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作者于1990年2~6月,对广州实验大白鼠及其接触者进行了EHF感染调查。在25个单位采集了实验大白鼠423只,EHFV抗原阳性率11.8%(50/423),抗体阳性率12.5%(58/463),总感染率12.0%(59/491)。11份EHFV抗原阳性实验大白鼠肺组织,有1份分离出EHFV。在大白鼠饲养室周围捕捉褐家鼠9只,EHFV感染率22.2%(2/9)。在21个单位采集实验大自鼠接触者血清标本89份。EHFV抗体阳性率19.1%(17/89),发病率6.7%(6/17)。其中实验室人员感染率为14.6%(7/48),发病率为8.3%(4/48);饲养员感染率为24.4%(7/48),发病率为4.8%(2/41)。从3份病人血清中1份分离到EHFV。  相似文献   

2.
1984年春末夏初,我们随机检测了新安县家鼠型疫区274名正常人的EHFV抗体,3月IgG检出率为11.3%,IgM为0;7月IgG检出率为16.4%,IgM为0.7%。其间GMT无明显变化,抗体阳转者未见EHF感染症状。同时同地对褐家鼠鼠群EHFV带病毒率、抗体阳性率、GMT及其分布变化的逐月监测表明,鼠群在此期间发生了EHFV感染和播散的自限性变化。鼠群EHFV感染的季节性突增,可能与其交配繁殖中广泛、密切的接触有关,这与当地人群EHF流行的季节性变化有一定关系。发现疫区附近家兔和猪的EHF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65%和6.13%,从2只家兔脾中检出了EHFV抗原。  相似文献   

3.
1986年9~11月,我们在集安市榆林乡朱仙村EHF疫区,采用IFAT法进行调查,从优势种黑线姬鼠肺及血清中分别检出EHFV抗原、抗体。另检测巢鼠血清8份,抗体阳性1份(荧光强度卅,抗体滴度1:40),阳性率为12.50%。该鼠雄性、成体,是1986年11月4日以夹日法在野外稻田中捕获的。  相似文献   

4.
为查明小盾纤恙螨在传播流行性出血热(EHF)上的媒介意义,我们于1988年10~11月,在陕西EHF疫区捕鼠,取459份鼠肺用IFAT检测EHFV抗原,阳性26份,阳性率为5.7%,并从鼠体采集的小盾纤恙螨分离到EHFV6株。1989年10月,将捕自非疫区的黑线姬鼠28只置放于疫区草地上,所有的鼠均诱集到游离的小盾纤恙螨幼虫,并从鼠分离到EHFV3株。以上结果证明小盾纤恙螨能自然感染和叮刺传播EHFV,并提示有经卵传递EHFV的能力,表明小盾纤恙螨具有作为EHF传播媒介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1984年8~10月,作者对广州地区实验大、小白鼠EHF病毒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采集大白鼠296只,每只都采集了肺组织标本,EHF病毒抗原阳性率为6.08%。296只大白鼠中有233只在采集肺组织标本的同时采集了血液标本,EHF病毒抗体阳性率为13.73%。同时采得肺组织和血液标本的233只大白鼠中,EHF病毒抗原或/和抗体阳性者32只,感染率为11.49%,其中抗原抗体同时阳性者16只,阳性率为6.87%,抗原阴性抗体阳性者16只,阳性率为6.87%,未发现抗原阳性而抗体阴性者。发现雌性大白鼠EHF病毒感染率显著的高于雄性大白鼠。对大白鼠感染的EHF病毒来源进行了讨论。采集小白鼠786只,肺组织EHF病毒抗原全部阴性,未采集血液标本检测EHF病毒抗体。  相似文献   

6.
采集健康人血清319份,年龄在18~66岁之间,用ELISA法检测15型军团菌IgG抗体,抽84份血清检测IgM抗体。结果IgG抗体阳性83份(26.0%),其中Lp-1型阳性率为7.2%。单项IgM抗体阳性率为4.7%,IgG和IgM阳性率合计为30.7%。1例Lp-1 IgG抗体阳性者,一个月前曾患肺炎。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IgG抗体阳性率无差异;吸烟者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吸烟者,不同单位人群感染的主要血清型不一致,原因待研究。  相似文献   

7.
1954年12月和1985年12月,在江苏武进县EHF疫区,野外捕捉小兽115窝,即行分类获灰麝鼩118只,其肺EHF抗原阳性7只,阳性率为5.9%;血清EHF抗体阳性8只,阳性率为6.7%。从EHF抗原阳性的灰麝鼩肺组织和EHF抗原阳性的窝巢革螨,各分离出一株EHF病毒,属首次报告。并提示EHF疫区灰麝鼩可作EHF的宿主动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流行性出血热(EHF)在临沭县人间与鼠间流行情况,明确疫源地类型,为本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按全国EHF监测方案要求,对宿主动物及人群血清进行了调查,用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T)检测鼠肺、血及人群血清EHFV抗原和抗体.结果 1991~2000年10 a累计发病506例.发病率波动在0.14~9.67/10万之间.发病年龄主要为20~49岁青壮年,男女发病之比为1∶0.26,农民占81.18%.多发于每年10月至翌年2月,呈单峰型.鼠密度为14.52%,其中室内密度为11.61%,野外密度为17.30%,优势种分别为褐家鼠和黑线姬鼠.鼠肺阳性率1.73%(10/578),为野外的黑线姬鼠和麝闙,褐家鼠血清抗体阳性率为6.67%(1/15);EHF病人恢复期及健康人群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6.67%(29/30)和2.69%(45/1 671). 结论临沭县是EHF中发区,90年代以来EHF呈明显升高趋势,做好灭鼠,野外的个人防护,接种EHF疫苗是减少发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应用抗EHFV单克隆抗体和兔抗EHFV抗体分别致敏醛化血球,建立了检测EHF抗原的反向间接血凝法。检测18株EHF毒株(人源6株、鼠源10株、螨源2株)的细胞培养上清液,以及10份EHF抗原阳性的小白鼠乳鼠的20%的脑悬液,血凝试验均为阳性,最高效价达1:1024,10份正常细胞培养上清液和10份正常小白鼠乳鼠的脑悬液均为阴性。且EHF抗原阳性的标本可被特异的EHF抗体所阻断。本法具有特异、敏感、快速、简便等优点,将有助于临床EHF病人早期诊断方法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清远市流行性出血热(EHF)的流行规律,为制定EHF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2—2009年清远市EHF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2007—2009每年选择1个县(1~2镇)为监测点连续3年开展动物宿主监测,并采集监测点健康人群血清标本进行EHF抗体检测;捕捉活鼠进行鼠血清EHF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原间接法)检测和鼠肺组织EHF抗原(real time-PCR)检测。结果 2002—2009年共报告EHF病例17例,年发病率为0.03/10万~0.09/10万,病例集中在30~59岁,占76.47%(13例),男女性别比为16∶1,农民和民工病例占82.35%(14例);健康人群血清EHF抗体阳性率为1.55%(17/1 097)。鼠总密度为8.98%(181/2 015)。鼠血清EHF抗体阳性率为10.71%(36/336),鼠肺EHF抗原阳性率为8.26%(36/436)。结论清远市EHF疫情有上升趋势,部分地区鼠密度高于国家控制标准,存在家鼠型EHF疫源地;应加大监测力度,做好防鼠灭鼠工作和疾病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1997年8月~2003年5月六安市21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探讨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规律,为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流行性出血热病人个案调查表中的发病季节、年龄、性别、传播途径和职业特点等进行分析。结果本地区流行性出血热在春夏间和秋冬间均有发病,分别占发病人数的61.9%和38.1%。年龄以30~49岁所占比例最大,为85.7%。涉及的人群主要是男性青壮年农民,也有极少数为经商和机关工作人员。结论家鼠型和野鼠型出血热在本地区均有病例发生,病例以青壮年男性为主,接触传播为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2.
凤台县是流行性出血热老疫区和高发区,我们检测健康人血清2378份,阳性112份,阳性率为4.7%,提示高发区健康人群隐性感染高于其它地区。其中农民人群隐性感染率较高为6.4%,显著高于其它人群。  相似文献   

13.
江汉平原鼠间流行性出血热感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湖北省江汉平原流行性出血热(EHF)疫区鼠间感染状况,采用挖洞法捕鼠,鉴定鼠种、性别和年龄,检查有无皮肤破伤,检测EHFV抗原抗体。结果,黑线姬鼠和褐家鼠占所捕鼠的69.7%和23.6%,其EHFV感染率分别为21.8%和30.9%。鼠间EHFV感染,成年鼠显著高于亚成年鼠和幼年鼠,感染率分别为40.8%、17.0%和12.4%;皮肤破伤鼠感染率45.9%,显著高于非皮肤破伤鼠的13.9%。感染鼠以窝为单位具有明显的窝聚集性,而感染鼠窝在地理空间上则随机分布。感染鼠血清分型,黑线姬鼠以野鼠型为主,少数为未定型;褐家鼠以家鼠型为主,亦有少数未定型。这表明,江汉平原EHF疫区是以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主要宿主动物的家野混合型疫区;年龄、皮肤破伤和密切接触是该疫区鼠间EHFV传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不同人群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hievirus A16,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感染状况。方法 2012年对北京9区进行整群随机抽样,采集血样,开展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中抗CoxA16和抗EV71 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和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抗体。结果 2 140名被研究人群中,抗EV71 IgG和IgM阳性率分别为27.0%和1.6%,抗CoxA16 IgG和IgM的阳性率分别为48.5%和4.2%,抗EV71 IgM与抗CoxA16 IgM同时阳性阳性率为0.7%,抗EV71 IgG与抗CoxA16 IgG同时阳性阳性率为17.2%。各年龄组抗EV71 IgM、IgG阳性率、抗CoxA16 IgM、IgG阳性率、抗EV71 IgM 和抗CoxA16 IgM同时阳性的阳性率、抗EV71 IgG和抗CoxA16 IgG同时阳性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1~岁组抗EV71 IgM阳性率最高,5~岁组抗CoxA16 IgM阳性率最高,10~岁组抗EV71IgG 和20~岁组抗CoxA16 IgG阳性率最高。女性抗CoxA16 IgG阳性率高于男性。结论 低龄组儿童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人群,手足口病防控措施制定应考虑地域分布因素。  相似文献   

15.
Paired maternal/cord blood samples were tested for anti-Toxoplasma IgG or IgM antibodies using Biomerieux Micro-EIA2 IgG and IgM test kits. Of the 1503 women tested at the time of delivery, 344 (22.9%) were IgG seropositive. Three hundred and one maternal sera, including 265 that were IgG positive, were tested for IgM antibodies: 47 were found positive, indicating a gestational toxoplasmosis incidence of 31 per 1000 pregnancies over one year. All but one of the IgM positive maternal sera had tested IgG positive. Cord blood IgG seropositivity was similar to the maternal rate but 18 of the 301 babies had significant levels of anti-Toxoplasma IgM antibodies. As these 18 babies were all born to mothers also positive for IgM antibodies, the calculated rate of transplacental transmission was 38.3% with the estimated prevalence of congenital toxoplasmosis of 12 per 1000 live birth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maternal seroprevalence and such well-known risk factors as consumption of raw meat and milk, or proximity of cats and other animals. One baby was born with the classical stigmata of congenital toxoplasmosis.  相似文献   

16.
流行性出血热人群隐性感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山西省家鼠型流行性出血热疫区非疫区4 873份正常人血清进行流行性出血热IgG抗体检测,检出阳性238份,总阳性率4.88%。疫区流行性出血热隐性感染率为5.48%.不同流行强度疫区的隐性感染有高度显著性差异。并对隐性感染抗体滴度进行了统计,用百分位数法(P95)求出正常人隐性感染抗体滴度的上限值为1:315。初步提出临床病例单份血清IgG抗体滴度达1:320以上时,结合临床表现可对病人作出特异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酶联免疫法正确有效诊断弓形体急性感染。方法对4 500例无偿献血者血浆样本分别检测弓形体IgM抗体、IgG抗体,对IgM抗体阳性和IgM抗体阴性且IgG抗体阳性的样本检测其IgG抗体亲合力。结果 4 500例样本中,弓形体IgM抗体阳性率为0.51%,IgG抗体阳性率为1.53%。其中22例为IgM(+)IgG(+),1例为IgM(+)IgG(-),47例为IgM(-)IgG(+),4 430例为IgM(-)IgG(-)。在对69例弓形体IgG(+)的样本进行IgG亲合力检测时,IgM(+)IgG(+)的22例样本中2例为IgG中等亲合力抗体,3例为IgG高亲合力抗体,但这5例样本的IgM抗体均为可疑,可能由于IgM抗体常年保持低水平,并非正处于弓形体急性感染期;IgG(+)IgM(-)的47例样本中,3例为IgG低亲合力抗体,可能由于其中的弓形体IgM抗体在急性感染期后期,IgM抗体滴度太低无法检测到,仍可判定为处于急性感染期。最终确定弓形体急性感染的样本为20例,感染率0.44%。结论可同时检测弓形体IgM抗体和弓形体IgG抗体亲合力来诊断弓形体感染,IgM抗体阳性或IgG抗体低亲合力的样本均可判定为弓形体急性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在诊断风疹病毒急性感染中的应用。方法对2100例无偿献血者血浆样本分别检测风疹病毒IgM抗体、IgG抗体,对IgM抗体阳性和IgM抗体阴性且IgG抗体阳性的样本检测其IgG抗体亲合力。结果 2100例样本中,风疹病毒IgM抗体阳性率为0.76%,IgG抗体阳性率为78.67%,447例样本个体风疹病毒IgM抗体和IgG抗体均为阴性。在对IgM抗体阴性且IgG抗体阳性的样本进行IgG抗体亲合力检测时,有19例样本为低亲合力,可判定为原发性感染。在对IgM抗体阳性的样本进行IgG亲合力检测时,样本SZ0259和SZ1490IgM抗体为可疑值,IgG抗体阳性,IgG抗体高亲合力,可能由于IgM抗体常年保持低水平,并非正处于风疹病毒急性感染期。最终确定风疹病毒急性感染的样本为33例,感染率1.57%。结论可同时检测风疹病毒IgM抗体和风疹病毒IgG抗体亲合力来诊断风疹病毒感染,IgM抗体阳性或IgG抗体低亲合力的样本均可判定为风疹病毒急性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