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肝纤维化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肝纤维化的诊断手段主要包括病理组织学检查、血清学指标检测及影像学检查,其中肝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金标准”,但也有其局限性,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包括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血清层连蛋白P1、血清透明质酸、血清Ⅳ胶原、血清Ⅵ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等,这些指标和肝组织病理学纤维化程度有较好的相关性。抗纤维化的治疗包括针对原发病的病因治疗和针对抗肝纤维化本身的治疗。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肝纤维化诊断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纤维化是由于各种慢性肝病进展中肝内纤维生成和降解失去平衡,使过多的胶原在肝内沉积所致,常伴有炎症,并可发展为肝硬化。近年来有关肝纤维化的诊断和治疗有一些进展。一、肝纤维化的诊断1.肝活检病理学检查仍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是明确诊断、衡量炎症活动度、纤维化程度以及判定药物疗效的重要依据[1]。目前一般采用半定量计分系统。但是,由于肝纤维化在肝内分布不均匀,而且肝穿刺组织仅占全肝的五万分之一,可造成诊断误差。因此强调肝活检标本至少15mm,并包含6个以上汇管区。Bedossa等[2]研究表明:按METAVIR计分系统标准,如肝…  相似文献   

3.
一、肝纤维化的诊断问题 1.肝脏瞬时弹性硬度值测定、磁共振弹性成像、超声造影技术的应用研究:(1)肝脏瞬时弹性硬度测定值[肝脏硬度测定(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或FibroScan (FS)]和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Metivia分期相关,该方法测量的深度可达2cm,测量表面的直径大约为1cm(即测量的范围约为1.57cm3),约为肝活组织检查的500倍.FS的测量深度可达4cm(约3.14cm3),约为整个肝脏的1/500.Foucher等[1]认为惟一影响FS成功率的因素是人体质量指数>28.  相似文献   

4.
重视肝纤维化的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肝硬化的最基础治疗措施,应是抗肝纤维化.我国已有数个经SFDA批准上市的抗肝纤维化中药制剂用于临床.应用中医药开展抗肝纤维化治疗,能使我国肝病研究在国际学术界独树一帜.在抗肝纤维化的临床实践中,我们面临的问题:什么时候开始治疗肝纤维化为宜?抗肝纤维化疗程应多长?病因去除后肝纤维化是否还会进展?转氨酶正常的带病毒者是否需要抗肝纤维化治疗?抗肝纤维化与其他疗法的关系?本文围绕这些问题加以述评,认为肝纤维化治疗愈早愈好,需长期坚持; 肝纤维化可不受病因影响,主动进展;转氨酶正常的带病毒者要注意治疗肝纤维化;抗病毒治疗联合抗肝纤维化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早期诊断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吸虫病肝纤维化(SHF)是由血吸虫感染人体后,虫卵致肝内血管阻塞或虫卵及其肉芽肿分泌成纤维细胞刺激因子(FSF)等,使肝内纤维组织(尤其是胶原)增生过多、降解和吸收减少所致的病理过程。SHF可进一步发展致肝小叶结构改建、假小叶及结节形成即为血吸虫病肝硬化。慢性血吸病均有一定程度肝纤  相似文献   

6.
近3年来肝纤维化血清学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近3年来肝纤维化血清学诊断与治疗陈峰蔡卫民浙江医科大学传染病研究所浙江省抗州市310003SubjectheadingsLivercirhosis/diagnosisLivercirhosis/therapyReviewliterature主题词...  相似文献   

7.
肝纤维化的血清学诊断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发展到肝硬化的必经阶段。本文试从肝损伤,细胞因子的改变及细胞外基质代谢异常三方面综述肝纤维化的血清学诊断,并扼要阐述这些指标在诊断价值上的比较和联合应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9.
肝纤维化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纤维化的细胞学及生化基础各种不同的致病因素弓I起肝脏损伤,激活Kuffer氏细胞等单核巨噬细胞,后者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p汀ransferGrowthFactor,TGFp)、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telateDerivedGrowthFactor,111~ry,-)、肿瘤坏死因子(T。n。roticFactor-a,TNF-a)、白细胞介素一l,6(Interleukin,IL4,6)、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penicGrowthFactor,FGF)、表皮生长因子(EpidemicGrowthFactor,EGF)及卜干扰素(Interferon.r,IFN.r).作用于Ito细胞,后者激活发生转化,细胞内Vitamin-…  相似文献   

10.
肝纤维化血清学诊断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纤维化是由各种慢性肝病引起细胞外基质在肝脏过度沉积所致,可进展为肝硬化并导致肝功能衰竭和门静脉高压等。肝纤维化具有可逆性已成为共识。因此,准确诊断和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对肝纤维化的防治及其预后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肝纤维化诊断的金标准是肝脏活检,但由于其具有创伤性、费用昂贵而难以被患者接受。血清学检查是诊断肝纤维化较为理想的检测方法,可对肝纤维化进行早期诊断,并可进行动态观察。由多个血清学指标组成的非创伤性诊断模型,提高了肝纤维化的诊断准确性。本文就肝纤维化的血清学诊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陆伦根  蔡晓波 《胃肠病学》2010,15(6):324-325
肝纤维化在慢性肝病的进展中起重要作用。正确诊断、分期并有效治疗肝纤维化对肝病严重程度的评估和预后十分关键。为规范和统一认识,亚太肝脏研究学会(APASL)根据现阶段肝纤维化研究的证据,于2009年发布了肝纤维化共识意见,本文对此共识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2.
王一飞  陆伦根 《胃肠病学》2011,16(3):181-183
肝纤维化的诊断依赖肝活检,但由于其创伤性而难以被患者接受,因此非创伤性检查诊断肝纤维化始终是肝病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以往仅靠几项血清学指标预测肝纤维化并不足够准确,近年影像学技术的革新为诊断肝纤维化提供了良好的前景,血清学联合影像学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本文就非创伤性检查诊断肝纤维化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强肝胶囊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防治作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研究强胶囊对四氯化碳大鼠肝纤维化预防与防治作用。方法 以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前2周及结束后分别予强肝胶囊进行防治,各持续10周;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光镜、电镜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变化。结果 强肝胶囊预防、治疗组Hyp显著降低(P<0.05),胶原沉积及脂肪变性明显减轻(P<0.05),电镜显示强肝胶囊预防组肝细胞内脂滴明显减少,狄氏间隙内胶原纤维增生明显减轻。结论 强肝胶囊对大鼠肝纤维化具有明确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瑾  钱群  夏冰 《胃肠病学》2010,15(1):2-4
瘘管是克罗恩病(CD)的主要并发症,而可选择的治疗措施有限,疗效欠佳。及时、准确诊断瘘管发生的部位、数目、复杂性以及直肠并发症的存在与否,对制定合理的治疗策略十分关键。CD瘘管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外科处理,目前一类新的治疗药物——生物制剂取得了一些进展,而外科治疗尚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15.
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峰 《胃肠病学》2009,14(4):218-220
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是一组以肝脏病理损害和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分为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重叠综合征指同时具有其中两种疾病的临床和病理表现。重叠综合征相对少见,主要包括AIH—PBC和AIH—PSC。由于重叠综合征在临床表现、血清学和组织学方面综合了两种AILD的特点,其诊断和治疗有一定难度并存在争议。对其临床表现以及诊断和治疗方案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对该病的认识和防治。  相似文献   

16.
肝硬化患者胃液腹水胃动素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液中胃动素的存在,腹水及血浆胃动素测定对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以非平衡放射免疫法对45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胃液、腹水及血浆胃动素的检测。结果:胃液与腹水胃动素分别为246.22±50.34及395.32±54.22,与血浆胃动素水平、总胆红素、血肌酐及腹水量均呈正相关(各P<0.01);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P<0.05)。按Child分级,C级组胃液、腹水胃动素较A、B级显著升高(P<0.01),提示胃液、腹水胃动素的高低与肝功能状况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胃液中不但存在胃动素,而且与腹水、血浆胃动素同步显著升高,此胃动素水平,对肝硬化的诊断具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符宏宇  柏愚 《胃肠病学》2010,15(5):315-316
肝脏疾病的传统影像学诊断方法主要包括B超、CT、MRI等,内镜超声(EUS)以往较少用于肝脏疾病的诊断。近年,EUS和EUS-细针穿刺活检(FNA)在肝脏疾病的诊断中取得了较大进展,对B超、CT、MRI难以发现的微小病变有一定诊断价值,且EUS-FNA可获得较好的组织学和细胞学标本,有助于明确微小病变的性质。本文就EUS和EUS-FNA在肝脏疾病,尤其是肝癌诊断中的价值作一综述,旨在提高医师对两者临床应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维佳  贾继东 《胃肠病学》2009,14(4):209-213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MA)是诊断PBC的特异性指标,熊去氧胆酸(UDCA)是惟一经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实的治疗PBC安全有效的药物。尽管PBC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但免疫抑制剂的疗效仍未被证实,且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明显,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PBC的病情呈进行性,最终可导致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PBC患者惟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Liver fibrosis evaluation is pivotal for treatment decisions and prognosis assessment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liver disease. Liver transient elastography (TE) is a newly developed non-invasive technique for diagnosis of liver fibrosis. It can assess the state of liver fibrosis by 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s, and offers better performance for the diagnosis of liver cirrhosis than serum biological markers. It has now been approved for clinical use in China. The aim of this review is to provide a guide for clinicians to apply this technique appropriately. The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 under the auspices of China Foundation for Hepatit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have been prepared by a panel experts, who have reviewed and summarized the clinical studies on TE in order to develop these recommend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