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2 毫秒
1.
  目的  探讨EphB4受体及其配体EphrinB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 plus法检测60例食管鳞癌和10例癌旁组织中EphB4受体及其配体EphrinB2的表达和VEGF的表达, 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60例食管鳞癌和10例癌旁食管组织中EphB4、EphrinB2和VEGF mRNA的相对含量, 并分析EphB4、EphrinB2和VEGF的表达的相关性。  结果  食管鳞癌组织中EphB4、EphrinB2、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高于癌旁正常食管黏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EphB4 mRNA和EphrinB2 mRNA表达正相关(r=0.541, P < 0.05), EphB4 mRNA、EphrinB2 mRNA均和VEGF mRNA表达正相关(r=0.642, r=0.582;P均 < 0.05)。  结论  EphB4和EphrinB2在食管鳞癌中高表达, 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Rac1、VEGF蛋白在肝细胞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ac1、VEGF在43例肝细胞癌组织、43例癌旁肝组织及21例正常肝组织的表达, 采用图像分析软件测定Rac1蛋白、VEGF蛋白的平均光密度, 根据CD34染色的血管内皮细胞计数肿瘤MVD。  结果  Rac1蛋白在癌组织、癌旁肝组织及正常肝组织均有表达, 位于胞浆, 癌组织表达高于癌旁肝组织(P < 0.01)、正常肝组织(P < 0.01);VEGF蛋白在癌组织、癌旁肝组织及正常肝组织均有表达, 位于胞浆, 癌组织高于癌旁肝组织(P < 0.01)、正常肝组织(P < 0.01);Rac1、VEGF与MVD之间均呈正相关(r=0.490, P=0.001;r=0.355, P=0.019), Rac1与VEGF之间呈正相关(r=0.583, P < 0.001)。  结论  Rac1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促进肿瘤血管生成, 参与HCC的侵袭、转移机制。   相似文献   

3.
吴健  张昶  朱亚宁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13):911-913
  目的  观察Bmi-1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Bmi-1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相关性。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2005年1月至2006年2月间168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3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Bmi-1蛋白的表达。  结果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Bmi-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1%(111/168)、23.3%(7/30), Bmi-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 Bmi-1蛋白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16, P=0.004, P < 0.001), Bmi-1阴性组的5年生存率显著优于Bmi-1阳性组(P < 0.001)。  结论  Bmi-1表达异常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检测Emi-1的表达对判断食管鳞状细胞癌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miR126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关系, 以及其对食管鳞癌细胞系的影响。  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3月至2011年4月间手术治疗的食管鳞癌患者手术标本4例, , 取癌组织及癌旁正常黏膜。提取肿瘤及正常癌旁组织microRNA, 逆转录后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miR126的表达情况; 提取标本中的mRNA和蛋白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blot的方法检测VEGF的表达; 培养TE-1细胞系并转染miR126模拟体, 检测miR126对TE-1细胞增殖和VEGF表达的影响。  结果  与正常组织相比, miR126在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降低; 在RNA和蛋白水平, VEGF水平均明显升高; 转染miR126模拟体的细胞BrdU掺入量较转染阴性对照的细胞明显增多, VEGF在RNA和蛋白水平上均明显降低。  结论  在食管鳞癌组织中miR126水平下调, VEGF表达增高; miR126可抑制TE-1细胞的增殖, 其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VEGF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李良庆  林振孟  潘敦 《中国肿瘤临床》2013,40(21):1292-1295
  目的  探讨Sipa1基因(signal-induced proliferation-associated gene 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预后之间的关系。  方法  分别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43例新鲜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Sipa1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122例胃癌和64例正常胃黏膜石蜡组织中Sipa1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新鲜胃癌组织中Sipa1 mRNA(ΔCt:7.94±1.12)及蛋白(0.305 6±0.108 4)的表达水平较癌旁正常组织(ΔCt:0.531 9±0.072 0;0.531 9±0.072 0)显著下降。胃癌石蜡组织中Sipa1蛋白表达阳性率36.1%较正常胃黏膜石蜡组织中阳性率73.4%低,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Sipa1蛋白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有关(P < 0.05),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部位等表达无关(P>0.05)。Sipa1蛋白阴性表达患者比阳性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降低(P < 0.01)。  结论  Sipa1基因的表达与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关系密切,对判断预后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RECK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食管鳞癌组织、31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2例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在食管鳞癌癌变过程中RECK在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粘膜组织中mRNA的含量依次增高,分别为1.052±0.078、1.274±0.235、1.306±0.121,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F=49.936,P<0.05):不同分化程度、不同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组织之间RECK mRNA相对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081,F=26.084,U=24.011,P均<0.05).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中RECK蛋白表达均低于正常粘膜组织,表达量分别为59.7%(37/62)、71.0%(22/31)、85.5%(53/62),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x2=10.331,P<0.01);食管鳞癌组织中RECK蛋白表达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不同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RECK 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其低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癌发生有关.检测RECK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可望成为食管鳞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分子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RECK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食管鳞癌组织、31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2例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在食管鳞癌癌变过程中RECK在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粘膜组织中mRNA的含量依次增高,分别为1.052±0.078、1.274±0.235、1.306±0.121,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F=49.936,P<0.05);不同分化程度、不同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组织之间RECK mRNA相对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081,F=26.084,U=24.011,P均<0.05)。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中RECK蛋白表达均低于正常粘膜组织,表达量分别为59.7%(37/62)、71.0%(22/31)、85.5%(53/62),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χ2=10.331,P<0.01);食管鳞癌组织中RECK蛋白表达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不同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RECK 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其低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癌发生有关。检测RECK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可望成为食管鳞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分子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食管鳞癌组织中RECK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RECK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62例食管鳞癌组织、31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2例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在食管鳞癌癌变过程中RECK在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粘膜组织中mRNA的含量依次增高,分别为1.052±0.078、1.274±0.235、1.306±0.121,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F=49.936,P<0.05);不同分化程度、不同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组织之间RECK mRNA相对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081,F=26.084,U=24.011,P均<0.05).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中RECK蛋白表达均低于正常粘膜组织,表达量分别为59.7%(37/62)、71.0%(22/31)、85.5%(53/62),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X2=10.331,P<0.01);食管鳞癌组织中RECK蛋白表达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不同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RECK 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其低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癌发生有关.检测RECK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可望成为食管鳞癌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分子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ALC1(amplified in liver cancer 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总生存率关系,检测过表达ALC1基因对食管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45例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LC1蛋白的表达,并探讨其与食管鳞癌患者性别、年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远处淋巴结转移关系及总生存率关系;采用MTT法、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实验及细胞划痕实验等观察高表达ALC1基因在食管癌细胞中的增殖、侵袭及迁移作用。  结果  ALC1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41.6% vs. 21.2%,P < 0.05);ALC1的高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 < 0.05)。ALC1高表达的食管鳞癌患者总生存率低。ALC1基因能够促进KYSE30食管癌细胞过度增殖、侵袭和迁移。  结论  ALC1表达升高可能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导致总生存率下降,高表达的ALC1基因增强KYSE30食管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检测ALC1可能为食管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基因及其抑制基因IκBα的表达与食管鳞癌发生的关系。方法:用RT-PCR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61例食管鳞癌及其正常粘膜上皮、癌旁粘膜上皮中NF-κBp65基因、IκBα基因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中p65mRNA、IκBα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上皮(P<0.01),p65蛋白、IκBα蛋白胞浆表达或胞核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上皮(P<0.01)。癌旁粘膜中,NF-κBp65蛋白、IκBα蛋白在癌旁正常上皮中的胞浆或胞核阳性率均明显低于不典型增生上皮、原位癌和浸润癌(P均<0.05)。结论:NF-κBp65、IκBα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均与食管鳞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Erbi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中的表达意义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含有299例食管癌病例的组织芯片中Erbin的表达情况, 并分析Erbin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和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 采用Cox回归预测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危险度。此外, 借助蛋白印迹和PCR方法检测25例冷冻的食管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Erbin的蛋白和基因表达。  结果  与癌旁正常食管上皮相比, Erbin蛋白和mRNA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高(55.2%vs.0, P< 0.05), 且Erbin的高表达与患者的TNM分期(64.9%vs.47.3%, P=0.002)和淋巴结转移状态密切相关(65.5%vs. 45.0%, P< 0.001), Erbin的高表达也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P< 0.05)。  结论  Erbin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增高并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提示Erbin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肿瘤患者预后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Foxol和Ki-67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食管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 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36例)组织及食管正常鳞状上皮(12例)组织中Foxo1和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Foxol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及食管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0%、16.67%, 而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3%、0。Foxol和Ki-67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食管正常鳞状上皮(P < 0.01)。Foxol蛋白的表达随肿瘤分化程度增高而显著增高(P < O.01), 而Ki-67的表达随肿瘤分化程度增高而降低(P=0.107)。Foxol和Ki-67蛋白的表达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P > 0.05)。  结论  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 Foxol及Ki-67蛋白表达明显高于食管正常鳞状上皮组织, 且随肿瘤分化程度的增高Foxol的表达显著升高, 而Ki-67的表达则显著降低。提示Foxol和Ki-67在食管鳞状细胞癌肿瘤细胞分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同作用, 其作用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人卵巢癌组织中PGRMC1(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1)基因表达情况,探讨PGRMC1基因在卵巢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8例不同病变卵巢组织蜡块中PGRMC1基因及蛋白表达情况;以TBP(TATA box binding protein)为内源性对照基因,利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了10例正常新鲜卵巢组织和30例新鲜卵巢癌组织中PGRMC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  结果  采用免疫染色强度加着色面积的积分标准判断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与正常卵巢(0.20±0.71)及卵巢良性肿瘤组(0.75±1.12)相比,卵巢交界性肿瘤中PGRMC1蛋白表达(3.60±1.14)和卵巢癌(7.30±2.12)显著增高(P < 0.01)。实时定量PCR方法证实卵巢癌组PGRMC1 mRNA表达(3.526±1.386)显著高于良性卵巢病变组(0.936±0.725)(P < 0.01),是良性卵巢病变组织表达的3.51倍。PGRMC1蛋白阳性表达的卵巢组织中,正常卵巢组MVD为(18.6±6.7)条;良性卵巢病变组MVD为(20.9±7.9)条;交界性卵巢肿瘤组MVD为(22.4±4.7)条;卵巢癌组MVD为(28.4±8.1)条,卵巢癌组与正常卵巢组、良性卵巢肿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  PGRMC1高表达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并可能促进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长链非编码RNA SNHG3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ECA-109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方法  收集安阳市肿瘤医院2011年6月到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ESCC患者癌及对应癌旁组织样本,采用qRT-PCR检测ESCC癌与癌旁组织、ESCC细胞ECA-109和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EC中lncRNA SNHG3的表达水平,分析ESCC患者组织中lncRNA SNHG3的表达与ESCC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siRNA-SNHG3质粒转染ECA-109细胞,以敲降lncRNA SNHG3的表达水平。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lncRNA SNHG3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ECA-10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ECA-109细胞中SNAIL和TWIST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ESCC肿瘤组织中lncRNA SNHG3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 < 0.05),ECA-109细胞中lncRNA SNHG3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EC(P < 0.05)。ESCC患者组织中lncRNA SNHG3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显著相关(P < 0.05)。siRNA-SNHG3质粒转染ECA-109细胞后,lncRNA SNHG3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 0.05)。lncRNA SNHG3的高表达与ESCC患者预后不良显著相关。敲降lncRNA SNHG3后,ECA-10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 < 0.05),SNAIL和TWIST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 0.05)。  结论  lncRNA SNHG3在ESCC肿瘤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通过调控SNAIL和TWIST蛋白的表达,促进ECA-10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临床病例的研究, 检测CysLT1R和CysLT2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 并分析CysLT1R和CysLT2R与乳腺癌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 从mRNA水平上检测90例原发乳腺癌组织和30例匹配的癌旁组织中CysLT1R和CysLT2R基因的表达量, 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 以及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结果  乳腺癌组织CysLT1R基因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乳腺癌组织CysLT2R基因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 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乳腺癌组织中CysLT1R的表达程度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的表达呈正相关(P < 0.05), CysLT2R的表达程度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的表达呈负相关(P < 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 CysLT1R mRNA高表达者的总的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水平者(P=0.035), CysLT2R mRNA高表达者的总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低表达水平者(P=0.025)。  结论  CysLT1R和CysLT2R可作为乳腺癌判断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Lrig1、NF-κB及MMP-2在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中的表达与PI3K-AKT、MEK-ERK信号通路及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RT-PCR方法检测48例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组织中Lrig1、NF-κB、MMP-2表达, 探讨NF-κB、MMP-2的表达与Lrig1的关系。纳入PI3K及MEK信号通路的关键基因PI3K、AKT1、MEK1、MEK2、MEK5、ERK1、ERK2, 研究Lrig1调控NF-κB、MMP-2基因表达的通路。  结果  转录水平mRNA检测显示在肿瘤组织及远端正常组织中NF-κB(P < 0.001, P= 0.014)、MMP-2(P=0.003, P=0.045)的表达与Lrig1 mRNA表达相关; 蛋白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显示Lrig1与NF-κB、MMP-2可能呈负相关。在肿瘤组织中MEK5(P < 0.001)及ERK2(P=0.009)的表达与Lrig1相关; PI3K在正常组织中(P < 0.001)的表达与Lrig1相关。Lrig1、MMP-2及NF-κB协同表达率为52.1%(25/48), 其协同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20)。  结论  NF-κB、MMP-2与Lrig1协同表达促进食管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 Lrig1可能是通过MEK-ERK信号通路调控相关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 MT)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体内的低分子量、富含半胱氨酸的蛋白质。本研究旨在明确MT-1、-2和MT-3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差异以及MT-1、-2和MT-3的表达量与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  随机选取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114例, 其中, 男64例, 女50例; 年龄40~75岁, 平均年龄61岁。胸上段食管癌21例, 肠中段食管癌58例, 肠下段食管癌35例。依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食管癌TNM分期(2009年): Ⅱa期34例, Ⅱb期36例, Ⅲ期31例, Ⅳ期13例。组织类型均为鳞癌; 组织学分级为高分化59例, 中分化癌36例, 低分化癌19例。应用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及切缘正常组织中MT-1、-2和MT-3的表达情况, 对MT-1、-2和MT-3的表达量与临床病理参数, 以及MT-1、-2与MT-3表达的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  MT-1、-2和MT-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量均高于切缘正常组织(MT-1、-2 t=5.214, P < 0.01), (MT-3 t=4.287, P < 0.01), 且均与肿瘤组织病理分期(MT-1、-2 rs=0.896, P < 0.01), (MT-3 rs=-0.501, P < 0.01), 分化程度(MT-1、-2 rs=-0.548, P < 0.01), (MT-3 rs=0.664, P < 0.01)有关, 与肿瘤部位(MT-1、-2 rs=0.253, P > 0.05), (MT-3 rs=0.172, P > 0.05)无关。  结论  MT-1、-2和MT-3在食管癌组织中均存在高表达, 其表达水平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及组织分化密切相关, 而且MT-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与MT-1, -2有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