ⅳb期13髋,Ⅳc期4髋。Harris评分为(52.0±4.6)分。病程为1~12年。骨性关节炎组:男26例30髋,女13例15髋;年龄42~65岁,平均47.1岁。左侧17髋,右侧28髋。退行性骨性关节炎23例,创伤后骨性关节炎11例,强直性脊柱炎继发骨性关节炎5例。Harris评分为(57.0±3.8)分。病程为3~17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ONFH组随访时间平均26个月,骨性关节炎组平均28个月。术后4个月骨性关节炎组1例发生股骨颈骨折,改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其余患者均无明显假体松动、脱位,切口感染,骨坏死、吸收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ONFH组Harris评分为(93.0±5.5)分,骨性关节炎组为(94.0±2.4)分;两组术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治疗中青年中晚期ONFH近期临床效果满意,与治疗骨性关节炎效果相似,但仍需积累更多病例及长期临床随访验证中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使用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进行临床及影像学随访,探讨其疗效、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0年3月~2007年11月以来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在本院行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并具有完整临床及影像资料的76例(91髋)患者进行随访。临床随访包括术前术后Harris评分及各种并发症。影像学评估包括双侧髋关节正位、患髋侧位片,判断股骨及髋臼假体的位置及其周围骨质的变化,并测量髋臼内衬线性磨损量。[结果]截至末次随访时,68例(82髋)获得随访,随访率为90.1%,随访时间平均为48.8个月。术前Harris评分平均为42分(5~86分),末次随访时为93分(53~99分),优良率为90.2%。术后1例患者发生与活动相关的大腿痛,影像学上9髋股骨假体发生早期不稳定,14髋发生应力遮挡,5髋发生异位骨化。无假体松动或翻修病例。[结论]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确切,但存在一过性大腿痛、应力遮挡、异位骨化、假体磨损等并发症,故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大直径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早期疗效.方法 对18例(20髋)患者行大直径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术.随访髋关节术前、术后的Harris评分,X线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0.8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术前46分到术后1年的85分,末次随访时为93分.X线片显示所有假体均位置良好,髋臼侧未见透亮线.结论 大直径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在增加髋关节活动度、防止术后脱位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陶瓷对陶瓷结合保留股骨颈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5月2013年2月,采用陶对陶结合保留股骨颈型全髋关节置换治疗32例36髋中青年股骨头坏死。主要临床症状为患髋疼痛,行走困难。X线片均排除骨质疏松。[结果]32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013年2月,采用陶对陶结合保留股骨颈型全髋关节置换治疗32例36髋中青年股骨头坏死。主要临床症状为患髋疼痛,行走困难。X线片均排除骨质疏松。[结果]32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5个月,平均29个月。X线片示假体位置良好,末次随访时股骨距处无骨吸收发生;术后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87.3(85.4±4.5)分,与术前45.7(42.5±5.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计优24髋,良9髋,中3髋,优良率为91.7%。[结论]应用陶瓷对陶瓷保留股骨颈型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坏死,保留了更多骨质,利于再次假体翻修,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微创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疾病的疗效。方法对11例(13髋)患者进行微创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进行随访和分析,观察疗效。结果本组全部获得随访,时间6~44个月,患者术后疼痛消失,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36分提高至95分,无一例出现脱位、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Harris评分:优11髋,良2髋,优良率100%。结论微创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疾病,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缺血性股骨头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NFH)塌陷程度与金属对金属全髋表面置换术(metal—on—metal hip resurfacing,MOMHR)疗效的关系,为术前合理选择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提供依据。[方法]从2003年11月~2006年9月,先后对27例(36髋)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行混合型金属对金属全髋表而置换术(conserve plus,wright),平均年龄43岁(28~54岁),平均体重指数(RMI)27.3(20.5~44.8)。按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的建议分类法,将手术病例分为ⅢA、ⅢB、ⅢC、Ⅳ期四组,并分别进行术前、后的Harris评分,术后疼痛情况,术前后膝关节屈曲度及双下肢长度差异的测量及X线分析。[结果]平均随访29.6个月(16~50个月)。最后一次随访时,36髋中3髋发生轻微疼痛,1髋严重疼痛。X线结果显示2例髋臼假体周围1、2区可见透光区;1例股骨假体松动而行全髋置换(THR)翻修术;1例股骨假体内翻成角10&#176;,但未见假体松动迹象,全组无股骨颈骨折、股骨颈狭窄及假体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术后ⅢA+ⅢB期组在Harris评分、疼痛发生及双下肢长度差异方面的恢复程度均显著高于ⅡC+Ⅳ期组(P〈0.05),而在屈曲度改善方面ⅢA+ⅢB期组却显著低于ⅢC+Ⅳ期组(P〈0.05)。[结论]对于ARCOⅢ、Ⅳ期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塌陷程度≤4mm且未累及髋臼病变的病例应用金属对金属全髋表面置换,术后的早期疗效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酒精性股骨头坏死的中期疗效.[方法]1997年3月~2002年6月,采用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酒精性股骨头坏死41例(47髋),进行至少5年的随访、中期临床评估和影像学评估.临床评估以Harris评分为标准.影像学根据骨盆正位和髋关节侧位X线片,观察髋臼、股骨假体的位置以及周围骨质的改变.假体的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分析,分别以股骨、髋臼假体的无菌性松动和任何原因所致的翻修为终点.[结果]得到至少5年随访的41例(47髋),术前Harris评分为42.4±6.4(24~49)分,最后1次随访评分为91.8±4.4(74~100)分.至最后1次随访时无1例翻修或表现为影像学无菌性松动,2髋出现骨盆局灶性骨溶解,6髋出现股骨局灶性骨溶解.Kaplan-Meier分析假体的生存率1.0(95%可信区间,0.98~1.0).[结论]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为晚期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提供良好的中期临床效果.由于假体磨损、假体周围骨溶解等潜在因素,长期效果需要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3.
全髋关节置换在晚期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晚期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效果。方法笔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178例(204髋),假体均选择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手术前后均进行Harris评分。结果患者随访6~90个月。通过Harris评分,临床疗效满意。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手术满意率在90%以上,对于年纪相对年轻的晚期股骨头坏死,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是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4.
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近期疗效并探讨其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08年4月行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68例81髋,男32例40髋,女36例41髋;年龄24~74岁,平均42.5岁.采用金属对金属表面髋假体(metal on metal surface arthroplasty,MMSA),随访6~25个月,平均14个月,进行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本组病例随访期间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髋关节疼痛均明显好转,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36分(30~45分)提高到术后平均93分(84~98分),其中优70髋,良11髋,优良率100%.[结论]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年轻患者和对运动要求较高的老年患者的近期疗效满意,术后髋关节疼痛和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严格的临床适应证、完善的术前准备、精细的手术操作和对表面髋特性的清晰认识是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早中期临床效果,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54例60髋,男28例32髋,女26例28髋,年龄22~62岁,平均(42.3±12.5)岁。术后患者均进行定期临床与影像学随访16~45个月,平均随访32个月。采用Harris,UCLA,VAS评分对患者术前术后的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Harris评分由术前38.3分增加到术后95.4分;UCLA评分由术前3.6分增加到术后7.9分;VAS评分由术前8.8分降低到术后1.8分。患者假体位置良好,无假体松动、关节脱位、股骨颈骨折及明显骨溶解等并发症。结论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能有效改善髋关节疾病患者的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早中期随访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晚期股骨头坏死的人工关节置换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选择方法及其临床结果。[方法]对本科于1985年5月~2003年12门行髋关节置换术的119例(138髋)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了随访。使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及THA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者分别为29例(31髋),90例(107髋)。所有手术均采用后外侧人路。[结果]早期使用的国产骨水泥人工双极股骨头假体,86.7%的股骨柄假体出现松动。全骨水泥THA,50%髋出现了髋臼杯似体松动,62.5%髋股骨柄似体松动,25%髋行全髋人工关节翻修术:混合型(Hybrid)THA,未出现髋臼杯及股骨柄似体的松动,非骨水泥THA,除1例外无髋臼杯及股骨柄假体松动或下沉。[结论]使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应慎重选择,可适用于老年、日常活动量小的患者;而对于年轻患者,非骨水泥型THA为最佳选择;对于股骨侧出现骨质疏松或不适合使用生物固定型股骨柄假体的患者,混合型(Hybrid)THA同样可以获得满意疗效;全骨水泥犁THA应很少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保留股骨颈型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青壮年晚期股骨头坏死的中期疗效。方法分析27例(28髋)接受保留股骨颈型THA的青壮年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中期随访资料,评价疗效。结果本组获50~85个月随访,平均69个月。无一例行髋关节翻修。Harris评分术前平均46.7分,末次随访时平均91.3分。结论保留股骨颈型全髋置换术治疗青壮年晚期股骨头坏死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应用金属对金属全髋表面置换术的早期疗效及临床体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金属对金属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MMSA)的早期疗效及临床体会,指导临床规范、合理的应用该技术。[方法]从2004年9月~2005年7月,对18例(23髋)患者行混合型MMSA术(ConservePlus,Wright),其中股骨头坏死12例、骨性关节炎3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2例和创伤后骨性关节炎1例。平均年龄43岁(28~54岁),平均体重指数(RMI)27.3(20.5~44.8)。对所有患者都进行了问卷调查、髋关节功能检查、并做了术前、术后的Harris评分,术后疼痛发生评估及X线分析等。[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7.8个月(14~24个月)。23个患髋的Harris髋关节评分平均从术前46(32~51)分到术后1年的85(58~96)分,最后一次随访时为93(61~100)分。2例术后轻微疼痛,1例中度疼痛(CharnleyC组),无严重疼痛报告。X线显示:1例股骨假体内翻成角10°,但随访过程中没有出现假体松动和股骨颈骨折的并发症。所有病例未发现有股骨颈狭窄、股骨头坏死及假体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作为THR术前的过渡性术式,MMSA术为治疗年轻的或术后对活动量要求较高的年老髋关节疾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有价值的手术方法。其早期疗效令人满意,但中、长期临床结果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严重髋臼骨折全髋置换适应证选择及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早期和晚期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髋臼移位骨折的疗效与评价。方法对17例髋臼骨折移位施行了早期全髋置换术,伤后到手术时间平均8d(5~21d),平均年龄53岁(26~69岁)。对髋臼骨折继发性严重的创伤性关节炎5例,股骨头坏死2例,股骨头持续性后脱位2例分别施行了晚期挽救性全髋置换术,伤后到手术时间平均7个月(3~25个月),平均年龄37岁(26~46岁)。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4.1年(1~6年)。最后随访根据Harris评分平均为82分(69~100分),其中25例疗效为优良,1例发生异位骨化。无一例发生假体松动,1例发生髋臼杯严重中央移位。结论严重髋臼移位骨折,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难以取得良好疗效,施行早期全髋置换术效果肯定。髋臼骨折手术所致的创伤性关节炎、髋关节后方脱位、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施行晚期挽救性全髋置换术效果亦肯定。手术最好由对髋臼创伤及全髋置换经验丰富的骨科医生施行。  相似文献   

20.
全髋表面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全髋表面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和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21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7例;年龄25~51岁,平均36岁.其中Ficat Ⅲ期8髋,Ficat Ⅳ期13髋.均行金属全髋表面置换术.取Gibson后外侧切口,采用非骨水泥型假体.处理股骨头时,以颈干角通过股骨头中心打入1根导针,用空心钻头钻孔后插入导引杆,再用圆柱形的股骨头切割器锉去股骨头的多余部分,在股骨头上钻孔,将骨水泥涂抹在股骨头和假体上,将假体柄插入股骨颈中心轴骨孔内,冲紧到位,等待骨水泥固化.术后Harris评分分析,并进性统计学分析(t检验),定期复查X线片.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42个月,平均3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35.30±5.23)分提高到术后(90.47±3.14)分,优良率90.5%,手术前后Harri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X线摄片发现2例髋臼假体周围出现透亮线,而无松动迹象.结论:全髋表面置换术是治疗中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理想方法,它能恢复正常的关节生物力学及负载传递,提高了关节的稳定性,延缓了全髋关节置换,不影响日后的翻修效果,且创伤小、操作简便、感染率低.适用于FicatⅢ期及部分FicatⅣ期的股骨头坏死,股骨颈破坏少,特别是活动量大的年轻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