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2.
3.
早期大量脑脊液置换治疗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不同置换量对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置换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 9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 (大量脑脊液置换组 ) 30例、B组 (小量脑脊液置换组 ) 30例、C组 (保守治疗组 ) 30例。对A、B组腰椎穿刺用三通管行脑脊液置换 ,置换总量A组 5 0~ 70mL/次 ,B组 2 0~ 4 0mL/次。结果 头痛缓解时间A组 0 .0 5 ) ;总有效率A组 >B组 >C组 (P <0 .0 5 )。结论 早期大量脑脊液置换是治疗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安全、有效手段 ,效果优于小量脑脊液置换 ,但并不能减少再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我们自2000年1月-2005年1月行脑脊液置换术治疗SAH3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科常见病,起病急、病情重、致残率、病死率较高。2001—2003年,我院用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SAH23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方法58例原发性SAH患者,排除禁忌证,进行脑脊液置换治疗,观察头痛缓解时间、脑血管痉挛(CVS)及脑积水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头痛缓解情况:5天28例,7天2例,8天5例,10天5例。结论脑脊液置换治疗原发性SAH能缓解头痛。 相似文献
7.
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随机抽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脑脊液置换疗法,并与对照组40例比较。结果治疗组无一例死亡,对照组死亡6例(15%),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分别为7.1%和22.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9.
本文结合我科 1995年 6月至 2 0 0 1年 6月收治的 8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hemorrhage ,SAH)的患者 ,采用脑脊液置换疗法 ,观察对脑血管痉挛 (DCVS)脑积水的预防治疗作用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我科的住院患者 ,均经头颅CT证实为SAH。有下列之一者不入选 :①中~深度昏迷伴上消化道大出血者 ;②瞳孔不等大呼吸不规则者 ;③病程超过1周 ,脑脊液黄变者。 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4 0例 ,男性 30例 ,女性 10例 ,年龄 4 3~ 6 8岁。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吴志强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02,3(4):30-30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是神经内科的常见、多发病、危重病之一。我们应用脑脊液置换治疗 30例 ,疗程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30例患者在发病后 1h~ 5d入院 ,均为头部CT证实的住院病人。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30~ 6 0岁 ,平均 4 5岁。其中自发性 相似文献
11.
马国忠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2):48-48
目的 探讨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 采用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21例患者,在采取脱水、止血,应用钙拮抗剂及预防感染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发病48 h后无呼吸困难及脑疝征象,应用脑脊液置换疗法,并在术前1 h再给予甘露醇及速尿静脉滴注降颅压,对头痛剧烈、烦躁不安者使用有效镇静止痛剂.结果 2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愈14例,好转6例,有效率为95.2%,无1例死亡,无继发颅内感染,脑疝,低颅压性头痛等不良反应.结论 置换血性脑脊液能降低颅内压,改善脑脊液循环,防止蛛网膜黏连,清除血管活性物质,缓解脑血管痉挛,降低患者致死致残率. 相似文献
12.
脑脊液置换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近年来有关采用脑脊液置换或脑池持续引流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的报告屡见增多 [1 ,2 ] ,但资料多为患者治疗前后自身情况对比分析 ,设立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资料尚不多。笔者自 1994年~ 1999年底采用该方法治疗一组外伤性 SAH,并设立对照组进行了对比观察 ,结果表现该方法确能改善临床症状 ,并促进脑脊液中血液成份吸收。现报告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病例选择标准1.1.1 所有患者均为经头颅 CT确诊的外伤性 SAH,出现脑疝、严重昏迷 ,伴严重脑干挫伤、颅骨开放骨折、脑脊液鼻漏及经手术治疗患者除外。1.1.2 …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和分析脑脊液置换对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效果。方法抽样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和脑脊液置换组各50例,两组初始症状接近,观察他们临床治疗中的反应和表现。结果脑脊液置换组治愈好转率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缩短,并发症减少。结论脑脊液置换治疗SAH优于常规治疗,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方法将122例SAH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脑脊液置换治疗。结果观察组左大脑前动脉(ACA)、右ACA、左大脑中动脉(MCA)、右MCA收缩峰流速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膜刺激征缓解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管痉挛、梗阻性脑积液、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尼莫地平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SAH ,能及时清除蛛网膜下腔积血,改善脑部血液循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用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33例,对照组运用一般内科药物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30例,对照组间疗效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中有10例治愈,15例好转,8例治疗效果不佳,无死亡病例;对照组中有5例治愈,8例好转,15例治疗效果不佳,2例死亡。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可靠、安全、疗效确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脊液置换及其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脑脊液置换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人临床症状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常规腰穿,测初压后放出血性CSF5-10ml后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如此重复3次,使终末压为初压的70%左右。结果 病人头痛、颈项强直持续天数明显减少,P<0.01,死亡率及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显著减低,P<0.05,并不增加再出血的机会(P>0.05)。结论 脑脊液置换用于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可降低死亡率,且不增加再出血的危险。 相似文献
17.
脑脊液置换治疗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学祥 《中华临床医学实践杂志》2007,6(2):150-150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内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本病常并发脑血管痉挛及脑积水,为导致病情恶化的主要原因,而脑血管痉挛、急慢性脑积水及头痛均与红细胞破坏释放活性物质,红细胞凝块堵塞蛛网膜颗粒,导致CSF吸收回流不畅有关。因此,如何尽快清除存留于蛛网膜下腔中的积血及如何阻止脑积水的形成是治疗的重要环节。我院近年来采用早期CSF置换并尿激酶鞘内注射治疗SAH,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蛛网膜下腔出血 ( SAH)系指血流流入蛛网膜下腔而言。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综合征 ,占急性脑血管疾病的 10 %~15 % [1 ]。为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 ,我院自 1995年以来 ,治疗SAH86例 ,其中在药物治疗基础上 ,运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 4 3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SAH86例均急性起病 ,所有病例结合临床、头颅 CT扫描诊断明确 ,部分诊断仍不明确者经腰穿证实为 SAH,亦包括部分继发性脑室出血者。随机抽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内科治疗加用脑脊液置换术 ) 4 3例 ,男 2 6例 ,女 17例 ,年龄 17~ 75岁 ,平… 相似文献
19.
20.
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凡脑底部或脑表面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的,临床上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因脑实质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经脑实质再流入蛛网膜下腔的,称为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因颅脑外伤所引起的,常称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归属于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范畴。我科自2001年5月~2003年11月采用腰椎穿刺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置换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其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