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β-catenin和cyclin D1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β-catenin和cyclin D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7例子宫内膜癌和3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β-catenin和cyclin D1的表达。结果β-catenin和cyclin D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9%(33/87)和43.7%(38/87),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P〈0.01)。子宫内膜癌中,β-catenin的表达与病理分级、FIGO分期、肌层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cyclin D1的表达与FIGO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β-catenin和cyclin D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458,P〈0、01)。结论β-catenin和cyclin D1可能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评估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73、CyclinD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以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4例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19例不典型增生内膜以及43例子宫内膜癌中P73、CyclinD1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在子宫内膜癌中,P73和CyclinD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77%和74.42%,明显高于不典型增生内膜(36.84%、52.63%)、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均7.14%)中的表达(P均〈O.01)。P73的表达随组织学分级的升高而增强(P〈0.05),CyclinD1的表达随手术一病理分期的进展而增强(p〈0.01),二者均随肌层浸润深度的增加、淋巴结的转移而表达增强(P均〈O.05)。在子宫内膜癌中,P73、CyclinD1表达呈正相关性(r=0.3923,P〈0.05)。结论:P73、CyclinD1在子宫内膜癌中均高表达,且具有正向协同作用,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β-连环素(β—catenin)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20例正常子宫内膜和7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β—catenin的表达。结果β—catenin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正常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异常表达,表达率为65.3%(47/72);β—eatenin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月经状况、病理类型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组织分级、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分化程度低、临床分期晚、浸润程度深和伴淋巴结转移者β—catenin的阳性表达率较高。结论β—catenin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等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望成为判断子宫内膜癌恶性程度、病情进展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赵豫琛  刘畅 《甘肃医药》2011,(12):707-709
目的: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基因突变的过程,本文拟探讨Maspin、p63和Ki-67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7例子宫内膜癌中Maspin、p63和Ki-6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aspin的阳性低表达率与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p63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子宫内膜癌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Ki-67阳性表达率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级呈正相关(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中Ki-67阳性表达率也显著高于无转移患者(P〈O.05)。结论:Maspin、p63和Ki-67的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Maspin和p63可作为预测子宫内膜癌转移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p β1,TGF—β1)及其I型受体TGFβR—I与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发生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子宫内膜癌30例、子宫内膜复杂增生(complex hyperplasia,CH)15例,其中伴有不典型增生9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12例中TGF-β1及其受体TGFβR—I的表达。利用CD34相关抗原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数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子宫肌层侵蚀面积被选择地染色。结果子宫内膜癌及复杂增生组织中TGF—β1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O.01,P〈O.05),而前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F-β1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呈正相关(P〈O.05)。从正常子宫内膜、复杂增生到子宫内膜癌组织中TGFβR—I表达逐渐下降甚至缺如,且两两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GFβR—I表达与肌层浸润深度呈负相关(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VD高于复杂增生组及正常子宫内膜(P〈O.01),与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TGF-β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1过度表达可能是子宫内膜癌发生的早期现象,而其促进癌组织的肌层浸润和血管发生,则可能是子宫内膜癌发生转移的机制。TGF—β1促进子宫内膜癌发牛与转移的作用均与TGFβR—I表汰下降或缺如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和COX-2的表达及其在子宫内膜癌发生、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Survivin蛋白和COX-2的表达。结果:Survivin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差异有显著性(P〈0.05);COX-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随组织学病理分级的增加、手术临床分期的进展、肌层浸润程度的加深,Survivin蛋白和COX-2表达阳性率逐渐上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Survivin蛋白、COX-2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相关,联合检测可为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治及预后判断提供可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hMSH2及TGF—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蛋白表达在子宫内膜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2例子宫内膜癌、16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9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hMSH2及TGF—β1蛋白的表达,组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正常子宫内膜组hMSH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52%、18.75%及55.56%,虽然子宫内膜癌与正常子宫内膜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组显著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P〈0.05);TGF-β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19%、68.75%及100%,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hMSH2及TGF-β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子宫内膜癌分化程度及患者年龄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子宫内膜癌hMSH2蛋白与TGF-β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r=0.333)。[结论]hMSH2蛋白和TGF-β1蛋白表达异常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检测KiSS-1mRNA及KiSS-1蛋白metastin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子宫内膜癌浸润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2例子宫内膜癌,10例子宫内膜上皮内瘤样病变(EIN)及1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KiSS-1mRNA及KiSS-1蛋白metastin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各种临床病理参教的关系。结果KiSS-1 mRNA在子宫内膜癌组中的表达率(37.5%)明显低于EIN组(80.0%)及正常内膜组(83.3%),并且其在子宫内膜癌组中的表达率与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均P〈0.05。KiSS-1蛋白metastin在子宫内膜癌组中的表达率(43.8%)明显低于EIN组(90.0%)及正常内膜组(91.7%),并且其在子宫内膜癌组中的表达率与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均P〈0.05。KiSS-1mRNA和KiSS-1蛋白metastin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正相关。结论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在抑制子宫内膜癌的浸润和转移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以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法,检测55例子宫内膜癌、24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石蜡切片中PTEN和iNOS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子宫内膜(阳性表达率100%)比较,PTEN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阳性表述率逐渐降低,分别为91.67%和60%(P〈0.05);iNOS阳性表达率依次为5.00%、8.33%和76.36%,明显增高(P〈0.05)。PTEN的表达下降与病理分级、肌层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iNOS的过表达与病理分级、肌层浸润程度有关。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TEN和iNOS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PTEN的表达下降或缺失与iNOS的过表达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红英  于月成  卜宁 《医学争鸣》2007,28(12):1112-1114
目的:探讨Fas和Fas配体(FasL)在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和子宫内膜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染色法(SP法)检测加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异位内膜与18例子宫内膜癌内膜中Fas和FasL蛋白的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FasLmRNA水平.设正常子宫内膜25例为对照组.结果:Fas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的阳性表达率为68%,在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与子宫内膜癌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和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asL蛋白在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与子宫内膜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和94%,明显高于对照组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asLmRNA的表达强度在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与子宫内膜癌组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as与FasL蛋白表达失调,可能是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发病机制之一,对子宫内膜癌组织逃避免疫系统监视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子宫内膜良恶性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LSAB法对33例子宫内膜癌、39例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31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31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进行ER、PR的检测。结果:ER、PR在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46.15%、66.67%)、非典型增生(48.38%、64.52%)及子宫内膜癌(60.61%、60.61%)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19.35%、25.82%).P〈0.05。且ER、PR阳性表达强度在单纯型增生、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与正常内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阳性表达率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分化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ER、PR阳性表达率在其年龄、临床分期及绝经情况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可出现ER、PR异常表达,为临床内分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Zhou XH  Xu ST  Song WY  Teng XD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7):1900-1903
目的探讨RCAS1与雌激素受体亚型在正常子宫内膜、增生症内膜和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它们在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RT—PCR法检测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42例子宫内膜增生症组织及50例内膜癌组织中RCAS1和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内膜中RCAS1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显示RCAS1在正常、简单型和复杂型增生内膜中均为P表达模式,不典型增生内膜中30%(6/20)为D表达模式,内膜癌中均为D模式。正常内膜、简单型和复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内膜癌RCAS1蛋白高水平表达率分别为0%(0/20),9.1%(2/22),45.0%(9/20),68.0%(34/50),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CAS1蛋白高表达与患者肌层侵犯深度、脉管侵犯、ERα阳性相关(P〈0.05)。免疫印迹法、RT—PCR结果与免疫组化结果一致。RCAS1mRNA的表达水平与ERamRNA呈显著正相关,而与ERβmRNA表达未显现相关性。结论RCAS1高表达与表达模式的改变可能参与子宫内膜从良性到恶性转变的过程,RCAS1协同ERα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展、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磷酸化蛋白激酶B(P—PKB)蛋白的表达及其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1例子宫内膜癌组织、36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PKB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子宫颈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P—PKB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组(P〈0.05)。P—PKB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P—PKB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过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比较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的差异,以探讨子宫内膜癌发生过程中酪氨酸蛋白激酶(TPK)活性改变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40例子宫内膜癌、17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28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磷酸酪氨酸蛋白(P-Tyr)的表达,从而反映3组中TPK活性水平。结果:在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Ty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0%、47.06%、14.29%,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TPK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即子宫内膜癌组高于非典型增生组和正常子宫内膜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中、低分化组P-Tyr表达明显高于高分化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TPK活性异常是引起子宫内膜异常增生的原因,且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化程度相关,而与临床分期、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及错配修复基因hMLH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6例散发性子宫内膜癌、22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3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TEN及hMLH1的表达。结果hMLH1基因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分别为83%(19/23)、64%(14/22)、11%(4/36),hMLH1基因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与其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hMLH1基因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淋巴结转移、肌层侵润、手术分期、病理类型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化程度有关(P〈0.01):PTEN基因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分别100%(23/23)、73%(16/22)、56%(20/36),PTEN基因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其在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PTEN基因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手术分期、病理类型、肌层是否侵润无统计学相关(P〉O.05);PTEN与hMLH1两种基因蛋白在子宫内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有相关性(相关系数r=0.28;P〈O.05)。结论hMLH1及PTEN均是子宫内膜的保护性基因,在子宫内膜的癌变过程中表达逐渐减少,可能与早期子宫内膜癌癌变的启动有关,且二者有显著的相关性;免疫组化法测定PTEN的表达有可能成为筛选子宫内膜癌变的早期指标;测定hMLH1的表达有可能成为预测子宫内膜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子宫内膜癌组织核受体共激活因子SRC-1和SRC-3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核受体共激活因子SRC-1和SRC-3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正常子宫内膜、10例不典型增生内膜及5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RC-1和SRC-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RC-1和SRC-3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不典型增生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差异有显著性(χ^2=6.562、6.743,P〈0.05);且3种组织间SRC-1和SRC3蛋白表达强度不同,差异有显著性(H=11.215、27.956,P〈0.05),在子宫内膜癌中呈过度表达,不典型增生内膜中为高表达,正常内膜为弱表达或不表达。SRC-1和SRC-3蛋白表达与肿瘤的病理类型、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但雌激素受体(ER)阳性组SRC-1和SRC-3蛋白表达高于ER阴性组(χ^2=3.900、4.258,P〈0.05),且在子宫内膜癌中SRC-1和SRC-3表达与ER表达呈正相关(r=0.472、0.389,P〈0.05)。SRC-3蛋白表达与肿瘤组织的肌层浸润深度有关(χ^2=5.348,P〈O.05)。结论SRC-1和SRC-3过多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定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表达情况,探讨MVD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转移、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47例子宫内膜癌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利用Ⅷ因子相关抗原标记癌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细胞,高倍镜下计数为MVD。与加例正常子宫内膜标本进行对照。结果①子宫内膜癌组织的MVD值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1),且绝经后内膜癌患者的MVD高于绝经前患者(P〈0.05)。②MVD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年龄、组织学分级、兀GO分期、子宫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P〈0.05)。③FI—GO分期越晚,MVD越呈高密度表达趋势,两者之间有相关性(P〈0.01),微血管高密度表达患者预后差(P〈0.05)。结论MVD与子宫内膜癌恶性程度和浸润转移密切相关,是临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端粒酶hTERT和p27蛋白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链霉菌素蛋白一过氧化物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对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端粒酶hTERT、p27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中两者表达进行对比。结果端粒酶hTERT基因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P〈0.05),其表达与年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肌层浸润、及有无淋巴转移无关。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p2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子宫内膜癌组(P〈O.05)。p27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有关,而与年龄和有无淋巴转移无关。在子宫内膜癌中,端粒酶hTERT基因蛋白与p27蛋白的表达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hTERT高表达与p27蛋白的低表达协同作用促进内膜癌的发展,联合检测hTERT与p27蛋白有助于估计预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探讨PTEN蛋白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子宫内膜癌5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25例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30例,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blot方法检测子宫内膜中的PTEN蛋白表达,研究其与子宫内膜癌进展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和子宫内膜增生症的子宫内膜相比,子宫内膜癌中的PTEN蛋白表达率明显降低(P=0.042,0.017),I期、Ⅱ期、Ⅲ期子宫内膜癌的PIEN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的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N蛋白在子宫内膜癌表达率降低,提示PTEN基因可能具有抑制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及癌变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雌激素受体亚型ERα和ERβ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对子宫内膜癌组织中α和ERβ表达水平的检测,探讨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ERα及ERβ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SP法测定57例子宫内膜癌及32例正常子宫内膜ERα和ERβ的表达,分析比较内膜癌与正常子宫内膜ERα和ERβ表达情况的差异、ERα和ERβ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正常子宫内膜ERα表达阳性率为68.8%,高于子宫内膜癌(45.6%),P〈0.05。ERβ表达的阳性率在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中分别为56.3%、49.1%,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正常子宫内膜ERα表达阳性率增生期(93.3%)高于分泌期(50%),而ERβ表达阳性率分泌期(90%)高于增生期(40%)。子宫内膜癌中,分期越早、分化程度越高,ERα表达阳性率越高,在宫内膜样癌中的表达阳性率高于其他类型,无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ERβ表达的阳性率在临床分期晚以及分化差者升高。ERα和ERβ在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结论ERα和ERβ在正常月经周期对子宫内膜可能发挥不同的作用,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ERα可能比ERβ起着更重要的作用,两者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可能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