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假体周围高糖环境对葡萄球菌生长和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 利用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假体感染的动物模型,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组(金葡菌组,n=40)和表皮葡萄球菌组(表葡菌组,n=60),每组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注入细菌的同时加入0.1ml质量浓度为1%的葡萄糖溶液,对照组加入0.1 ml生理盐水.金葡菌组分别于第2、4、6和8天观察;表葡菌组分别于2、4、6、8、12和16天观察.对不同时间点的膝关节假体感染动物行细菌计数、扫描电镜和组织学观察.结果 金葡菌组第2天实验组和对照组关节液细菌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6),注入细菌后第4、6和8天实验组较对照组细菌生长明显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观察第2、4、6天实验组较对照组假体表面黏附细菌明显增多(P<0.05),细菌生物膜生成明显.组织学观察第2天实验组假体周围组织发现细菌,而对照组未发现细菌.表葡菌组第2、4、6、8、12和16天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菌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体表面黏附细菌没有明显区别(P>0.05).组织学观察第2天实验组和对照组假体周围组织均未发现细菌.结论 假体周围高糖环境对金葡菌感染影响明显,而对表葡菌感染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制作兔膝关节置换假体感染模型,为人工关节假体感染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2只,雌雄不限,体重2.5~3.5 k,平均3.0 kg.将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制成的兔膝关节且垒骨假体植入兔膝关节.32只动物随机分为四组,关节置换术后1周分别向膝关节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1×10~4 CFU、1×10~6 CFU和1×10~8 CFU的ATCC35984葡萄球菌菌液,模拟膝关节置换假体感染.1 周后取材,进行感染率和炎症程度评定、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细菌学评定.结果 接种1×10~6 CFU的细菌足以致所有动物关节感染,超过此剂量则会引起败血症,细菌接种量在0~1×10~8 CFU时感染率和接种细菌量呈正相关(R~2=0.9939).大体观察感染膝关节充满脓液,关节滑膜红肿.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假体表面黏附大量细菌,并有片状胞外黏质物.病理学检查为急性炎症反应.细菌定量分析发现关节液内细菌量明显高于假体表面和组织内细菌量.结论 制作的兔膝关节置换假体感染模型较好地模拟了临床膝关节感染情况,是一种较为成功的膝关节置换假体感染模型,可用于人工关节假体感染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动物接种和伴随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和绿脓杆菌感染的互相作用。方法 采用二组Sprague-Dawley鼠作动物试验。一组用金葡菌或绿脓杆菌接种,另一组接受可变浓度的两种实验微生物的复合菌接种。在接种后14d处死,将来自伤口的标本用来培养。计算相关的每个接种体的感染率,以及将两项接种进行比较。结果 1D_(50)对金葡菌是2.8×10~4CFU,以及对绿脓杆菌是4.8×10~5CFU。10~3CFU的金葡菌与低浓度(10~2,10~3,或10~4CFU)的绿脓杆菌结合产生的感染率,比单独任何一种相同的浓度感染率高的多。结合10~3CFU的金葡菌和10~3CFU的绿脓杆菌产生75%的感染率,比相关的10~3CFU的任何一种微生物CFU高的多。绿脓杆菌的浓度增高时(C10~5,10~6和10~7CFU),这种倾向则倒转,以及感染率则减少至33%(P=0.04)。低浓度的绿脓杆菌(0~10~5CFU)结合10~6CFU的金葡菌产生83%~100%的感染率。在高浓度的绿脓杆菌(10~6及10~7CFU)减少感染率至33%(P=0.005)。结论 当伤口中存在每种低浓度细菌时,在金葡菌和绿脓杆菌之间的协同作用证明,当绿脓杆菌浓度增加时,感染率预期下降。在这种骨科切口模型中,认为低浓度的绿脓杆菌增加金葡菌感染的能力。同时,以这个率值的金葡菌试验,减少绿脓杆菌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速愈乐TM创伤敷料对小型猪感染创面促进愈合和抑菌的作用.方法:以小型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为模型,每只动物用打孔器致伤10个创面,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种菌对照组、水凝胶组、银离子组和速愈乐TM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创面于术后30 min接种1.5×108 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0.1 m...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肾盂。肾炎大鼠肾脏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假手术组(B组)、模型组(C组)和治疗组(D组),每组10只。用致肾盂肾炎大肠杆菌制备大鼠肾盂肾炎模型。观察肾脏大体观改变和光境下HE、PAS染色肾组织纤维化的变化。结果A、B组大鼠尿细菌培养细菌数均〈1^5CFU/ml;C、D组大鼠尿细菌培养细菌数均〉10^5CFU/ml。A、B组大鼠肾脏的大体观和光镜下均正常,但D组较C组在肾脏大体观上肿胀程度减轻,光镜下纤维化程度减轻、肾盂肾盏扩张变形不明显。结论atRA能抑制肾盂肾炎大鼠肾脏炎症反应和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8例严重葡萄球菌(3例为金葡菌,5例为表葡菌)感染在常规抗生素治疗失败后,改用利福平联合青霉素、耐青霉素酶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治疗的经验。实验室证实金葡菌和表葡菌对利福平高度敏感,其最小抑菌和杀菌浓度分别为0.0078和0.25μg/ml。且  相似文献   

7.
假体关节感染是人工关节置换术灾难性的并发症;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主要的致病菌之一。生物膜在金葡菌假体关节感染的发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生物膜保护细菌免于机体免疫,抗生素和杀菌剂的攻击。生物膜的形成包括细菌的初始黏附,细菌聚集,生物膜成熟和细菌脱离生物膜回归游离态四个步骤。根据其主要成分,生物膜可分为多糖胞间粘附素依赖和非多糖胞间粘附素依赖两种;生物膜的其他成分还包括细胞外DNA和磷壁酸等。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膜受激活或抑制生物膜组分的复杂信号分子网络调控的,包括agr基因控制的群体感应系统,受Sar A和sigma B调节的ica ADBC基因簇等。本文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假体关节感染中生物膜形成和调节分子机制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兔膝关节置换(TKA)术后感染模型.方法 设计制作兔膝关节假体,新西兰兔48只行右膝TKA,4周后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膝关节腔内接种无菌0.45%NaCl溶液,实验A、B、C组分别接种5×10~3、5×10~5、5×10~7CFU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监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4周后处死,取材行细菌培养和血培养.结果 感染率:对照组0(0/12);实验A组58.3%(7/12);B组100.0%(12/12);C组100.0%(12/12).血培养阳性率:对照组0(0/12);实验A组0(0/12);B组0(0/12);C组41.7%(5/12).实验组CRP、ESR显著升高,分别于第3、7天达峰值并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 兔TKA术后4周接种5×10~5CFU的MRSA可成功建模.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病原学、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方法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查阅自2003年1月至2012年1月成渝某两家三甲医院收治行人工关节(髋、膝和肘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假体周围感染的病例,了解患者感染的微生物特征,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和预后,并利用医院电话随访平台了解出院患者的感染再发生情况。用多因素回归方法了解对患者预后有影响的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二期翻修对再发感染的影响。结果 10年中共获得资料完整病例72例,髋、膝、肘关节手术分别为26例、44例和2例。其中Ⅰ期置换56例,Ⅱ期置换16例。52.8%(38/72)患者出现了晚期感染。膝关节是感染最常见的部位。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是最常见的感染病原菌(30.6%),其次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9.4%)和鲍曼不动杆菌(8.7%)。对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总痊愈率为41.7%,其中二期翻修的患者治愈率为(83.3%),其它治疗方式的治愈率(36.7%)。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二期翻修是对患者预后有统计学意义的有益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也显示二期翻修发生感染复发几率显著低于非二期翻修组。结论金葡菌是引起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最常见病原菌,二期翻修是治疗置换术后感染的适宜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稳定型生物发光临床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假体周围关节感染(PJI)动物模型并探讨其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噬菌体Phi11侵染带Lux发光基因的标准菌株BD1652,并通过噬菌体转导将Lux基因导入PJI临床菌株金葡菌ST1792基因组DNA,进而构建成稳定型生物发光临床菌株ST1792-Lux。通过抽纸牌,将10只健康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使用克氏针作为两组模型动物的左膝关节假体。术中实验组左膝关节内注入10μl(105CFU)ST1792-Lux菌液,对照组注入等量0.9%氯化钠溶液,术后1、3、7、14 d,采用活体成像系统(IVIS)检测生物发光强度随时间变化;并于术后2周观察小鼠左膝关节病理学变化。以非配对t检验对ST1792-Lux和ST1792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和同一时间点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左膝平均生物发光强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临床株筛选,噬菌体Phi11转导获得生物发光菌株"ST1792-Lux",无抗生素筛选条件下连续传代培养48 h,ST1792-Lux稳定发光;Lux基因重组于ST1792基因组DNA内,较之野生株ST1792,ST1792-Lux在生长能力和不同培养条件下成膜能力(tTSB=1.16,1.29;tTSBG=0.38,0.31;P均0.05)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VIS检测示,术后每个时间点(1、3、7和14 d),实验组较对照组的左膝平均生物发光强度均明显增高(t=9.13,10.72,14.48,7.46;P均0.05)。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稳定生物发光临床株S.aureus PJI动物模型,其稳定性高、重复性好,可用于临床株S.aureus PJI的致病分子机制和各种干预措施有效性的体内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普通型与轻量型补片在污染情况下对细菌的耐受能力。方法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二组,每组各16只。实验组植入轻量型补片,对照组植入普通型补片。取大肠埃希菌0.1 ml(浓度为5.5×10^3 CFU/ml),喷洒在植入补片表面。分别于术后4 d及1周处死大鼠,取补片行细菌培养。结果4 d时,实验组细菌培养阴性,对照组细菌阳性率100%,1周后,实验组细菌阳性率40%,对照组细菌阳性率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P=0.01)。结论污染状态下,大孔轻量型网片较传统网片更能耐受细菌污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普通外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普外科病房74例医院感染病例送检标本中培养分离出的149株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利用SPSSl7.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构成比描述,率的比较采用,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普外科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33.33%)、血液(15。15%)和腹腔(13.13%)。149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09株(73.15%),革兰阳性球菌20株(13.42%),真菌20株(13.42%);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中,位居前3位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26.85%),大肠埃希菌(17.45%),铜绿假单胞菌(14.09%)。革兰阳性球菌中,依次为D群屎肠球菌(5.37%)、人葡萄球菌(3.36%)和表皮葡萄球菌(1.34%)。分析了2304例普外科手术病例,术后肺部感染率1.82%,手术部位感染率2.39%;与全院患者肺部感染率3.12%,手术部位感染率7.9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11.95,,=93.33,P〈0.01)。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鲍曼不动杆菌51.52%,大肠埃希菌42.42%,铜绿假单咆菌24.24%(耐药率在71.3%~100%)。结论普通外科临床病原菌耐药呈上升趋势,多药耐药日趋严重,加强普外科病原菌耐药性检测,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用药,对防止耐药菌株产生和扩散,降低和治疗外科感染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载去甲万古霉素缓释钢板在兔胫骨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模型中的预防作用。方法新西兰白兔64只,制备胫骨中段单侧皮质横断骨折模型,分别置入载去甲万古霉素缓释钢板(32只)和普通不锈钢钢板(32只),注射1×10^5CFU/ml金葡菌,于第1、3、7、14、28天留取病理标本,从病理学和放射学角度比较两种钢板对兔胫骨金葡菌污染模型的预防作用。结果50只兔存活,两组各25只。实验组发生骨髓炎8只,感染率为32%;普通不锈钢钢板对照组发生骨髓炎23只,感染率为92%,两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X线片比较显示:发生感染兔均有骨破坏、骨赘形成、软组织脓肿影等变化,但实验组较对照组发生率低(P〈0.05)。病理学显示,感染兔较未感染兔的软组织及骨HE染色显示: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分布,骨质呈小灶性坏死至片状坏死。结论从病理学和放射学角度观察,载去甲万古霉素缓释钢板在兔胫骨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模型中有较明确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合适病例,探讨抗生素骨水泥的应用是否可以降低其术后感染率。方法对1994年至2009年本组所有接受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按是否使用抗生素骨水泥分为两组,分析年龄、性别、BMI、糖尿病、基础疾病、HSS评分、手术时间的差别,对其中的差异项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找出影响TKA术后感染的因素,并对感染病例进行感染时问、致病菌、药敏结果等分析。结果抗生素骨水泥组相比于非抗生素骨水泥组,其感染率方面并无统计学差异(8/945vs5/701,x^2=0.0913,P〉0.05)。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抗生素骨水泥应用并不能降低感染率[OR=1.241,95%CI(0.402,3.834),x^2=0.140,P〉0.05]。13例感染病例分析表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占38%,传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仅占23%,临床常用的庆大霉素骨水泥无法完全覆盖。结论对抗生素骨水泥的使用仍应保持审慎的态度,避免过度使用造成的医疗资源浪费以及抗生素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和术后CD14^+单核细胞人自细胞DR抗原(CD14^+/HLA-DR)表达率的变化在术后感染预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按美国胸科医师协会/危重病医学会的定义,将83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分为非感染组、感染组、感染性休克组,分别测定3组患者术前血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肌酐,计算MELD评分,并动态检测术后CD14^+/HLA—DR表达率,分析其在感染监测中的价值。结果:感染组和感染休克组术前血胆红素、INR、血肌酐和MELD评分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1),CD14^+/HLA-DR表达率均显著低于非感染组(P〈0.01)。感染组和感染休克组之间比较,上述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感染发生后,感染组、感染性休克组的CD14^+/HLA—DR值显著下降,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感染最重时两组的CD14^+/HLA—DR值均降到最低值,与非感染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术前MELD评分和术后CD14^+/HLA—DR表达率是监测肝移植术后感染发生及判断预后的良好指标。对术前高MELD评分或术后可疑感染的患者,动态监测CD14^+/HLA-DR表达率对病情判断和治疗调整均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BV感染对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的发生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HBV感染的AFLP孕妇9例和无HBV感染的AFLP孕妇42例进行对比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HBV感染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生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伴有HBV感染的AFLP孕妇发生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且其发病时间显著早于无HBV感染的AFLP患者,两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伴HBV感染的AFLP孕妇早产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无HBV感染的AFLP孕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HBV感染可使AFLP的发生率增高,易引起早产、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率增高,应加强对该类患者的孕产期监护和治疗,以保证母婴的健康和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膝关节抬高屈曲位是否有效减少术后出血。方法60例TKA患者术后随机分成A、B两组,各30例。A组:术后采用自制组配式抬高支架将手术膝置于大腿抬高60。屈膝45。位;B组:患肢小腿下垫枕抬高伸直位。术后两组均放置负压引流24h。比较两组术后24h出血负压引流量、术前和术后血红蛋白差值、两组术后24小时疼痛评分和并发症。结果术后24h的总引流量,A组为(331.75±55.04)ml,B组为(558.52±94.36)ml,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血红蛋白的差值,A组为(2.8±1.1)g/dl,B组为(3.6±1.2)g/dl,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VAS评分,A组为(4.9±0.6),B组为(5.1±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术后3个月随访时均未发现感染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结论TKA术后膝关节抬高屈曲位能有效地减少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噬菌体对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小鼠肠源性脓毒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双层琼脂法从环境中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噬菌体.通过腹腔注射氨苄青霉素和环磷酰胺的方法,同时经口感染耐氨苄青霉素鲍曼不动杆菌,建立小鼠肠源性脓毒症模型.在细菌感染前1d、感染结束后2d,以及感染结束后6d给予噬菌体治疗,观察小鼠的存活情况.另取未给予噬菌体治疗小鼠作为对照.各组分别设6只小鼠.采用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均数t检验比较噬菌体治疗组和对照组小鼠外周血和肝脏内炎症因子水平,以及肝脏和脾脏内的细菌数量.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引起肠源性脓毒症小鼠全部死亡的最小致死量为1×107 CFU/mL.在感染前、结束后2d和6 d给予噬菌体治疗,分别有2,4,3只小鼠存活,对照组全部死亡.噬菌体治疗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子因子(TNF)-α和IL-6水平分别为(105±6) ng/L,(105±11)ng/L和(104±12) ng/L,明显低于对照组(t=5.04,9.05和9.33,P<0.01);噬菌体治疗组小鼠肝脏内的IL-1 β和TNF-α水平分别为(104 ±9) ng/L和(104±11)ng/L,亦低于对照组(t=13.70和12.80,P<0.01),但IL-6水平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6,P>0.05);噬菌体治疗组小鼠肝脏和脾脏内细菌数量分别为(2.9±1.3)×103CFU/g和(8.3±7.6)×102 CFU/g,明显低于对照组(=9.16和8.96,P<0.01).结论 噬菌体治疗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肠源性脓毒症确切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制备新西兰大白兔胫骨慢性骨髓炎动物模型的方法及经验。方法30例健康新西兰大白兔,戊巴比妥钠全麻后利用5mm骨钻在胫骨近段钻孔,制造骨缺损,向骨髓腔内注射5μL鱼肝油酸钠(作为硬化剂)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注射总量为2×106cfu),骨蜡封闭后不做任何治疗。4周后采用大体观察、放射学、细菌学及组织病理学等方法评价动物模型的制备情况。结果所有大白兔都可以看到早期伤口流脓、局部组织肿胀、病腿跛行,不同程度食欲减退伴有体重减轻。术后早期有3例因菌血症死亡,27例放射学表现为典型的骨髓炎,具体表现为中度到广泛的皮质反应,皮质骨破坏,轻度到广泛新骨形成,在胫骨髓腔的近端多有死骨形成,均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病理学显示为慢性活动性炎症、骨溶解、并有新生编织骨,造模成功率为90.O%(27/30)。结论使用本方法可较为稳定可靠地制备出兔胫骨慢性骨髓炎动物模型,值得在骨髓炎的动物研究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主要致病菌的分布及其抗生素敏感情况。方法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196例胆道感染患者进行胆汁细菌培养和抗生素敏感情况分析。结果从164例患者的胆汁中共分离171株需氧菌,总阳性率为83.67%(164/196)。171株中革兰阴性菌112株,占65.50%;革兰阳性菌59株,占34.50%。革兰阴性菌的主要致病菌包括大肠埃希菌(35.00%)、肠球菌(27.49%)、肺炎克雷白菌(10.00%)和铜绿假单胞菌(4.00%)。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酶烯类药物、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仍比较敏感,耐药率分别为低于1.8%、3.5%、11.1%;革兰阳性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耐药率分别为低于6.1%、0。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检出率依然较低,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6%、0。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可作为治疗胆道感染的首选用药。当革兰阳性菌如肠球菌或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致病菌时,应根据胆汁培养结果选用窄谱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