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口服“胃窗声学造影剂”超声检查在下段胆管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下段胆管梗阻致梗阻性黄疸患者共40例进行常规超声及采用口服“胃窗声学造影剂”超声检查,并与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或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常规超声及采用口服“胃窗声学造影剂”超声检查能显示下段胆管梗阻分别为23例(57.5%)和37例(92.5%),后者较前者对下段胆管梗阻的显示率明显提高。②与ERCP或术后病理结果比较,常规超声对病因诊断准确性为52.5%,口服“胃窗声学造影剂”超声检查对病因诊断准确性为85.0%,后者较前者对下段胆管梗阻病因诊断准确性高。结论采用口服“胃窗声学造影剂”超声检查能明显改善对下段胆管梗阻病变的显示率,对梗阻病因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柏树玲 《中外医疗》2014,(36):185-186
目的分析胃充盈超声造影在胃常规检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从2012年10月—2014年10月该院内科门诊收治的100例患者,分别采取空腹胃常规检查与口服胃超声学造影剂胃常规检查,对比两组胃部超声的血流情况以及征象。结果胃充盈超声造影检查图像质量明显优于空腹常规超声检查(P〈0.05)。胃充盈超声造影检查诊断符合率优于空腹常规超声检查(P〈0.05)。胃充盈超声造影检查诊断病理符合率明显优于空腹常规超声检查(P〈0.05)。结论在口服胃超声造影剂后,患者胃部处于充盈状态,行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高,为临床胃常规检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新型胃窗声学造影剂在胃超声诊断中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应用胃窗声学造影剂(OUCA)在胃显影状态下胃超声诊断的可行性价值,寻找和总结超声诊断规律和特点。方法60例健康受检者和12例胃癌患者分别饮用造影剂后行超声检查,观察正常胃解剖结构显影效果和胃癌声像图特征。结果使用OUCA后胃整体显影效果满意,远场效果优于近场,远场满意率为97%,近场不满意率为30%,进展期胃癌病变的显示率为100%。结论新型增强型胃窗声学造影剂能明显改善胃区超声图像质量,提高病变显示率,对胃部疾病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徐菊兰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1):122-123
目的:探讨应用胃窗声学造影剂在胃显影状态下胃溃疡超声诊断的可行性价值,寻找和总结超声诊断规律和特点。结论:胃窗超声造影剂能明显改善胃区超声图像质量,提高病变显示率,对胃部疾病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口服胃窗超声造影剂对胆总管下段梗阻性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为胆总管下段梗阻性病变的52例患者,腹部常规超声检查后,进行口服胃窗超声造影剂法检查,结果与手术或其他影像学检查对照。结果:常规超声检查有23例因腹腔胃肠道内气体干扰图像显示不清,无法做出诊断。口服胃窗超声造影剂法检查可较好地显示胆总管梗阻的部位和病变征象,除1例为临床少见的胆总管蛔虫诊断不准确外,其余均诊断准确。常规超声加口服胃窗超声造影剂检查,准确率为98.1%(51/52)。常规超声与口服胃窗超声造影剂法对胆总管梗阻部位和病变显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胃超声造影剂检查可以减少对超声检查人员超声检查技术手法的依赖,大大提高胆总管下段的显现能力和对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能力,为临床腔镜术前手术方案的评估和选择提供简便、经济、准确的依据,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窗超声造影检查在诊断小儿慢性腹痛病因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口服胃窗超声造影剂对我院438例慢性腹痛患儿进行超声造影检查。根据临床胃肠疾病超声诊断学诊断标准,观察小儿常见胃部疾病,对所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8例患儿胃部疾病阳性检出率62.3%,阴性检出率37.7%。结论胃窗超声造影对小儿慢性腹痛是一种方便、简单、无创的鉴别诊断方法,能有效检出胃部病变,其中慢性胃炎、胃窦炎是小儿慢性腹痛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口服胃肠超声造影剂在中老年查体中对胃及十二指肠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实施查体的中老年人500例,所有受检者均经临床问诊被怀疑为由胃部疾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口服胃肠超声造影剂超声检查、胃镜检查,以胃镜检查、手术病理及随诊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口服胃肠超声造影剂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分析其在中老年查体中对胃及十二指肠病变的应用价值。结果:口服胃肠超声造影剂检查的灵敏度为90.30%(121/134),特异度为98.91%(362/366)。结论:口服胃肠超声造影剂检查对中老年查体者胃及十二指肠病变的检查具有较好的灵敏度、特异度,且该方法检查方便、无创,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小,在中老年查体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应用胃窗声学造影剂对胃周围脏器显像的效果。方法对部分超声空腹检查显像效果不佳且可疑病例,行胃窗声学造影剂检查。结果182例服用胃窗声学造影剂后与空腹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图像质量改善率为92.3%。结论胃窗声学造影剂能明显改善胃周围脏器病变的显像效果,提高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组织谐波成像(THI)与胃窗声学造影剂(OUCA)联合应用在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60例健康志愿者和20名胃部疾病患者,首先口服造影剂适当充盈胃腔,然后采用常规二维即基波成像(FI)与THI检查,对比分析FI与THI图像质量结果.结果 THI能明显改善近场区图像质量,使其清晰度显著提高,与单纯使用造影剂在FI状态下扫查对正常胃壁层次结构、边界轮廓、后方回声显示满意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HI技术能明显改善近场图像质量,同时提高远场显示能力,增加深层组织的信息量,对胃壁层次结构显示,病灶边界及胃黏膜病理改变方面THI较FI具有较好的清晰度.结论 组织谐波成像技术与胃窗声学造影剂联合应用能明显改善胃部常规超声整体图像质量,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口服胃窗超声造影剂超声检查对胆总管下段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拟诊为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常规普通超声检查后进行口服胃超声造影剂超声检查,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45例患者常规腹部超声检查由于气体干扰等原因17例胆总管下段显示不清无法诊断,所有病例常规超声检查后均进行口服胃窗超声造影剂超声检查,均能较清晰显示胆总管下段结石,与手术结果符合率100%。结论胃超声造影剂超声检查可以最大程度减轻对超声检查者的技术和检查手法的依赖,大大提高胆总管下段结石的显像能力,为临床腔镜术前手术方案的评估和选择提供简便、经济、准确的依据,适宜面向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MS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联合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成像对胃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5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胃癌患者的术前影像资料,所有患者术前2周内均行MSCT及MRI检查,分别采用3种方式进行T分期,即(1)MSCT,CT轴位联合多平面重组(multi-planner reformation,MPR);(2)MRI;(3)MSCT联合MRI。以上术前T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计算胃癌病灶T分期诊断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析比较3种方式T分期诊断准确率之间的差异,采用Kappa值检验3种方式术前T分期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性。结果 MSCT、MRI、MSCT联合MRI术前T分期与病理结果一致性分析Kappa值分别为0.583(一致性中等),0.646(一致性较强),0.848(一致性强)。总体准确率分别为70.18%、75.44%、89.47%,分析比较发现MSCT与MRI、MSCT与MSCT联合MRI术前T分期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增强CT、18F-FDG PET/CT及其联合应用在肺癌诊断及区域淋巴结分期中价值.方法 分析2010年8月~2011年6月因肺部实性病灶行增强CT及18F-FDG PET/CT检查的患者122例,其中恶性82例,良性40例.病理及临床影像随访结果作为“金标准”,将增强CT及PET/CT结果与其对照,并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增强CT、18F-FDGPET/CT在肺癌及淋巴结的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病灶SUVmax、CT强化值及综合分析法诊断肺癌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0%、75.0%、84.4%、88.0%和76.9% (SUVmax);67.1%、82.5%、68.3%、88.7%和55.0%(强化值);96.3%、90.0%、94.3% 、95.2%和92.3%(综合分析).其中SUVmax、综合分析法诊断肺癌方面比CT强化值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准确性及阴性预测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综合分析法比PET/CT的SUVmax在诊断肺癌方面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癌的区域淋巴结分析的准确性方面PET/CT较增强CT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T/CT的SUVmax诊断肺癌相比增强CT的强化值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准确性及阴性预测值,同时PET/CT在肺癌区域淋巴结转移分期的准确性显著高于增强CT.PET的标准化摄取值、增强CT的强化值及CT的形态学的综合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肺癌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沈业芹  李丽俐  张慧  罗骥 《甘肃医药》2014,33(3):181-183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9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重点观察分析甲状腺结节的纵径/横径(A/T)和钙化情况、血流特征,结果与病理对照.结果:恶性结节中纵横比(A/T)≥1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具有显著差异性(P<0.001),恶性结节微小钙化方面与良性结节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高频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良性结节中37.53%(143/381)的结节血流为Alder2级或3级;恶性结节中70.59%(108/153)血流为Alder2级或3级,二者具有显著差异性(P<0.001).恶性结节内血流的平均PSV和RI均高于良性结节,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有较高诊断价值,综合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点可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PGL的多排螺旋cT表现,提高其术前的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0例PGL患者的临床及CT特点。结果10例PGL,9例为DLBCL,1例为MRLT。4例于胃窦,3例于胃体中,胃窦胃体2例,胃底、贲门1例;多期扫描过程中,6例胃壁形态发生变化,4例无变化:8例胃粘膜显示连续,并明显强化,2例显示不连续;6例肿瘤未累及胃浆膜面,4例累及浆膜面;5例胃周出现肿大淋巴结;PGL累及胃壁平均厚度为(1.7±0.9)cm;平扫及两期增强扫描,CT值分别为(31.7±6.9)Hu,(45.9±10.9)HU,(56.9±12.7)HU;两期增强扫描CT增值分别为(14.2±11.9)HU,(25.2±14.8)HU;两期增强扫描分别与平扫CT值比较以及两期之间CT值比较,P值均〈0.01;两期扫描绝对增值比较,P值〈0.01。结论PGL具有一定的cT特征,MDCT对PGL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毛刺征”与“脑膜尾征”在MRI鉴别靠近脑表面的恶性淋巴瘤与脑膜瘤的价值。方法 分析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8例9个靠近脑表面的恶性淋巴瘤及35例35个随机抽取的靠近脑表面的脑膜瘤,统计增强MRI病灶边缘有“毛刺征”与“脑膜尾征”的病灶数,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淋巴瘤组与脑膜瘤组患者脑膜尾征检出率未发现组间差异(校正Х^2=0.316;P=0.574)。淋巴瘤组毛刺征检出率高于脑膜瘤组毛刺征检出率63.5%(校正 Х^2=11.525;P=0.O01)。淋巴瘤组毛刺征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高于脑膜瘤组约68.4%和63.5%(均P=0.000):但脑膜尾征的灵敏度或特异度均未发现组间差异。结论“毛刺征”对两者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脑膜尾征”并非是脑膜瘤特有的征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其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50例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CT资料。结果良性甲状腺结节形态规则20例、边缘清晰21例、增强扫描后表现为环形强化16例;恶性甲状腺结节形态不规则22例、边缘模糊23例、增强扫描后表现为“强化残圈征”11例和“蟹足状强化”10例;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诊断甲状腺结节灵敏度为76.92%、特异度为87.50%、阳性预测值为86.96%、阴性预测值77.78%、假阳性率为13.04%、假阴性率为22.22%和准确率为82.00%。甲状腺良性结节BF、MTr与恶性结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BV、Ps和,TTP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性质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核医学显像鉴别头颈部可疑异位甲状腺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52例到我院接受临床检查并发现甲状腺可疑来源病灶患者,分别采用B超、CT、131I-WBI和SPECT-CT进行检查,以淋巴穿刺取活检和随访6个月联合确定病灶为标准,进行对比分析核医学显像鉴别头颈部可疑异位甲状腺的价值。结果活检和随访6个月联合检出病灶66个,B超检出病灶53个,CT检出病灶58个,131I-WBI检出病灶56个,SPECT-CT检出病灶63个;SPECT-CT灵敏度为98.75%,明显高于B超特异性80.98%、CT特异性85.35%和131I-WBI特异性91.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CT-CT准确性为96.32%,明显高于B超特异性81.88%、CT特异性83.58%和131I-WBI特异性90.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CTCT特异性为97.75%,明显高于B超特异性80.22%、CT特异性90.32%和131I-WBI特异性92.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PECT/CT技术将不断完善,并充分发挥核医学和CT成像技术的优点,为异位甲状腺类疾病提供可靠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与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常规超声对35例患者观察肝细胞癌的可疑部位、范围及内部回声,然后在灰阶超声造影条件下静脉团注造影剂2.4 ml,观察肝细胞癌的部位、范围及造影增强特征;应用CT对35例肝癌患者扫描。所有结果与病理学检查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灰阶超声造影可清晰显示34例肝细胞癌的部位、形态、范围,1例肝细胞癌灶未显示,其显示肝细胞癌的敏感性为97.1%(34/35)。增强CT可清晰显示肝内的28个肝细胞癌灶,另7个肝细胞癌灶未显示,敏感性为80.0%(28/35),超声造影敏感性高于CT(P〈0.05)。在判断肝细胞癌上,超声造影与病理学检查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超声造影剂结合灰阶超声造影技术可显著提高常规超声对肝细胞癌的诊断水平,与CT比较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CT与MRI应用于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诊断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勇  陈晓荣 《医学综述》2013,(23):4378-4380
目的 探析CT和MRI方法诊断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FLLDH)的特点和价值.方法 2008年6月至2012年12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选取经手术证实确诊为FLLDH的患者30例(混合型、内侧型和外侧型分别为12例、6例和12例),均行CT及MRI两种检查方法,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率和诊断表现.结果 经过观察,CT和MRI对于FLLDH的总体诊断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诊断方式显示L4,L5的病变均为66.7%.CT显示为各种形态的软组织密度影,MRI显示的病变特征为髓核信号.两种诊断方式的影像学征象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和MRI对FLLHD的诊断率均较高,两种方法都具有各自的显著诊断特点,对临床医师手术入路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