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疗效及随访结果.方法 全组病例93例,年龄2~46岁,体重7~65 kg,男42例,女51例,PDA直径1.0~19 mm,肺动脉压力18~110 mmHg,PDA封堵器的大小4~30 mm,术前B超筛查,术中术后测肺动脉压力,主动脉弓处造影,均选用国产封堵器.结果 1例因PDA<1 mm而放弃,92例成功,根据造影结果结合B超数据选择合适大小封堵器,即刻造影部分有分流并闻及杂音,15 min造影1例仍有少量分流并能听到杂音,但1天后杂音消失.57例经半年以上随访,56例无其他任何并发症,1例术后1月发生贫血现象. 结论介入治疗PDA安全有效,是单纯PDA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动脉导管未闭个体化介入治疗的初步尝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动脉导管未闭(PDA)个体化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例应用标准型Amplatzer导管封堵器难以完成介入治疗的PDA患者,根据造影显示PDA形态及临床特点,分别选用成角型Amplatzer导管封堵器、偏心型导管封堵器以及Amplatzer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进行介入治疗,术后以心脏超声随诊评价疗效。结果8例患者皆成功完成介入治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1例应用Amplatzer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2例应用成角型Amplatzer导管封堵器、5例应用偏心型导管封堵器;2例经2次手术完成,余患者一次治疗完成;8例患者中,有2例封堵后即刻造影显示封堵完全,4例术后2 4h心脏超声检查无残余分流,7例术后3月残余分流消失;1例术后6个月时心脏超声仍可见约2mm的残余分流,但肺动脉压力明显下降,患者主观症状明显减轻。结论个体化原则可以进一步扩大PDA介入治疗的适应证,临床实践需要设计和生产不同形态和大小的封堵装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大直径动脉导管未闭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自2000年3月—2007年6月我院对47例患者,PDAF直径1.5cm~2.2cm,肺动脉压力50mmHg~75mmHg,使用Amplatzer封堵器,型号22mm~30mm,患者均在手术前降压治疗,手术后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胸片、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评价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介入手术成功率100%,手术中及随访未见严重的并发症,未见残余分流。结论:大直径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手术治疗安全、可靠。能够明显减少体外循环带来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经导管介入封堵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us,PDA)的历史已有40余年,随着介入材料与治疗技术的发展,目前,介入治疗已成为左向右分流的PDA或PDA外科术后残余分流的主要措施。近年来,国产封堵器逐渐应用于临床,本研究报告我院2003-01~2006-12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PDA 27例患者的中长期随访结果,以评价疗效和安全性。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1.1病例选择:①左向右分流的PDA或PDA外科术后残余分流,最狭窄直径2~16 mm;②年龄≥6个月,体重≥4 kg;③无依赖PDA存在的心脏畸形;④无合并需外科手术矫正的心脏畸形;⑤无严重肺动脉高压及右向左分流;⑥无介入治疗的禁忌证,如败血症、严重感染等[1]。1.1.2病例资料:27例PDA患者,男13例,女14例;年龄2~57(13±12)岁;造影测得PDA最狭窄处直径2~15(6.3±4.5)mm。1.2治疗方法1.2.1介入器材:北京华医圣杰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PDA封堵器及直径与封堵器大小相匹配的输送鞘管。1.2.2介入方法:局部麻醉或基础麻醉下,穿刺右股动脉、股静脉;常规... 相似文献
5.
动静脉轨道法在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静脉轨道法在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中的应用及技术要点。方法1998年5月至2005年7月共完成PDA封堵术831例,有11例(1.3%)患者因PDA形态特殊、开口变异不能采用常规封堵方法进行封堵,而通过建立股动脉-PDA-肺动脉-股静脉轨道法进行封堵。11例患者平均年龄(42±20)岁(8~76岁),≥35岁者8例,平均体重(61±23)kg,PDA最窄部直径平均为(4.1±1.9)mm(1.6~6.7mm)。其中10例采用圈套器在肺动脉圈套导丝建立轨道,1例因无圈套器,直接由动脉端将导丝通过PDA-肺动脉-右心室-右心房-下腔静脉-髂静脉送入6F静脉鞘管拉出体外。结果11例均成功建立动静脉轨道,其后顺利完成Amplatzer法PDA封堵术。采用封堵器(ADO)型号为6/4mm(3例)、8/6mm(4例)、10/8mm(2例)、12/10mm(1例),14/12mm(1例)。10例术后10min均达到完全封堵,1例术后10min有少量残余分流(ADO型号为14/12mm),封堵后20min重复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残余分流消失,11例均封堵成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PDA形态及开口的变异致使输送鞘管不能顺利由肺动脉侧经PDA进入降主动脉,是常规经静脉途径Amplatzer法封堵无法完成的主要原因,动静脉轨道法则能很好克服以上技术难点,且技术操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国产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评价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 评价应用国产心健牌动脉导管未闭 (PDA)封堵器的临床疗效。方法 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2年 7月 ,182例患者 (男 63例 ,女 119例 )成功地采用国产心健牌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进行了PDA的封堵术。年龄 3个月至 16岁 ,平均 (5 2 3± 4 0 2 )岁 ,体重 5~ 50kg ,平均 (17 0 9± 8 11)kg。PDA最窄处直径为 1 3 2~ 9 0 0mm ,平均 (4 3 0± 1 0 2 )mm。输送长鞘为 6~ 10F。手术时间为 45~ 13 5min ,平均 (73 3 1± 2 1 44)min ;X线曝光时间为 2 60~ 2 6 90min ,平均 (7 0 9± 4 55)min。术后即时、2 4h、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及 2年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182例均成功地置入心健牌PDA封堵器。 182例即时心血管造影显示 10 9例 (59 89% )即时完全堵闭 ,3 0例有少量残余分流 ,43例仅有微量的残余分流 ,残余分流率为 40 11% ;2 4h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 163例(89 60 % )完全堵闭 ;1个月后 8例仍有少量残余分流。术后 3个月及 6个月仅 4例有残余分流 ,79例完成术后 1年的随诊 ,仅 2例仍有残余分流。术后 2年仍有 1例残余分流。全部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应用国产心健牌PDA封堵器对PDA进行介入治疗 ,疗效确切 ,远期效果满意 ,可替代进口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研究运用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小儿动脉导管未闭临床疗效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2年1月到2006年3月我院应用封堵器介入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42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10岁,PDA最小直径3mm,最大8mm。结果:42例PDA封堵术均获成功,造影显示分流完全消失,临床关闭(听诊无杂音),在出院后3月达100%。随访未出现PDA再通、封堵器脱落、溶血、细菌性心内膜炎等。结论:应用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小儿动脉导管未闭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创伤小、安全可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旨在探讨儿童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治疗前后左心形态、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对21例单纯性儿童PDA患者在介入治疗前后测量并记录左房、左室的前后径、横径、上下径及左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同时测量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峰值血流速度并记录。结果 21例儿童PDA患者介入治疗后早期左房收缩末期前后径、横径及左室前后径、横径均有明显变化,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PDA介入治疗后减轻了左室容量负荷,早期左心形态及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在降低小儿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治疗中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回顾2011—2014年采用2种麻醉方式接受 PDA 介入治疗的小儿(3~6岁)各25例,分为 A、B 2组,A 组为全麻组(男7例,女18例,平均体质量15.32 kg±2.415 kg),B组为局麻组(男13例,女12例,平均体质量16.40 kg±2.056 kg)。2组患者均由相同术者完成手术,采用 DSA 儿童心血管电影自动曝光模式(ped CARD)、摄影帧数15~30 f/s、非离子型对比剂碘克沙醇320 mg I/mL,记录患儿皮肤表面累积入射剂量(AK)、剂量面积乘积(DAP)和透视时间,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50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统计显示,2组患儿的年龄、体质量及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t=1.924,P=0.060;体质量:t=1.703,P=0.095;性别:χ2=3.00,P=0.083);全麻组及局麻组辐射剂量 AK、DAP 及透视时间分别为(0.061±0.025)Gy、(0.094±0.046)Gy;(5.08±2.19)Gy·cm2、(8.41±3.587)Gy·cm2;(3.15±1.16)min、(6.86±3.27)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K:t=3.152,P=0.003;DAP:t=3.957,P=0.000;透视时间:t=5.346,P =0.000),2组在采集序列数及图像数相同的基础上,全麻组辐射剂量明显小于局麻组40%[(1-5.08/8.41)%],手术时间相差约1.17倍[(3.15-6.86)/3.15]。结论辐射剂量大小与麻醉方式有关,采用全麻方式进行小儿 PDA 介入治疗较局麻方式辐射剂量明显降低40%。 相似文献
11.
12.
经导管封堵治疗成人动脉导管未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估经导管封堵治疗成人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H)的即刻和短期疗效。方法应用Amplatzer PDA封堵伞和国产封堵器对28例患者进行试封堵,术后1d、1、3和6个月复查X线胸片、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结果20例封堵有效,释放封堵伞,8例封堵无效收回封堵伞。在20例有效封堵组中,PDA最窄直径为(10.4±2.7)mm,所选择的封堵伞肺动脉端直径为(15.6±3.2)mm。吸氧前后股动脉血氧饱和度分别为(93.5±1.8)%、(98.2±1.8)%(P<0.01)。封堵前后肺动脉收缩压分别为(95.5±24.1)、(56.3±18.3)mm Hg(1mm Hg=1.33kPa)(P<0.01);肺动脉平均压分别为(70.8±18.2)、(41.0±13.8)mm Hg(P<0.01)。6个月后复查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左室和主肺动脉直径明显缩小,仅1例例外;X线胸片示肺血有所减轻、心脏缩小,心胸比率从(59.2±6.6)%减少到(54.2±3.3)%(P<0.01)。8例放弃封堵者,4例临床可见明显分界性紫绀,封堵前后肺动脉收缩压分别为(110.3±13.9)、(139.5±20.0)mm Hg(P<0.01);主动脉收缩压分别为(116.0±20.2)、(106.3±16.9)mm Hg(P<0.05)。其余4例患者2例试封堵后残存大量分流,2例出现头晕和胸闷等症状。结论经导管封堵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成人PD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单静脉入路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单静脉入路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 9例,动脉导管未闭,瘤变最窄处直径为2 .4~8(5 .0 6±3.38)mm。经股静脉建立右房-右室-肺动脉-动脉导管-主动脉轨道,主动脉弓降部侧位造影观察PDA的位置、形态、大小,选择合适型号的Amplatzer伞经股静脉建立的轨道进行封堵。术后15min经胸超声及心脏听诊判断有无分流。术前、术后均行血流动力学测定,术后3d、1个复查超声心动图,观察大动脉水平有无分流及动脉导管未闭再通。结果 9例患者全部一次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10 0 %。心导管检查测肺动脉收缩压由术前轻度增高(33.2±3.11mmHg)降为正常(2 1.4±2 .7mmHg)。术后即刻所有患者心前区双期连续性杂音消失,术后15min彩超检查有1例少量分流,3d后分流消失,操作透视时间7.3~11.2 (9.2±1.7)min。无任何并发症发生,随访1个月未发生动脉水平分流及动脉导管再通。结论 单静脉入路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简化了手术程序,减少了血管并发症,缩短了操作透视时间,手术成功率高,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经导管封堵外科结扎术后再通的动脉导管未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经导管封堵外科结扎术后再通的动脉导管未闭(PDA)的效果。方法:1995年6月至2000年11月,14例外科结扎术后再通的PDA患者进行了经导管封堵术,男5例,女9例,年龄4-48岁,平均13岁。外科手术至介入治疗的时间为1个月至22年。经股静脉途径置入Amplatzer封堵器和Rashkind封堵伞,经股动脉途径置入可控弹簧圈。分别于术后24h ,1,3,6个月及1年以上行X线胸片和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再通PDA为漏斗型12型,管型2例。动脉导管最窄处直径为1-8mm,平均4mm。封堵后10min,主动脉弓降部造影示无残余分流11例,微量残余分流3例。技术成功率100%,无并发症。术后24h 声心动图检查均无残余分流,所有患者均于术后1-2d出院,10例随访1-18个月,未发现封堵器移位及PDA残余分流。结论:经导管封堵外科结扎术后再通的PDA是一种有效方法,可以替代外科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15.
16.
成角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应用成角动脉导管未闭 (PDA)封堵器经导管闭合PDA的疗效。方法 9例PDA患者 ,未闭导管最小直径 3~ 10mm ,平均 (5 .8± 1.9)mm。应用 6~ 9F长鞘管输送封堵器封堵PDA。结果 9例患者均获成功。植入封堵器腰部直径 5~ 14mm ,平均 (9.7± 2 .9)mm。 9例术后即刻主动脉造影显示无分流。全部病例术后 1周心脏多普勒超声显示PDA完全堵塞。无并发症。结论 成角PDA封堵器治疗PDA使用安全 ,疗效可靠 ,与主动脉腔的解剖形态更匹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术前双源心脏CT(DSCT)检查在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脱离术中造影进行PDA介入治疗的方法。方法 38例经超声诊断为PDA的患者,其中21例术前行心脏DSCT检查,重建获得PDA影像,并与术中造影所显示PDA形态对比;在此基础上,后17例经超声诊断为PDA的患者,尝试根据术前CT检查结果指导选择合适的封堵器,术中不穿刺股动脉、不进行降主动脉造影,经静脉途径直接完成介入治疗,术中、术后以心脏超声随诊评价疗效。结果术中造影组21例PDA患者CT重建图像与术中造影影像形态高度一致,CT重建图像、术中造影PDA最窄径分别为(5.2±1.9)mm vs(4.7±1.7)mm(相关系数0.88);释放后封堵器腰部直径为(7.0±2.0)mm(与CT重建PDA最窄径相关系数为0.92,与术中造影PDA最窄径相关系数为0.90);术前接受CT检查、术中未进行造影,尝试直接封堵的17例患者皆成功完成介入治疗,CT重建PDA最窄径以及释放后封堵器腰部直径分别为(5.0±1.9)mm vs(6.7±2.2)mm,术后随访未见左肺动脉、降主动脉医源性狭窄。结论术前心脏DSCT检查可以获得准确的PDA解剖影像资料,初步临床资料显示,它可以替代术中造影,为PDA的介入治疗提供充足的支持;同时术前CT检查有助于发现合并的心脏大血管畸形,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但DSCT检查的辐射剂量问题以及如何减少辐射计量仍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评价经导管堵闭法治疗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 (PDA)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1 998年 1 2月~2 0 0 2年 4月对 1 4例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婴幼儿PDA实施经导管介入治疗 ,男 4例 ,女 1 0例 ;年龄 7~ 36月 ,平均 1 4 .8± 4 .6月 ;体重 6 .5~ 1 3 .5kg ,平均 1 1 .0± 2 .3kg ;行左、右心导管检查及主动脉弓降部造影 ,确定PDA位置、形状及直径 ,以AGA公司蘑菇伞堵闭器行介入治疗。结果 :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显示PDA属Krichenko形态A1型 8例 ,A2型 5例 ,B2型 1例 ;Qp/Qs2 .1~ 5 .7,平均 3 .4± 1 .2 ;最窄内径 3 .4~ 1 0 .8mm ,平均 4 .8± 2 .9mm ;术前肺动脉压为 67.0± 2 4 .6/ 37.8± 8.9mmHg ,主动脉压为 88.5± 1 4 .6/ 4 6 .5± 1 1 3mmHg。 1 4例患儿均应用蘑菇伞堵闭器堵闭 ,成功率 1 0 0 % ;术后 30min心血管造影显示 ,5例可见极少量残余分流 ,术后 2 4h心脏彩超复查 2例有少量残余分流 ,术后 1月彩超复查 1例有少量残余分流 ,术后3月复查皆无残余分流 ;术后 30min肺动脉压降为 39.8± 1 3 .3/ 2 0 .2± 1 2 .3mmHg,主动脉压升至 95 .6± 1 8.4/ 58.0±1 2 1mmHg ,住院天数 4~ 2 7天 ,平均 9.8± 5 .3天 ;术后住院天数 2~ 9天 ,平均 4 .3± 1 .8天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导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