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王航领  马忠诚 《河南中医》2012,32(10):1290-1292
中医术语是中医的基础和精髓,在中医的国际交流中中医术语的翻译至关重要,然而由于中医术语的中国特色,为中医的翻译和国际化进程带来困难,因此中医术语的标准化是中医术语走向国际的桥梁.笔者通过从模因论的角度探讨标准化的过程,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并且提出对标准化过程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禄颖  翟双庆 《吉林中医药》2015,35(2):116-118
从《内经》病因理论对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学说"的影响入手,探讨了陈无择首提三因论、明确外所因之"六淫",以及确立内所因七情病因等几个方面对于《内经》的继承和发展,而三因学说的提出也标志着中医病因学基本理论体系框架的形成,并成为中医病因学理论的基石。  相似文献   

3.
<医宗必读>卷一医论部分章节,主要分析了古今元气不同论、富贵贫贱治病有别论、不失人情论三篇文章中的辨证论治观点.三篇文章分别从环境、体质、人情三个方面体现了中医治疗疾病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实际中的应用,对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体质学说及三因制宜学说有极大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雷 《中医药学刊》2002,20(6):755-756
《医宗必读》卷一医论部分章节,主要分析了古今元气不同论,富贵贫贱治病有别论,不失人情论三篇文章中的辨证论治观点,三篇文章分别从环境,体质,人情三个方面体现了中医治疗疾病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实际中的应用,对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体质学说及三因制宜学说有极大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关于反治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反治”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一般解释为“顺从疾病表面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其具体应用范围包括“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和“通因通用”四个方面。由于此治则出自《黄帝内经》,故各类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均将其纳入治则体系之中而为业医之准绳,似已成千古定论。  相似文献   

6.
“三因”说是中医病因学的大纲,但为中医基础学研究的薄弱环节。笔者在四川彭州的白水河高寒山区,按照六淫、七情、不内外因(外伤、饮食、痰瘀),使用王米渠教授编制的三因调查量表,按轻、中、重,以1,2,3进行等级评分,调查445例次山区农民患者。结果表明,三因发病的例数及分数的百分比依次为:七情>不内外因>六淫,在外伤六淫发病上:寒>风>湿>暑>火,但女性分数百分比上风邪仍高于寒邪,这与中医传统理论“风为百病之长”并不矛盾,甚至从侧面更有力地支持此论。内伤七情发病背景情绪的百分比依次为:喜>怒>思=悲>忧>惊>恐。在不内外因中,饮食劳逸明显高于痰瘀、外伤,而男女患者在三者发病率构成次序上基本与总发病率保持一致。强调应广泛开展三因发病调查,以深化中医病因学,也可促进中医心理学新兴学科的发展。当然三因发病调查存在很多困难与问题,甚至有一些是研究中难以跨越的断层。思、怒、忧、悲等因量化的困难,三因调查今后要进行数理设计、建立数据库及贴切数学方法等诸多方面都需要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7.
班光国 《新中医》2011,(12):162-163
吕志杰教授执教于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从事《金匮要略》教学、仲景医学研究与临床30余年,学验俱丰,主编专著七部,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委员会委员。吕教授在《伤寒杂病论》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的基础上,对“三因学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见解。笔者师从吕教授进行硕士研究生学习,顿有体会,特将仲景与陈言“三因学说”及吕教授的学术见解源流试述之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外科基本理论中"审证求因,审因论治"的学术价值。方法:从中西医学比较视角入手说明了两者在哲学基础和认识论方面的巨大差异,分析自18世纪西风东渐以来近代科技主义认识论在思维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人们不认识中医学的根本原因。并以笔者所在的学科———中医外科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为例,以内经原文为对象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结果与结论:坚持中医学核心思想的原创性和独立性是继承、发展其学术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陈斌  王兵  姜德友 《吉林中医药》2020,40(4):448-450
三因制宜是《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理论体系中极具特色的内容之一,贯穿于中医的发展与实践。《黄帝内经》构建的中医养生理论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因时、因地、因人三因制宜思想。  相似文献   

10.
通因通用妇科临床应用举隅311400浙江省富阳市中医骨伤科医院黄全火“通因通用”是祖国医学治疗方法中反治法之一,即运用通利的方法治疗证候是通利的、而本因却是淤滞的病证。本法源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国塞用,通因通用,必伏其所主...  相似文献   

11.
"通因通用"治疗危重病症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因通用 ,是中医基本治疗原则之一 ,属反治法范畴。该法通常在病情发展比较复杂 ,病势危重 ,出现了假象症状才可应用。笔者在临床抢救危重病人之际 ,每用该法 ,颇得效验。体会如下。《素问·至真要大论》云 :“微者逆之 ,甚者从之”,“逆者正治 ,从者反治”。确立了中医正治反治原则。通因通用 ,即为反治法之一 ,反治法又称从治法。在病情变化过程中 ,一般是按照“急则治其标 ,缓则治其本”的原则进行治疗。笔者认为 ,在抢救危重病人之际 ,也应该治病求本。由于危重病人其“标”往往非常凶险 ,也易误导医生。如把重点放在治“标”上 ,虽然…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中大量篇幅涉及中医药文化,本文在模因论的视角下,借助"红楼梦中英文平行语料库"对比研究杨译本和霍译本,从中医基本原理、中药与方剂、病症与诊疗以及养生保健这4方面的实例入手,深入探讨译者的翻译策略,以期为中医文化翻译提供一个新视角,完善中医英译策略,促进中医文化的海外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浅讨中医学"三因学说"在研究天麻产业链中的作用。方法:以中医学中的"三因学说"作为理论指导,并结合经济学的产业链理论。结果:"三因学说"是以中医治疗上的"整体观念"以及辨证论治为内涵的科学理论,可以更好地指导对天麻产业链的作用研究,促进天麻产业链的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结论:中医学"三因学说"通过三因制宜,用发展的哲学观点来看待和分析问题。同时,通过指导临床更好地把握疾病本质,同样适用于在研究天麻产业链中各种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在天麻产业链的作用研究中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从而推动天麻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荆阳 《江西中医药》2008,39(1):28-28
杨仁旭主任医师为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主任,四川省名老中医,从事临床教学研究近40年,对中医临床诸症、疑难杂症的治疗多有心得。在坚持辨病辨证相结合的同时,遣方用药不拘一格,讲究实效。“通因通用”是临床常用治法,属于“反治”法内容。《素问·至真要大论》:“逆者正治,从者反治”。杨师认为:“通因通用”法并不仅仅是通下法,只要能达到《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的目的,皆可视为通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医药被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于辅助生殖技术领域,如何更充分地发挥中医药优势,是现代中医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三因制宜的治疗原则体现了辨证论治整体的动态的特点,它是中医学的特色和亮点。在临床诊治中应做到"法取于因、方适于因",方能取得好的疗效。现分析中医"三因制宜"在辅助生殖技术方面的应用,旨在探索中医药参与辅助生殖技术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运气学说是古人探讨自然变化的周期性规律,及其与健康和疾病影响的一门学问[1]。具体来说,它是在天人合一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以阴阳五行作为基础,运用十天干、十二地支,来推论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疾病影响的一种学说。《黄帝内经·素问》关于运气有七篇[2]:《至真要大论》《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气交变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元正纪大论》,详细论述了五运六气的理论。因此,五运六气渗透于中医学理论的各个方面,长期指导中医防治疾  相似文献   

17.
张天奉  曹洪欣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1):1398-1399
中医现代化是中医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中医学术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尽管中医现代化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艰辛历程,人们对中医现代化的理解和认识仍然存在一定的分歧,综合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即中西医结合论、科学论、重构论和主体论。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许多治疗方法超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范畴,而"辨病论治"的提法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且不能从中医理论上对其进行阐释。现代医学对许多疾病的病因已经认识得比较清楚,中医学如果据此建立辨因论治的理论,将可能解决上述问题,并对中医理论的发展产生重要意义:可能会将现代医学科学的研究成果纳入中医理论的范畴,辨因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可能会取得更佳的临床疗效,可能会成为中医临床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可能为中医药的发展指出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赵文韬 《光明中医》2009,24(2):206-206
中医伤科学在疾病的治疗中,疼痛的治疗是其中的重要任务。中医骨伤病对疼痛的观点是:由于寒邪入侵引起损伤后的疼痛,损伤疾病发生之后出现的热证表现,同样可以证明中医骨伤病的以寒为因,因寒致痛观点。可以通过把损伤三期辨证与因寒致痛观点相结合,辨证治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何凡夫 《国医论坛》2000,15(6):17-18
中医基础理论根据《内经》的有关内容 ,提出了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三因制宜”学说 ,对于指导临床治疗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细究经文 ,《内经》中除了“三因制宜”之外 ,“因势制宜”的学术思想也同样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的辨证施治。所谓“势”,是指疾病发展的动态表现形式 ,即是一种病理趋势。这种趋势随人体正气的强弱 ,病邪的性质 ,感邪的部位 ,以及脏腑本身病变的影响 ,而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根据病势决定的具体治疗方法 ,即是“因势制宜”。现就《内经》中“因势制宜”的学术思想探讨如下。1 顺其势顺其势 ,就是顺着病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