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经腹施行胃底贲门癌根治术式。方法 对 1997— 2 0 0 2年经腹部采用GF -I型吻合器进行食管胃吻合 3 5例 ,食管空肠吻合 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根治性切除胃底贲门癌时 ,在切除肿瘤及其上方 6~ 7cm食管的同时 ,清除纵隔下部淋巴结。全组病例无手术死亡 ,无吻合口瘘 ,亦无食管切缘癌残留 ,1例出现吻合口狭窄。并发症低于开胸手术。结论 经腹行胃底贲门癌根治术食管胃 (空肠 )机械吻合术 ,操作简便 ,术野暴露良好 ,创伤及生理扰乱较小 ,且便于扩大腹部淋巴结清除范围。 相似文献
3.
4.
5.
6.
残胃贲门癌42例外科治疗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残胃贲门癌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残胃贲门癌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手术切除40例,探查2例,根治性切除32例,姑息性切除8例,残胃切除空肠代胃术36例,贲门肿瘤切除余胃食管吻合术4例。结果手术切除率95.2%(40/42),无手术死亡,手术并发症11例(26.2%)。根治性切除32例中术后生存1年以上30例,3年以上18例,5年以上12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3.8%、56.3%和37.5%。结论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治疗残胃贲门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贲门癌的外科治疗结果(附1 832例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总结贲门癌的手术治疗结果,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832例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生存率用寿命表法计算,差异的显著性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本组切除率76.3%,根治切除率53.4%。5年生存率:切除术23.5%,根治性切除术29.9%。上切缘<5cm与≥5cm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8.4%和25.8%,下切缘<5cm与≥5cm分别为20.8%和24.5%。它们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前放疗与单一外科治疗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9.4%及21.5%,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放疗可提高生存率,但目前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切缘长度达到或超过5cm可显著提高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测定保留迷走神经加胃底重建术后胃和食管的功能变化,探讨减少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方法。方法: 对 68 例无外侵食管、贲门癌患者施行根治性切除,术中保留迷走神经加胃底重建,通过患者的自觉症状、上消化道压力、胃镜等多项指标对患者手术前后进行定量观察。结果:与切断组患者相比,保留组患者术后嗳气、返流、烧心、吞咽疼痛等症状明显改善,P= 0 001;术后 1 年体质量(62 .9±4 .4) kg,与术前(62 5±4. 3) k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579;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 20 .58%(14/68),低于切断组80 .88%(55/68)且程度较轻,P=0 002;术后1个月及1年食管体部静息压分别为(1. 59±1. 28)kPa及(1. 43±1. 15) kPa,显著高于正常人食管体部静息压(0. 26±0 .68) kPa和胃静息压(0 .57±0. 43) kPa,P=0 .001;术后1个月及1年的食管体部收缩压分别为(5. 73±3. 65) kPa及(5. 17±2. 11)kPa,高于切断组术后1个月及1年的收缩压(3. 51±2. 61) kPa及(3. 21±2 .46)kPa,P=0 .034;吻合口上方食管静息压及收缩压增加,具有减轻或防止术后返流的作用,而切断组则没有。结论:无周围组织外侵的食管贲门癌患者切除术中保留迷走神经加胃底重建术,对于防止患者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198 2~ 1999年我院共收治残胃贲门癌 16例 ,就其病因、诊断、手术治疗及预防进行分析 ,重点介绍残胃贲门癌的手术治疗。选择合适手术径路及消化道重建方式 ,仍可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16例 ,男 11例 ,女 5例 ;发病年龄 30~ 70岁 ,平均年龄 5 0岁 ;首次手术至第二次手术时间 5~ 2 0年 ,平均 12 5年。原发病类型 :胃溃疡 6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 (包括幽门梗阻 ) 6例。胃窦早期癌 4例。首次手术消化道重建 ;毕I式吻合 2例 ,毕Ⅱ式吻合 14例。 16例残胃贲门癌根治性手术切除12例 ,(其中有 4例行脾… 相似文献
11.
12.
我院自1980年以来,共手术治疗贲门癌398例.其中残胃贲门癌4例,占1%.均采用残胃贲门癌切除后行食管胃段对端吻合术,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4例均为男性,年龄为55岁~70岁.3例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1例为胃小弯溃疡穿孔,均行毕罗Ⅱ氏结肠后胃大部切除术.从原发病手术至本次患癌间隔时间为15~20年.其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消瘦、贫血、胃部胀满等.1例伴有黑便.贲门部细胞学检查均发现腺癌细胞,内窥镜及钡剂造影,均提示贲门癌,食管受侵在1cm以内,无明显远处转移.3例经腹切口,1例经胸腹联合切口,将贲门部肿 相似文献
13.
胃食管单层吻合术在食管贲门癌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凤勤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3,10(4):419-420
1998年 3月 -2 0 0 1年 5月对 112例食管贲门癌切除实行单层吻合法 ,不做前后壁加强。此吻合法保证了吻合口良好的弹性及血运 ,减少了吻合瘘及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15.
贲门癌术前切除可能性的估计--附28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贲门癌,特别是晚期贲门癌的临床特点,术前较正确的估计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减少不必要的探查手术.方法回顾性分析285例贲门癌手术患者,在无术前化疗及放射介入等治疗的情况下,对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X线表现、病理检查及胃切除术后再复发贲门癌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平均年龄54岁以上者手术切除率较年轻者高,女性切除率达90%以上;吞咽困难时间在5个月以内者高;X线示贲门区充盈缺损、黏膜破坏和中断、明显的胃体缩小、胃底广泛增厚、贲门或小弯部巨大的软组织阴影是晚期贲门癌的表现,切除机会少;病理诊断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切除率越低;残胃贲门癌缺乏特异性症状,X线诊断困难.结论提高切除率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及时正确的手术治疗和术前正确的估计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对术后患者采用综合性治疗措施提高了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1985年3月至1991年3月手术治疗TNMⅢ、Ⅳ期贲门癌81例,切除64例,切除率为79%。其中根治性切除35例(54.7%),姑息性切除29例(45.3%),手术死亡率4.9%(4/81),并发症发生率13.6%,病理检查 6例切缘有癌残留。随访;探查或短路手术17例均于6个月左右死亡,切除64例中,除4例手术死亡外,1年生存率78.3%(47/60),2年生存率43%(26/60),3年生存率16.7%(10/60),不低于扩大根治术。本文提出了晚期贲门癌手术治疗的术式和理论及主要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并指出如何提高此类病人的远期疗效,尚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应用机械进行粘膜吻合434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预防食管胃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方法。方法使用吻合器进行食管粘膜和胃粘膜吻合。结果442例中,手工吻合8例,机械吻合434例,吻合成功率为98.2%,术中失误率为2.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3%,死亡率1.4%,未发生食管胃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结论食管粘膜和胃粘膜机械吻合操作简单、可靠,即可缩短手术时间,有效地预防食管胃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又可以切除足够长度的食管,降低切缘残癌的发生率,是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术中食管胃吻合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 2 32例贲门癌患者采用食管全层与胃黏膜单层套入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术后无吻合口瘘 ,3个月内X线食管钡餐造影摄片 ,钡剂通过顺利 ,吻合口宽大 ,直径均在 1.3cm以上 ,头低脚高位 ( 6 0°)无钡剂返流 ,术后 6个月经纤维食管镜检查 ,从吻合口以上被套入胃壁内 3cm长的食管腔呈关闭状 ,并可见突起延伸的黏膜皱襞 ,镜身均能顺利通过吻合口 ,其中 14例食管有较轻微的黏膜充血、水肿 ,9例黏膜面有轻度凸凹不平变化 ,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率 9 9% ,术后随访 1~ 2年均无明显的胸骨后烧灼感、刺痛和咽下困难及进食呕吐等。初步临床实践体会 ,贲门癌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时 ,采用本吻合法层次清晰 ,缝合准确 ,抗张力强 ,吻合口径宽大、柔软 ,对预防吻合口瘘和狭窄有显著效果 ,同时具有一定的抗返流作用 ,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进展期贲门癌采用不同术式与生存率、生物特性、切口选择及并发症的关系。方法393例贲门癌中全胃切除术148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213例,手术切除率为91.1%,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为86.1%。分析不同术式中组织病理、分型、分期、切口选择、并发症及生存率的情况。结果不同术式与组织病理、并发症无明显相关,与分型、分期有一定相关.生存率相近。结论对贲门癌患者应该综合多因素进行个体化处理,合理选择符合患者的术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