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前后快速尿素酶试验诊断的准确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快速尿素酶试验(RUT)在根除治疗前后诊断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准确性。方法 选择250例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123例无Hp根除治疗史,127例为Hp根除治疗后复查患者。每例患者取胃窦和胃体活检标本各3块,分别用于RUT、细菌培养和病理组织学检查。以细菌培养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即培养和(或)组织学检查结果阳性者为Hp阳性,而培养和组织学检查结果同时阴性者为HP阴性或HP根除。结果 末行Hp根除治疗的患者RUT正确的诊断了86例Hp阳性中的84例和37例Hp阴性中的34例,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7%和91.9%。根除治疗后RUT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4.3%和99.0%。然而,根除治疗后6个月以上复查胃镜,RUT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达100%。结论 根除治疗前和根除治疗后6个月以上复查,RUT诊断Hp感染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2.
一、根除Hp后的再阳性率 北海道大学石塜淳报告了Hp根除后再阳性的随访结果。他们用~13C-尿素呼气试验(UBT)、快速尿素酶试验、培养和组织学检查检测Hp,治疗后1个月全部试验阴性作为Hp根除,340例患者治疗后265例Hp转阴,根除率为78%。对这些患者进行随访,平均观察时间为14个月,其中随访1年以上72例,2年以上21例。在3个月、6个月和1年时分别有4例、1例和3例再阳性,累积再阳性率4%/年。随访1年后,未再出现新的再阳性病例。作者认为Hp根除治疗后1月转阴的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内可分解尿素酶菌群对基于尿素酶阳性诊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的影响。方法胃镜下取疑为Hp感染患者的胃黏膜,行快速尿素酶检测(Rapid urease test,RUT)及细菌培养,根据培养物的菌落形态、革兰染色、RUT及Hp特异性16SrRNA基因片段PCR进行Hp的鉴定;提取胃黏膜组织DNA,通过Hp特异性PCR进行Hp感染快速诊断。对Hp阴性(Hp培养或特异性PCR阴性)而RUT阳性胃黏膜培养的非Hp(nonHp)进行常规尿素酶生化试验,选取20株尿素酶阳性non-Hp利用细菌16SrRNA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并测序,利用NCBI系统进行序列比对,鉴定细菌种类。结果 606例患者胃黏膜RUT阳性率为58.4%(354/606),Hp培养阳性率29.7%(180/606)。Hp培养阴性胃黏膜特异性PCR阳性113例,Hp感染率为48.35%(293/606)。胃黏膜RUT阳性率高于胃黏膜Hp感染(χ2=1,2.337,P0.05)。61例RUT阳性Hp培养或特异性PCR阴性的胃黏膜培养出80株non-Hp,其常规尿素酶生化检查均阳性。对其中20株尿素酶阳性non-Hp进行测序鉴定,均为产尿素酶菌。结论胃内存在除Hp外其他细菌,包括尿素酶阳性non-Hp,可造成RUT阳性,干扰Hp感染的实验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胃舒散、呋喃唑酮和阿莫西林对幽门螺杆菌 (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 (DU)的疗效及根除Hp对溃疡复发的影响。方法 :73例 Hp阳性 DU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三联组 4 1例 ,服用胃舒散 2 .0 g,呋喃唑酮 0 .1g,阿莫西林 0 .5 g,各 3次 /d ,2周后再继服胃舒散 4周。雷尼替丁组 32例 ,服用雷尼替丁 0 .15 g,3次 /d,共 6周。治疗前后均记录胃痛症状 ,内镜观察溃疡情况 ,并进行 2年随访。Hp检测采用 Warthin- Starry银染色法 ,1 4C-尿素呼气试验或快速尿素酶试验 ,2项阳性为 Hp感染 ,阴性为 Hp根除。结果 :6周治疗结束后 ,两组溃疡愈合率均为10 0 %。三联组临床症状缓解率、副反应发生率为 97.6 %和 18.8% ,雷尼替丁组为 93.8%和 9.4 % (均 P >0 .0 5 )。三联组 Hp根除率 (92 .7% )显著高于雷尼替丁组 (0 % ,P <0 .0 1)。 Hp根除的 38例中 ,1年及 2年溃疡复发率为(5 .3% ,10 .5 % )均显著低于 Hp持续感染者 (2 8.1% ,4 6 .9% ,P <0 .0 1)。结论 :以胃舒散为主的三联疗法具有疗效高、副作用少、溃疡复发率低的优点 ,是一种根除 Hp的较好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前虽有多种试验可证实Hp根除情况,但尚缺乏一种临床上普遍接受的“金标准”。研究者比较了定期IgG血清学检查、快速尿素酶试验(RUT)、细菌培养和~(14)C-尿素呼气试验(UBT)判定Hp根除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幽门螺杆菌 (Hp)相关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在根除Hp后胃食管反流病 (GERD)发生率是否有增高 ,目前尚有争议[1] 。根除Hp前患者是否有GERD症状、根除Hp前的GERD是否对根除后的GERD发生影响不甚清楚。我们前瞻性地观察了Hp相关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伴发的GERD与根除Hp后GERD发生的相关性。对象与方法1.对象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96例均经内镜证实。Hp阳性的判断标准为组织学染色和快速尿素酶试验均为阳性。GERD的诊断依据患者具有典型的烧心、反酸症状 ,且内镜提示反流性食管炎或应用奥美拉唑 2 0mg ,每日 2次 ,连续 1周症状消失或基本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高氨血症的关系。方法采用尿素酶快速试验(RUT),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和血清抗Hp抗体测定,对64例肝硬化患者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和血氨测定。对Hp阳性者给予根除治疗后复查血氨,比较根除治疗前后血氨浓度。结果肝硬化患者Hp感染率为67.2%,在根除Hp治疗后血氨浓度明显下降,与根除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Hp阳性者与Hp阴性者血氨浓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p感染可导致肝硬化患者血氨升高,根除Hp后可使血氨水平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在粤东地区采用10d序贯疗法与传统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汕头市、揭阳市、汕尾市经胃镜下胃黏膜Hp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或者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的患者13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7例,采用10d序贯疗法治疗,即前5d口服泮托拉唑20mg+阿莫西林1000mg,bid,后5d泮托拉唑20mg+克拉霉素500mg+甲硝唑400mg,bid。对照组65例,采用标准三联疗法:泮托拉唑20mg+甲硝唑400mg+阿莫西林1000mg,bid,疗程7d。疗程结束后4周行快速尿素酶试验或者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94.03%,对照组73.8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粤东地区采用10d序贯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根除率高于传统的7d三联疗法。  相似文献   

9.
功能性消化不良根除幽门螺杆菌后症状改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将治疗前胃黏膜组织学特征作为幽门螺杆菌(Hp)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根除Hp后症状改善疗效预测指标的可能性,以提高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水平.方法 连续调查240例进行胃镜检查Hp阳性FD患者,其中190例接受三联抗Hp治疗,另50例作为对照,给予奥美拉唑治疗,疗程均为7 d.治疗前胃黏膜组织学按新悉尼系统标准进行评估.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和6个月(治疗组)用C13-尿素呼气试验评估Hp.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6个月用消化不良调查表对症状程度进行评分,并计算仍有症状率,分析治疗前胃黏膜组织学与根除Hp后症状改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Hp阳性FD患者分别有35.3%和42.6%在根除Hp后1个月和6个月消化不良症状改善显效,且根除Hp者症状缓解率显著高于Hp根除失败者(P<0.01);也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胃黏膜组织学指标中,炎症、活动性程度和Hp密度在根除Hp后症状改善显效的FD患者均显著高于有效和无效者(P<0.05).多元回归分析支持上述组织学因素与根除Hp后症状显著改善相关.结论 Hp阳性FD患者根除Hp后确实有部分患者症状显著改善.Hp阳性FD患者根除治疗前胃黏膜炎症、活动性程度和Hp密度能够预示根除Hp后症状改善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两种短程小剂量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两组短程小剂量三联方案(OTA奥美拉唑+替硝唑+阿莫西林;FFA法莫替丁+呋喃唑酮+阿莫西林)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经内镜检查、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病理检查(MB染色)证实有Hp感染的患者132例.通过随机化方法分为2组,A组用OTA方案,B组用FFA方案,均治疗1周,随访6周.随访结束时行14C尿素呼气试验确定Hp根除情况.结果131例患者完成治疗及随访,两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84.8%和73.8%(P>0.05).两组中胃炎患者的Hp根除率分别为89.2%和70.2%(P<0.05),两组中溃疡患者的Hp根除率分别为79.3%和78.6%(P>0.05).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15.2%、26.2%(P>0.05),未发现严重副作用,所有患者均能耐受.A组药物费用明显高于B组(331.98元比77.26元).结论对Hp阳性的胃炎患者,应选价格较贵,但根除率高、副作用少的OTA方案;对Hp阳性的溃疡患者,可选价格低廉、疗效与OTA方案相当的FFA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老年患者多次根除Hp治疗后的根除率,探讨反复多次根除Hp治疗疗效及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Hp检测阳性的老年病例332例,符合Hp根除治疗的标准,曾多次行抗Hp根除治疗,每次治疗停药1个月后均行13C-尿素呼气试验,有明确随访结果。将收集的病例进行统计学率的计算,多个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332例老年患者经第一次抗Hp根除治疗,211例患者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证实Hp为阴性;首次治疗后检测仍为阳性的121例患者,有117例行第二次抗Hp根除治疗,89例患者治疗后行13C-尿素呼气试验证实Hp检测为阴性;检测仍为阳性的28例患者中有16例进行第三次根除治疗,13例患者治疗1个月后行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证实为阴性。结论对有根除指征的Hp反复阳性老年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根除治疗很有必要。反复多次根除治疗时,个体化调整治疗方案,以四联治疗为主,将治疗时间由1周延长为2周,对于提高Hp感染根除率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幽门螺杆菌(Hp)粪便抗原(HpSA)快速检测卡在Hp感染诊疗前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HpSA快速免疫检测卡检测217例(A组)患者的粪便标本,以快速尿素酶试验、病理组织学染色、13C尿素酶呼气试验(13C-UBT)联合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HpSA试验的准确性,并从中选择符合"金标准"Hp阳性的患者78例(B组),治疗后复查HpSA检测及13C-UBT,并以13-UBT结果为标准检测HpSA试验的准确度.结果 A、B两组HpSA检测敏感度分别为92.9%、90.0%;特异度为94.4%、94.8%;阳性预测值为95.9%、85.7%;阴性预测值为90.4%、96.5%;准确率为93.5%、93.5%.结论 HpSA快速检测卡试验对抗Hp感染诊疗前后均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现已把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作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的首选治疗。此研究用前瞻性双盲试验评价消化不良症状作为溃疡病患者抗Hp治疗后判断Hp感染状态的价值。 方法:用Glasgow消化不良严重程度积分表对患者近6个月来的消化不良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然后在2周内作~(14)C尿素呼气试验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对内镜证实有与Hp相关的活动性溃疡病患者作2周的根除Hp治疗,方案为德  相似文献   

14.
杨秀英  张帮杰 《山东医药》2012,52(31):51-52
目的 探讨含呋喃唑酮的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6例Hp阳性的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予以枸橼酸铋钾220 mg+雷贝拉唑10 mg+阿莫西林1 000mg+呋喃唑酮100 mg,2次/d,10 d为一个疗程;对照组(42例)予雷贝拉唑10 mg+阿莫西林1 000 mg+克拉霉素500 mg,2次/d,10 d为一个疗程.记录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疗程结束1个月后,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判断根除效果(结果阴性者判断为Hp根除).结果 治疗组Hp根除率为93.2%,对照组Hp根除率为73.8%(P<0.05).出现不良反应头晕、恶心、腹泻、食欲减退者治疗组6例,对照组5例.结论 含呋喃唑酮的四联疗法根除Hp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雷尼替丁、环丙沙星、痢特灵三联对幽门螺杆菌 (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患者的Hp根除率及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经快速尿素酶试验及胃粘膜活检均确认有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患者共 15 5例 ,用雷尼替丁、环丙沙星、痢特灵三联与改良的经典三联 (果胶铋、四环素、痢特灵 )作随机对照治疗。治疗组进入临床试验病例 79例 ,疗效评价 6 8例。对照组进入试验病例 76例 ,疗效评价 6 6例。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 88 2 % ( 6 0 /6 8)与 84 8% ( 5 6 /6 6 )。消化性溃疡临床愈合率分别为 81 7%与 6 5 6 % ,总有效率分别为 97 2 %与81 3 %。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4 4%与 14 9% ,上述结果经统计学比较Hp根除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消化性溃疡愈合率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雷尼替丁、环丙沙星、痢特灵三联为一效好、价廉、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HpSA)检测方法的可靠性、准确性及对治疗后监测的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技术对72例接受内镜检查成年患者(除外孕妇)的粪便标本进行HpSA检测,以快速尿素酶试验、14C-呼气试验联合检测作为诊断标准,两项均阳性为Hp阳性,两项均阴件为Hp阴性.Hp阳性病例予以PPi加两种抗生素治疗2周,继续PPI治疗2周,停药4周后再行上述检测.结果:治疗前Hp阳性42例,阴性30例.HpSA检测Hp阳性43例,阴性29例.敏感度90.48%,特异度86.20%,阳性预测值88.37%,阴性预测值86.21%,准确度87.50%.治疗后HpSA检测与14C-呼气试验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6.67%、100.00%:100.00%、95.45%;100.00%、75.00%;95.65%、100.00%.结论:HpSA检测方法是一种简便、易行、准确件高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可用于治疗后的Hp监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前瞻性追踪观察经内镜气囊扩张和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所致幽门梗阻的远斯疗效。方法:对25例DU合并幽门梗阻者给予气囊扩张和四联方案根除Hp治疗,且随访在12月以上者进入统计分析。Hp感染用尿素酶、组织学和全血抗体测定。Hp是否根除用~(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25例均成功经内镜气囊扩张而无并发症。最后气囊直径:11例12mm,10例15mm,4例18mm。21例(84.0%)行根除Hp治疗均成功根除Hp,4例Hp阴性者而未行根除治疗。平均随访34月。Hp根除者梗阻复发率4.7%(1/21),显著低于未行根除治疗的复发率50.0%(2/4)(P<0.05)。结论:气囊扩张和根除Hp治疗DU导致的幽门梗阻可获得较好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并观察根除Hp后肝硬化患者血氨和脑电图的变化.方法 确诊的肝硬化患者52例,经胃镜或14C尿素呼气试验明确Hp感染情况,对Hp阳性者进行Hp根除治疗(一周标准三联疗法),方案为奥美拉唑40 mg/d,克拉霉素1.0 g/d,阿莫西林2.0 g/d,停药4周后复查12C尿素呼气试验,转阴性者判断为Hp根除,记录根除治疗前后血氨和脑电图情况.结果 Hp阳性者血氨水平83.04±20.81 mmol/L及脑电图异常发生率为86.1%,均明显高于Hp阴性者(P<0.01<);根除Hp后血氨水平49.10±9.80 mmol/L及脑电图异常发生率3.1%,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 Hp感染是引起肝硬化患者高血氨及脑电图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根除Hp有助于治疗和预防肝性脑病.  相似文献   

19.
根除Hp前后胃窦粘膜COX-2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检测胃窦粘膜在根除Hp前后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COX-2表达与急、慢性炎症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999.6-2000.3胃镜诊断为慢性胃炎、胃粘膜活组织尿素酶试验和14C尿素呼气试验均证实Hp阳性的14例住院病人,在根除Hp前后取胃粘膜活检组织,HE染色显示组织结构和炎性细胞浸润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显示COX-2表达情况.结果感染区域的胃窦上皮细胞和相应的壁细胞、单核细胞均可检测到COX-2的阳性表达,与根除Hp后比较,COX-2的表达明显减少而不完全消失(P<0.005),COX-2阳性表达率与胃粘膜的急性炎症程度无关,而与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密切相关(r=0.74 P<0.05).结论COX-2的高表达可能是Hp相关性胃炎发生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利用人类幽门螺杆菌 (Hp)慢性感染小鼠模型研究根除Hp前后胃壁细胞及H+ K+ ATP酶mRNA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  2 0只BALB/C小鼠 ,每天 0 .4mlHp菌液灌胃 ,连续 5d ,2个月后将慢性Hp感染小鼠随机分为两组 ,根除组予克拉霉素按13.5mg·kg-1·d-1分两次灌胃 ,连续 7d ;感染组予生理盐水 ,用量方法同上。 1个月后处死动物 ,取胃黏膜用尿素酶试验、Giemsa染色检查 ;电镜观察壁细胞形态 ,用图像分析软件分别计算出两组分泌小管面积分数 ;用RT PCR测定H+ K+ ATP酶mRNA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感染组动物胃黏膜尿素酶试验及Giemsa染色均为阳性 ;图像分析软件结果显示 ,感染组分泌小管面积分数为 (2 .2 0± 0 .0 6 ) / 10 4,根除组为 (3.2 0± 0 .0 6 ) / 10 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用RT PCR测定H+ K+ ATP酶mRNA基因表达结果显示 ,感染组为 0 .84± 0 .12 ,根除组为1.17± 0 .1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Hp感染可致胃酸分泌减少 ,而根除后明显增加 ,增加的原因可能与Hp根除后 ,下调了H+ K+ ATP酶mRNA基因表达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