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花针结合中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种泰  杨文波 《四川中医》2005,23(9):105-106
目的:观察梅花针结合中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近期与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门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梅花针叩刺结合中药口服治疗,对照组口服秋水仙碱,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率为54.1%,总有效率89.2%;对照组治愈率为43.3%,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梅花针结合中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可以作为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超短波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和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料组50例,观察组采用超短波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疼痛积分及血尿酸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超短波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效果,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口服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纳米梅花针导入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83例,采用SAS9.1生成随机序列,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1组33例、对照2组17例。治疗组予纳米梅花针导入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对照1组予安慰纳米梅花针导入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对照2组仅予纳米梅花针针刺,均每日治疗1次。观察患者第1、2、3日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法(VAS)评分及次要指标(关节皮肤颜色、局部压痛、关节活动程度)评分。结果治疗第1、2、3日,治疗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VA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优于2个对照组;对照1组与对照2组VA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2、3日,次要指标评分差值治疗组与2个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纳米梅花针导入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即刻止痛初步评价有效,并可缓解其他次要症状。  相似文献   

4.
放血配合艾条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莱 《山西中医》2010,26(6):29-30
目的:观察放血配合艾条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8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给予放血配合艾条灸和小剂量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两组治疗5天,治疗结束后1周复查。结果:治疗组治愈25例,显效17例,有效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95%CI=91.6%-100.0%):对照组治愈18例,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95%CI=91.5%-100.0%);两组综合疗效比较(采用Ridit分析,u=1.7516,P=0.0799),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可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疼痛积分、血尿酸(P〈0.05)。结论:放血配合艾条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效果与秋水仙碱疗效相当,且方法简单,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梅花针加艾条灸治疗复发性丹毒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花针加艾条灸治疗复发性丹毒15例扬州市人民医院针灸科(225001)朱新联[关键词]丹毒,梅花针,艾条灸,临床报道丹毒系由β型溶血链球菌引起的急性皮肤炎症。因其发病时皮肤突然发红,如染丹蝉,伴有发冷发烧,而且又为火毒所诱发,故名为丹毒。本病发无定处...  相似文献   

6.
黄藤合剂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因长期嘌呤代谢障碍导致血尿酸增高、尿酸盐沉积于关节,从而引起关节破坏及炎性反应的疾病.近年来,笔者采用黄藤合剂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股外侧皮神经病也称感觉异常性股痛,是皮神经炎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其临床表现为一侧或两侧大腿前外侧的皮肤感觉异常,如蚁行感、烧灼感、麻木或针刺感等,或局部感觉过敏、感觉缺失,每于久立或久行后症状加剧。予西药注射或口服维生素治疗,疗效果佳。笔者采用梅花针加拔罐后艾条灸治疗本病31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梅花针配合火罐、中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用梅花针叩刺后拔罐并口服中药,对照组口服秋水仙碱。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0%,对照组总有效率68.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χ2=4.464,P<0.05)。结论:综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痛风性关节炎是因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关节软骨、滑膜等结缔组织中沉着尿酸盐而产生急、慢性关节炎及高尿酸血症等病变的一个常见、多发病。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的变化及一些医源性问题,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对于本病的治疗据我们经验观察,目前标准的现代医学疗法尚不够理想,一些患者难于得到安全、高效的疗效而产生新的并发症及医源性问题。近年来我们采用经验方“痛风汤”内服,配以“痛风消炎膏”外敷治疗本病,疗效确切稳定、安全性高、副作用小,避免了皮质激素的使用。经90例患者随机对照观察,总体评价优于西医药目前治疗方法,有十分显…  相似文献   

10.
王丽琴  刘鸿  卓和伟 《新中医》2023,55(23):185-189
目的:观察梅花针叩刺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AGA湿热蕴结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秋水仙碱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药熏蒸联合梅花针叩刺治疗,2组均治疗7 d。比较2组治疗前后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实验室指标[血尿酸、血沉(ESR)、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 (IL-1)],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10%,高于对照组77.59%(P<0.05)。治疗后,2组关节VAS评分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主症、次症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尿酸、ESR、CRP、IL-1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花针叩刺联合中药熏蒸治疗AGA湿热蕴结证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玛 《中医杂志》2005,46(1):70-70
笔者自1996年1月至2004年1月,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5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45例符合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予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口服予四妙散为基本方加味;西药予别嘌醇、碳酸氢钠片12服;中药外治予三黄散研末外敷.结果:治愈36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1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平痛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要武  李润琴 《河南中医》2003,23(2):34-35
自 1997年 3月至 2 0 0 0年 4月 ,笔者选择寒湿型的痛风患者 ,运用平痛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4 5例 ,并与西药组的 4 2例作对照观察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参照 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痛风诊断标准。寒湿证型 :关节肿痛 ,屈伸不利 ,痛处不红 ,触之不热 ,天气阴雨、遇寒加重 ,昼轻夜重 ,舌苔薄白 ,脉弦紧。1.2 一般资料87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 ,经辨证 4 5例为寒湿型患者 ,作为“平痛汤”的中药治疗组 ,其中男 4 2例 ,女 3例 ;年龄 32~6 5岁 ,平均 5 0 .5岁 ;病程 6月~ 8a ,平均 5 .6a。对照组 4 2例中 ,男 4 0…  相似文献   

14.
痛风克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风性关节炎多发于50岁以上、肥胖男性,少数见于绝经后女性,约5%。主要侵犯周围单一小关节。首次发作多为拇跖,此后可累及到足背、踝、膝、手指、腕关节等,呈游走性。常在夜间突然急性发作,经数日至1~2周病情缓解。病变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部分伴有发热。如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当,常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5.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种异质性疾病。该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男性,但近几年发生在30岁左右的患者增多,男性显著多于女性。中医无痛风性关节炎病名,属于中医"痹证"、"历节风"范畴。自2003年1月至2007年5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45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针刺配合药物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8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杨晋红  罗永莉 《中国针灸》2000,20(7):395-396
用针刺三阴交等穴配合药物痛风合剂局部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8例(治疗组(,并与用秋水仙碱、芬必得治疗31例(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治愈率43.7%,总有效率为97.9%。两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药物外敷能提高治愈率,并且控制昨发。  相似文献   

17.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以中老年人居多,显然与现代人饮食结构过于肥甘厚重有关。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急性发作期有很大的痛苦,起病急骤,好发于下肢关节,尤其以第一跖趾关节居多,数小时内症状发展到高峰,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出现明显的红肿热痛,痛甚剧烈。通常采用抑制尿酸生成或排尿酸药物治疗,此类药袖常有呕吐、度涛等不良反应,且对肝肾功能也有损害。而采用推拿配合TDP(特定电磁波治疗器)治疗痛风性生关节炎急性发作,见效快,且无不良反应及副作用。诊治17例,其中三例因伴有发热、白细胞增高、血沉加快等全身表现,仍以常规药物治疗为主,其余14例采用推拿配合TDP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针刺配合激光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尿酸增高及反复发作性小关节红肿疼痛。自2000年6月~2001年6月,我  相似文献   

19.
针刺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吴克强 《新中医》2005,37(5):64-65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疗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75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秋水仙碱、别嘌呤醇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四妙散加味(处方:黄柏、苍术、薏苡仁、忍冬藤、牛膝、秦艽)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尿酸、血沉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