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素问·太阴阳明论篇》有这样一段经文:“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藏府各因其经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  相似文献   

2.
《素问·太阴阳明论篇》有这样一段经文:“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藏府各因其经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历代医家对这段经文的解释各不相同,其中分歧最大者为“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一句。下列举有代表性的三家观之:其一,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阳明为阴阳脏腑之海,五脏六腑各因十二经脉受气于阳明,故经脉得为胃行津液之气”。他认为十二经脉为胃行其津液。  相似文献   

3.
《素问·太阴阳明篇》说:“足太阴者,三阴也,……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脾升胃降,通上达下,外灌三阳,内渗三阴,为五脏六腑之海,转输之机,成为心肝肺肾四脏生理活动中心,升降出入之枢纽。所以,李东垣以“人以脾胃为元气之本”而立论,后人又有“气化之机则在于脾之健运”及“治脾胃可以调五脏”之说。  相似文献   

4.
<正> [篇题解释] 本篇从生理、病理等方面,对足太阴脾与足阳明胃经脉脏腑之间的表里关系,进行了论述,故以“太阴阳明”作篇名。高世栻注:“太阴,脾土也。阳明,胃土也。胃纳水谷,借脾气运行,充于腑脏,而经脉以和,四肢以荣,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为太阴阳明论。” [本篇主要内容] 一、论脾胃的表里关系及脾胃因阴阳、虚实、逆从、内外的区别而发生的疾病也不同。二、阐述脾主四肢、旺于四时的道理。三、强调脾为胃行其津液的生理功能及脾病的病机和病侯。以下分兰段讨论: [原文]黄帝问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  相似文献   

5.
消渴,治之以兰《素问.奇病论》:“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相似文献   

6.
平人味觉正常,未进任何饮食之时,口中当无异味。对口中尝有甜味者,《素问·奇病论》有详尽描述:“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歧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睥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  相似文献   

7.
1 概述 “胃脘痛”之名首载于《内经》,如《灵枢·经脉》曰:“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嗣后,《诸病源候论》曰:“足太阴为脾之经与胃合,足阳明为胃之经,气虚逆乘心而痛,其状腹胀归于心而痛甚,谓之胃心痛也。”这里的胃心痛指胃脘痛。此外,《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证治准绳》等历代医著中亦记载了本病的特点及治疗。 究其病因病机,或因寒、湿、暑等六淫外袭,与胃中有形之物相搏结,致胃脘气机阻滞,血行不畅而疼痛;或因饮食失调,胃腑气机阻滞,胃失和降而疼痛;或脾胃素虚,…  相似文献   

8.
<正>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太阴”,指足太阴脾经;“阳明”,指足阳明胃经。本篇主要论述太阴阳明两经表里关系及其各自的生理功能和发病特点。重点内容有:一、脾与胃虽为表里,但因其阴阳异位、虚实逆从不同,故对邪气的感受、病变的表现也不相同,春夏阳明实而太阴虚,秋冬太阴实而阳明虚。二、脾不主时,然属土,居中央,生万物而法天地,四时之气皆赖其养。三、脾能为胃行其津液,而五脏六腑均通过脾的转输而接受来自胃之水谷精微;脾主四肢,病则四肢不用。阳明脉解篇第三十“阳明经”,指足阳明经脉;“解”,解释之义。本篇主要解释足阳明经脉的病变、临床表现及预后问题。重点内容有:一、阳明经脉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179条曰:“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又247条曰:“跌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太阴病提纲和病理三阳和三阴,都是以阴阳之气有多有少的不同而分为太少的,太阴为阴中之至阴,于三阴之中阴气为最足,所以也叫盛阴。太阴在脏主脾肺,脾与胃有膜相联,主为胃行其津液,由中央以灌四傍。肺朝百脉,能鼓舞脉行,将脾由胃中水谷所吸取的精华,通过血行以输送于全身。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所说:“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又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由此可见,精微、津液的输布,既离不开脾,也离不开肺。由于脾气散精,脉气流经,所以太阴对于四肢百骸,五脏六腑,起着重要的后天营养作用。不但  相似文献   

11.
失眠的发生多因脾胃为患。《素问·逆调论》云 :“胃不和则卧不安” ,“阳明者 ,胃脉也 ,胃者六腑之海 ,其气亦下行 ,阳明逆 ,不得从其道 ,故不得卧也”。清代张璐在《张氏医通·不得卧》中又进一步阐述了其原因 :“脉数滑有力不眠者 ,中有宿食痰火 ,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也。”胃不和者 ,多因痰阻中焦。起因多端 ,或因饮食不节 ,食滞中焦 ;或因中土失运 ,积湿生痰 ;或情志郁结 ,气郁生痰 ;痰郁生热 ,痰热中阻。失眠主要病变在心 ,心主藏神 ,心神被扰则神不安宁而致不眠。因足阳明胃经通过足太阴牌经而交接于心 ,又有足阳明经别属胃 ,散之脾 ,…  相似文献   

12.
正"胃不和则卧不安"出自《素问·逆调论》,原文为:"帝曰:人有逆气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有不得卧……愿闻其故。岐伯曰:……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原文意为阳明经气逆,脾胃功能失调,可致卫气不能按时入阴,卫气流行不从其道,阳不入阴,故而出现不得安寐的现象。"卧不安"已成为当今较普遍的现象,同时"卧不安"致"胃不和"也成了临床上  相似文献   

13.
脉之“三贵”是辨别平脉与病脉吉凶的理论根据。何谓“三贵”? 一曰脉贵“有胃”。《素问·五藏别论》:“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藏六府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素问·平人气象论》:“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人体营卫气血、脏腑经络等一切生机皆由胃出,都可从气口测知;人体生机的有无,决定于胃气的有无,这可从脉象测知。  相似文献   

14.
胃主降质疑     
每言及胃腑功能,总谓“以降为和”,每施治胃法,则曰“以通为补”。此说几成定论,其实未必如此,胃居中焦,主受纳腐熟,为气血生化之源,与脾同为气机升降之枢纽,因此,胃气有降必当有升,这才合乎胃的生理常态。纵观《内经》及金元各家之论,皆未见明确论及胃气必降而无升,唯《临证指南医案》多处指出“胃宜降则和”,而治胃当用通降之法。其实《内经》就明确提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脾胃论》则曰“夫饮食入胃,阳气上行,津液与气,入于心,贯于肺”。《血证论》曰:“盖津液足,则胃上输肺”。脾与胃以膈膜相分,胃受纳腐熟水谷,化其精微,然后通过胃气上输入脾,脾气则散布精微归肺而宣发全身。假若胃气不上升,则脾之精微何能散布于肺?可见《内经》的本意,精微输布首由胃气上升为始。脾为阴土,胃为阳土,阴阳协调而使清阳上升也,正如《不居集》所曰: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和(或)糖耐量受损(IGT)两方面,一般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的必经阶段。糖尿病前期相当于中医学的"脾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脾瘅"的论述:"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以除陈气也"。可见嗜食肥甘厚味,易损  相似文献   

16.
胃虽属于中土,而与肺“土金相生”;大肠虽司传导,而与肺相表里。三者部位虽异,而气息相通。凡气血之往来,经络之贯注,津液之敷布,脏气之交换,莫不休戚相关,彼此互通。是以喘虽属肺而恒与手足阳明——大肠、胃有关。《素问·逆调论》曰:“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阳明何以致喘?缘“阳明如市”,水谷杂居,虽曰气血之本,实乃“藏污纳垢”之所,一旦痰食秽浊蓄积其中,则气化被阻,肺失降令,气逆不下而喘息之症作矣。且“阳明主阖”,其经脉以下行为顺,胃气不降而肺气得平者鲜矣。故《素问·调经论》曰:“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熏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健康体检的普及),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发病率已经达到11.6%,从而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糖尿病在中医学上属“消渴”“脾瘅”“消瘅”范围。《素问·奇病论》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曰:此五气之溢也,名为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  相似文献   

18.
胃脘痛,又称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常发生疼痛为主证。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指出:“胃病者,腹(月真)张,胃脘当心而痛。”属于现代医学胃十二指肠溃疡范畴。本病发生常见原因有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等几个方面。祖国医学认为,胃为五脏六腑之大源,主受纳和运化水谷,上述几种原因,皆能引起胃受纳腐熟之功能失常,胃失和降,而发生疼痛,若寒客胃中,则气机受阻而为痛,暴饮多食.胃之受纳过量,纳谷不下,腐熟不及,食谷停滞而痛。脾为脏,胃属腑;脾属太阴而多湿,胃属阳明而主燥;胃以阳气为本,津液为用,胃者体阳而用阴,与脾之体阴而阳刚好相应,胃之纳降功能,赖乎胃中阳气之温运,以及津液之涵养。经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如若  相似文献   

19.
脾瘅病证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瘅病名出自《素问·奇病论》,其谓:“有病口甘者……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干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内经》认为,脾瘅的病机为脾热内渗,以口甘为主要临床表现。后  相似文献   

20.
脾胃学说的临床运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永国 《河南中医》2007,27(10):33-33
脾胃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内容之一,《素问.平人气象论》曰:“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送,逆者死。”张仲景曰:“四季脾王(旺)不受邪。”金元医家李东垣进一步发展了脾胃学说。其在《脾胃论》中说:“历观诸篇而参考之,则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