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对比 MRI与 CT在影像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方法 从我院PACS影像工作站中找取最近55例腰椎间盘病变患者,55例患者共有64个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诊断,并得到临床手术证实,均行MRI与 CT腰椎间盘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手段的准确率。结果:MRI检查的准确率为96.36%,CT检查的准确率为87.27%,分析比较以上两种诊断效果,两者准确率并无显著的差异性(P> 0.05)。结论 MRI与 CT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时都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影像表现特征各有特色,均可准确的诊断出腰椎间盘突出症。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可相互结合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选择性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RI与CT用于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方法选取8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2组,每组44例。分别给予2组患者应用MRI诊断(MRI组)和CT诊断(CT组),并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比较2组诊断结果与手术符合的情况。结果与手术结果相比,MRI组总体符合率为94.44%,CT组总体符合率为83.33%,MRI组总体符合率明显高于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T诊断方法相比,MRI用于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检出率更高,但CT与MRI各具优势,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从本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随机选择58例进行研究,均行MRI与CT检察,观察记录两组的诊断效果,并与最终的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将MRI和CT检查结果和最终的手术结果进行比较可得,MRI的检查准确率显著高于CT检查,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和MRI检查均各有优缺点,较之CT检查,利用MRI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诊断可以获得较高的检查准确率。临床医生可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诊断方式,并积极采用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以提高诊断准确性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和分析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应用的价值.方法:抽取该院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此次实验的对象,所有的患者均实施CT与MRI检查,之后通过手术进行验证.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MRI检查在椎间盘变形、脊髓变形等征象方面的检出率明显的优于CT组,但是CT检查在钙化与椎间盘积气方面的检出率优于MRI组(均P<0.05).结论:采用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能够提供有利的诊断依据,诊断的准确率比CT高出许多,但同时存在价格高和扫描时间长的缺点,则需要在实际诊断中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给予MRI与CT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60例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MRI与CT诊断,分析两组不同诊断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采用MRI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采用CT诊断的准确率,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在钙化和椎间盘积气两种突出征象的检出率明显优于MRI,而脊髓变形、硬膜囊受压等征象的检查中MRI则优于CT,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给予MRI和CT诊断,其中MRI的诊断准确率更好,但是它们各有其独立的优势,应合理使用,对于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可以进行互补,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3):99-101
目的旨在比较分析CT与MRI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均接受CT、MRI检查。结果 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CT检查显示:髓核出现钙化斑点24例,硬膜囊受压16例,出现积气29例,神经根受压13例,其中单侧受压8例,双侧受压5例。而MRI检查显示:38例出现椎间盘变性,硬膜囊受压26例,神经根受压18例,其中单侧受压12例,双侧受压6例;脊髓变性12例。CT与MRI检查在椎间盘变性、钙化、硬膜囊受压、积气及神经根受压、脊髓变性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MRI均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其中,CT能够直观地反映患者椎间盘突出及脊髓、硬膜囊压迫情况,但无法观察椎间隙其他结构。MRI在软组织的探查中辨识度较高,能够清晰有效地显示髓核及神经情况。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究CT和MRI在腰椎间盘突出及不同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及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收集来我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5例,手术前进行CT和MRI检查,证实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者28例,证实腰椎间盘突出症者37例,对照手术结果,对比两种方法检出准确率,比较CT和MRI对腰椎间盘突出征象诊断阳性诊断,分析两者对不同类型腰椎间盘突出鉴别价值。结果在椎间盘膨出、脱出、影出、游离及结节上,MRI和CT检出率无差异(P0.05),在椎间盘突出及合计上,MRI检测结果显著高于CT(P0.05);CT在钙化、积气的诊断上显著优于MRI(P0.01),MRI在椎间盘变性、硬脊膜受压、脊髓变性的阳性率优于CT(P0.05),两者在神经根受压的诊断上无差异(P0.05);在髓核异位、巨大突出、后缘锐角、边界模糊上,CT在RLDH的阳性率分别为78%、82%、42%、75%,在LDH的阳性率分别为8%、13%、10%、32%,存在显著差异(P0.01);在髓核异位、低信号带、后缘不规则、椎间盘变性上,MRI在RLDH的阳性率分别为89%、21%、85%、82%,在LDH的阳性率分别为5%、0%、21%、56%,存在差异(P0.05)。结论两者在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中有各自的优点,CT观察突出的腰椎间盘位置、形态、密度有优势,MRI清晰显示出椎管内构造。  相似文献   

9.
温栋梁 《中外医疗》2014,(27):189-190
目的探讨分析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效果,并为今后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病历资料,患者手术之前均进行MRI和CT检查,并对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性进行判断。结果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其中影像诊断结果主要有38例(38%)为椎间盘突出、22例(22%)为椎间盘影出、15例(15%)为椎间盘脱出、10例(10%)为椎间盘游离、8例(100%)为椎间盘Schmor结节以及7例(100%)为椎间盘真空象。该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经MRI检查之后98例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其诊断的准确率为98%,而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经过CT检查,仅仅有85例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CT诊断确诊率为85%。腰椎间盘突出患者MRI与CT诊断正确率进行比较,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MRI诊断正确率明显优于CT诊断正确率,MRI诊断正确率和CT诊断正确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检测中MRI的检出率最高,但是有着相对较长的扫描时间和较高的价格,CT在腰椎间盘突出检出率低于MRI的检出率,但是比较适用,总的来说,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应合理的结合MRI和CT两种诊断方法进行诊断,进而将其检出率提高,并为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RI与G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广州市正骨医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4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CT和MRI检查,对比MRI和CT检查结果。结果 CT查结果诊断率为95.75%,MRI检查结果诊断率为100%,两种检查方式诊断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和MRI都能有效诊断腰椎间盘突出,但MRI检查诊断率高于CT检查,临床诊断价值更高,值得在腰椎间盘突出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采用MRI与CT检查的价值研究.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于本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检查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CT诊断检查,研究组给予MRI检查,对两组患者检查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种方式的诊断情况及征象检出情况.结果 研究组...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CT、MRI诊断技术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病诊断的意义。方法:本文以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本文研究对象的CT、MRI检查结果,根据CT、MRI显像结果对患者进行初步的诊断,随后经临床症状及多种检查结果综合判定诊断后,分析CT、MRI诊断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病诊断的价值。结果:经CT检查确定诊断的患者有71例,诊断准确率为91.03%;经MRI检查确定诊断的患者有76例,诊断准确率为97.44%;两种检查诊断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MRI可清晰显示出腰椎结构,可快速、准确诊断出腰椎间盘突出病,因此CT、MRI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80例,对患者先进行CT检查,然后进行MRI检查.比较CT和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和CT检查对比,MRI诊断准确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取CT和MRI进行检查,均可以获得较高的诊断准确率,2种方法各具优缺点,可以联合2种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进行诊断,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螺旋CT检查方式通过结合患者的症状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有效地提高诊断准确率.但是对检出椎间游离会受到较大限制.而MRI可以通过任意角度显示病变组织的异常信号,直观性更加强.  相似文献   

15.
崔保刚  张爱琴 《中外医疗》2014,33(4):175-176
目的探讨MRI以及CT检查在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状诊断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所收治的110例被确诊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CT诊断,观察组的患者行MRI诊断,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临床诊断的过程中,当CT扫描发现椎间盘高度外突出椎管内阴影、检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体征不符或检测结果为阴性时,最好对患者行MRI检查,由此可见,MRI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相对较高.同时它还可以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和对比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MRI与CT检查诊断的准确性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在2013年6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1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病患者,均给予MRI和CT检查,然后将结果与经过手术得到证实的数据进行对比,以观察两组对椎间盘突出、游离及真空象以及椎间盘膨出和脱出的检出率。结果MRI组患者椎间盘突出、游离及真空象的检出率均为100%,椎间盘膨出和脱出的检出率分别为94.5%和91.6%,均明显高于CT组检出率(分别为92.5%、88.8%、70.59%、86.49%和83.33%),该两组上述指标对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MRI组的总检出率为97.73%,亦明显高于CT组(87.50%),两组总检出率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2=2.114,P<0.0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MRI有着检出率高的优点,适合在CT不能够得到确诊的临床病例,结合进行诊断,该两种检查方法在临床诊断中可以互补,从而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分析CT检查与MRI检查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8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入院后均采用CT检查和MRI检查.根据患者手术诊断结果 ,比较两种检查方法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与手术结果 进行比较可见,MRI检查比CT检查精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在椎间盘突出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自2005年2月以来有CT检查且资料完整、并经手术证实的5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56例患者中90%腰椎间盘突出发生在L4~5和L5-S1节段,可明确诊断椎管、侧隐窝神经孔的狭窄程度,且根据CT对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分型,对临床治疗和手术有较大的指导意义。结论:CT在诊断椎间盘突出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MRI与CT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优劣,为临床选择影像学检查作出指导. 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2月~2009年2月有MRI及CT影像资料并经手术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7例20个椎间盘. 结果 MRI诊断椎间盘突出17例20个,其中1例1个椎间盘为脱出;CT诊断诊断椎间盘突出16例19个椎间盘,1例1个椎管占位,其中3例3个椎间盘钙化,5例6个椎间盘真空征. 结论 CT与MRI有互补作用,CT结合临床CT检查应为首选检查,MRI是目前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最佳检查手段,在CT检出结果与临床不符时应进一步行MRI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疾病中采取CT诊断的临床价值以及准确率.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诊治的321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均应用CT检查,对比手术与CT检查准确率,研究CT影像结果.结果:本次我院诊治的321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CT诊断准确率98.44%,与手术诊断准确率100%基本一致,P>0.05,不形成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CT扫描直接征象包括新月形、丘半圆形、不规则形.间接征象包括硬膜囊受压变形、椎管狭窄且黄韧带肥厚、硬膜外脂肪间隙移位、变窄、存在钙化者、侧隐窝狭窄、小关节增生者.结论:将CT诊断检查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效果显著,可以提升诊断准确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