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丙泊酚、依托咪酯联合芬太尼诱导对老年高血压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接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A、B、C三组,依次采取丙泊酚联合芬太尼诱导、依托咪酯联合芬太尼诱导、丙泊酚、依托咪酯联合芬太尼诱导。观察记录三组患者麻醉诱导入室静卧(t0)、置入喉镜前(t1)、插管时(t2)、插管后3min(t3)四个时点患者的血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与心率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和t0相较,三组患者在诱导之后收缩压与舒张压皆有明显下降,与t0时刻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降幅(t1-t0)A组最明显(P〈0.05);插管时三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皆有明显上升,与t1时刻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升幅(t2-t1)A组最明显(P〈0.05),但心率的升幅则C组与其余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插管后各项指标与插管时相较,差异性不显著(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丙泊酚、依托咪酯联合芬太尼的麻醉诱导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可保障循环功能更稳定,从而更好地顺利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2.
王德明  陈莹  王燕  桂靖  刘艳阳 《山东医药》2009,49(15):102-103
目的探讨小儿日间手术中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标准剂量丙泊酚麻醉诱导对喉罩置入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手术患儿90例随机分为三组,均辅以2.5mg/kg丙泊酚麻醉诱导,A、B、C组分别静注瑞芬太尼0.4、0.6,0.8μg/kg后插入喉罩。评价患儿张口度满意率、喉罩置入效果,记录麻醉诱导前(T。)、面罩吸氧诱导后(T2)、喉罩置入完成即刻(T3)、喉罩置入后2min(L)、手术结束(T5)时MAP、HR、PETCO2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与A组比较,B、C组张口度满意率较高(P〈0.05),喉罩置入失败率较低(P〈0.01),B、C组间无明显差异;三组T2时MAP、HR、PETCO2均明显低于Tl(P均〈0.01),B、C组HR明显降低于A组,C组明显低于B组(P〈0.05或P〈0.01),T3、T4、T5B与T1无显著差异;术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2.5mg/kg丙泊酚复合0.6μg/kg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喉罩置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瑞芬太尼复合全麻用于婴幼儿唇腭裂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行婴幼儿唇腭裂修补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A.B组,各30例。A组给予丙泊酚芬太尼复合全麻,B组给予小剂量氯胺酮瑞芬太尼复合全麻。分别于麻醉前(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开始后30 min(T2)、停药后5 min(T3)、拔出气管导管时(T4)、记录MAP、HR、SpO2,并观察两组苏醒时间、苏醒延迟发生率、呼吸再抑制发生率。结果与T0比较,A组T1、T4时MAP、HR升高(P〈0.05)。与A组比较,B组T1、T4时MAP、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苏醒时间缩短,苏醒延迟发生率、呼吸再抑制发生率均降低(P均〈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瑞芬太尼复合全麻应用于婴幼儿唇腭裂手术麻醉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董红果 《山东医药》2010,50(38):102-103
目的观察半量舒芬太尼联合艾司洛尔麻醉诱导对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胸科手术患者60例,均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随机分为A、B、C组,各20例。A组采用8μg/kg芬太尼行麻醉诱导,B组用0.5μg/kg舒芬太尼,C组用0.4μg/kg+艾司洛尔0.3 mg/kg。分别记录三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即刻(T2)、定位时(T3)、定位后3 m 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及插管与定位所需的时间。结果与T0相比,三组T1时MAP、HR、CVP均降低(P均〈0.05)。B、C组T2、T3、T4时MAP、HR均低于A组(P均〈0.05),B、C组相同时间比较P均〉0.05。结论 双腔气管导管插管前用半量舒芬太尼联合艾司洛尔麻醉诱导可有效对抗应激导致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5.
杨立华 《山东医药》2010,50(8):70-71
目的探讨合用布托啡诺及丙泊酚于无痛人流麻醉中的价值。方法年龄20~39岁的早孕女性共6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必要时追加首次剂量的1/3~1/2;B组先静脉注射布托啡诺0.015mg/kg,再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分别观察手术过程中患者体动、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A组丙泊酚用量多于B组,术中体动发生率、术后子宫收缩痛发生率较高,血压降低幅度大(P〈0.05)。结论布托啡诺配伍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有较好效果,呼吸抑制、血压降低、体动、恶心呕吐发生率低,苏醒迅速。  相似文献   

6.
70例眼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But组)和芬太尼组(Fen组)各35例,术后分别使用布托啡诺或芬太尼进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记录术后0、4、8、12、24、48h各时间点的疼痛及镇痛评分、PCIA次数、并发症及患者的满意度等。结果 But组4、8、12、24h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Fen组(P〈0.05),其他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ut组各时间点镇痛评分均明显高于Fen组(P〈0.05);But组PCIA按压次数明显低于Fen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低,无统计学差异(P〉0.05);But组患者对PCIA满意率明显高于Fen组(P〈0.05)。表明布托啡诺用于眼科术后镇痛安全有效,且镇痛、镇静效果优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酒石酸布托啡诺预处理对减轻罗库溴铵注射痛及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01~2019-06在该院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B1组(予布托啡诺20μg/kg)、B2组(予布托啡诺30μg/kg)和C组(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每组30例。比较三组在给予布托啡诺前(T0)、注射布托啡诺后即刻(T1)、注射罗库溴铵前即刻(T2)、给予罗库溴铵即刻(T3)、注射罗库溴铵2 min后(T4)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并应用Ambesh评分法对三组的注射痛评分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三组MAP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B1组的幅度高于B2组而低于C组,三组间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1、B2组HR呈下降后轻度升高继而又下降的趋势,C组HR在T 3时点升高幅度大,B1、B2组HR较C组波动小,三组间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SpO2整体均呈逐渐升高趋势,C组在T3时点出现降低,三组间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注射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1、B2组注射痛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5),而B2组注射痛发生率显著低于B1组(P<0.05)。三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酒石酸布托啡诺预处理能够安全有效地降低罗库溴铵注射痛的发生率,减少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波动,且30μg/kg处理效果优于20μg/kg。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布托啡诺超前镇痛对老年结直肠癌手术围术期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进行结直肠癌手术12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在诱导前给予布托啡诺注射液1 mg。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两组在相同的麻醉诱导、麻醉维持方案下进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于手术前(T0)、术后2 h(T1)、术后8 h(T2)、术后24 h(T3),记录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在T1~T3,运用Ramsay镇静评分评估患者的镇静程度,运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的主观疼痛程度。在T0~T3,检测两组血清神经肽(NP)Y、前列腺素(PG)E2、P物质(SP)的水平。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P、HR水平比较,T2T1T0T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T1~T3研究组HR、MA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Ramsay评分比较:T2T3T1,VAS比较:T2T1T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1~T3,研究组Ramsay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VA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NPY、PGE2、SP水平比较:T2T1T3T0;且T1~T3研究组NPY、PGE2、S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提高布托啡诺超前镇痛老年结直肠癌手术围术期的镇痛和镇静效果,进一步降低疼痛介质的分泌。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脑电双频指数(BIS)反馈闭环靶控输注(CL-TCI)在电子小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需要小肠镜(经口)检查的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A组以BIS作为控制变量的闭合环路靶控输注丙泊酚,结合开放环路靶控输注雷米芬太尼;B组靶控输注丙泊酚、雷米芬太尼;C组恒速输注丙泊酚、雷米芬太尼.检测麻醉前(T0)、入睡睫毛反射消失时(T1)、入镜即刻(T2)、小肠镜经过曲氏韧带(T3)、检查结束出镜后(T4)各组MAP、HR、Sp02、BIS,以及诱导时间、唤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记录呼吸抑制、体动、呛咳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丙泊酚各时段消耗量,电话随访有无术中知晓情况.结果 MAP、HR:与T0时间点比较,3组T1时均下降(P<0.05),T2、T3、T4时B组均低于A组(P均<0.05);C组T2、T3、T4时不稳定.BIS值:T2、T3、T4时B组均小于A组(P均<0.05);C组数值不稳定.诱导时间C组快于A、B组(P均<0.05),唤醒时间和离院时间A组快于B、C两组(P均<0.05).A、B组均未发生呼吸抑制、体动、呛咳和术中知晓,C组呼吸抑制2例、体动4例.A组丙泊酚总消耗量少于B、C组(P均<0.05).结论 BIS反馈下丙泊酚、雷米芬太尼CL-TCI应用于电子小肠镜检查,可使患者生命体征更平稳、丙泊酚用量减少、唤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缩短、留院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0.
王玉莲 《山东医药》2011,51(47):98-99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用于单纯甲状腺囊肿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将60例择期行单纯甲状腺囊肿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术前30 min两组均肌注苯巴比妥钠0.1 mg,长托宁0.01 mg/kg,观察组术中应用0.375%罗哌卡因20 ml+布托啡诺1 mg(1 ml),对照组应用0.375%罗哌卡因20 ml+生理盐水1 ml,观察两组麻醉起效时间、维持时间,记录阻滞0、5、10、15、30 min BP、HR、SpO2水平,术后2、4、8、12、24 h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结果两组麻醉起效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麻醉维持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1、T2时点SBP、DBP均低于同组T0时点及对照组,T1、T2、T3、T4时点HR均低于同组T0时点及对照组,P均〈0.05;各时点SpO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术后4、122、4 h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用于颈丛麻醉阻滞能增强麻醉效果,且对心血管系统干扰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经鼻腔和静脉两种给药途径超前镇痛用于老年患者鼻内镜手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在全身麻醉下行鼻内镜手术且麻醉效果确切的老年患者9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3组各31例:布托啡诺经鼻腔给药超前镇痛组(A组)、经静脉给药超前镇痛组(B组)、对照组(C组)。于麻醉诱导前10 min,A组经鼻腔滴入布托啡诺2 mg;B组缓慢静注布托啡诺2 mg;C组以生理盐水2 ml缓慢静注。计算手术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停留时间、术中芬太尼和丙泊酚的用量。分别于术后1 h(T1)、6 h(T2)、12 h(T3)、18 h(T4)、24 h(T5)、30 h(T6)及36 h(T7)进行镇痛及舒适度评分,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术后镇痛中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头晕、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结果于T6、T7时VAS镇痛评分A组明显低于B、C两组,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B、C两组;于T2至T5时VAS镇痛评分A、B两组明显低于C组,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C组;A组镇痛时间明显长于B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A、B两组明显低于C组(P0.05)。气管导管拔除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A、B两组明显短于C组,舒芬太尼用量A、B两组明显少于C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经鼻腔和静脉两种给药途径超前镇痛均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老年患者鼻内镜手术后镇痛,且副作用较少,而经鼻给药途径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运用小剂量芬太尼和舒芬太尼时全麻诱导患者喉罩置入时的心血管反应。方法择期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麻醉诱导分别采用静脉注射异丙酚2mg/kg,罗库溴铵0.6mg/kg,F组给予芬太尼2μg/kg,S组给予舒芬太尼0.25μg/kg,诱导完成后置入喉罩。分别记录麻醉前(T0)、诱导完毕(T1)、喉罩置入即刻(1、2)、喉罩置入后1min(T3)、2min(T4)、3min(T5)、4min(T6)和5min(T7)时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并观察有无相关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从麻醉诱导后到置入喉罩后5min,两组患者心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相比,F组在T1、T2和T3时间点心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在T1和T2时间点心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麻醉诱导前到喉罩置入后5min,两组间各时间段收缩压(SAP)、舒张压(DAP)、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110比较,两组患者在观察期的不同时间点出现SAP、DAP、MAP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芬太尼和舒芬太尼进行全麻诱导喉罩置入时,两者均有效抑制了喉罩置入时的心血管反应,为喉罩置入提供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治疗腰硬联合麻醉下经皮肾镜取石术中寒战的效果。方法将90例腰硬联合麻醉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术中出现寒战(Wrench分级为3~4级)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布托啡诺组静脉注射布托啡诺1 mg,哌替啶组注射哌替啶50 mg(均加生理盐水稀释到10 ml);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三组术中生命体征,2 min内寒战消除率,镇静过度、呼吸抑制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结果布托啡诺组、哌替啶组2 min寒战消除率分别为90.0%、80.0%,P〈0.05;两组寒战消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哌替啶组镇静过度、呼吸抑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另两组,P均〈0.05。结论布托啡诺治疗腰硬联合麻醉皮肾镜取石术中寒战效果确切,镇静满意,不良反应较轻,对生命体征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联合小剂量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宫腔镜手术患者100例,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给予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诱导,术中丙泊酚静脉维持;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联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诱导,术中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丙泊酚静脉维持。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扩宫时(T2)各HR、平均动脉压(MAP);记录两组苏醒时间、苏醒后Ramsay评分及苏醒后Ramsay镇静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判断两组术前、术后第1天、第2天夜间睡眠质量;记录两组术中呼吸抑制、体动、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0时两组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观察组MAP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不同时点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苏醒后Ramsay评分及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鞘内泵入布托啡诺治疗大鼠慢性神经痛的疗效。方法清洁级雄性成年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B、C、TS、TB组,各8只。B组不实施任何手术,但实施同种基础麻醉;C组建立神经性疼痛模型,鞘内置管后鞘内泵入生理盐水10μl/d;TS组建立神经性疼痛模型,鞘内置管后鞘内泵入布托啡诺12μg/d;TB组建立神经性疼痛模型,鞘内置管后鞘内泵入布托啡诺24μg/d。观察用药后1 h测定辐射热痛阈值,2 h测定冷敏痛阈值,3 h测定触觉痛阈值。结果用药后第1-3天TS组热痛阈值与C组相同检测时间点无差异,而与TB组有差异,其他检测时间点C组热痛阈值较B、TS及TB组均低(P均〈0.05)。冷敏痛阈值(用药后相同检测时间点冷敏5 min抬足次数)C组与TS组相比无差异,TB组较C组、TS组抬足次数均少(P均〈0.05);触觉痛阈值用药后检测时间点C组触觉痛阈值较B、TS及TB三组均低(P均〈0.05),TB组与TS组相同检测时间点无差异。结论鞘内泵入布托啡诺对慢性神经痛大鼠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且高剂量较低剂量镇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孟志秀  黄冰  钱卫 《山东医药》2009,49(51):71-72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术后患者血清五羟色胺(5-HT)和P物质(SP)浓度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行手术治疗的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术毕观察组行布托啡诺PCIA,对照组肌注盐酸曲马多.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及术后12 h(T1)、24 h(T2)、36 h(T3)、48 h(T4)测定两组血清5-HT和SP水平,记录患者T1、T2、T3、T4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 观察组T1、T2、T3、T4 VAS评分及5-HT、S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布托啡诺PCIA镇痛效果确切,其机制可能为降低血清5-HT和SP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七氟烷对脑动脉瘤手术患者血浆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动脉瘤手术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麻醉诱导均采用丙泊酚2mg/kg、芬太尼4μg/kg、维库溴铵0.1mg/kg,肌松完善后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P组持续泵注丙泊酚,S组持续吸入七氟烷。将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维持在30~35mmHg,术中连续监测MAP、HR、PET,CO2。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O)、麻醉诱导后20min(T1)、硬脑膜打开即刻(T2)、动脉瘤切除后即刻(13)、动脉瘤切除后50min(T4)时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ET、CGRP。结果与rIU比较,S组T2、髓、T4血浆ET显著降低(P均〈0.05)、CGRP显著升高(P均〈0.01),P组血浆ET各时点无显著变化,CGRP12、T3、T4时显著降低(P均〈0.05)。与P组比较,S组血浆ET在T2、T3、T4显著降低(P均〈0.05),CGRP在T2、T3、T4明显升高(P均〈0.01)。P组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5例,s组1例,两组比较P〈0.05。结论七氟烷用于脑动脉瘤手术,患者血浆ET水平降低、CGRP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先于舒芬太尼给药是否能够减轻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波动。方法:60例ASA Ⅱ~Ⅲ级准备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前,B组使用布托啡诺0.4 mg处理,C组使用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处理。对比两组在开始诱导到插管结束后共15 min内的血压(MAP)和心率...  相似文献   

19.
张世栋  张彦 《山东医药》2010,50(52):82-83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丙泊酚或吸入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60例ASA I~Ⅲ神经外科占位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丙泊酚组(P组)。两组复合舒芬太尼及静脉滴注阿曲库铵维持麻醉,术毕前40 min停药。所有患者麻醉诱导插管后行颅内压(ICP)监测,记录诱导后10 min(Ta)、40min(颅骨钻孔前,Tb)时的ICP,记录插管前(T1)、插管后5 min(T2)、放置头架(T3)、切皮(T4)、锯颅骨(T5)、切开硬脑膜时(T6)、拔除气管导管(T7)7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及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结果 S组术毕拔管时间短于P组(P〈0.05)。Tb期S组ICP高于P组(P〈0.05)。与诱导前比较,两组插管后5 min HR下降(P〈0.05),其他时点的HR、MAP、SpO2和PetCO2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手术中采用七氟醚吸入或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维持麻醉的方法 ,具有可控性好、血流动力学稳定和减少麻醉并发症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氟哌利多对丙泊酚麻醉患者意识消失时有效靶浓度的影响。方法择期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C、D组各20例。B、C、D组分别静注氟哌利多0.625、1.25、2.5 mg,A组注射生理盐水。10 min后靶控输注丙泊酚,记录各组患者意识消失时丙泊酚血浆靶浓度(Cp)和效应室靶浓度(Ce),记录麻醉前及意识消失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例数。结果 B、C、D组与A组比较,患者意识消失时丙泊酚Cp、Ce均明显降低(P均〈0.01),其中D组低于B、C组(P均〈0.01)。各组麻醉前BIS值均〉90,意识消失时BIS值为67±6,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别(P均〉0.05)。与麻醉前相比,四组患者意识消失时HR、MAP和BIS值均降低(P均〈0.05);与D组比较,A组患者意识消失时MAP明显降低(P〈0.05)。B、C、D组无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安全剂量的氟哌利多可降低丙泊酚麻醉患者意识消失时的Cp和Ce,呈剂量依赖性,其中2.5 mg氟哌利多与丙泊酚靶控复合诱导血压相对平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