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观察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MP)140及纤维蛋白肽A(FPA)水平的改变,以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常规使用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后上述指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小板参数和功能指标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美国ABBOTT公司cell—DYN3700血细胞分析仪对53例HFRS患者各病期的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压积(PCT)进行测定;使用TYXN-91型智能血液凝集仪测定1分钟聚集率(PAG1)、5分钟聚集率(PAG5)和最大聚集率(PAGM)。结果 发热初期MPV和PDW增加、PLT和PCT减少、血小板聚集功能减低,低血压休克期最为严重,之后回升,多尿期接近正常,恢复期基本正常。结论 对HFRS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和功能指标进行动态监测,了解其消长规律,有利于判断患者的疾病状态,以便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大衣高血压(WCH)患者的血小板功能.方法:选初诊的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 WCH 患者、正常血压(NT)者各35例,通过诊室血压测量和24 h动态血压监测,同时测定并比较3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Tmax)、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含量、平均血小板容积(MPV) 、血小板数量的变化.结果:和NT对照组相比,EH组和WCH组 PAGTmax、血浆血小板GMP-140含量、MPV均明显增加(P<0.05)而三组血小板计数无统计学差异,同时EH组的PAGTmax、血浆血小板GMP-140含量、MPV均高于WCH组(P<0.05).EH组和WCH组MPV与24 h平均舒张压、GMP-140含量均正相关( P<0.05).结论:WCH存在血小板活化,可能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4.
门腔分流术对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新型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的推出,为评估血小板功能提供了可靠而简单的方法.本文对46例肝炎后肝硬化(PHC)脾功能亢进行门腔分流术患者,采用美国Coulter Onyx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对血小板计数(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LT)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4项分析参数进行测定,进一步了解肝硬化患者门腔分流术前后血小板参数的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丽明  齐栋  初晓霞 《山东医药》2008,48(25):44-45
测定尿毒症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及血小板参数[血小板数(PE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大多数尿毒症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P<0.01),PLT、MPV及PDW减少(P均<0.05).提示尿毒症患者存在血小板功能障碍及血小板参数异常,可为其病情监测、疗效判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对50例肝硬化及19例原发性肝癌患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扳压积(PCT)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四项参数进行测定,同时检测其聚集功能(PAg),以进一步分析肝硬化、肝癌患血小板数量及功能的变化,为肝硬化肝癌患血小板功能和出凝血机制的初步判断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7.
老年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及血小板功能改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血小板粘附、聚集、释放功能的改变及与老年慢笥肺心病和呼吸衰竭发展的关系。方法 生物定量法观察老年慢性呼吸衰竭组患者(55例)、老年健康人组(40组)及非老年健康人组(35例)血以激活因子(PAF)的改变,放免法观察血以膜GMP140、血小板释放功能、血小板粘附功能(PADT)和血小板聚集功能(PAgT)的变化。结果 老年慢性呼吸衰竭组PAF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功能变化。方法 用血小板功能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聚集、ATP释放 ,用胶原珠法测定血小板粘附。结果 糖尿病患者血小板聚集率、ATP释放均较健康人增高 (P<0 .0 5) ;糖尿病患者血小板体积明显增大 ,与健康人比较有明显差异 (P<0 .0 0 5) ;血小板粘附率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功能亢进表现为血小板聚集、ATP释放反应增强 ,平均体积变大 ,但没有见到血小板粘附功能的亢进。这些指标可作为糖尿病患者并发血栓性疾病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各型乙肝患者血小板功能的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检测353例各型乙肝患者血小板功能的五个项目:血小板总数、血块退缩、粘附试验、聚集试验、血小板第3因子有效性。和对照组比较,各型乙肝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异常有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急性型、慢性型、肝硬化和慢性重型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乙肝患者除有血小板数量的改变外,还有质量的改变,因此,全面的血小板功能检测可作为估计乙肝患者肝损害程度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及凝血功能参数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 ( ACS)患者血小板及凝血功能的改变。方法 以血小板分析仪及全自动血凝仪对 60名健康人及 74例 ACS患者进行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检测。结果  ACS组内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无显著差异 ,凝血酶时间 ST段抬高组明显短于无 ST段抬高组 ,与对照小组相比所有数据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ACS患者血栓形成中有血小板参与 ,凝血活性增强 ,纤溶活性降低 ,且 ST段抬高组较无抬高组更低 ,与临床干预对策一致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三项参数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应用血液分析仪,测定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旨在进一步了解肝硬化患者有关血小板参数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肝硬化(包括代偿期和失代偿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诊断类型血吸虫病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四项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68 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以下简称“慢血”)、76 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以下简称“晚血”,其中巨脾型52 例、腹水型24 例)以及78 例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PLT、MPV、PDW、PCT。结果 慢血组和晚血组PLT、PCT 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其中晚血组随着病情的进展,肝纤维化程度 加深甚至出现肝硬化,其MPV、PDW 也发生变化,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检测血小板各项参数值,可为血吸虫病患者特别是晚血患者病情诊断提供初步评价,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病人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健康青壮年、老年人血小板功能、颗粒膜蛋白-140及电泳率进行测定,研究老年人血小板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老年人血小板1、3、5分钟聚集率及最大聚集率明显高于青壮年组(P<0.001),颗粒膜蛋白-140数量显著增多(P<0.05),而老年人血小板电泳率明显降低(P<0.001)。结论认为老年人的上述改变可能与老年人易形成血栓及其并发病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4.
出血是尿毒症患者很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而其发生机制目前还不很清楚。近年来研究表明 :血小板聚集功能的下降是尿毒症患者出血的重要原因[1] 。为进一步探讨血小板在尿毒症患者出血中的作用以及血液透析的影响 ,我们运用血液凝集仪和流式细胞仪 ,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小板聚集功能和血小板膜糖蛋白CD4 1、CD61和CD4 2进行了研究。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尿毒症组 :慢性肾衰 (CRF)患者 2 2例 ,男 12例 ,女 10例 ,年龄 36~ 65(平均 51± 13)岁 ,均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所致的尿毒症。所有患者于入院前从未血液透析 ,入院后开…  相似文献   

15.
观察43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浆vWF:Ag,GMP-140,t-PA,A,PAI:A及PAgT的改变,结果血浆GMP-140及vWF:Ag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慢性ITP时存在血小板活化及血小板与人皮细胞粘附功能增强;PAgT低于正常组,表现血小板聚集性下降。纤溶活性指标:t-PA:A降低,PAI:A升高且呈正相关,表明慢性ITP时有纤溶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西洛他唑对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及蛋白激酶B(PKB)的活性变化。方法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48例,随机分2组,即西洛他唑(cilostazol,CS)组和阿斯匹林(aspirine,AS)组;26例健康老年人作对照组(NC组)。UAP组在常规抗凝治疗的同时给予抗血小板治疗,即CS组给予CS100mg口服;AS组给予AS300mg口服。于用药前10min及用药后35h、6h、24h测定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PKB的活性变化。结果所有老年UAP患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均较NC组明显增加(P<001);胞膜PKB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而胞浆PKB表达则显著降低(P<001)。口服CS、AS后6h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较用药前降低最明显(P<001),但24h时CS对血小板聚集仍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AS已不明显。口服CS6h后UAP组患者血小板胞膜PKB活性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001);而胞浆PKB表达则已明显升高。AS组二指标虽有所变化,但用药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老年UAP患者体内血小板处于活化状态,CS能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作用优于AS,为抗血小板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张平  贠春梅  马玉莹 《山东医药》2003,43(20):37-38
为探讨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1999年2月~2002年3月,我们检测了62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生成素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血小板生成素水平改变在肝硬化患者的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采用DIANA五分类血细胞计数仪测定 33例肝硬化和 2 5例对照组血小板计数 (PLT) ,同时应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血小板生成素 (Tpo)水平。虽然肝硬化血小板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但Tpo水平不但不升高 ,反而下降呈正相关 ,但两者比较无差异 (P>0 0 5 )。肝硬化患者因肝脏Tpo产生不足是导致血小板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变化 ,我们使用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二磷酸腺苷 (ADP)做诱导剂 ,对12 2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进行检测 ,观察 5分钟内最大聚集率 (MAR)、最大波幅所需时间及聚集曲线图像波型 ,并分析其临床意义。对象与方法1.对象 :我院 1995年 3月~ 2 0 0 0年 12月间住院和门诊急性酒精中毒患者 12 2例 ,其外周血小板计数在正常范围 ,近 1个月内未使用影响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年龄 2 1~ 5 9岁 ,平均年龄 ( 3 8.8± 6.9)岁 ,男性 10 9例 ,女性 13例。按病情轻重将 12 2例患者分为 3期[1 ]…  相似文献   

20.
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血小板量及聚集性改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PPP自动平衡血小板聚集仪测定了35例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患者外周静脉血血小板量,血小板聚集率(AGG)。结果表明:ACST患者血小板量及血小板AGG明显下降,血小板活化参与ACST的病理过程;血小板量与聚集性改变,不仅与病情程度有关,而且与预后密切相关。临床测定血小板量及其聚集性对ACST的病情程度判断及预后估价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