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行性腮腺炎,中医学称之为“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冬春季发病较多,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中也有发病,以发热、耳下腮部肿胀疼痛为主要特征。采用下列中药外敷可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国产含麻类疫苗(MCV)多剂次接种的安全性。方法通过比较甘肃省2007—2016年MCV疫苗的接种剂次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报告情况,获得第三、四和五剂次接种MCV后AEFI发生情况与麻风-麻腮风疫苗方案之间AEFI差异。结果第三剂次接种麻疹、麻风、麻腮、麻腮风疫苗后的一般反应和(或)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均高于麻风-麻腮风两剂接种后的反应发生率,但均在WHO报告的AEFI的发生范围内;由于第四剂次、第五剂次因接种麻腮、麻风和麻腮风剂次均较少,其结果不具有实际指导价值。结论第三剂次接种MCV疫苗选择麻腮或麻腮风疫苗可在相同水平的安全性下,提供腮腺炎发病的控制。第四剂次、第五剂次MCV疫苗安全性选择缺少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腮腺炎的中药治疗同济医科大学同济医院刘志辉,王俐芳(教授)流行性腮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为发病高峰,多见于5-9岁儿童。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全身症状只有发热恶寒,亦有无恶寒发热者。在发病当日和次日即见腮部肿...  相似文献   

4.
痄腮的食疗     
痄腮是流行性腮腺炎的简称,临床以发热,耳下腮部肿胀疼痛为主要特征。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多见,5~9岁小儿发病为多,患病后可获终身免疫。该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饮食疗法,有明显疗效,现介绍几则食疗方,供选用。桑叶双花饮桑叶、金银花、野菊花各30g,水煎代茶饮,每日1~2剂。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适用于痄腮发热,尿黄面赤。菊花钩藤饮菊花、钩藤各10g,沸水冲泡或水煎代茶饮,每日1~2剂。可清热解毒,平肝息风,适用于痄腮发热头痛,昏迷抽搐等。茅根鲜藕饮鲜茅根(干品30g),鲜马蹄(荸荠)各50g,…  相似文献   

5.
对社区3年来学龄前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对社区接种麻风腮疫苗的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接种前后社区学龄前儿童流腮发病情况差异显著。初步认为接种麻风腮疫苗能有效降低社区流腮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杨兴堂 《职业与健康》2000,16(10):83-84
对社区3年来学龄前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对社区接种麻风腮疫苗的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接种前后社区学龄前儿童流腮发病情况差异显著。初步认为接种麻风腮疫苗能有效降低社区流腮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时间序列模型在流行性腮腺炎(流腮)预测中的应用,建立上海市流腮发病的预测模型,预测2017年上海市流腮发病趋势。【方法】收集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的上海市2005年1月—2016年12月流腮月报告发病资料,使用SPSS软件进行建模,考虑季节因素建立ARIMA(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乘积季节预测模型,并用所建模型预测上海市2017年流腮发病趋势。【结果】ARIMA(1,0,0)(1,1,0)12可较好地拟合流腮发病的时间序列趋势,对2005—2016年流腮发病数预测值与实际值吻合程度高,平均相对误差为8.79%,2017年流腮预测病例数为2 656例。【结论】ARIMA乘积季节模型可较好地拟合流腮发病的时间序列趋势;与2016年相比,预测2017年流腮报告发病数相对平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接种两剂含腮腺炎成分疫苗(MuCV)儿童流行性腮腺炎(流腮)发病影响因素及其长期保护效果,为优化两剂MuCV免疫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深圳市盐田区2003—2016年出生且接种两剂MuCV儿童的免疫史及发病数据,对流腮发病影响因素及疫苗保护期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深圳市盐田区2003—2016年出生且接种两剂MuCV儿童共8 451名,报告流腮病例146例,发病率1.73%。第1剂MuCV接种年龄(初免月龄)以8月龄(35.86%)为主,第2剂MuCV接种年龄主要在2~3岁(46.25%)、4~6岁(5.64%)较少。两剂MuCV接种时间间隔,最短28天,最长164个月,中位时间11个月。第1剂MuCV接种类型以麻腮(59.58%)为主,第2剂以麻腮风(55.32%)为主。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两剂接种间隔时间与流腮发病,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33)。两剂接种间隔时间"13-36月"对比"≤12月"发病风险降低43.2%(RR=0.568,95%CI=0.382~0.84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接种两剂MuCV儿童疫苗平均保护期95~176个月。结论建议深圳盐田区两剂MuCV接种程序为:第1剂按国家免疫规划要求,18月龄接种麻腮风疫苗,第2剂接种年龄3~4岁,两剂接种时间间隔13-36月,可最大限度减低辖区流腮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金湖县流行性腮腺炎发病趋势,探讨麻腮二联或麻风腮三联疫苗对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效果。方法采用疫情系统数据,导出2013年度金湖县流行性腮腺炎传染病报告卡,通过Excel 2003分析疾病的分布情况,结合全县接种麻腮二联或麻风腮三联疫苗的接种人群进行分析,判断疫苗对控制疫情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效果。结果全县20月龄至6周岁有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免疫史,该组儿童人群近无病例发生。结论为有效预防流行性腮腺炎发生,积极开展适龄儿童的麻腮二联或麻腮风三联疫苗的接种,有效地预防流行性腮腺炎。  相似文献   

10.
杨兴万  张旭  秦政 《现代预防医学》2015,(18):3280-3282
摘要:目的 了解务川自治县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趋势,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13年务川自治县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3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752例,年均发病率为21.42/10万,发病以2007-2009年为流行高峰,共计发病496例,占总病例数的65.96%。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以春末夏初为发病高峰,5~9岁组为高发年龄段,占总病例数的62.23%,男女病例性别比为1.77∶1。发病以学生(71.94%)为主,其次是散居儿童(16.49%)和托幼儿童(11.57%)。结论 务川县流行性腮腺炎以学生、托幼机构儿童发病为主,学校和托幼机构是防控的重点场所。应加大免疫规划工作力度,提高麻腮风(麻腮)疫苗接种率,有效降低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西安市城区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流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西安市城区2006~2007流腮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西安市城区2006~2008年合计报告流腮484例,发病率介于21.93~35.06/10万之间。全年各月均发病,发病高峰呈现春、冬季双峰。发病以学生为主,占病例总数的63.43%;其次为托幼和散居儿童,分别占病例总数的22.31%和5.99%。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3~14岁托幼童和中小学生年龄组,占病例总数的85.12%。发病男女性别比为1.44︰1。[结论]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重点应放在保护易感人群为主导的措施上,采取以接种疫苗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控制流腮的发病和流行。  相似文献   

12.
应用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减毒活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是控制流腮流行的有效方法。但流腮疫苗未纳入免疫程序,接种资料不完整,制约了流腮疫苗的推广。为了解合肥市近年来流腮的发病情况和流行规律,探讨流腮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程序的必要性,为今后科学制定适合合肥市的流腮控制规划提供依据,现将合肥市2008年流腮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福建省风疹类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后的影响,为探讨风疹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1年福建省风疹类疫苗接种数与风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年来风疹类疫苗基础免疫接种率分别为48.2%、77.4%、62.6%和98.9%;加强免疫接种率分别为7.8%、35.7%、96.2%和99.4%。2008-2011年风疹发病8 947例,年均发病率为6.08/10万,发病高峰4~6月,占全年病例数的70.0%。男女性别比为1.40∶1,发病主要集中在10~19岁青少年(64.8%),风疹暴发疫情均发生在中、小学。2009年风疹病例中,1~4岁构成比接种麻腮风疫苗地区低于接种麻腮疫苗地区,2011年2~4岁儿童风疹发病率接种麻腮风疫苗地区低于接种麻腮疫苗地区。结论风疹类疫苗纳入免疫规划是有效的,应进一步加强风疹类疫苗免疫,完善风疹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4.
耿占凯 《药物与人》2014,(5):270-270
目的:分析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病学主要特征。方法:人口资料由本市人口统计局提供,共285例,分析同年龄段研究对象的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病学主要发病特征及重点职业中常见流行病发病特征。结果:不同年龄研究对象发生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病种不同,其中麻疹、流感、猩红热、肺结核、流行性腮炎发病率较高,年龄〈20岁猩红热、流行性腮炎发病率较高,年龄〉20岁麻疹、流感、肺结核发病率较高。结论:呼吸道传染病中常见流行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层,本市相关卫生部门应做好防疫工作,为保障群众生命质量和生活水平做贡献。  相似文献   

15.
痄腮     
病症分析流行性腮腺炎属中医“痄腮”范畴。俗称“猪头肥”。本病好发于冬春季节,尤以5—9岁小儿发病居多,且多传染。多因外感风温邪毒,壅阻少阳经脉、蕴结腮部所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015-2022年江西省0~14岁人群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流行特征和含腮腺炎成分疫苗(含腮疫苗)接种情况,为江西省流腮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5-2022年江西省流腮疫情和含腮疫苗接种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江西省免疫规划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聚类分析、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5-2022年江西省0~14岁人群流腮共报告40 734人,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3.69/10万,高发年龄为6~7岁组,报告发病率为86.43/10万。2015-2019年高发季节为夏、冬季,2020-2022年无明显高发季节。流腮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上饶市、赣州市、吉安市,暴发场所以小学为主。2015- 2019年含腮疫苗接种以1岁年龄组为主,2020-2021年以0岁、1岁年龄组为主。结论 2015-2022年江西省0~14岁人群流腮发病呈下降趋势,高发年龄为6~7岁,建议继续加强适龄儿童2剂次含腮疫苗覆盖率,同时加强重点场所流腮的监测和防控,以避免疫情暴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冻干麻疹-腮腺炎二联活疫苗(麻-腮联苗)的安全性,为疫苗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麻-腮联苗接种适龄人群,观察其临床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Ⅰ期临床反应观察,20名2岁儿童接种麻-腮联苗后随访10d未见全身与局部不良反应;Ⅱ期临床反应观察,8~12月龄儿童分别接种麻-腮联苗、麻疹疫苗和腮腺炎疫苗后10d中,麻-腮联苗组临床反应发生率为1.67%,反应轻微。免疫后第10天体温.麻-腮联苗组与麻疹疫苗组、腮腺炎疫苗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免疫后最高体温,麻疹疫苗组高于麻-腮联苗组,腮腺炎疫苗组与麻-腮联苗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接种麻-腮联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日均气温、日相对湿度与流腮发病的关联性。方法收集2010—2017年荆州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腮)逐日发病数据和同期气象资料,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评价日均气温、日相对湿度对流腮发病的总体效应、累计效应、滞后效应。同时探讨日均气温、日相对湿度对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分类效应的异同。结果日均气温、日相对湿度对流腮发病的影响均呈非线性关系,且存在滞后效应。分别以日均气温P_(50)(18.35℃)、日相对湿度P_(50)(78.00%)作为参照,在P_5~P_(95)范围内,日均气温为3.41℃、日相对湿度78.98%,效应值最大,分别为4.17(95%CI:2.17~8.00)、2.40(95%CI:1.19~4.82)。当日均气温为3.41℃、日相对湿度78.98%,累计效应lag0~30d最大。不同人群中,5~9岁年龄组、女性和学生是日均气温和日相对湿度对流腮发病风险最大的亚组。结论低气温高湿度导致荆州市流腮发病风险增加,5~9岁儿童是敏感人群。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滨州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腮)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流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滨州市2006~2007流腮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滨州市2006~2007年合计报告流腮353例,年均发病率为4.74/10万。不同年份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分布于7县(区),不同县(区)间发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以散发为主(占87.82%)。1月、12月和5~7月发病200例,占病例总数的56.56% 1~15岁发病312例,占88.38% 男女性别比为2.18 学生、散居儿童分别占62.04%、17.84% 353例病例中有免疫史者67例,占18.98% 不详者200例,占56.65%。[结论]滨州市近两年流腮发病有上升趋势。应采取以接种疫苗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控制流腮的发病和流行。  相似文献   

20.
国产麻腮风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的国产麻腮风减毒活疫苗是我国新研制的麻腮风联合免疫制剂。为了解疫苗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我们开展了国产麻腮风减毒活疫苗安全性及免疫效果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