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3例脑梗死患者TCD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2002年6月~2003年4月以来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经CT证实为脑梗死患者结合经颅多普勒 (TCD)检测结果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 :本组73例脑梗死患者 ,男40例 ,女33例 ,年龄为50~88岁 ,平均 (64 3±10 9)岁 ,其中腔隙性脑梗死41例 ,左侧颈内动脉供血区梗死20例 ,右侧颈内动脉供血区梗死12例。合并高血压病31例 ,糖尿病12例。所有患者入院时均行头颅CT检查 ,首次检查未显示脑梗死者3天后复查。随后行TCD检查 ,TCD检查距起病时间3~8小时。1 2方法 :TCD检测仪器EMETC2020TCD仪。首先用4Mpw探头在颈侧获得颈总动脉 (CCA)…  相似文献   

2.
惠品晶  刘春风 《江苏医药》1997,23(11):795-795
本文报告连续54例经颅多普勒(TCD)诊断为脑动脉狭窄的患者,结合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和临床特征分析,探讨其应用价值。资料和方法根据CT和MRI将病人分为两组:梗塞组(CI组)和非梗塞组(NCI组)。CI组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48~75岁。额、顶、额梗塞9例,一侧多发小灶梗塞6例,双侧多发小灶梗塞4例,一侧单发梗塞7例。10例行脑血管造影(MRA或DSA),示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4例、闭塞1例、颅内大动脉狭窄5例。伴高血压病15例,糖尿病、高脂血症9例。NCI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51~83岁,头颅CT和(或)MRI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分析TCD与DSA诊断脑动脉狭窄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4月间某院收治的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TCD与DSA检查颅内动脉闭塞或下摘编情况,并以DSA检查结果为标准做对比分析。结果:TCD与DSA检查诊断一致,动脉数量194支,其中22支TCD检查正常,另外DSA发现36条狭窄动脉TCD检测正常。以DSA结果为标准,TCD敏感性85.03%,特异性98.84%,假阳性率1.46%,TCD误诊漏诊比率15.27%。结论:TCD与DSA诊断脑动脉狭窄均具有可比性,但是互有利弊,二者联合检测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张婕  王莉娅  毛袁心 《江苏医药》2008,34(11):1172-1172
高血压病是目前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脑动脉是高血压病最早受累的血管之一.我们应用经颅多普勒(TCD)对150例不同分期的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了颅内血管检测,以期探讨TCD改变与高血压分期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先进行TCD筛选,在此基础上,进行DSA检查与诊治。通过TCD与DSA的对比,一方面分析出TCD的诊治价值,另一方面确定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基本特征。方法以9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为研究对象。将这98例患者分为两组。对其不同的诊治方法。第一组为18例患者,对其同时进行TCD与DSA检查;第二组为80例患者,只对其进行DSA检查。结果将这两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确定TCD的敏感性为62.1%,特异性为98.3%。结论目前,TCD在筛选缺血性脑血管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体而言,TCD的敏感性一般,但是特异性较强。现如今,中国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较多。其中,脑梗死颅外动脉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颅内动脉病变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TCD对130例偏头痛患者的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头痛为一种周期性发作的血管性头痛,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是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研究颅内外大血管中血流动力学的一项无创性检查,现对随机抽取的130例临床诊断为偏头痛的患者进行。TCD检查各项数据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16例眩晕患者为选择对象,应用彩色经颅多普勒仪测定基底动脉及双侧椎动脉血流速度、频谱形态、血流方向及音频信号。结果检查表现为216例眩晕患者中有192例表现为椎基底动脉(VBA)异常,其阳性率为88.9%。结论笔者认为TCD检查是一项安全、简便且又准确的检查方法,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本文对临床诊断为VBI的40例病人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与探讨,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40例为1998-01~199-05我院神经科诊断为VBI的患者,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40-69岁.临床诊断依据[1];①眩晕发作为主;②其它脑于一过性缺血症状,如眼部症状,内耳疼痛、肢体麻木或无力;③发现轻徽多变的脑干体征如角膜反射或咽反射的减退、消失、自发或压迫椎动脉后诱发的眼额;④病因明确;⑤排除眼、耳、颅内其它疾患所致的眩晕.1.2…  相似文献   

9.
TCD检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进行TCD检测分析,利用德国DWL-L1型TCD超声仪,探查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观察收缩期血流速度(Vp)、平均流速(Vm)、搏动指数(PI)的变化。结果在12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TCD检测均以血流速度异常为主,占78.3%为主要讨论对象。结论TCD具有准确、安全、无创伤、可重复性好等特点,对判断脑缺血程度、确定病变血管及病因的诊断均有重要价值,为理想的非创伤性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临床医生提供小脑后下动脉疾病经颅彩色多普勒超(TCD)的明确诊断佐证。方法 我们在一年中对经几次干部体检筛选出来的100例健康成人进行小脑后下动脉(PICA)的正常检测,我们采用德国EME-2000TCD仪,通过常规操作,取样温度54 ̄62mm,检出双椎动脉后便发现两条与其相反血流方向(即Vd);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PI和RI)。结果 男女性别差异显著(P〈0.05),故分别取值。年龄组间  相似文献   

11.
TCD对62例中老年人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TCD对中老年人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VBAIV)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临床诊断为VBAIV的患者进行TCD常规检查及转颈时基底动脉流速的变化.结果:62例中老年人VBAIV异常率为82.2%,转颈后基底动脉流速明显下降,转颈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转颈后基底动脉血流下降大于20%者提示椎基底动脉系统代偿能力差,存在椎基底动脉狭窄等病变的可能.TCD检查简单、方便,对脑血管和脑血流状态反映较灵敏,对该病的诊断可提供有价值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文金莲  刘友清  梅洵 《江西医药》2006,41(11):871-872
目的观察高血压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在高血压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对符合1999年WHO-ISH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的高血压病患者62例和健康成人30例进行了75g口服葡萄糖耐量及胰岛素释放试验,血清胰岛素水平以胰岛素曲线下面积。结果胰岛素曲线下面积高血压病组为119.5±36.2mu/L,健康对照组78.8±23.3mu/L,P<0.01;餐后2h血糖水平高血压病组为8.25±1.40mmol/L,健康对照组为6.3±0.4mmol/L,P<0.05。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水平及餐后2h的血糖较健康对照组高,提示高血压病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在高血压病的发病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36例脑血管病失语症和病灶侧别相同的脑血管病非失语症30例,采用CT、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扫描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行对比分析。CT检查失语组36例,有脑梗塞灶33例,占91.7%;非失语组30例,全部有脑梗塞灶;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扫描检查,r—CBF降低失语组35例,占97.2%,非失语组25例,占83.3%,r—CBF降低>30%者失语组19例,非失语组13例,分别占80.6%、43.3%,失语组高于非失语组(X ̄2=6.61和8.28,P<0.01);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异常者失语组35例,占97.2%,非失语组26例,占86.7%,其中血流速度降低者分别为14例和3例,各占83.9%、10.8%,失语组高于非失语组(X ̄2=7.45,P<0.01)。CT、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扫描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脑血管病失语症均能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异常的TCD检查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基底动脉异常患者98例以及到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正常者,将其分别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95例,对照组40例,对所有人员进行TCD检查,观察检查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基底动脉的中远端血流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基底动脉近端的血流速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TCD检查基底动脉异常期间,不仅要对常规深度进行有效检测,还要高度重视基底动脉中远端血流速的检测,防止出现基底动脉异常的漏诊。  相似文献   

16.
脑血管造影是诊断脑血管痉挛的金标准,但有创伤性,限制了其应用。由于经颅多普勒(TCD)具有无创、易重复,可床旁检测和术中监测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对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同时进行TCD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进行对照分析,探讨TCD诊断大脑中动脉(M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痉挛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脑动脉常规经颅多普勒检测的结果分析,评价经颅多普勒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经颅多普勒(TCD)技术检测了500例高血压患者的脑动脉血流,分析其脑动脉血流各项指标变化。结果一支或者多支血管异常占总数94.6%,脑血管痉挛占总数39.6%,脑供血不足占总数40.6%,脑血管狭窄占总数9.6%,脑动脉硬化占总数71.6%。结论经颅多普勒技术用于高血压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有临床价值,并且有助于分类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李园园  李秉权 《云南医药》1999,20(5):390-391
男性,16岁,学生。于9月前(1995年3月)在球场上与别人头部相撞后跌倒,当时昏迷2~3分钟,醒后感头内有节律性杂音,经当地治疗后无好转并逐渐出现右眼突出。入院后体查发现:右上眼睑可见一增粗的静脉,右眼底静脉回流受阻,压迫右颈总动脉后血管杂音消失。术前(1995年12月21日)TCD经颞窗检测:右颈内动脉和右大脑前、中动脉呈高流速、低脉动指数、颇谱混杂紊乱有杂音(见附表),左侧颈内、大脑前、中、后动脉频谱正常〔2〕。压迫右颈总动脉后右侧颈内和大脑前、中动脉血流速度明显下降、杂音变小;右侧大脑后…  相似文献   

19.
TCD与缺血性脑血管病预后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研究颅内外血管狭窄的数目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关系,证实了颅内外血管狭窄数目对脑卒中的发病及对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酒依赖患者的脑电图(EEG)与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慢性酒依赖患者做脑电图、TCD检测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脑电图异常率66.67%,主要表现为慢波化并以弥漫性θ和δ活动占优势,并伴α波前移或泛化现象;TCD异常率83.33%,主要表现为血流速减低、增高、不对称,部分伴频谱形态改变(S1〈S2,圆钝,峰时延迟)。结论:脑电图、TCD检测在慢性酒依赖的脑功能状态及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