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3.0T 1H-MRS和梯度回波化学位移MRI在定量分析肝脏脂肪含量中的价值.方法 22例可获得肝脏标本的病例(活体肝移植供体候选者、部分需做肝段/肝叶切除的肝病患者等)纳入研究,行上腹部常规MRI、梯度回波T1加权同相位/去相位(in-phase/opposed-phase, IP/OP)成像及肝脏1H-MRS检查.测量IP/OP的信号强度值(SIin, SIout)、1H-MRS的水峰峰值(Pwater)、脂峰峰值(Plipid)、水峰峰下面积(Awater)及脂峰峰下面积(Alipid),计算脂变指数(fat index,FI)及肝细胞相对脂肪含量(relative lipid content,RLC).于MR扫描后当日至1周内通过手术获取肝脏标本,并对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按照2003年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分会制定的脂肪肝分级标准进行分级.结果 FI、RLC、Plipid及Alipid与脂变细胞百分比之间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4683、0.7713、0.6802和0.5757,P<0.05), 以RLC相关性最好;RLC随脂肪变程度增加而增 加(F=15.45,P<0.05),无脂肪肝组与中重度脂肪肝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轻度与中重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脂肪肝组与轻度脂肪肝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理级别的增加,FI逐渐增大,但组间差异 均无统计学意义(F=2.06,P>0.05).结论 1H-MRS和梯度回波化学位移MRI均可反映肝脏脂肪含量和评价脂肪肝严重程度,1H-MRS的诊断效能高于梯度回波化学位移MRI,有望替代肝穿活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 H磁共振波谱(1 H-MRS)定量分析方法对脂肪肝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48例临床明确诊断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行1 H-MRS扫描和CT平扫,1 H-MRS测量脂质峰值和水峰峰值,计算脂肪分数,并与CT肝/脾比值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正常组和脂肪肝组水峰峰值无明显差异,而脂质峰值有显著差异。2例CT肝/脾比值诊断脂肪肝患者在波谱成像时未出现明显峰值,其余1 H-MRS所得波谱曲线与CT肝/脾比值诊断结果一致。结论 MR氢质子波谱成像技术可以定量诊断脂肪肝。  相似文献   

3.
梯度回波化学位移MRI诊断脂肪肝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梯度回波化学位移MRI对脂肪肝的诊断价值和探讨梯度回波化学位移MRI的技术特点和原理。方法 对 12例脂肪肝患者 (轻、中度弥漫性脂肪肝 6例 ,局限性脂肪肝 6例 )均行MRI的常规SE序列、梯度回波同相 (in -phase ,IP)和反相 (out-phase ,OP)序列扫描 ,对比观察这些病灶在常规SET1WI、IP和OP像上的显示情况。结果 全部的脂肪肝在OP像上信号强度比IP像有明显下降 ,而在常规SET1WI上信号强度无明显变化。结论 梯度回波化学位移MRI简单实用 ,对脂肪肝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是诊断脂肪肝最好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梯度回波化学位移MRI在诊断非酒精性肝脂肪变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行常规腹部MRI检查+梯度回波同相(in-phase,IP)和反相(out-phase,OP)序列扫描的患者80例,其中临床诊断为脂肪肝患者40例,非脂肪肝患者40例。对比观察二组患者肝脏在常规TSE T1WI、IP和OP像上的信号强度,测量同相位和反相位的信号强度值(SIip和SIop),计算肝脏脂肪变指数(FI,fat index),FI计算公式为:FI=(SIip-SIop)/2SIip。结果 40例脂肪肝患者在常规TSE序列T1WI上肝脏信号未见明显增高,在梯度回波化学位移相上,脂肪肝病灶在OP像上信号强度较IP像有明显下降,脂肪肝组的肝脏脂肪变指数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梯度回波化学位移MRI对脂肪肝内的脂肪成分相当敏感,能提高对脂肪肝的诊断率,在临床诊断脂肪肝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3.0 T多射频核磁共振仪对正常志愿者及脂肪肝患者行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检查,探讨其对脂肪肝的诊断价值。方法招募38名正常志愿者,男19名,女19名,年龄25~75岁,平均(41.22±14.67)岁。27例脂肪肝患者,男17例,女10例,年龄25~62岁,平均(45.86±9.49)岁。采用3.0 T磁共振仪对所有正常志愿者及脂肪肝患者行肝脏1H-MRS扫描。统计所有肝脏1H-MRS谱线其水峰峰值、水峰峰下面积、脂峰峰值、脂峰峰下面积及脂肪分数,分别按年龄和性别分组,并采用SPSS 11.5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同年龄组正常志愿者与脂肪肝患者间比较,除水峰峰值差别不明显外,其水峰下面积、脂峰峰值、脂峰下面积及脂肪分数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水峰下面积(正常VS脂肪肝)=0.004,P脂峰峰值(正常VS脂肪肝)=0.00395,P脂峰峰下面积(正常VS脂肪肝)=0.001,P脂肪分数(正常VS脂肪肝)=0.000000033,P均<0.05);男性组正常志愿者与脂肪肝患者水峰峰值差别不明显,余代谢物数值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女性组正常志愿者与脂肪肝患者代谢物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水峰峰值(正常VS脂肪肝)=0.04,P水峰下面积(正常VS脂肪肝)=0.03,P脂峰峰值(正常VS脂肪肝)=0.000687,P脂峰峰下面积(正常VS脂肪肝)=0.000514,P脂肪分数(正常VS脂肪肝)=0.000406,P均<0.05);正常肝脏与脂肪肝MRS代谢物阈值:脂肪峰值为9.55(敏感性0.909,1-特异性0),脂肪峰下面积为8.65(敏感性0.955,1-特异性0.029),脂肪分数4.97%(敏感性0.955,1-特异性0.029)。结论 3.0 T1H-MRS可应用于正常肝脏及脂肪肝的定量研究;正常肝脏与脂肪肝MRS代谢物阈值提出对肝脏脂肪变性诊断提供客观、科学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0T MR梯度双回波、三回波技术定量分析肝脏脂肪含量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纳入42例可通过手术获得肝脏病理标本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体质指数(BMI)分为体重过轻组(BMI<18.5 kg/m2,10例)、体重正常组(18.5 kg/m2≤BMI<24 kg/m2,24例)及体重过重组(BMI≥24 kg/m2,8例)3组.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MRI扫描,并计算肝脏兴趣区(ROI)的相对脂肪含量(RLC).以病理学结果(脂肪阳性面积率)为金标准,对梯度双回波、三回波测得的RLC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2例患者病理学检查、梯度双回波及梯度三回波测得的肝脏RLC分别为(6.2±4.3)%、(18.8±8.2)%及(8.9±4.3)%.体重过轻组:梯度双回波测得的RLC与病理结果间无相关性(P>0.05),而梯度三回波与之呈正相关(r=0.87,P<0.01);体重正常组:梯度双回波及梯度三回波测得的RLC与病理结果间均呈正相关(r=0.66,P<0.01;r=0.92,P<0.01);体重过重组:梯度双回波测得的RLC与病理结果间无相关性(P>0.05),而梯度三回波与之呈正相关(r=0.95,P<0.01);所有患者梯度双回波及梯度三回波测得的RLC与病理结果间均呈正相关(r=0.70,P<0.01;r=0.94,P<0.01).结论:3.0T MR梯度双回波技术量化分析肝脏脂肪含量的应用价值有限,而梯度三回波技术是完全可行的,且优于前者;随着BMI的增高,梯度三回波技术测量准确性随之提升.  相似文献   

7.
袁放  宋彬  徐缨龙  阳琴   《放射学实践》2012,27(2):128-131
目的:探讨3.0T MR梯度双回波、三回波技术定量分析肝脏脂肪含量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纳入42例可通过手术获得肝脏病理标本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体质指数(BMI)分为体重过轻组(BMI<18.5kg/m2,10例)、体重正常组(18.5kg/m2≤BMI<24kg/m2,24例)及体重过重组(BMI≥24kg/m2,8例)3组。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MRI扫描,并计算肝脏兴趣区(ROI)的相对脂肪含量(RLC)。以病理学结果(脂肪阳性面积率)为金标准,对梯度双回波、三回波测得的RLC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2例患者病理学检查、梯度双回波及梯度三回波测得的肝脏RLC分别为(6.2±4.3)%、(18.8±8.2)%及(8.9±4.3)%。体重过轻组:梯度双回波测得的RLC与病理结果间无相关性(P>0.05),而梯度三回波与之呈正相关(r=0.87,P<0.01);体重正常组:梯度双回波及梯度三回波测得的RLC与病理结果间均呈正相关(r=0.66,P<0.01;r=0.92,P<0.01);体重过重组:梯度双回波测得的RLC与病理结果间无相关性(P>0.05),而梯度三回波与之呈正相关(r=0.95,P<0.01);所有患者梯度双回波及梯度三回波测得的RLC与病理结果间均呈正相关(r=0.70,P<0.01;r=0.94,P<0.01)。结论:3.0T MR梯度双回波技术量化分析肝脏脂肪含量的应用价值有限,而梯度三回波技术是完全可行的,且优于前者;随着BMI的增高,梯度三回波技术测量准确性随之提升。  相似文献   

8.
以往脂肪肝无创性诊断依赖B超、常规CT及MRI,但诊断准确性受限。随着能谱CT和3.0 T MRI的发展,出现了多种定性及定量诊断方法。能谱CT物质分离及能谱曲线等多参数成像能够测量肝脏的脂肪含量并评估其严重程度。3.0 T MRI新的化学位移水脂分离包括迭代最小二乘法非对称采集水脂分离(IDEAL)梯度回波和六回波成像技术,为脂肪肝的定量诊断提供新的途径。本文就能谱CT和MRI对脂肪肝的定性及定量诊断进展予以概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0T1 H-MRS的两种后处理方法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ALD)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组(NAFLD)、酒精组(ALD)及酒精+高脂组(ALD)共4组,后3组统称为模型组,在第0、4、8和12周进行1 H-MRS扫描,计算两种后处理方法下的肝脏相对脂肪含量(RLC),其中以亚甲基为计算指标的结果用RLC1表示,以所有脂肪基团为计算指标的结果用RLC2表示,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进行RLC1及RLC2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分析;按脂肪肝程度的病理结果将大鼠分为正常、轻度、中度及重度组4组,分析各组间RLC1及RLC2的差异.结果:模型组(NAFLD和ALD)的RLC1、RLC2均与病理结果呈正相关(r=0.45~0.96,P<0.05),且RLC1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r=0.92,P<0.05)高于RLC2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r=0.77,P<0.05) ;RLC1在正常、轻度、中度和重度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LC2在量度组与余组间、中度组与余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义(P均<0.05).结论:1H-MRS的两种后处理方法均可用于诊断大鼠脂肪肝;RLC1诊断轻度脂肪肝准确性高,而对于中重度脂肪肝的诊断则应该与RLC2诊断结果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阳宁静  宋彬  袁放  唐鹤函  黄子星   《放射学实践》2012,27(2):132-135
目的:探讨3.0T1 H-MRS的两种后处理方法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ALD)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组(NAFLD)、酒精组(ALD)及酒精+高脂组(ALD)共4组,后3组统称为模型组,在第0、4、8和12周进行1 H-MRS扫描,计算两种后处理方法下的肝脏相对脂肪含量(RLC),其中以亚甲基为计算指标的结果用RLC1表示,以所有脂肪基团为计算指标的结果用RLC2表示,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进行RLC1及RLC2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分析;按脂肪肝程度的病理结果将大鼠分为正常、轻度、中度及重度组4组,分析各组间RLC1及RLC2的差异。结果:模型组(NAFLD和ALD)的RLC1、RLC2均与病理结果呈正相关(r=0.45~0.96,P<0.05),且RLC1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r=0.92,P<0.05)高于RLC2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r=0.77,P<0.05);RLC1在正常、轻度、中度和重度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LC2在重度组与余组间、中度组与余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义(P均<0.05)。结论:1 H-MRS的两种后处理方法均可用于诊断大鼠脂肪肝;RLC1诊断轻度脂肪肝准确性高,而对于中重度脂肪肝的诊断则应该与RLC2诊断结果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脱髓鞘性假瘤的磁共振成像表现,提高对该病的磁共振(MR)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均行常规MRI检查、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及脑灌注成像,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总结脱髓鞘性假瘤的MRI特点。结果 2例患者均为青年男性,急性起病入院,MRI表现为T1WI高低混杂信号,T2WI高信号,1H-MRS为NAA峰降低,胆碱(Cho)峰升高,并出现乳酸(Lac)和胶质(Lip)峰,MR灌注成像(PWI)示脑血流量、脑血容量降低,平均通过时间及峰值时间延长。结论脑脱髓鞘性假瘤常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联合功能成像有助于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各3T MRI关节软骨成像序列对关节软骨显示的能力与限度,探讨理想的3T MRI关节软骨成像序列组合.方法:收集因临床需要而检查的36例膝关节MRI,成像设备为SIEMENS3.0T VERIO高场MRI,关节软骨成像序列包括:自旋回波序列(SE),二维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像(FS-PD),二维短T1翻转恢复序列(2D-STIR),三维双重回波稳态(3D-DESS),三维平衡稳态序列(3D-True FISP)和关节软骨生理成像T2mapping.在股骨髁间凹中央层面上分别测量股骨髁软骨信号噪声比(SNR)、软骨-关节液对比度噪声比(CNR),比较各序列对于软骨和周围关节液的显示能力.结果:3D-DESS,3D-True FISP和FS-PD序列软骨SNR最高(P<0.001);同时3D-DESS,3D-True FISP和FS-PD序列软骨-关节液对比度噪声比(CNR)高于2D-STIR,但软骨-关节液边界对比以3D-DESS序列最好,能显示关节软骨水含量变化的只有T2mapping成像.结论:二维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像(FS-PD)加上三维双重回波稳态(3D-DESS)是进行软骨MRI的理想序列组合,T2mapping可以显示关节软骨含水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1.5T MRI中运用氢质子波谱成像(1^H-MRS)技术在脂肪肝疗效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自身治疗前后对照的方法,选取15例代谢综合征患者用艾塞那肽(Exenatide)并进行糖尿病饮食,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各行1次1H-MRS检查,测得肝内脂肪含量(IHCL);同时测量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BW)、腰围、体质量指数(BMI)、甘油三脂(TG).结果 结果经对数转换符合正态分布,后进行配对t检验,治疗前IHCL高于治疗8周后的IHC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了性别、年龄后,以IHCL为因变量,以BMI、腰围、TG为自变量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HCL和BMI(r =0.489,P<0.05)、腰围(r=0.416,P<0.05)、TG(r =0.347,P<0.05).结论 1^H--MRS脂肪定量技术可用于临床评估脂肪肝治疗效果,并且是一种无创脂肪定量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的常规MRI及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表现.方法:对6例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生殖细胞瘤的MRI和1H-MRS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6例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均为男性,病灶T1WI多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病灶不均匀斑点、片状及环状强化.1H-MRS表现为胆碱(Cho)峰升高,肌酸(cr)降低,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明显降低.结论: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的MRI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点,结合1H-MRS,可以提高生殖细胞瘤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3.0T多射频磁共振1H-MRS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对正常自愿者和肝硬化患者的肝脏进行定量研究,并从肝脏代谢及水分子扩散水平探讨肝硬化的机制. 方法 选取30例肝硬化患者为肝硬化组(根据临床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选取Child-Pugh改良肝功能计分分级法评分为5分及其以上者):男22例,女8例,年龄34 ~ 65岁,平均(50.19±8.61)岁.选取38名正常自愿者为正常组(经临床检查无肝炎、肝硬化及肿瘤病史,上腹部MRI和/或CT检查未见异常):男19例,女19例,年龄25~ 75岁,平均(41.22±14.67)岁;全部行1 H-MRS及DWI检查(正常组与肝硬化组检查方法相同,其中b值取500 s/mm2),采集其水峰峰值、水峰下面积、脂肪峰峰值、脂肪峰下面积、脂肪分数以及肝脏DWI ADC值,并应用SPSS 13.0软件将肝硬化组与对照组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肝硬化组1 H-MRS水峰峰值、水峰下面积均低于正常组(P值分别为1.65×10-8和3.78×10-5,P<0.05);两组间脂肪峰高、脂肪峰下面积、脂肪分数无明显差异(P值分别为0.09,0.62,0.12,P>0.05).对照组与肝硬化组之间,b=500 s/mm2时,两组间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03,P<0.05).结论 3.0 T 1H-MRS及DWI可以作为一种检查肝硬化的新手段,可从分子水平进一步阐明肝硬化机制.1H-MRS及DWI对临床肝硬化定性及定量诊断及治疗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CT表现不典型脂肪肝的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文通过15例CT平扫表现不典型脂肪肝的MRI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在MRI各序列上的表现和特点,旨在说明MRI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15例CT平扫不典型的脂肪肝中,局灶型脂肪肝为3例4个病灶,弥漫型脂肪肝中的正常“肝岛”9例共20个“病灶”,需与其它病变鉴别的不均匀脂肪肝3例,15例均行MRI常规SE序列扫描和梯度回波化学位移同,反相位序列检查。结果:MRI常规扫描仪能辨认少数脂肪含量较多的病灶,而化学位移反相位像上,全部病例均显示含脂病变部分与同相位比较有明显的信号下降,病变与正常肝组织之间的信号对比明显改善。结论:MRI化学位移同,反相位检查对于检出少量脂肪组织很敏感,显著提高了CT表现不典型脂肪肝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常规MRI阴性青少年颞叶癫痫患者的短回波1H-MRS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探讨单体素短回波点分辨率空间选择序列(point-resolved spatial selection,PRESS)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1H-MRS)在常规MRI阴性的青少年颞叶癫痫(TLE)患者定侧诊断中的应用. 资料与方法 对常规MRI检查阴性的27例TLE患者及10名与之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行海马区域1H-MRS扫描和测量,并以癫痫患者24 h脑电图(EEG)为致癫痫灶的定位指标,通过测定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肌酸(Cho+Cr)、谷氨酸盐(Glx)、肌醇(mI)分析其对MRI阴性TLE的定侧价值. 结果 27例TLE患者均完成1H-MRS扫描,22例谱线基线稳定,信噪比较好;22例癫痫患者1H-MRS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测值平均值比较均发现异常,其中15例定侧与EEG符合. 结论 单体素短回波1H-MRS(PRESS序列)可以发现常规MRI阴性的TLE患者海马区脑组织代谢的异常,并能较好地定侧,为临床诊断致癫痫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正常青少年膝关节软骨的MRI表现。方法:使用GE 0.2T低场磁共振成像机,采用膝关节线圈,对膝关节行矢状面扫描,应用序列为梯度回波序列T2WI、自旋回波T1WI、自旋回波T2WI、脂肪抑制序列、质子密度序列。翻转角200。扫描野16cm。层厚4mm,间隔1mm。结果:膝关节矢状位MRI梯度回波序列T2WI。和质子密度序列中,股骨髁与胫骨平台的骺软骨MRI能显示出3层不同的信号强度。结论:MRI能准确地显示膝关节软骨的层次结构,为临床诊断膝关节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磁共振质子波谱成像(1H-MRS)研究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患儿脑白质内病灶的代谢特点,并观察不同白质病变区代谢的变化。资料与方法对8例临床确诊的PKU患儿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8名健康儿童(对照组)分别行T1WI自旋回波序列(SE)、T2WI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检查。1H-MRS检查选择侧脑室后角T2WI异常信号区及放射冠正常白质为兴趣区(ROI),测量1H-MRS谱线上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及肌酸(Cr)等主要共振峰的面积,并计算下列化合物的比值:NAA/Cr、Cho/Cr、1000*NAA(Cho、Cr)/H2O。结果在T2WI上,所有未经治疗的PKU患儿侧脑室后角周围白质均可见非占位性、斑片状、条带状高信号。1H-MRS显示未经治疗及治疗后PKU白质异常区及放射冠诸代谢产物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S可作为无创性研究PKU病理生理过程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原发性颞叶癫痫与海马硬化之间的关系,探讨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在海马硬化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证实的海马硬化患者的临床表现、1H-MRS资料,重点分析1H-MRS的NAA、Cr、Cho波峰特点。结果 1H-MRS发现异常28例(93%),2例在MRI及1H-MRS均未见异常。结论 1H-MRS可对海马硬化或伴有海马胶质细胞增生者进行早期诊断,提高了海马硬化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