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是一种通过穿刺股静脉和房间隔,在X 线指引下将特别的球囊导管送入二尖瓣口,加压充盈球囊,以达到扩张狭窄的二尖瓣口的治疗方法.我科于 1994-2004年共进行了PBMV 120例,术中1例出现心包填塞,经过及时抢救,病情逐渐稳定,急请胸外科大夫会诊后送手术室行心房壁破口修补并二尖瓣闭式分离.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目前国内大医院开展较多,我们通过PBMV术后心脏杂音变化,对球囊直径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提高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自1990-08首例PBMV成功以来,对8例术后杂音进行了系统观察。男3例,女5例。平均年龄39.7岁。术前经体检、听诊、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诊为风湿性二尖瓣狭窄5例;二尖瓣狭窄伴轻度关闭不全1例;二尖瓣狭窄件主动脉辨轻度狭窄2例。1.2方法及结果。全部病例均采用单球囊导管,经皮股静脉插管,经房间隔穿刺行PBMV。进口It1Ollll导管3例,国产单球囊导管5例。球囊直径均从25mm开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治疗二尖瓣狭窄伴中或重度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 用Inoue球囊导管行PBMV治疗二尖瓣狭窄伴肺动脉收缩压≥60mmHg(8.00kPa)患者101例。用超声心动图和心导管法观察血流动力学效应。结果 术后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二尖瓣瓣口面积增加(P<0.01);肺动脉收缩压及肺循环阻力明显降低(P<0.001),这些变化在心房颤动患者中尤为明显。结论  PBMV治疗严重二尖瓣狭窄伴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和血流动力学效应。  相似文献   

4.
梁东 《海南医学》2002,13(12):186-186
目的:探讨PBMV治疗老年MS病人可行性、安全性临床效果。方法:对老年MS病人采用Inoue球囊导管行PBMV。结果:本组32例老年MS患者均顺利完成PBMV,成功率100%,无手术死亡,未出现低心排、大出血、心包填塞、栓塞等严重并发症,仅3例出现轻度MR。球囊扩张前后二尖瓣口面积、跨瓣压差及心功能比较有明显变化(P<0.01).:要掌握好病例选择,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中注意操作,PBMV同样适合于老年人,可取得满意疗效和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已取得显著疗效.但介入治疗毕竟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措施,亦时有并发症的发生,其中因心脏损伤致心包填塞是该项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和主要致死原因,其发生率为1.5%[1],术后护理需密切观察病情,争取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以保证术后疗效.我院自1998年11月至2002年8月行PBMV治疗65例,术后心包填塞1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院于1991年12月在青海省首次开展球囊导管扩张术(PBMV)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4例。成功3例、失败1例。结果显示术后左房平均压、二尖瓣口压力阶差明显下降,二尖瓣口面积扩大,心功能由Ⅲ级上升到Ⅰ级,舒张期杂音在术后即刻消失。随诊10个月至一年,二尖瓣口面积未变化2例,缩小1例。表明PBMV是一种对二尖瓣狭窄疗效好、创伤小、康复快的非外科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国产球囊导管经皮穿刺二尖瓣球囊成形术治疗二尖瓣狭窄的效果.方法右心导管检查后,行上或右房影定位法进行房间隔穿刺.穿刺成功后应用国产球囊导管按常规进行二尖瓣球囊成形术。扩张前后测定上房及左室压力,以计算二尖瓣跨瓣压差并计算二尖瓣口面积。结果25例中23例术中成功(92%)。1例术中发生急性心包填塞,后行外科二关瓣闭式分离术;1例术后出现中度二尖瓣返流.无1例死亡.成功的病例术后均恢复日常生活,能够从事除强体力劳动外的一般活动和生产.结论用国产球囊导管进行经皮穿刺二尖瓣球囊成形术也能取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左径闭式二尖瓣扩张术中对房颤并发左房血栓10例的处理广西百色地区人民医院黄元鲁(百色533000)我们在使用左径闭式二尖瓣扩张术治疗风心二尖瓣狭窄过程中,遇到房颤并左房血栓10例,通过术中放血、压迫颈动脉等处理,对预防栓塞有一定的作用。全组病例无死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及其瓣膜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98年3月至2002年3月,在我院接受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及其术后瓣膜置换术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本组男性4例,女性6例,瓣膜置换年龄33—50岁,平均39.80岁。其中2例因PBMV术后造成二尖瓣叶撕裂,急诊行体外循环二尖瓣置换术,其余8例为择期手术。PBMV术后症状元明显改善3例,改善后症状又复发5例,术后症状加剧2例(急诊手术)。再就诊时超声心动图检查示二尖瓣狭窄8例,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2例,二尖瓣开口面积0.9-1.5cm2。心胸比率为0.46-0.60,心功能Ⅱ级7例,Ⅲ级1例,Ⅳ级2例。全组采用静脉吸入复合麻醉,温血灌注体外循环行二尖瓣置换术。结果:全组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术前通过各种检查,了解二尖瓣叶条件,选择好适应征是PBMV成功的关键。而PBMV术后再次换瓣同单纯瓣膜置换术一样,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应用改良的超声积分法,探讨风湿性二尖辩狭窄行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后近期疗效的价值。30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分为低积分组、高积分组两级,结果表明:PBMV术后低积分组(≤8)各项参数基本稳定,且并发症较少。而高积分组(>8)二尖瓣瓣口面积趋于缩小,且易致二尖瓣反流,认为对高积分的病人不宜行PBMV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心耳血栓患者尿激酶溶栓及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联合抗凝后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经尿激酶溶栓及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联合抗凝治疗7d的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心耳血栓患者25例,采用Inoue单球囊技术行PBMV、术后随访1年以上,观察术中及随访期间有无血栓栓塞并发症。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术中及随访期间无1例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术后即刻及随访期间血流动力学、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对于经尿激酶溶栓及加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联合抗凝治疗后的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心耳血栓患者,PBMV安全可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曾廷杰 《华夏医学》2002,15(1):29-30
目的:探讨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有效而又安全的手术方式,方法:分析行闭式扩张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13例患者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全部治愈出院,无并发症,目前随访全部病例均能参加日常工作和活动,1例心功能Ⅱ级,其它全部I级,结论:闭式扩张术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本文探讨28例二尖瓣狭窄(MS)患者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PBMV)的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方法 采用Inoue单囊和国产二尖瓣球囊对28例二尖瓣狭窄的病人进行PAMV治疗,术前护士充分了解病人的病情,各种检查结果;术中熟练配合和术后周密的护理。结果 27例病人术后左房压力明显下降,舒张期杂音减弱或消失,患者感觉呼吸平顺,心功能改善。术后精心护理和细心观察,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有一例在穿刺房间隔过程中出现少量心包填塞。在观察过程中无心包积液增多,未做任何处理。结论 二尖瓣球囊扩张是目前治疗二尖瓣狭窄的良好方法之一,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的默契配合和术后严密观察及护理能促进手术的顺利完成和保证病人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经皮球囊二尖瓣扩张术并发症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芙荣  陈君柱 《浙江医学》1999,21(5):281-283
经皮球囊二尖瓣扩张术(PBMV)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已取得显著的疗效,但亦时有并发症发生,需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我院1989年4月至1996年2月对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行PBMV治疗360例,发生并发症23例(6.39%)。为总结经验,现报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万长征 《河北医学》2000,6(12):1124-1124
风心病是危害群众健康的常见病,尤为单纯二尖瓣狭窄(MS)占风心病的30~40%.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PBMV)对治疗MS开辟了一个新的治疗途径,由于PBMV安全系数高、疗效肯定,对患者损伤小等特点,完全可取代开胸闭式二尖瓣分离术.  相似文献   

16.
心房颤动(房颤)是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最常出现的心律失常,且常导致左房血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的应用。本文对184例伴有房颤的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行PBMV的疗效与安全性进行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邵宏华  李德森 《微创医学》2001,20(3):269-270
目的评价球囊腰部直径分级次扩张法(GBMV)在二尖瓣球囊扩张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5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分别应用球囊腰部直径分级次扩张法和改良Inoue法进行经皮穿刺球囊导管二尖瓣扩张术(PBMV),其中分级次扩张法51例,改良Inoue法34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比较,改良Inoue法扩张组二尖瓣反流率为14.7%,分级次扩张组无新增加二尖瓣反流病例,并且术中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前者。结论球囊腰部直径分级次扩张法能有效预防二尖瓣反流,是治疗二尖瓣狭窄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邵宏华  李德森 《医学文选》2001,20(3):269-270
目的:评价球囊腰部直径分级次扩张法(GBMV)在二尖瓣球囊扩张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5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分别应用球囊腰部直径分级次扩张法和改良Inoue法进行经皮穿刺球囊导管二尖瓣扩张术(PBMV),其中分级次扩张法51例,改良Inoue法34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比较,改良Inoue法扩张组二尖瓣反流率为14.7%,分级次扩张组无新增加二尖瓣反流病例,并且术中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前者。结论:球囊腰部直径分级次扩张法能有效预防二尖瓣反 流,是治疗二尖瓣狭窄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PBMV)治疗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MS)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对那些有PBMV适应症的 MS病人 ,择期手术后的治疗效果是肯定的。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合并严重急性肺水肿 ,对内科药物治疗疗效不佳时常常危及患者生命 ,紧急采用 PBMV术往往收到显著效果 [1] 。 1 999~ 2 0 0 2年 8月我科对 1 0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并急性肺水肿紧急行 PBMV术均获得成功 ,现将在治疗过程中的配合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并急性肺水肿 1 0例 ,其中男 3例 ,女 7例 ,年龄 2 1~ 48岁 ,均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单纯 …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老年人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疗效,拓宽PBMV治疗指征。方法对1992年4月至2005年10月采用lnoue单球囊技术治疗的60岁以上的风心病患者进行即刻疗效分析和近远期效果观察。结果患者左房平均压由术前(28.60±8.41)mmHg降至(9.13±6.18)mmHg;二尖瓣平均跨瓣压差由术前的(19.62±6.71)mmHg降至术后的(4.76±4.15)mmHg;瓣口面积由术前(1.04±0.20)cm2增至术后(2.60±0.33)cm2;左房内径由术前(43±8)mm降至术后(35±7)mm;随访3~5年,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术中并发急性肺水肿1例,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引起窦性心动过缓1例;中度二尖瓣返流2例;随访期间1例患者出现体循环栓塞。结论PBMV治疗老年患者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近远期的效果良好,窦性心律、心功能Ⅱ级、规范化抗凝、抗风湿及术后瓣口面积较大的患者PBMV远期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