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院前急救和转运途中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院前救护危重患者1 158例的急救护理体会.对不同急救患者采取及时、恰当和有效的护理措施,其中对4例心搏骤停患者立即配合医生进行气管插管和心肺复苏.结果 顺利接回医院患者1 156例(99.83%),死亡2例(0.17%).结论 科学规范的院前急救护理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保证,为患者接受医院进一步治疗奠定了基础,提高了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患者死亡率.因此,做好院前急救护理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性骨折120院前急救的干预效果。方法 80例接受急救治疗的严重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120院前急救干预,观察患者的抢救成功情况、死亡情况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80例患者中,因抢救无效死亡1例(1.25%),伤势情况较为严重4例(5.00%),经过院前急救后成功脱离生命危险。共抢救成功79例,抢救成功率为98.75%。80例患者中,休克2例(2.50%),心跳停止1例(1.25%),出现二次损伤2例(2.50%),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25%。结论 对严重创伤性骨折患者而言, 120院前急救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提升抢救效率,是医院在处理危急严重的紧急医疗情况时必不可少的急救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北京地区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院前急救呼叫的主要原因以及MHD患者院前急救呼叫在1周内随透析时间的分布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急救中心2019年7月—2020年6月受理出诊的572例MHD患者院前急救呼叫情况。男349例(61.0%),女223例(39.0%),平均年龄(67.1±13.0)岁,中位透析龄为5(2,9)年。收集患者临床信息、呼叫院前急救原因及其在1周内分布情况及与患者透析时间的关系。结果 572例MHD患者院前呼叫急救的最常见原因是心力衰竭(89例,15.6%),其次为猝死(77例,13.5%),第三为脑血管病(58例,10.1%)。MHD患者院前急救呼叫发生率和猝死发生率在长透析间隔后第1个透析日(周一、周二)最高。心力衰竭导致的院前急救呼叫多发生在长透析间隔末期,即周日和周一。脑血管病风险与透析时间无明确变化规律。结论心力衰竭、猝死和脑血管病是MHD患者急救的主要原因。长透析间隔可能导致MHD院前急救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特点、院前急救方法及临床疗效进行探讨,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进行院前急救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68例作为临床资料,对其急救前临床诊断及急救措施、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入院前进行急救处理,病情好转后送医院治疗共62例,占91.18%。6例经及时救治后未明显改善紧急送往医院治疗。所有患者中60岁以上患者中缓解15例,缓解率68.18%;60岁以下患者中缓解42例,缓解率91.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发作急,病情发展快,及时有效的院前诊治是缓解病情发展,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黄山景区院前急救中外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转运特点,探讨山岳型景区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经验,提高山岳型景区医疗急救人员院前急救和转运外伤患者的能力。方法对2005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黄山风景区院前急救中的483例外伤患者的病情、急救应急反应、急诊诊断、转运情况、院前护理、死亡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院前急救外伤患者483例患者,其中头面部外伤216例,死亡5例;四肢伤155例;全身多处伤112例,死亡4例。按病情:一般362例,较重85例,危重27例,死亡9例;转运途中(共转运259例):平稳234例,加重23例,死亡2例。结论山岳型景区发生的外伤患者需要得到现场及时的急救和规范的院前急救护理,以及转运途中的良好护理,从而提高院前急救的整体水平和急救效果。  相似文献   

6.
琚沙  唐洁  谭葭 《现代临床医学》2008,34(3):201-202
目的:了解近年铁路交通伤患者救治情况,以提高对铁路交通伤患者的救治水平。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04~2007年院前急救572例铁路交通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72例中男298例,女228例,性别不详46例;24 h中呼救高峰时间为8~10时(15.56%);伤者年龄以30~39岁和50~59岁为多,各占11.72%;职业以农民工及农民为多,各占43.88%;转院出诊急救156例(27.27%),现场急救416例(72.72%),现场急救中死亡28例,本组抢救成功率93.27%。急救后成功送达医院继续抢救或治疗544例(95.10%)。结论:重视铁路沿线管理,提高行人及旅客的安全意识特别是农民的安全意识,创建安全有效的生命绿色抢救通道,对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和受伤后的抢救成功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急诊科院前急救中常见危重病症之一,其发病率、院前急救率及病死率均较高,也是急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此病症患者易发生心脏骤停、心室颤动和猝死等情况,尤其是如该病突然在院外发生,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死亡的患者中50%发生在发病后1h内,此时如早期使用电除颤尤其是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则可明显降低病死率.我院急诊科2009年1月-2010年12月进行院前急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伤所致失血性休克的院前急救与护理体会。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11月期间33例外伤所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院前急救与护理体会。结果本组出诊反应时间为25~55 s,平均(39.26±10.29)s,现场急救过程中2例死亡,转运途中1例死亡,其余30例均平稳送至医院,1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29例急救成功,急救成功率为87.9%。结论增强院前急救急迫性的意识,及时出诊,规范急救护理措施,对提高外伤所致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前沿阵地,且院前急救具有情况紧急、患者疾病情况复杂、多样、病情危重,抢救条件差,急救仪器局限,家属及患者心情急躁,情绪紧张,对急救人员期望值过高,期望医务人员一到就有药到病除、解除痛苦等立竿见影的效果,加之院前急救时间短,患者情况紧急,对突发的病情变化不理解和难以接受,容易迁怒于医务人员,沟通不及时较易发生护患纠纷[1]。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阿拉尔医院院前急救病例的病种病因及急救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16年全年度1604例院前急救病例进行研究。结果在1604例院前急救患者中,其中救治车祸外伤的有965例,占60.16%,其中伤3人以上车祸有65起,最大的一次17人。脑血管疾病157例,占9.79%;心血管疾病81例,占5.05%;消化系统疾病72例,占4.49%;重度颅脑损伤65例,占4.05%;呼吸系统疾病57例,占3.55%;中毒96例,占5.99%;其他111例,占6.92%。最终死亡38例,非死亡1566例。患者的病死率与呼叫至到达时间、急救人员资质、急救措施及急救效果评估等因素有关。结论院前急救成功率与医务人员自身急救知识、设备配置等密切相关,医院应加强医务人员对车祸外伤、颅脑损伤、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救知识培训,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周建仪  黄少娟  冯有丽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4):120-121,123
目的汇总长途转诊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情况,为其他地区的长途转诊急救护理服务提供经验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回顾分析本院急诊科在2009~2011年,2556车/次长途转诊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情况。结果派出长途转运救护车2556车/次,顺利完成长途转诊的有2535例,1例患者在转送途中突发心跳呼吸骤停而死亡,家属均能理解并积极配合治疗;在救护车空返回院的20例中,19例患者病情极危重,暂不适宜转送,另1例为谎报。研究期间,本院长途转诊无任何医疗纠纷及安全责任事故发生。结论本院急诊科长途转诊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经验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院前急救措施与疗效。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急救中心接收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所有患者的病情与急救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在进行院前急救措施后,病情稳定并出现明显好转送至医院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共有38例,占据患者总数90.5%。被送往医院接受紧急的治疗的患者有4例,占据9.5%,并无1例患者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出现死亡。结论在急救措施开展的过程中,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急救疾病,这种疾病发展非常迅速。在患者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展开院前急救措施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病情,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概率,为患者赢得进一步治疗的就会。  相似文献   

13.
基层医院影响院前急救质量因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影响基层医院院前急救质量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之间在金坛市人民医院急救的14645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随访,并结合急救患者及家属对急诊科投诉和纠纷处理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影响基层医院院前急救质量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医务人员急救能力、救护人员服务态度、院前急救设施缺陷、院前急救网络缺陷和院前急救管理缺陷等方面。结论建立健全院前急救管理制度,强化院前急救细节管理意识和提高急诊医务人员自身素质是保证院前急救成功和提高急救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应用Mainz急诊评分,快速评价急诊患者的目前病情、病死危险性、指导治疗,动态评价我院院前急救工作和急诊复苏的效果和质量。方法对355例急危重患者进行Mainz急诊评分,通过记录患者GCS、心率呼吸频率、心律、疼痛、血压、外周脉氧饱和度等7个指标评分,评估急救前的院前情况、进行急诊干预后及转运途中病情的改善或恶化情况。结果 MEES分值在1~5分的患者治愈好转率为12.5%,死亡率为87.5%;分值在6~15分的患者治愈好转率为68%,死亡率为32%;分值在16~19分的患者治愈好转率为96.5%,死亡率为3.5%;分值在20~25分的患者治愈好转率为100%,死亡率为0;分值在26~28分的患者治愈好转率为100%。结论应用Mainz急诊评分,能够快速、简单评价急诊患者的目前病情、病死危险性、指导急诊干预治疗,并能够动态评价我们医院院前急救工作和急诊复苏的效果和质量,应广泛应用于基层医院急诊科的院前急救工作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颅脑损伤患者的急诊救治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11年至2012年6月间急救的316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院前急救处理后能安全到达医院进一步治疗的273例,院前急救成功率86.4%,现场因抢救无效而死亡的有8例,前往医院途中死亡的有7例,病死率5.5%。结论急救要本着快、准以及正确的原则,起到了解病情,检查全身情况,紧急处理危急病症,并将患者快速送达医院进一步复苏及治疗。还要重视合并伤及各类并发症的处理,这就能有效减少伤残率和病死率,并达到提高治愈率及挽救患者生命健康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8月在该院急诊室就诊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到院情况分为对照组48例和干预组50例。对照组患者由家属或下级医院自行送至医院急诊室,并无特殊或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干预组医护人员接到急救电话后赶往现场,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并由救护车接患者回急诊室。入院后两组患者均及时进行后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分级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院前急救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急救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院前急救疾病谱分析,了解疾病发展趋势,推广公共场所公民急救,加强院前急救医学人员培养及急救系统建设。方法 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120急救中心2019、2021年院前急救患者1 595例的完整病例信息。统计不同性别、年龄、地区、系统疾病等的院前急救患者情况。结果 院前急救以男性发病居多(64.8%),高峰年龄在50~<80岁人群(18.2%~25.6%)。发病率在前五位的分别为神经系统疾病324例(20.3%)、循环系统疾病300例(18.8%)、肿瘤230例(14.4%)、创伤212例(13.3%)、呼吸系统疾病179例(11.2%)。循环系统疾病及创伤男性年龄低于女性,骨折、急性冠脉综合征、呼吸衰竭、主动脉夹层男性占比明显高于女性。呼吸系统疾病冬季高发,神经系统疾病在夏季及冬季高发。结论 加强公民急救意识的培养,尤其中老年男性;加强神经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创伤、呼吸系统疾病专业技术培训,以及熟练掌握抢救仪器操作,规范院前急救流程;加强系统化急救模式的建立,形成完整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8.
院前急救是指伤病员从现场到医院之前的就地抢救、监护、运送到医院的过程[1]。包括现场急救和运送途中的救治。加强院前急救是降低危重病人死亡率及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首要环境和重要基础。本文通过对我院1998年8月~2001年8月院前死亡71例的病因分析 ,总结经验 ,提高院前急救的抢救成功率。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本组男37例 ,女34例 ,男 :女=1 1:1。年龄4岁~90岁 ,平均年龄51 5岁。其中45岁以下21例 ,占30 % ;45~60岁17例 ,60岁以上33例。1 2死亡地点 :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 (女 ,19岁 )死于急救车返院途中。1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男 ,83岁 …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中心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当作观察的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发病后未拨打120急救电话直接送往医院)和观察组(发病后从开始拨打120急救电话到医院救治护理)各25例,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急救护理效果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发病后拨打120急救电话获得专业急救护理的疗效,要比没获取专业急救护理好,对此说明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院前急救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咯血患者院前急救方法和转运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市2008~2014年39例咯血患者院前快速准确的诊断、积极正确的急救措施及转运经验。结果 39例患者除2例现场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患者均安全转运到各级医院进一步抢救,途中无患者死亡。结论 咯血患者院前急救是最初和最重要的急救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对预防窒息的发生及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