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80岁以上高龄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对80岁以上高龄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21例为全髋关节置换,18例为全膝关节置换。研究两组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生化指标TP、ALB降低;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前后的TP、ALB差别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LB增高、A/G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MD和CRP在术前和出院时变化不大(P>0.05)。疼痛、功能、下肢畸形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前,术后1、6个月评分逐渐增加,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关节功能、活动度、肌力状态、屈膝畸形、稳定性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前,术后1、6个月评分逐渐增加,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全髋关节置换术切口皮肤坏死1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深静脉栓塞1例;假体周围骨折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80岁以上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由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脊柱骨病外科主办,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承办的“2009年人工关节置换标准化手术学习班”定于2009年10月16日~18日在惠州市召开。期间将有著名专家进行专题报告并与大家共同讨论人工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技术及围手术期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对全膝、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进行直播并对学员自带疑难病例展开现场讨论。欢迎国内外各级骨科同仁报名参会。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明确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优越性。方法 对1996年1月-2000年1月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的高龄股骨颈骨折8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FHR)56例,平均随访4年1个月,全髋关节置换(THR)31例,平均随访4年3个月。结果 FHR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THR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THR组,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THR组,且两组Harris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 高龄股骨颈骨折采用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的手术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关节功能好,疗效满意,应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5例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患者进行心理、生活、功能锻炼等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 25例患者术后膝关节疼痛消失,功能改善明显,术后未发生并发症。结论提高围手术期护理质量,可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成功率,促进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治疗特点,探讨其疗效。方法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56例,其中半髋置换32例,全髋置换24例。骨折按Garden分型,型26例,型30例。结果56例患者均安全度过手术期,术后发生并发症7例,行翻修术1例,入院期间患者无死亡。随访12~28个月,按Harris标准评分:优39例,良12例,中4例,差1例。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适宜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缜密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安全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张小斌  王坤正 《中国骨伤》2004,17(12):769-770
随着全髋关节置换(THA)手术数量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翻修的病例也逐年增加,翻修手术难度大,效果比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差,假体的选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翻修在临床应用的原因分析;方法:1999年5月~2008年1月共有54例患者在我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其中男性67例,女性33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38岁(平均56.7岁),其中人工全髋关节置换24例,人工股骨头置换30例,假体柄松动41例,假体臼松动33例,假体柄断裂4例,首次关节置换手术后翻修时问最短9个月,最长20年,翻修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年4月;结果:54例中有4例术后发生感染,2例经换药后好转,1例转为窦道,换药不愈合,1例术后4个月发生感染,二次于术,其余患者疗效满意,根据Chamlev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疗效评价标准Ⅵ级18例,V级22例,Ⅳ级8例,Ⅲ级3例,Ⅱ级3例,无I级病例。术后所有患者生活均可自理。结论:对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等原因造成患者功能障碍,影响正常生活的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应掌握严格的手术适应证,针对不同原因造成的翻修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手术,掌握熟练的髋关节置换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Bourne  RB  Chesworth  B  Davis  A  胡孔足 《临床骨科杂志》2009,12(5):564-564
全髋置换与全膝置换广泛应用于治疗髋关节以及膝关节终末期病患,长期的应用证实关节置换可以显著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作者通过比较全髋置换与全膝置换的治疗结果了解这两种手术的疗效有无差异性。比较的内容包括:①是否愿意再次手术;②WOMAC评分;③是否达到期望的目标;④满意度。结果显示,全髋置换术组更愿意再次接受手术,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全髋和全膝置换手术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时机对手术失血量和术后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单侧初次关节置换262例中全髋关节置换179例,术前开始使用低分子肝素82例,术后开始使用97例;全膝关节置换83例,术前开始使用低分子肝素44例,术后开始使用39例.根据患者身高、体重及手术前后红细胞压积和输血量,计算两种给药时机的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及其占原血容量的比例,并比较DVT发生率.结果 (1)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前开始使用低分子肝素组总失血量平均为1638ml,占原血容量的38.1%;术后开始使用低分子肝素组1425ml,占原血容量的34.2%.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前使用低分子肝素组1569ml,占原血容量的37.4%;术后开始使用低分子肝素组1319ml,占原血容量的31.6%.全髋和全膝置换术前开始使用与术后开始使用低分子肝素比较总失血量与其占原血容量比例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全髋关节置换DVT的发生率为16.2%,全膝关节置换为2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前使用低分子肝素可增加全髋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时机对术后DVT的发生率无影响,术后再使用低分子肝素更安全.  相似文献   

10.
全髋关节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行全髋关节置换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分别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B组,A、B组术后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随访3年时A组Harris评分优于B组。结论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可达到较满意的效果,全髋关节置换远期效果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  相似文献   

11.
预存自体输血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减少异体输血的措施,介绍一种较理想的自体输血方法。方法:自1997年12月-2001年1月,对80例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进行了预存自体输血。采血前、后前4d检测血红蛋白(HGB),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结果:预存自体血23700ml,平均409ml,58例(72.5%)患者无需异体输血顺利度过围手术期,22例(27.5%)患者补充异体输血7392ml,平均336ml,而同期未做预存自体输血者输异体血69741ml,平均567ml,没有发生与预存自体输血相关的并发症。结论:预存自体输血简便,经济、安全、有效,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基本上依靠预存自体输血能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12.
全髋关节置换在晚期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晚期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效果。方法笔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178例(204髋),假体均选择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手术前后均进行Harris评分。结果患者随访6~90个月。通过Harris评分,临床疗效满意。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患者,手术满意率在90%以上,对于年纪相对年轻的晚期股骨头坏死,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是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3.
微创全髋置换术作为一项新技术在近几年有了很大的发展,许多学者在临床实践中提出多种不同的微创全髋置换手术入路.该文就文献报道的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入路及其特点、争议和未来展望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对人工髋关节翻修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经验,以便规范手术操作,提高远期疗效。方法总结自1999~2010年,对78例80髋行全髋关节翻修术,分析翻修原因。初次关节置换类型:全髋关节置换40例,单极股骨头置换12例,双极股骨头置换26例。翻修距初次手术时间:1年内11髋,1~2年6髋,5~10年42髋,10~17年21髋。结果根据本组统计,翻修常见原因依次为假体无菌性松动、髋臼磨损、假体位置不良、术后感染、假肢周围骨折、人工关节脱位及假体断裂,而且其中某些病例失败原因往往存在合并症。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作为髋关节重建的一种有效方法,其远期疗效有赖于适当的假体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正确的手术操作以及出现并发症后的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导航全膝关节置换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福兴  李程 《中华骨科杂志》2006,26(10):699-702
医学影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空间示踪技术的发展与结合产生了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computer assisted orthopaedic surgery,CAOS),该技术亦被称为计算机手术导航,计算机导航极大地提高了人工全膝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近两年,计算机导航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技术在欧美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开展;从其初期的应用报告提示该系统可以极大地改善术中,术后下肢的力学对线,辅助术中软组织平衡调节,改善术后关节的活动范围,取得了很好的近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髋关节置换临床使用量不断增加,使用时间不断延长,髋关节的翻修数量和翻修难度亦随之上升。2000年,全美共行183000例全髋关节置换,其中翻修手术31000例,占17%左右,在我国目前尚缺乏全国性的统计结果。比起初次置换,髋关节翻修面对的情况多变复杂,尤其是国人对疾病耐受性和认识不足,往往在治疗上有所拖延,使得股骨侧骨缺损变得更加严重和复杂,对医生而言则手术难度大,要求的手术技术高,是对关节外科医生的一大挑战。  相似文献   

17.
全膝置换存在多种可能的严重并发症,包括死亡。为研究手术相关死亡率与等待手术死亡率的差异,作者分析报道了一项大宗病例调查,计算初次全膝置换2 695例30 d死亡率和2 527例90 d死亡率,与相应的等待进行手术5 857例30 d死亡率和5 689例90 d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手术组的30d死亡率和90 d死亡率均显著高于等待手术组。  相似文献   

18.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病例分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原因,评价全髋翻修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33例34髋。初次关节置换类型:全髋置换21例,双杯髋关节置换1例,人工股骨头置换11例。翻修原因:无菌性松动23例24髋,髋臼位置不良1例1髋,股骨头置换后髋臼磨损5例5髋,感染4例4髋。翻修距初次手术时间:1年以内5髋,1~2年1髋,5~10年18髋,10~13年10髋。翻修假体类型:非骨水泥型假体20髋,混合型假体7髋,骨水泥型假体7髋。结果平均随访3.5年。1例术后半年发生股骨柄松动进行再翻修,其余病例假体保留,优良率为82.4%。结论翻修的最常见原因为无菌性松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时髋臼磨损也是翻修原因之一,对较年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如行假体置换,最好采用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术采用非骨水泥型假体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髋关节结核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时机及手术处理方法。方法分析全髋关节置换配合术后抗结核药物21例髋关节结核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1例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良好,随访2年术后效果稳定。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晚期成人髋关节结核有效手段,可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体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优缺点。[方法]比较32例37髋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普通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异同。[结果]小切口组平均切口长度为7.7cm,普通切口组为11.5cm(P〈0.05);小切口组平均手术时间为95min,普通切口组为51min(P〈0.05);小切口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80ml,普通切口组为299ml(P〈0.05);小切口组及普通切口组在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小切口组1例术中出现大转子尖骨折、股骨颈截骨过多、髋臼内凸,1例因髋臼安放角度异常于术后第3d出现髋关节脱位,行扩大切口调整髋臼假体角度后恢复正常;普通切口组术中、术后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与普通长度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相比,小切口手术在出血量、组织损伤程度、手术时间方面并无明显优势;由于切口小,术野受限,手术操作比较困难,易出现假体安装位置异常等问题。在熟练做好普通切口全髋置换手术、不增加手术损伤的前提下,可尽量减小手术切口长度,没有必要刻意追求小切口全髋置换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