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小剂量氯胺酮与吗啡合用于硬膜外镇痛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观察小剂量氯胺酮与吗啡合用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方法  72例硬膜外麻醉病人随机分成 4组 ,每组 18例 ,Ⅰ组为对照组 ,术后硬膜外腔注射生理盐水 8ml;Ⅱ ,Ⅲ ,Ⅳ组为实验组 ,硬膜外腔注入氯胺酮 10mg(8ml)、吗啡 2mg(8ml)与氯胺酮 10mg +吗啡 1mg(8ml)。用口述评分法评价术后镇痛的效果。结果 各组的镇痛时间 (h)分别为 4 .6± 1.6 ,4 .2± 1.8,30 .4± 9.8和 2 8.2± 8.6 ,Ⅲ、Ⅳ组的镇痛时间明显较Ⅰ和Ⅱ组长 ,P <0 .0 5 ,Ⅲ和Ⅳ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各组中Ⅲ组的副作用最大。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与吗啡合用既增强吗啡镇痛效果又能明显减少吗啡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硬膜外氯胺酮地塞米松对术后吗啡镇痛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已证明 ,氯胺酮预前注入硬膜外腔具有术后超前镇痛作用[1] ,且与地塞米松复合作用相加[2 ] ,本文旨在观察硬膜外预注氯胺酮加地塞米松 ,能否增强吗啡术后镇痛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急性或慢性阑尾切除手术 80例 ,术前 30min肌注哌替啶 5 0mg、异丙嗪 2 5mg ,选择T11~T12硬膜外穿刺成功后 ,头端置管 4cm。建立通畅的静脉通畅。1.2 方法 :根据硬膜外腔注药物不同 ,对 80例患者随机分为 :A组 40例 ,经硬膜外导管注入 2 %利多卡因 10ml+氯胺酮 12 .5mg +地塞米松 5mg ;B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吗啡、芬太尼用于妇科病人术后硬膜外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80例择期妇科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选用0.004%吗啡+0.02%甲氧氯普胺+0.01%地塞米松+0.1%罗比卡因;B组选用0.000 3%芬太尼代替A组配方中的0.004%吗啡。均用PCA泵(200 ml)行PCEA,以LCP模式(负荷剂量A组吗啡1.5 mg,B组芬太尼0.05 mg均稀释成5 ml首次注入,持续输注剂量4 ml/h+PCA每次0.5 ml)。结果(1)综合镇痛质量,A组与B组无明显差异(P>0.05);(2)A组尿潴留、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等发生率较B组高(P<0.01)。结论吗啡、芬太尼PCEA用于妇科术后镇痛均可取得满意的效果,但芬太尼较吗啡的不良反应明显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小剂量氯胺酮联合吗啡在妇科开腹患者术后静脉镇痛中的临床效应及副作用的发生率,并探讨氯胺酮的合适剂量。方法将99例在硬膜外麻醉下接受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三组:M组接受吗啡0.02mg/(kg.h),MK1组接受吗啡0.15mg/(kg.h)+氯胺酮0.04mg/(kg.h),MK2组接受吗啡0.15mg/(kg.h)+氯胺酮0.07mg/(kg.h)静脉术后镇痛治疗。分别于手术结束后6、12、24、36、48h记录疼痛、镇静评分、发生的不良反应(瘙痒、恶心呕吐、精神症状)。结果MK2组的疼痛评分在各时间点均明显低于M组和MK1组在相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P<0.01),而M组和MK1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之间的镇静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M组中恶心、呕吐、皮肤瘙痒(28.5%)明显高于MF2和MF1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中均未出现具有精神症状的病例。结论小剂量氯胺酮[(0.07mg/(kg.h)]在妇科开腹患者静脉术后镇痛中能够增强吗啡的镇痛作用,减少吗啡的用量,减少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6.
我院自采用地塞米松 5mg与小剂量吗啡配伍 ,硬膜外腔注入用于术后镇痛 ,临床观察发现较吗啡与其它药物配伍 ,并发症有一定程度的减少、减轻。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本组 45例 ,其中上腹部手术 17例 ,下腹手术 13例 ,妇产科手术 10例 ,泌尿科手术 5例 ,均为ASAⅠ~Ⅱ级患者 ,年龄 2 0~ 6 7岁。麻醉选择单管连续硬膜外麻醉 ,局麻药采用 1%利多卡因与 0 .2 %丁卡因合剂 ,术中辅助用药均为一定量的氟哌啶、芬太尼合剂 ,麻醉效果好 ,术中各项生命体征平稳 ,手术顺利。1 2 术后硬膜外注入镇痛液 ,主要为吗啡 2mg加生理盐水至 10m…  相似文献   

7.
谢斌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9):1690-1691
目的:探讨氯胺酮于静脉术后镇痛可行性及其镇痛效果观察。方法:将486例静脉术后镇痛病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共162例,使用芬太尼(15μg/mL)加氟哌利多(50μg/mL);两组共324例,使用芬太尼(15μg/mL)加氯胺酮(3mg/mL)。观察两组对于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副作用。结果:Ⅰ组总有效率约为76.8%,头晕、思睡副作用发生率与Ⅱ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恶心、呕吐偶有发生。Ⅱ组总有效率约为96.8%,与Ⅰ组相比具有显著的优越性(P〈0.01)。对于认知障碍及精神反应的观察与Ⅰ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氯胺酮经静脉术后镇痛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曲马多、吗啡用于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临床效应;方法:选择120例ASAⅠ~Ⅱ级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二组,分别为T组(n=60):100ml药液含曲马多500mg、2%利多卡因200~300mg,氟哌利多5mg;M组(n=60):100ml药液含吗啡6mg、2%利多卡因200~300mg、氯哌利多5mg。镇痛泵采用Baxter一次性微量连续泵,自控速率2ml/h,镇痛时间为50h。结果:(1)镇痛效果;两组疼 视觉模拟评分(VAS)优良率无明显差别。(2)两组首24h用药量均相对较多。(3)镇痛期间Bp、HR、无异常波动,未出现呼吸抑制,恶心呕吐,T组2例,M组3例,瘙痒,T组无,M组1例;结论:等效剂量曲马多和吗啡镇痛效果比较发现。二组镇痛VAS优良率无明显区别,但曲马多并发症少于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小剂量氯胺酮联合芬太尼在术后静脉镇痛中的临床效应及副作用的发生率,并探讨氯胺酮的合适剂量。方法将150例行腹部及四肢脊柱手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50例,均以一次性镇痛泵(1 ml/h)行静脉术后镇痛。F组芬太尼0.3μg/(kg.h),FK1组芬太尼0.2μg/(kg.h)+氯胺酮40μg/(kg.h),FK2组芬太尼0.2μg/(kg.h)+氯胺酮70μg/(kg.h)静脉术后镇痛治疗。分别于手术结束后12、24、36、48、60 h记录疼痛、镇静评分、发生的不良反应(瘙痒、恶心呕吐、精神症状)、血氧饱和度。结果FK2组的疼痛评分在各时间点均明显低于F组和FK1组在相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P<0.05),而F组和FK1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的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中F组恶心、呕吐(16.0%)的发生率较高,但是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中均未出现具有精神症状的病例。三组的血氧饱和度值在各时间点均不低于96%,而且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0μg/(kg.h)氯胺酮在静脉术后镇痛中能够增强芬太尼[0.2μg/(kg.h)]的镇痛作用,而且不增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术后疼痛可给患者预后带来某些不利的影响。因此,为了减轻患者手术后痛苦,有利于预后,术后镇痛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被广大医务工作者所采用。本文对椎管内不同给药方法行术后镇痛的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选择ASAⅠ~Ⅱ级病例132例,手术种类包括胸、腹及下肢手术,年龄(45±68)岁,随机分成3组:A组(封管组),35例,硬膜外腔留管固定后封管,不定时人工注射吗啡复合液;B组,42例,硬膜外腔留管连接高氏PCA(病人自控镇痛)泵,程序控制持续注射吗啡复合液;C组,55例,硬膜外腔留管连接佳士比PCA泵,程序控制持续注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吗啡配伍罗哌卡因和氟哌利多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不良反应,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成4组,每组各25例。A组:吗啡1mg+0.15%罗哌卡因10ml;B组吗啡1mg+0.15%罗哌卡因10ml+氟哌利多1mg;C组吗啡2mg+0.15%罗哌卡因10ml;D组吗啡2mg+0.15%罗哌卡因10ml+氟哌利多1mg。观察术后当天和术后1d恶心、呕吐、瘙痒,皮疹、嗜睡及呼吸抑制等情况,观察注药前及注药后20min血压、心率和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4组注入镇痛药后,镇痛效果均满意,B组不良反应率最低,C组最多,B组与A,C,D三组相比差异显著。血压、脉搏,氧饱和度的变化,4组间无明显的差异。结论 吗啡、罗哌卡因、氟哌利多三药在硬膜外镇痛中有协同作用,小剂量的吗啡和氟哌利多可降低硬膜外镇痛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mg的吗啡加0.15%罗哌卡因10ml和1mg氟哌利多的混合液作用时间长、副作用少,是硬膜外镇痛较合理的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硬膜外腔注入新克痛宁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72例胫腓骨骨折病人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术后随机分为四组 (每组 18例 )向硬膜外腔一次注入容量为 10ml药物 :A组新克痛宁 0 .2 5U/kg ;B组新克痛宁 0 .12 5U/kg加 0 .5 %利多卡因液 10ml;C组吗啡 2mg ;D组吗啡 1mg加 0 .5 %利多卡因液 10ml。按WHO标准 ,术后疼痛程度达Ⅱ级时按组别注药。结果 A组与B组镇痛作用完全 ,镇痛维持时间A组与B组明显延长 ,A组与B组分别为 (4 12± 2 5 )min和 (34 5± 2 8)min ,与C组 [(2 0 7± 2 3)min]和D组 [(16 5± 10 .3)min]比较 ,差异显著(P <0 .0 5 )。注药后 30~ 12 0min患肢足背皮肤温度 ,A组与B组均高于C组与D组 (P <0 .0 5 )。结论 新克痛宁注入硬膜外腔用于术后镇痛 ,维持时间较长 ,镇痛作用完全 ,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吗啡、布比卡因及地塞米松混合用药在痔瘘术后硬膜外止痛 (PEA)的疗效。方法 ASAⅠ~Ⅱ级 ,急诊或择期手术 80例 ,均采用 18G硬膜外穿刺针于L3~ 4 行硬膜外穿刺 ,向下置管 3cm ,先后注入 1.5 %利多卡因 5ml ,10ml,手术结束后于硬膜外导管一次性注入 0 .75 %布比卡因 2ml+地塞米松 10mg +吗啡 2mg混合液共 5ml,以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定镇痛效果及术后 12 ,2 4,48h恶心呕吐、尿潴留发生率。结果 全组病人术后镇痛时效达 72h ,恶心呕吐发生率 10 % ,尿潴留发生率 12 %。结论 吗啡、布比卡因及地塞米松配伍在痔瘘术后硬膜外腔止痛疗效满意 ,且方法简便 ,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时三种等效剂量麻醉性镇痛药 (吗啡、芬太尼、哌替定 )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在硬膜外麻醉下完成腹部或腰椎间盘摘除手术的成年患者 90例 ,术后用硬膜外自控药镇痛泵治疗。按镇痛药将患者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30例 ,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用药配制 ,Ⅰ组 :0 .12 5 %布比卡因 80ml+芬太尼 0 .1mg ,Ⅱ组 :0 .12 5 %布比卡因 80ml+吗啡 10mg ,Ⅲ组 :0 12 5 %布比卡因 80ml+哌替啶 10 0mg ,患者感到手术创口疼痛时自行揿压PCEA泵的自控按钮 ,每次向硬膜外腔注入镇痛药液最大限量 2ml,锁定时间 2 0min。结果 显示 48h镇痛药液累积用量Ⅰ组、Ⅲ组是Ⅱ组的 3倍 ,Ⅱ组镇痛效果达优者比Ⅲ组多。镇痛治疗期间三组患者平均动脉压、脉率和呼吸频率与麻醉前比较均无明显差异 ,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 )都保持在 95 %以上 ,Ⅱ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其它两组 ,只有Ⅱ组出现皮肤搔痒 ;Ⅰ、Ⅱ、Ⅲ组尿潴留发生率分别为 40 % ,5 0 6 % ,40 3%。结论 用低浓度布比卡因和麻醉性镇痛药复合液行PCEA ,能获得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 ,对呼吸循环功能无明显影响 ,吗啡镇痛复合液镇痛效果最好 ,用量最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盐酸丁丙诺啡含片用于术后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40例四肢、下腹部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术后分别给予盐酸丁丙诺啡含片0.4 mg舌下含化或哌替啶片100 mg口服,给药后6 h内,记录各观察点疼痛程度差值、疼痛缓解度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盐酸丁丙诺啡含片0.4 mg与哌替啶100 mg有相同的镇痛效果,中等度以上疼痛缓解率达90%以上,镇痛时间平均为7.5 h。结论盐酸丁丙诺啡含片有较好镇痛效果,可作为术后镇痛的选择。对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无明显的影响,不良反应主要是头晕、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应用芬太尼和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的镇痛效果。方法将50名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组(F组)患者给芬太尼和罗哌卡因,布托啡诺组(B组)患者给布托啡诺和罗哌卡因。术毕给予混合液5ml作为预充量,出手术室后4,8,12,24,48h观察患者。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记录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以及副反应如瘙痒症、恶心、呕吐和嗜睡。结果F组有5名患者、B组无患者出现血氧饱和度低于90%,且F组恶心、呕吐和嗜睡发生率较B组为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术后镇痛效果好,瘙痒症和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硬膜外预注氯胺酮地塞米松能否提高腰麻阻滞效应。方法 选择期子宫全切术病人 4 0例 ,采用T12 ~L1硬膜外阻滞 (EA)和L3~ 4腰麻 (SA)两点法 ,常规先行EA穿刺成功后 ,再行SA ,10min后调整SA使上界阻滞平面控制在T8,根据硬膜外腔注入药物不同 ,随机分为两组 ,A组 (2 0例 ) :注入 2 %利多卡因 5ml+氯胺酮 12 .5mg +地塞米松5mg ;B组 (2 0例 ) :注入 2 %利多卡因 5ml+生理盐水 1.5ml。用针刺法测定EA注药后感觉阻滞平面开始上升时间、最高阻滞平面、平面固定时间以及阻滞平面维持在T8,T10 ,T12 时间 ,并记录有无低血压、恶心呕吐、头痛、背痛等副作用。结果 感觉阻滞平面上升时间、固定时间A组比B组显著缩短 (P <0 .0 1) ,A组比B组阻滞平面平均提高 2~ 3个胸段 ,且A组比B组阻滞平面维持在T8,T10 ,T12 时间显著延长 1.5~ 2h。低血压、头痛、恶心呕吐等副作用A组发生低。结论 硬膜外氯胺酮地塞米松能显著提高SA阻滞效应 ,即提高其阻滞平面、延长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