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311例胃十二指肠病变内镜象与舌象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311例胃十二指肠病变患者的内镜象和舌象进行了临床观察,发现黄苔以癌肿、溃疡病并胃炎、复合性胃十二指肠炎、慢性浅表性胃炎发生率较高。萎缩性胃炎、溃疡病静止期以白苔多见。舌苔脱落细胞和内镜检查结果说明,黄苔与胃粘膜炎症有关。不同舌苔似各有相应的胃粘膜病变,在一定范围内舌苔的变化可以作为胃十二指肠病变的体表反映。  相似文献   

2.
361例胃十二指肠病变舌象与内镜象相关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根据中医“有诸内 ,必形诸外”的理论 ,对361例胃十二指肠病变患者进行了舌象与内镜象的观察 ,观察结果提示舌象与内镜象有一定的相关性 ,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361例病例中 ,男 2 37例 ,女 1 2 4例 ,年龄最大83岁 ,最小 1 0岁 ,平均 48.75岁。2 观察方法胃镜术前 ,在充  相似文献   

3.
145例胃,十二指肠疾病的舌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胃及十二指肠粘膜病变患者舌象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艳芳 《中医杂志》2001,42(4):236-236
为了探讨胃、十二指肠粘膜病变与中医舌象变化的关系,我们自1999年5月~2000年5月,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来源:250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以间歇性、反复发作性胃脘疼痛为主症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男172例,女78例;年龄14~70岁,其中31~40岁120  相似文献   

5.
6.
306例HP相关胃及十二指肠疾病的舌象分析杨国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450000)冯常炜河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450052)主题词胃疾病十二指肠舌象异常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消化性溃疡和胃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为了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后胃及十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初诊胃癌患者胃镜象与舌象的相关性.方法:观察60例初诊胃癌患者的舌象、胃镜象,进行病理学诊断,运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二者的相关性.结果:早期胃癌患者舌象多正常,进展期胃癌患者多见紫舌、瘀斑舌、舌下络脉曲张以及黄腻苔.舌色淡白者,胃镜下病灶黏膜色泽多为苍白或红白相间以白为主.出现黄腻苔的患者,以Borr...  相似文献   

8.
初诊胃癌患者胃镜象与舌象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初诊胃癌患者胃镜象与舌象的相关性。方法:观察66例初诊胃癌患者的舌象与胃镜象,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胃镜象胃癌分期与舌色、舌苔之间有中度相关性,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不同分期胃癌患者的舌形、舌下络脉构成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早期胃癌患者舌象多正常,进展期胃癌患者多见紫舌、瘀斑舌、舌下络脉曲张以及黄腻苔。胃镜象下病灶黏膜色泽与舌色间有高度相关性,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舌苔间有中度相关性,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不同色泽病灶患者的舌形、舌下络脉构成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胃镜象下胃癌舌色淡白者,胃镜下病灶黏膜色泽多为苍白。胃镜象病灶周围黏膜状态、病灶苔状物均与舌苔有一定相关性。结论:初诊胃癌患者胃镜象与舌象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舌诊是祖国医学诊断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临床开展应用纤维镜以来,发现胃和十二指肠病变与舌象变化有一定关系。本文总结近年在我院内科诊治的226例慢性胃、十二指肠病患者纤维镜检查及舌象观察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张永丰  李乃民 《中医杂志》1992,33(12):42-43
对255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的舌象观察与分析表明,患者舌象具有明显的变化特点和演变规律,与相关疾病患者相比较,在舌质、舌苔等诸项指标上均存在着非常显著差别。这一研究使舌象作为诊断胃十二指肠穿孔的辅助手段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1.
十二指肠炎的胃镜病理与舌象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舌象是祖国医学中望诊的主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应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观察舌象的变化与疾病的内在联系已摸索出一些规律。我院从1981年初起对接受胃镜检查的病例进行了舌象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00例均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有慢性胃部疾病,不伴有热性病及维生素缺乏症。200例中,男性163例,女性37例;年龄为15~68岁,其中25~50岁者149例;工人111例,干部37例,农民24例,其他28例;病程在1年以下者37例,1~5年者82例,6~10年者42例,11~20年者35例,20年以上者4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舌诊客观化研究走过了二十多个年头,尤其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国外对舌诊的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不少进展.舌诊是中医学"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用于临床辩证的主要手段之一.将有着鲜明中医特色的舌诊引入辩病研究的范畴,在使舌诊客观化的同时,使其与疾病直接相关,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审视舌诊的临床价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某些医学社会普查显示,许多经现代化医学手段体检确定的所谓健康人,但实际上是不健康者,其中部分人某些肝脏疾病正处于无症状状态,同时也无法被医疗仪器所侦察,而在舌诊已有表现.舌诊与疾病的相关性研究包括:(1)舌诊与疾病病因相关性研究:近些年许多研究者以舌诊为切入点,对其与疾病的相关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魏学琴等在研究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胃炎患者与舌质、舌苔关系时发现,HP感染与舌质无关,而舌苔与HP感染密切相关,尤其以白腻苔、黄腻苔为最多,其次为黄苔;(2)舌诊与疾病病理相关性研究:如姚宝泰等通过对慢性胃炎患者舌象的研究表明:舌象正常,胃粘膜多正常或仅有轻度水肿改变;相反,胃粘膜明显充血、出血、糜烂,则舌苔黄,舌质红多见.且胃炎愈重,HP感染愈重,舌苔有由黄→黄厚→黄厚腻变化的规律;(3)舌诊与疾病演变相关性研究:如市中医院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将急性心梗的舌象改变归纳为四个方面:①薄白苔多见于心梗早期或恢复期,病程中自始至终为薄白苔者,一般病情多轻,愈后较好,但也有舌质无明显改变而病情较重者;②腻苔多见于心梗急性期或病情较重者,③舌苔光剥而舌质红绛者,可见于心梗急性期病情较重者,如舌光质红是由原来淡舌转变来者,更为病情危重的表现,多预示愈后不良;④暗淡舌较多,或兼舌体胖而有齿痕,且很少改变,此与心梗气虚血瘀的基本病机相应.下面是我们近几年来运用舌象观察法观察临床病人的两组数据.  相似文献   

14.
舌诊为祖国医学独特的诊断方法,其内容相当丰富,是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纤维胃镜在临床上的应用,认为舌象的变化与消化系统疾病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外露的舌象来观察与分析胃粘膜的变化,有其一定的诊断意义。笔者自1985年1~6月,在纤维胃镜直视下,就胃粘膜的变化与舌象的关系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胃癌前病变中医舌象216例观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癌前病变中医舌象216例观察报告湖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410008)李家邦,殷全荣主题词胃肿瘤/诊断,舌象,癌前状态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不少癌前病变亦由此演变而来,目前认为胃部癌前病变有胃溃疡、慢性胃炎并肠上皮化生、萎缩性...  相似文献   

16.
邬佐莉 《山西中医》1995,11(5):13-15
急性脑血管病356例舌象观察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250011)邬佐莉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舌象观察急性脑血管疾病,又称卒中,系脑部或供应脑的颈部动脉病变引起的脑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所致意识障碍及(或)脑局灶症状。其特点是发病急骤,变化迅速,死亡率及致...  相似文献   

17.
浅谈舌象变化与胃部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察疾病的4种方法,而舌象是中医诊断的重要体征,舌诊是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中医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应用现代科学知识方法观察舌象的变化与疾病的内在关系已摸索出一些规律,笔者在专科门诊对胃病患者进行舌象变化的观察,发现舌象变化与胃部疾病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近2a来,经上消化道钡餐及胃镜确诊的85例胃部疾病患者中,男57例,女28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72岁,平均49岁;其中浅表性胃炎43例,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2例,萎缩性胃炎11例,胃癌9例。2 观察结果:结果见表1、表2。表1 舌…  相似文献   

18.
辨舌在胃十二指肠穿孔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9.
上消化道疾病600例舌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舌象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方法:对600例经胃镜确诊的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舌象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和结论:舌象与上消化道疾病关系密切,不仅能反映出疾病的寒热虚实,而且能反映病变的性质、程度演变及转归,对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774例慢性胃炎患者的舌象与胃镜象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胃炎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消化系疾病之一。为了探讨慢性胃炎患者的舌象变化规律及其与胃镜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从1995年6月至1998年6月,我们对774例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镜象和舌象进行了观察分析,并与同期190例健康人组的舌象进行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