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病历摘要患儿,男,3岁。酱油色尿伴皮肤发黄2天。患儿4天前吃煮蚕豆少量,食后未发现异常。2天后吃蚕豆约200克,4~5小时后发现尿呈酱油色,次日晨出现面色发黄,且逐渐加重,阵发性腹痛,恶心呕吐、乏力,而畏寒发热不明显,病后排尿8次均为酱油色。患儿既往多次吃蚕豆,未发现上述症状。查体:T37.2℃,R30,P150,BP13.3/8.0kPa,烦躁,贫血貌,皮肤巩膜轻度黄染,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心界不大,心律  相似文献   

2.
蚕豆病俗称胡豆黄(或蚕豆黄),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遗传性)红细胞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的疾病,由于进食蚕豆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绝大多数患儿为进食新鲜蚕豆而发病,少数婴儿吃了食用过蚕豆的母亲乳汁或服用制作的蚕豆食品,或接触了蚕豆花粉而发病。现将我科自1963年1月至1981年3月所收治的小儿蚕豆病37例报告如  相似文献   

3.
现将我们收治的蚕豆病100例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性别年龄男97例;女3例。年龄6月~6岁80例;7岁以上20例。其中1~3岁62例。发病情况全部病例均为农村儿童。都有生食或熟食新鲜蚕豆史,大部分为熟食。食后1~2天发病者26例,3~4天23例,5~7天14例,7~9天19例,情况不明者18例,7天以内发病者占63%,首次发病者69例,第二次发病28例,三次以上发病3例。其中有首次发病后隔数年又复发者,亦有过去食蚕豆不发病,后来食之发病的。症状体征排棕褐色尿(90例),黄疸  相似文献   

4.
例1:女,36岁,因面黄、腹痛伴呕吐2天,于1990年5月3日入院.体检:T38℃,P90次/分,R22次/分,BP12.5/9kPa,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听诊正常.腹软,肝脾未触及.神经系统检查正常.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85g/L,WBC2.57×10~9/L,N71%,L29%,R BC2.94×10~(12)/L,网织红细胞2.7%.肝功能、直接胆红素阴性,GPT正常,Ⅱ42u,ZnTT10u.尿三胆:胆红质阴性,尿胆素阳性,尿胆原阳性.B超  相似文献   

5.
患儿刘××,男,1岁半,1984年6月28日入院。入院前一天食油炸蚕豆小半碗,6—7小时后出现烦躁、呕吐、低热、乏力、面色进行性苍白、巩膜发黄,一小时前酱油色小便一次,遂来诊住院。既往体健,否认贫血史。其父为宁夏籍,母为广西籍,母系家族中,食蚕豆后无类似发病史。体检:体温37.2c,脉搏160次,呼吸50次,萎靡,烦躁,急性贫血貌,口唇、甲床苍白,巩膜轻度黄  相似文献   

6.
1病历介绍   患儿男,4岁.因发热、呕吐1 d,昏迷1 h,抽搐1次,于2001年6月1日入院.患儿于1 d前服食过未煮熟的干蚕豆,量不详.半天后再现畏寒、发热、恶心、呕吐,曾在当地卫生院就诊.当时诊断为“上感“,给予抗炎、补液治疗,但症状无好转,翌日发现高热,解酱油色尿,于1 h前突然昏迷,并全身抽搐1次,持续约5 min.查体:体温39.8℃,脉搏140次/min,呼吸30次/min,血压90/60 mmHg.神志不清,面色苍白,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巩膜中度黄疸.颈软,心率快,未闻及杂音,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脾未扪及.   ……  相似文献   

7.
我科于1990年5月至2001年5月共收治蚕豆病68例,经积极抢救,除2例拒治外,均恢复正常出院,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9.
农玉娥 《右江医学》1999,27(4):197-198
蚕豆病是由于进食蚕豆或蚕豆制品之后引起的一种急性溶血性疾病,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陷是发病的基本内因(1)。我区多种植和喜食蚕豆,蚕豆病的发生率较高,每年3~5月份新鲜蚕豆上市季节,即为蚕豆发病高峰时期。现就我院在1995~1998年间收治的20例蚕豆病进行临床分析。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5岁13例,5~8岁6例,9岁1例。全部病人在入院前均有过进食蚕豆或蚕豆制品,病情严重程度与进食量多少无关。14例为第一次进食蚕豆。2例在1岁多时进食过…  相似文献   

10.
正蚕豆病又称G-6-PD缺乏症,南方多见,北方罕见,尤其是新生儿蚕豆病更是少之又少,极易误诊,现将我院收治的一例新生儿蚕豆病报道如下:患儿,男,7天,因"皮肤黄染四天余,伴纳差、发热半天"入院。患儿系第二胎第二产,孕40周顺产,出生体重3030g,生后第三天起发现皮肤黄染,渐加重,半天前患儿出现纳差、发热、反应欠佳,其母为广西人,血型O,Rh+,查体:T:38c,精神反应差,呼吸促,约60次/分,全身皮肤重度黄  相似文献   

11.
蚕豆病10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并总结蚕豆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蚕豆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蚕豆病的发病可见于各年龄组,男性多于女性,大多数为9岁以下儿童(83%);全年均有发病,5月份蚕豆上市时多发(49%);潜伏期为4小时~8天;多为进食新鲜蚕豆而发病(92%).结论蚕豆病目前无根治方法,蚕豆病患者或有蚕豆病者家族史,应禁食蚕豆或蚕豆制品,以防发病.治疗以反复输血、肾上腺皮质激素为主,成分输血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13.
蚕豆病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恺 《重庆医学》2001,30(2):180-181
蚕豆病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疾病 ,起病急、发病快 ,如认识不足易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严重危及患儿生命。若诊断明确、治疗及时、正确 ,症状会很快控制 ,不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 ,现将我院儿科从 1982~ 1995年收治的蚕豆病 36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按小儿溶血性贫血诊疗常规[1] 标准。诊断为蚕豆病的 36例中男性 34例 ,女性 2例。年龄在 2~ 8岁。发病季节以 3~ 5月份最多见 ,3~ 5月份发病 30例 ,其余 6例分别在元月、10月、12月发病。前 30例患者发病前半d~ 2d进食过新鲜蚕豆 10余粒~ 10 0g,后 6例中第 1例因…  相似文献   

14.
蚕豆病(Fabism)是由于葡萄糖-6-磷酸脱氧酶(G-6-PD)缺陷者进食蚕豆、蚕豆制品或接触蚕豆花粉后而引起的急性溶血性贫血,在我国南方,尤其是广东、广西、四川、台湾等地区多见,2005-2009年我院共收治了小儿蚕豆病102例,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蚕豆病是因进食蚕豆或蚕豆制品后引发的急性溶血性贫血。1990~2003年,我院共收治蚕豆病5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426例蚕豆病者均有进食或接触蚕豆史。临床主要为典型的急性溶血性贫血;G—6—PD异常者占57.6%,血型为O型者占58.0%;A型24.0%。以输血、输液等综合疗法为主,部分病例仅口服中草药而痊愈。426例中除2例死于严重并发症外,余均治愈。认为造成溶血的原因,除G—6—PD缺乏外,还应考虑酶本身的变异与蚕豆以外的其他并存诱因。在治疗因红细胞G—6—PD缺乏所致溶血时,不能输入母血。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地区小儿蚕豆病8例鲍桂芝,张盈中,崔刊,朱华(内蒙古自治区医院)蚕豆病在国内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四川等地发病率较高。内蒙古地区尚未见报道。我院1980~1993年收治小儿蚕豆病8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8例中男性6例,女性2例,...  相似文献   

18.
蚕豆病在本地区少见。但自近几年来有广西妇女远嫁本镇以来,仅今年5月份本院就连续收治蚕豆病患儿3例,特报告如下:亚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3岁、4岁和5岁。患儿父亲均为世代居住本镇农民,母亲则均为广西人,且均否认本人小时候有类似病史。3例患儿均于进食新上市蚕豆后发病,进食蚕豆距发病均在1日内。1.2症状及体征3例患儿发病后均有明显皮肤、巩膜黄染,贫血及酱油色或浓茶色尿,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及腹痛。1.3实验室检查Hb(31~44)g/L;WBC(12×109~21×109)/L,尿隐血试验3例均为强阳性…  相似文献   

19.
蚕豆病是因进食蚕豆或蚕豆制品后引起的一种急性溶血性贫血。患儿可在短期内(几小时至2天内)发生溶血危象,病情险恶,若不及时诊治可危及生命。本文将1993年至1994年笔者参与抢救的16例蚕豆病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蚕豆病7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蚕豆病是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患者在进食蚕豆或与这种植物的花粉接触后发生的急性溶血性贫血。本地区发病率高。我科于1996年3月~1998年5月收治蚕豆病75例,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1性别:男68例,女7例,男:女为97∶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