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春芳  宋玉芳  曹芳 《山东医药》2009,49(15):93-93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是利用脂微球技术生产的一种具有靶向镇痛作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2007年3月~2008年4月,我们观察了氟比洛芬酯术前注射对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尚游 《山东医药》2014,(2):37-38
目的 观察氟吡洛芬酯联合吗啡用于直肠癌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40例ASA Ⅰ~Ⅱ级直肠癌患者行择期手术,随机分为A、B两组,各20例,施行静脉自控镇痛.A组采用吗啡0.015 mg/(kg·h),B组用吗啡0.015 mg/(kg·h)+术前30 min氟吡洛芬酯注射液(凯纷)0.1 mg/kg静滴+拔管前30 min凯纷50 mg静滴.分别于术后3、6、9、12、24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情况,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术后3、6、9 h VAS低于A组;B组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头晕发生率分别为10%、10%、15%,均低于A组的30%、30%和25%(P均<0.05).结论 氟吡洛芬酯联合吗啡用于直肠癌术后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脂用于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的镇痛效果。方法60例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Ⅲ级在连续硬脊膜外麻醉下行TURP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Ⅰ组术前15min和手术结束时缓慢静注氟比洛芬脂各50mg;Ⅱ组相同时间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记录手术结束后1、2、4、8、12、24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测定Ⅰ组患者术后2、8、24h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并记录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Ⅰ组术后2、4、8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Ⅱ组(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氟比洛芬脂用于TURP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妇科术后静脉镇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先荣  艾艳秋 《山东医药》2007,47(23):71-72
将60例择期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20例,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其中B组诱导前15min静注氟比洛芬酯100mg。术毕三组均静注负荷量芬太尼0.05mg后连接自控镇痛泵,所用药物A组为芬太尼0.25μg/(kg·h)+生理盐水至100ml,B组为芬太尼0.1μg/(kg·h)+生理盐水至100ml,C组为氟比洛芬酯100mg+芬太尼0.1μg/(kg·h)+生理盐水至100ml。观察术后2~48h三组镇痛效果[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情况(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组各时点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A组术后2、6、12h镇静评分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显著高于B、C组(P〈0.05)。认为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妇科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可显著减少芬太尼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与术后镇痛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氟比洛芬酯多模式镇痛在腹腔胆囊切除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腹横肌平面(TAP)阻滞组(T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在诱导前10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 mg/kg。T组气管插管后行超声引导下行双侧肋缘下TAP阻滞。术毕两组均给予静脉自控镇痛(PCIA),配方为芬太尼1.0 mg加氟比洛芬酯100 mg。记录两组患者术中芬太尼用量及术后使用补救性镇痛的例数。分别于术后2、6、12、24 h记录两组患者静息时及咳嗽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镇痛泵按压次数。观察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芬太尼用量无显著差异。C组术后使用补救性镇痛患者例数及各时点镇痛泵累计按压次数明显多于T组(P〈0.05)。两组术后各时点静息VAS评分及镇静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但C组术后2、6、12 h咳嗽VAS评分均明显高于T组(P〈0.05)。两组术后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TAP阻滞联合氟比洛芬酯多模式镇痛可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提供更为理想的术后镇痛,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科  王香  顾达明 《山东医药》2010,50(38):75-76
目的观察乳腺癌根治术中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将ASAⅠ-Ⅱ级拟在全麻下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A、B两组,每组30例。A组于气管插管后手术开始前10 min静注氟比洛芬酯50 mg。B组于术毕静注氟比洛芬酯50 mg。用VAS评估患者术后4、8、12、24 h的疼痛感觉程度,并记录麻醉及麻醉苏醒时间、不良反应等情况、首次使用阿片镇痛药物哌替啶的时间及咽喉疼痛发生率。结果 A组术后不同时段VAS评分及术后12 h咽喉疼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24 h内首次使用哌替啶的时间显著长于B组(P〈0.01),且24 h内哌替啶的使用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 乳癌根治术中应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可获得较好的术后早期镇痛效果,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且不影响麻醉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用于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将78例择期行腹部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手术结束前20、5min,实验组、对照组分别静注氟比洛芬酯1m∥蝇、生理盐水5m1。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6h内主动要求镇痛者7例,24h内重复要求镇痛2例,吗啡用量为(1.56±0.54)mg;对照组分别为26例、9例、(6.83±1.72)mg,两组相比,P均〈0.05。结论氟比洛芬酯用于下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靳丽敏 《山东医药》2009,49(18):58-59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复合曲马多用于经腹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将65例ASAⅠ~Ⅱ级静吸复合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A、B组,分别于术毕前20 min静注曲马多2.0 mg/kg、曲马多1.0 mg/kg+氟比洛芬酯1.0 mg/kg。观察患者恢复情况(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疼痛评分)及并发症(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等)。结果与A组比较,B组的疼痛评分及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与曲马多用于经腹腔胆囊切除术后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孙红梅  杨勇  周士三 《山东医药》2010,50(37):98-98
2009年7~10月,我们对30例行人工流产术(人流术)患者于术前应用氟比洛芬脂+丙泊酚镇痛,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文行无痛人流术患者90例,年龄17~35岁, BMI 50.0~68.5 kg,妊娠42~68 d,ASA分级Ⅰ~Ⅱ级.患者血常规、心电图正常,均无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过敏史、消化道溃疡或出血等疾病;将其随机分为A、B、C组各30例,三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0.
窦莹  李治松 《山东医药》2011,51(27):75-76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择期拟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术后采用舒芬太尼复合氟比洛芬酯镇痛,对照组单用舒芬太尼。术后1、3、6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价两组疼痛程度,采用阿森斯失眠评分量表评价患者睡眠状况,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头晕、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3d阿森斯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5;各时点VA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头晕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余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用于下腹部手术患者镇痛效果满意,且可明显降低术后睡眠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将60例择期行全身麻醉下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药物配方对照组为舒芬太尼100 μg 氟哌利多5 mg;观察组为舒芬太尼50 μg 氟比洛芬酯100 mg 氟哌利多5 mg,术后4 、8 、12 、24、48 h观察两组镇痛评分、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各时间点镇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镇静评分低于观察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 0.05) .认为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PCIA,不良反应少,镇痛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氟比洛芬酯对胸部创伤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0例以多发肋骨骨折(3根以上)为主的胸部创伤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凯纷)50 mg加入生理盐水50 ml静脉滴注,B组给予曲马多注射液100 mg肌肉注射。比较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及用药前、用药后2、6、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值,以及副反应观察。结果 A组药物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给药后6 h VA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给药前、给药后2、24 h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A组不良反应率为3.33%,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结论氟比洛芬酯用于胸部创伤镇痛效果确切,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并比较芬太尼、舒芬太尼单独或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开胸术后的静脉镇痛效果。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行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组(FK组)、舒芬太尼组(S组)、舒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组(SK组),每组15例。观察并记录术后2、6、12、24、48h镇痛、镇静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SK和FK组的2、6、12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F组(P均〈0.05),SK和FK组的12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S组(P均〈0.05),且SK组的12h的VAS评分也显著低于FK组(P〈0.05);SK组12h的Ramsay评分显著低于FK和F组(P均〈0.05),SK和FK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S和F组(P均〈0.05)。结论芬太尼、舒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对于开胸术后镇痛的效果优于单独芬太尼或舒芬太尼,且舒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静脉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单次硬膜外注射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用于老年患者术后临床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Ⅰ~Ⅲ级,年龄65~80岁,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行腹部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静脉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组)术后予氟比洛芬酯100~150mg联合吗啡1mg硬膜外注射;对照组(硬膜外自控镇痛组,PCEA)应用硬膜外镇痛泵,吗啡0.05mg/mL复合罗哌卡因2mg/mL背景剂量2mL/h,PCEA单次剂量2mL/次。观察患者术后12h、24h、3611和48h作VAS评分和镇静评分,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的比较,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单次硬膜外注射用于术后镇痛,可以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与PCEA镇痛相比效果相当,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5.
刘红  张慧娟 《山东医药》2011,51(2):66-67
目的对比观察帕瑞昔布钠与氟比洛芬酯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行LC患者112例,随机均分为A、B组各56例;术毕缝皮时A组静注帕瑞昔布0.8mg/kg,B组静注氟比洛芬酯1.0mg/kg。结果两组用药后3、6、12、24、48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镇静评分比较,P均〉0.05。A组用药后出现恶心呕吐3例、头晕6例、皮肤瘙痒2例、血压升高2例、尿潴留1例,对照组分别为10、14、8、3、2例,两组恶心呕吐、头晕、皮肤瘙痒发生率比较,P均〈0.05。结论帕瑞昔布钠与氟比洛芬酯用于Lc术后镇痛效果均较好,帕瑞昔布钠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老年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VP)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镇痛效果.方法 48例择期行TVP患者,ASA分级为Ⅰ~Ⅱ级,术后使用电子微量镇痛泵行PCIA,随机均分为A、B组,A组PCIA用药为枸橼酸芬太尼0.8 mg,B组为枸橼酸芬太尼0.4 mg和氟比洛芬酯100 mg.记录两组术后VAS、镇痛泵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术后2、4、8、12、24h的VAS分别为(1.8±0.3)分、(2.5±0.8)分、(2.3±0.6)分、(2.1±0.2)分、(1.7±0.5)分,B组分别为(1.9±0.4)分、(2.7±0.7)分、(2.2±0.5)分、(2.0±0.4)分、(1.8±0.7)分,两组各时点VAS相比,P均>0.05.A、B组PICA过程中镇痛泵按压次数分别为(8.0±0.4)次、(8.1±0.3)次,两组相比,P>0.05.A组镇痛过程中出现恶心7例、呕吐4例、头晕嗜睡5例、皮肤瘙痒2例、尿潴留3例、呼吸抑制2例,B组分别为3、2、2、1、0、0例.结论 氟比洛芬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TVP术后PCIA与单纯用芬太尼行PCIA相比镇痛效果无差异,但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预防全麻患儿术后躁动的效果。方法将90例腹部手术患儿随机分为A、B、C组各30例。A组于麻醉后术前10 min静注氟比洛芬酯0.5 mg/kg,B组于术终静注等量氟比洛芬酯0.5 mg/kg,C组不用氟比洛芬酯。结果 A、B组术后各时点躁动评分均低于C组(P均〈0.01),且A组明显低于B组(P均〈0.01)。三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氟比洛芬酯可有效预防患儿术后躁动,且术前应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陈萍  李明星 《山东医药》2011,51(14):29-30
目的观察切口内应用利多卡因、氟比洛芬酯混合剂对手术致痛大鼠的镇痛效果。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A、B、C、D组各8只,参照Brennan法建立疼痛模型。A、B、C、D组于缝皮前在切口内分别注射生理盐水0.5 ml、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10 mg/kg、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0 mg/kg、盐酸利多卡因5 mg/kg+氟比洛芬酯5mg/kg。分别于造模前及造模后2、4、8、12、24 h,采用累积疼痛评分(CPS)法对大鼠进行镇痛效果观察。结果四组造模后各时点CPS均高于造模前(P均〈0.05)。B组在造模后2 h内CPS低于A、C组(P均〈0.05),与D组比较,P〉0.05;2 h后,B组与A组比较,P均〉0.05;造模后8 h,C、D组均低于A组(P均〈0.05),且D组低于C组(P〈0.05);造模后12 h,C、D组比较,P〉0.05,但两组均仍低于A组(P均〈0.05);造模后24 h,各组间比较P均〉0.05。结论切口内应用利多卡因、氟比洛芬酯混合剂对疼痛模型的镇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注射液(FA)超前镇痛在老年青光眼患者乳腺癌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合并患有乳腺癌和青光眼的患者60例(6580岁),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80岁),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级,随机双盲分为两组。I组30例患者单纯采用全麻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Ⅱ组30例患者在全麻前采用FA超前镇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均未行自控镇痛(PCIA)。观察麻醉前、术后4、8 h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身高、ASA状态及手术时间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Ⅱ组镇痛效果在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术后4、8 h时VAS评分高于同时点Ⅱ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患者均无明显呼吸抑制及循环抑制,无头晕、恶心呕吐及嗜睡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A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且超前镇痛应用于老年青光眼患者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能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并不增加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全身麻醉下,由于减轻疼痛刺激可以防止血压及眼压的升高,因此对老年合并青光眼的患者更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