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小梅 《内科》2010,5(2):218-219
目的探讨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失贲门弛缓症的术后护理进展。方法对32例贲门失弛缓症病人行术前、术中,特别是术后精心护理。结果 32例患者应用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1~3次后成功率100%,无术后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失弛缓症方法安全有效,为患者延长寿命,术后正确的饮食指导,休息及严密观察并发症是治疗获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胃镜行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对18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在胃镜直视下应用气囊扩张器行扩张术治疗,术后行胃镜或X线检查以评价疗效。结果 18例患者均获一次性扩张成功,扩张显效18例(100.0%),无效0例。无穿孔、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胃镜引导下行气囊扩张术是有效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非外科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81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81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观察其临床症状,复查胃镜及X线检查,以了解其疗效.结果:81例患者吞咽困难缓解率100%,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复查胃镜及X线检查均较扩张前明显改善,随访0.5-5 a,无1例复发.结论: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因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费用低、痛苦小,是贲门失弛缓症较为理想的首选和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评价内镜引导下气囊扩张对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价值。64例贲门失弛缓症病人接受气囊扩张治疗。扩张治疗前26人(40.6%)不能进某些固体食物,38人(59.3%)只能进半流质,1人(0.01%)只能进流质者。每周气囊扩张食管下段及贲门部一次,4次为一疗程。第一次气囊扩张治疗后,54人(84.4%)吞咽困难症状消失,第二次气囊扩后64人(100%)吞咽困难症状消失。本研究表明,内镜引导下气囊扩张法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内镜引导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旨在评价内镜引导下气囊扩张对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价值。64例贲门失弛缓症病人接受气囊扩张治疗。扩张治疗前26人(40.6%)不能进某些固体食物,38人(59.3%)只能进半流质,1人(0.01%)只能进流质。每周气囊扩张食管下段及贲门部一次,4次为一疗程。第一次气囊扩张治疗后,54人(84.4%)吞咽田难症状消失,第二次气囊扩后64人(100%)吞咽困难症状消失。本研究表明,内镜引导下气囊扩张法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刘保民 《山东医药》2006,46(30):70-70
2000~2004年,我院对20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行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术治疗,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贲门失弛缓症在胃镜下气囊扩张术的临床疗效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方法 对21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术前行X线食道吞钡,常规胃镜检查,并都确诊为功能性贲门失弛缓症。术前流质饮食1天,禁食12小时以上,给予适量的镇静剂(安定针)、咽部麻醉。由胃镜活检孔插入导丝,退出胃镜,沿导丝将涂有甘油的球囊。(为低顺应性聚乙烯囊),送入过贲门口处于气囊的中央部。由助手向囊内注气,使囊内压逐渐达到10—15psi,维持1—2分钟,间隔2—3分钟后再扩张,共2—3次;退出胃镜和球囊,再插入胃镜观察扩张出血情况及有无穿孔。并与外科肌切开术作比较,从而得出何者更具优点。结果 21例患者中,其中一例因球囊直径选择过小(14mm)而疗效欠佳行第2次扩张后临床症状消失外,其余5例一次既近期临床症状均消失。所有病例术中轻度恶心和胸痛,术后第1—2天轻度胸痛外,余无不适,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扩张治疗与外科肌切开术均是有效缓解贲门失弛缓症症状的主要方法,但外科肌切开术组织创伤大,病人痛苦重,经费开支大,术后胃食管反流等不足之处。结论 贲门失弛缓症胃镜下气囊扩张术优于外科肌切开术。  相似文献   

8.
我们应用Microvasive生产的Rigiflex气囊导管扩张治疗器在内镜直视下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14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贲门失弛缓症患者14例,男8例,女6例,年龄19~21(平均39.3)岁,病程4个月~8年,平均3.86年。按贲门失弛缓症诊断标准[1],本组均  相似文献   

9.
背景:贲门失弛缓症是原发性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气囊扩张术是目前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之一。目的:探讨食管压力测定在评估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中的作用。方法:予21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前后行食管压力检测,分析食管下括约肌(LES)和食管体部各参数的变化。结果:扩张后,21例患者的吞咽困难和反流症状消失。与扩张前相比,扩张后LES长度无显著差异,LES静息压和LES残余压显著降低(P〈0.01),LES松弛率显著升高(P〈0.05)。扩张后食管体部同步收缩波和吞咽蠕动波消失的发生率较扩张前无显著差异,继发性收缩波和食管体部静息压高于胃内静息压的发生率较扩张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气囊扩张术能显著提高LES松弛率,降低LES静息压、LES残余压、食管体部静息压和继发性蠕动波的发生率,迅速缓解患者症状。食管压力测定对评估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贲门失弛缓症病人12例为研究对象,进行气囊扩张。术后1周内行X线钡餐检查,术后半年内每月随访1次,以后每3个月随访检查1次。结果 所有病人在术后吞咽困难症状均有明显缓解。随访结果表明,在3、6、12个月随访期内,症状缓解率依次为91.7%(11/12),90%(9/10)、83.3%(56)。随着术后时间延长,症状缓解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本组病人扩张术后虽然有局部粘膜撕裂、渗血等并发症,皆可自行缓解,未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食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具有较好的疗效,且操作较简单,损伤小,恢复快,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1.
贲门失弛缓症贲门扩张前后食管测压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原发性食管神经肌肉病变,以下食管括约肌(LES)松弛障碍、食管体部缺乏蠕动性收缩为特点的动力障碍性疾病。扩张疗法是主要治疗方法,从2 0 0 0年7月始,我们对1 0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扩张治疗效果进行了食管测压研究。一、资料和方法1 .对象:确诊为贲门失弛缓症的住院患者1 0例,其中男5例,女5例,年龄1 9~5 7岁;病程3~1 2 0个月,平均(39 8±37 5 )个月。2 .治疗方法:采用探条扩张法或气囊扩张法。扩张器分别为Wilson Cook公司的Savary探条和专用贲门失弛缓症扩张气囊。3.食管动力检查:扩张前1d及扩张结束后2d行食管测…  相似文献   

12.
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食管动力学功能障碍性疾病,表现为食管下括约肌的静息压明显高于正常,吞咽时不能充分松弛,严重影响食管排空,目前治疗尚无理想的方案,主要以外科手术及内镜下扩张为主,本文旨在探讨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价值. 一、对象:选择1997年8月~1999年12月我院消化专家门诊诊断,并经胃镜钡餐及食管测压,证实贲门失弛缓症39例,男24例,女15例.男女之比1.6:1,年龄18~70岁,平均40.05±10.1岁,随机分组.内镜组20例行内镜下气囊扩张术,外科组19例行Heller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气囊扩张术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10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气囊扩张术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华西医大附一院收治的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病人105例,其中男性56例(53%),女性49例(47%),平均年龄34.2岁。主要临床症状为吞咽困难,食物反流,胸痛及体重减轻等。通过临床表现,X线钡餐可明确诊断。气囊经胃镜下导丝置人,压力5~10 PSI,维持30~60s,间隔2~3min后再扩张共2~3次。结果:105例病人显效95例(90.3%),有效10例(9.6%),无效0例。术后无1例穿孔,其他并发症轻。复发后重复扩张仍有效,较肉毒杆菌毒素注射及Hellsr’s肌切开术有更多优越性。结论:气囊扩张术为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张泰昌沙忠芬张丽萍贲门失弛缓症为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顽固,一般保守治疗多难以奏效。我院应用气囊扩张疗法对其进行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990年11月~1995年3月收治的贲门失弛缓症57例,全部...  相似文献   

15.
肌切开术和气囊扩张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比较手术和气囊扩张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 对 48 例患者(手术18 例,气囊扩张 30 例)进行了一年以上的随访观察,通过对临床症状, X 线钡餐食管造影,胃镜检查和食管24 小时连续p H 监测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手术和气囊扩张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在以上几个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手术和气囊扩张均是治疗食管贲门失弛缓症安全有效的方法。而气囊扩张由于其方法简单,不必住院,费用较低等更适合我国国情。  相似文献   

16.
张高松  范一宏  吕宾  黄宣 《胃肠病学》2008,13(7):418-420
背景:一些随机对照试验比较了气囊扩张和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中远期疗效。但结论不尽一致。目的:评价气囊扩张和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中远期疗效。方法:通过GUT、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PubMed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检索有关比较气囊扩张和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中远期(6~12个月)疗效的研究,行荟萃分析。应用RevMan4.2软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各研究中两组中远期症状缓解率的OR值,荟萃分析总OR值。结果:气囊扩张组贲门失弛缓症的中远期症状缓解率显著高于肉毒毒素注射组(OR:3.06,95%CI:1.82~5.14,P〈0.0001)。结论: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中远期疗效显著优于肉毒毒素注射疗法,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治疗需达到的目的等因素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贲门失弛缓症是下食管括约肌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气囊扩张和外科手术,气囊扩张治疗因疗效肯定、创伤小而应用最为广泛。我们于1999年6月至2003年10月在内镜直视下,应用自制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37例,获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驰缓症的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的食管动力学功能障碍性疾病,表现为食管下括约肌的静息压明显高于正常,吞咽时不能充分松弛,严重影响食管排空,目前治疗尚无理想的方案,主要以外科手术及内镜下扩张为主,本文旨在探讨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价值。 一、对象:选择1997年8月~1999年12月我院消化专家门诊诊断,并经胃镜钡餐及食管测压,证实贲门失弛缓症39例,男24例,女15例。男女之比1.6:l,年龄18~70岁,平均40.05±10.l岁,随机分组。内镜组20例行内镜下气囊扩张术,外科组19例行…  相似文献   

19.
自制气囊治疗贲门失弛缓症14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对14例贲门失弛缓症进行气囊扩张治疗,以探讨自制气囊对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气囊固定于内镜前部,留出可曲部5cm,然后将气囊中央置于贲门LES处,固定气囊后注气扩张.每次由20mL开始,直到100mL~120mL,停留5min后抽出气囊气体,再扩张,共3次.根据治疗需要可调整气囊的位置从而调整扩张压力,扩张压力为25 kPa~34 kPa.结果共扩张34例次,扩张3次7例,扩张2次6例,扩张1次1例.经过扩张治疗后所有病例症状消失.6例出现贲门粘膜轻度撕裂,经治疗痊愈.随访5 a,2例于扩张后5,12 mo进食滞留感,经扩张后症状消失,中远期疗效达86%.结论自制气囊能达到扩张治疗的目的,且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20.
赵清  邹江  陈凯  丁志平 《山东医药》2006,46(17):58-59
将40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随机分为扩张组及对照组各20例,扩张组行胃镜下气囊扩张术;对照组于胃镜下注射A型肉毒素.观察两组治疗后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和症状缓解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LES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扩张组降低较对照组明显(P<0.01);两组临床症状均有缓解,扩张组显效率(80%)及总有效率(10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5%,85%),P<0.05.认为气囊扩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确切,但需严格选择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