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报告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在急性细胞白血病(AML)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疗效观察:方法应用中等剂量、短疗程(3-5天)rhG-CSF治疗AML28例,并与同期未用rhG-CSF治疗的AML28例进行比较。结果:rhG-CSF能显著缩短化疗后中性粒细胞计数(ANC)的低下期及感染的持续时间,同时能明显减少化疗后的输血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发热时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GF)的变化与感染的关系。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了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发热患者血清G—CSF的水平,同时设对照组。结果:对照组血清G—CSF的水平检测全部为阴性;实验组中发热伴细菌培养阳性者血清G—CSF的检测均呈阳性,且血清G—CSF含量与体温呈现正相关;反复感染者急性感染期血清G—CSF水平(OD值0.183±0.080)低于非反复感染者同期水平(OD值0.382±0.166);差异显著(P<0.05)。结论:细菌感染是血清G—CSF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用随机分组、自身交叉对比的方法观察了格拉诺赛特(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CODPL方案治疗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防治作用及副作用。结果表明格拉诺赛特能显著提高ALL患儿疗程中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的平均水平,缩短粒细胞降到正常值以下的持续时间,促使ANC恢复,并能降低感染发生率,减少发热时间。该药副作用轻微,因此可成为小儿化疗中有价值的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4.
用随机分组、处身交叉对比的方法观察了格拉诺赛特(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CODPL方案的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防治作用及副作用。结果表明格拉诺赛行能显著提高ALL患儿疗程中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的平均水平。缩短粒细胞降到正常值以下的持续时间、促使ANC恢复,并能降低感杂发生率,减少发热时间。该药副作用轻微,因此可成为小儿化疗中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法培养白血病细胞集落(CFU-L),观察G-CSF和GM-CSF对11例AML和CML患者外周血CFU-L形成的影响。结果 CM-CSF对CFU-L的促进作用明显高于G-CSF(P=0.012),而G-CSF对CFU-L形成影响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别(P=0.495)。结论 G-CSF对髓系白血病细胞体外增殖无明显影响,作为髓系白血病大剂量化疗的支持治疗可能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6.
李敏  张立新 《吉林医学》1996,17(1):9-10
本文以健康成人嗜中性粒细胞做抗原底物,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IF)检测169例患者及48例健康成人血清中抗嗜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发现12例韦格纳肉芽肿(WG)患者血清中有9例阳性,占75%,肾小球肾炎(GN)、干燥综合征(SS)、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类风湿性关节炎(RA)病人中P-ANCA的阳性率分别为10%、8.3%、4.2%和5.1%,未见C-ANCA。C-ANCA仅出现于WG患者血清中,有较强的特异性,动态观察表明,活动期与非活动期WG病人ANCA阳性率及其平均值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C-ANCA对WG的诊断特异性较高,ANCA与WG活动性有关,可做为判断WG活动性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7.
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了3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和42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后血清G-CSF水平,结果显示:两组化疗后血清-G-CSF检出率分别为52%和33.3%,与化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而两组病程合并感染者,检出率高达87.5%和77.6%,显著高于无感染组(P〈0.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血清G-CSF水平与白细胞总数呈负相关。恶性肿瘤仅于化疗后合并感染时,血清  相似文献   

8.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ⅡF)检测204例患者及48名健康成人血清抗嗜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韦格纳肉芽肿(WG)患者ANCA阳性率为7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其它疾病组。FLISA试验证明,髓过氧化物酶(MPO)是核周型ACA(P-ANCA)的主要抗原。活动期WG患者胞浆型ANCA(C=ANCA)常阳性,且滴度高,稳定期C-ANCA转阴或滴度明显下降。结果提示C-ANCA对WG的诊断有较高  相似文献   

9.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检测及临床移植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供者经G-CSF或G-CSF+GM-CSF动员后,采集的外周血干细胞(PBSC)移植物中的幼稚粒细胞与单个核细胞(MNC)、CD34^+细胞及CFU-GM之间的相关性和移植的剂量标准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1例allo-PBSCT供者用G-CSF(9例)或G-CSF+GM-CSF(2例)进行动员,于动员前及动员后,分别对外周血及MNC惧物中的幼稚粒细胞、CD34^+细胞及CFU-GM进行检测计数,预处理方法主要用大剂量环磷酰胺(CTX)+全身照射(TBI)。结果:动员后外周血中的幼稚粒细胞与CD34^+细胞及CFU-GM同步增加,外周血MNC中的幼稚粒细胞数与CD34^+细胞数及CFU-GM有较好的相关性。11例患者全部植活和恢复造血功能,并为染色体核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急性白血病患儿应用rhG-CSF后自身抗体的产生及对G-CSF血清浓度的影响。方法 应用ELISA技术检测46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和104例正常儿童。结果11例应用rhG-CSF的急性白血症患儿检测到自身抗体。结论 G-CSF自身抗体的产生与rhG-CSF剂量和疗程无关,且不显著地降低G-CSF血清浓度。rhG-CSF临床应用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AL)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患者血清与脑脊液(CS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检测盒,采用双抗体夹心方法(ELISA),同时检测36例AL患者与13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与CSF中TNFα水平。结果:各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与CSF中TNFα均明显升高,并发CNS-L后CSF中TNFα进一步升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相似文献   

12.
用两种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单克隆抗体,本院自制了G-CSF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经国内7家大医院试用,对临床标本测定的结果表明:细菌培养阳性发热患者(n=31),G-CSF阳性检出率为100%。未做细菌培养临床诊断为细菌感染发热患者(n=269),G-CSF阳性率为89.2%;非细菌感染发热患者(n=153),G-CSF阳性率只有6.5%;正常人(n=157),G-CSF检测全部为阴性。证实本方法可用于发热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并可指导临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3.
用生物学方法测定17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给予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过程中血清、白血病细胞及NB4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活性。结果表明除3例外,余14例患者血清中均有TNF活性,此活性随治疗而降低,与骨髓白血病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L)、早幼粒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与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呈负相关;白血病细胞及NB4细胞上清液中均含有TNF活  相似文献   

14.
采用对碘硝基四唑(INT)比色法,观察了17例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和8例正常人的骨髓,在体外对阿糖胞苷的敏感性,同时分别观察了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3(IL-3)3种细胞因子对其敏感性影响。结果显示AML细胞与正常细胞对Ara-C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G-CSF,GM-CSF,IL-3此3种因子均能增加Ara-C对AML细胞的  相似文献   

15.
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新生儿急性感染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62例急性感染新生儿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其阳性率显著高于血培养(P〈0.05);患儿感染控制后,G-CSF全部转阴提示G-CSF可作为新生儿急性感染诊断指标之一,优于血培养及白细胞计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新生儿在感染状态下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变化,方法:采用酶标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测定50例感染新生儿和20例非感染新生儿血清G-CSF水平。结果:感染组新生儿血清G-CSF阳性率达74%,其血清浓度和OD值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新生儿(P〈0.01)。结论:新生儿在感染状态下血清G-CSF明显升高,测定体液中G-CSF水平对于新生儿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指  相似文献   

17.
秋了对肺癌应用两种特异性单抗(KS1901和BM19021)所识别的肺癌新的相关标志CYFRA21-1、β2-MG、CEA和NSE进行前瞻性规范的诊断试验对照研究、评价CYFRA21-1及其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价值,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62例肺癌(LC)、63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及63例正常健康人血清CYFRA21-1、CEA和NSE水平,采用ROC曲线选择CYFRA21-1界值为3.3U/ml。结果  相似文献   

18.
李龙芸  孙文萍 《北京医学》1998,20(3):137-139
应用小剂量(2μg/kg)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于18例肺癌患者化疗中,以观察预防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疗效。其中小细胞肺癌5例,非小细胞肺癌13例,随机分成G-CSF组及对照组各9例,化疗方案为CE(卡铂-VP16)。结果G-CSF组粒细胞绝对计数(ANC)<2.0×109/L,发生例数5例,持续天数为3.6±3.5天;对照组持续天数16.8±7.1天,P<0.05。ANC最低值至恢复正常(ANC>2.0×109/L)的天数G-CSF组及对照组分别为2.6±1.3天,8.9±5.3天(P<0.05)。G-CSF组化疗后的第20天ANC均已恢复正常,ANC为(9.7±6.8)×109/L故可在第22天顺利接受第二周期化疗。对照组ANC(1.66±0.8)×109/L(P<0.01)。由此可见,小剂量G-CSF能有效地防治肺癌化疗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  相似文献   

19.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了14例小儿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30例正常儿童的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及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表明: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血清sIL-2R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下降,CD8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提示小儿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导致感染。  相似文献   

20.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了14例小儿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30例正常儿童的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lL-2R)及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表明: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血清sIL-2R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下降,CD8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提示小儿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导致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