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天然放射性高本底地区居民肺结核死亡危险.方法 建立一个包括89 694例暴露和35 385例非暴露的观察队列,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分阶段回顾性随访收集居民的死亡信息.将性别、到达年龄、随访年份和剂量率组(高、中、低和对照组)等作为分类变量计算人年列表,调整相应变量,计算高本底相对于对照地区各类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特别是肺结核的死亡相对危险(RR).结果 高本底地区40岁以上4个年龄组(40~、50~、60~和≥70)居民的肺结核死亡危险均低于对照地区,RR值(95%CI)分别为0.75(0.42~1.34)、0.72(0.49~1.07)、0.71(0.53~0.95)和0.45(0.34~0.59),其中60~和≥70年龄组两地区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随访阶段均可观察到高本底地区居民肺结核死亡危险低于对照地区;两地区的肺结核死亡相对危险与累积剂量呈负向相关(P<0.001).肺结核死亡与受照剂量的超额相对危险ERR/Sv(95%CI)=-1.09(-1.34~-0.85).在高本底的阳东和阳西两地区,不同诊断单位、不同年龄组及不同随访阶段的肺结核死亡危险在两地区一致.结论 高本底地区受低剂量电离辐射照射人群的肺结核死亡危险显著低于对照地区,且观察到了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这可能与高本底地区居民长期受低水平电离辐射全身照射导致的免疫功能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3.
魏履新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998,18(5):289-294
目的本文扼要地介绍了高本底辐射研究组近年来,特别是1991~1998年期间中国和日本合作研究的概况,并对迄今所得到的研究结果作了初步的论证。方法着重介绍方法学的改进和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对两个生物学终点(癌症死亡率和染色体畸变频率)在剂量-效应关系形状的差异和原因作了初步的讨论。结果在增加了观察的人年数,改进了观察方法后仍然复现了高本底地区癌症死亡率未见增加的结果,但现有的结果不是简单的重复,它得到更深层次的剂量学、人口学、统计学和干扰因素研究的支持。对高本底地区居民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频率的增加进行了讨论。它的发生可能与癌症发生的机理不是同一的。对染色体稳定性畸变的研究还需要补充数据。对内照射引起的器官剂量也需要新的数据。结论放射流行病学研究与放射生物学相结合对了解低剂量电离辐射对人类是否产生诱癌效应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4.
阳江天然放射性高本底和对照地区居民鼻咽癌死亡病例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阳江高本底辐射调查地区居民鼻咽癌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正确评价高本底辐射致癌危险提供基础。方法 选择固定队列中1987~1995年间鼻咽癌死亡例作研究对象,随机选择对照,1:2配对,研究的因素包括职业,文化程度,居住史与生活环境等一般社会经济状况,农药使用,吸烟,饮酒,饮食,医用X射线照射和鼻咽癌家族史等。资料收集采用面访方式。资料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比数比(OR)及相应的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阳江高本底辐射调查地区居民鼻咽癌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正确评价高本底辐射致癌危险提供基础。方法 选择固定队列中1987~1995年间鼻咽癌死亡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对照,1∶2配对。研究的因素包括职业、文化程度、居住史与生活环境等一般社会经济状况,农药使用,吸烟、饮酒、饮食、医用X射线照射和鼻咽癌家族史等。资料收集采用面访方式。资料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比数比(OR)及相应的95%置信区间和P值。结果 有效访问了102例病例和202例对照。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经常摄入咸鱼、咸菜、豆豉和腊肉,慢性鼻炎史,家族鼻咽癌史等因素与鼻咽癌有显着性关联;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经常摄入咸鱼,慢性鼻炎史和家族鼻咽癌史是鼻咽癌独立的危险因素;在控制某些因素后,引入高本底辐射,吃咸鱼和豆豉,吸烟和饮酒等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吃咸鱼为鼻咽癌发病唯一危险因素(OR=2.8,95%CI:1.52~5.18);吸烟(OR=1.2,95%CI:0.65~2.22)、饮酒(OR=0.83,95%CI:0.38~1.78)和高本底辐射(OR=0.86,95%CI:0.44~1.68)与鼻咽癌的发病无明显关联。结论 经常吃咸鱼是鼻咽癌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本底地区居民的鼻咽癌发病与本底辐射关明异关系。 相似文献
7.
8.
本文综合报道了广东省阳江县天然放射性高本底地区调查第三阶段的研究结果。本阶段使用高压电离室(RSS一1n型)和野外T一谱仪联合测量, 验证了前两阶段用热释光元件和荧光玻璃剂量计对人员直接测得的外照射数据, 给出了高本底地区居民年平均照射量率为330mR/a, 对照地区相应为114mR/a。恶性肿瘤死亡调查高本底地区和对照地区已分别累积观察了764, 696和777, 482人·年, 两地调整率分别为44.6和51.00×10-5。对前两阶段检出的高本底地区先天愚型患病率(1.04‰)高于对照地区(0.3l‰)的原因作了进一步分析, 认为不能排除由于母亲生育年龄和受检儿童年龄诲成的影响。细胞遗传学和细胞免疫学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以前的研究结果, 高本底组与对照组相比, 染色体畸变率增加和免疫功能有增强的趋势。而且天然辐射以外的诱变因素的进一步研究仍表明两地区基本符合齐同对比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广东高本底辐射研究组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982,2(2):9-15
本文概述了广东阳江天然放射性高本底地区第二阶段研究的结果,并进行了讨论。本阶段高本底和对照地区调查人口已扩大到各8万人左右。几种环境辐射测量表明.高本底地区γ外照射水平与对照地区的比值约为3.综合两个阶段测量结果估算,高本底地区居民全身所受内外照射年剂量当量为247.4merem,对照地区为96.9mrem。对本底辐射以外的致癌和致突变因素的研究表明,两地区比较相似。根据目前对高卒底地区11年累积531,972人·年和对照地区563,507人·年的恶性肿瘤死亡调查,高本底地区l3,425名和对照地区l3,087名儿童遗传性疾病和先天性畸形的检查,妇女生育情况调查,以及外周血淋巴细弛染色体畸变率分析和免疫功能测定的结果,来发现该高本底地区电离辐射对居民有不良影响.文中对高本底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低于对照地区,先天愚型患病率高于对照地区,以及染色体畸变分析相免疫功能谢定所发现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提出需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验证.对该高本底地区的特点,以及继续列这一地区开展研究的意义进行了讨论,同时提出了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进一步分析阳江天然放射性高本底地区居民非肿瘤性疾病危险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定群队列研究方法对居住在高本底地区和对照地区居民进行调查 ,现场调查分为队列成员追踪随访和死因确认。按外照射年剂量水平 ,将居住在高本底地区的人群分为高、中、低剂量 3个组 ,进行内比较。高本底地区 3个剂量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比较采用相对危险 (RR) ,并计算了个人终生累计剂量与超额相对危险 (ERR/Sv)。结果 高本底地区居民非肿瘤死亡比对照地区增加 9% ,死亡危险明显高于对照地区 ,RR =1 0 9,P =0 0 1;危险显著增加的非肿瘤疾病主要是消化系统疾病 ,RR =1 4 6 ,P =0 0 0 4 ,其中慢性肝炎与肝硬化为RR =1.98,P =0 0 0 4 ;危险显著降低的主要是传染和寄生虫疾病 (RR =0 81,P =0 0 4 ) ,其中肺结核死亡为RR =0 .5 8,P <0 0 0 1。对各种死因及肝硬化危险在不同剂量组间的齐性检验结果表明 ,消化系疾病 (P =0 0 1)及肝硬化 (P =0 0 4 )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其ERR(95 %CI) /Sv也分别为 2 18(0 2 2 ,7 6 4 )和 10 94 (1 34,NA)。结论 高本底地区居民消化系疾病中的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死亡率高于对照地区且有统计学意义 ,不同于癌症死亡的结果 ;肺结核死亡则显著低于对照地区。但由于目前资料的局限性 , 相似文献
11.
探讨阳江高本底辐射地区放射流行病学调查中混淆因素及4个剂量群组可比性。方法人口学资料用专项登记收集,膳食结构与生活习惯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调查。结果各剂量群组间年龄、性别构成及35岁以上期望寿命基本类同,日常饮食由大量富含纤维的谷类和蔬菜以及较少的肉蛋奶组成,吸烟率男女平均为27.7%~31.3%,饮酒率男女平均为4.0%~6.9%。结论除本底辐射水平外,本次调查各项指标在四个剂量组间具有良好类同性,推测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类型可能是调查地区癌症发生率较低的一个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阳江高本底辐射地区与对照地区调查人群的可比性,为精确评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提供基础。方法人口年龄性别构成比较用χ2检验,各种疾病死因构成与癌症死因构成及它们顺位的比较用秩和比法(RSR)。结果两地区年龄性别构成总体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但15~64岁组的年龄构成在两地区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本底辐射地区3个剂量组的年龄构成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他们的性别构成差别有显著性;前10位死因构成与癌症死因构成在两地区间以及高本底地区组间比较均显示较高和谐度(WR=09590-09879)。结论阳江高本底辐射地区癌症死亡率调查结果评价中按年龄性别进行调整是必要和适当的;各种疾病与癌症的死因谱在两地区及各群组间均具有良好可比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国广东省阳江高本底辐射地区和对照地区居民目前的健康和营养状况。方法分别从高本底地区和对照地区各一个镇中随机选取50岁以上男性居民60和65名,调查居住史、疾病与治疗史、X线检查史等,测量身高和体重,计算身高体重指数(BMI)。测量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B含量。结果两地区受检者BMI分布有一定差异,两地区受检者的血清生化指标平均值均在正常范围,经调整年龄后,对照地区居民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甘油三酯略高于高本底地区,高本底地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略高于对照地区。结论高本底地区和对照地区居民营养状况基本一致,高本底地区居民的动物蛋白和脂肪摄人量略低于对照地区。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从高本底和对照地区各选择一个乡,对所在地区10~11岁儿童进行了智力测验.这些儿童出生并一直居住在当地.测验结果按年级、年龄和性别随机配对分组后发现两地区儿童的瑞文推理和学习能力的得分相似,而韦氏言语测验的量表分高本底地区儿童显著高于对照(P<0.01).再经多变量方差分析表明韦氏测验中类同和词汇得分高本底地区儿童优于对照(P<0.01),而常识、算术和理解两地无差异.影响智力发育的主要混淆因素两地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天然高本底辐射对居民外周血血浆miR-16、miR-106b、miR-449a、miR-34a和let-7g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分别从高本底地区和对照地区各选取55例50岁以上长期居住在当地的健康女性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等指标,并计算个人累积剂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方法,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血浆中miRNAs的相对表达水平。采用t检验分析高本底组和对照组的个人累积剂量、年龄和BMI等基本情况,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miRNAs表达水平的差异,选择剂量、年龄和BMI等变量,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高本底组居民个人累积剂量约为对照组的4倍(t=42.803,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本底组居民外周血血浆中miR-16和miR-106b的表达水平均下调,miR-449a的表达水平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180、2.422、2.794,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在控制年龄和BMI影响因素后,miR-16和miR-106b的相对表达水平和个人累积剂量呈负相关(P<0.05),而miR-449a、miR-34a和let-7g的相对表达水平与个人累积剂量未发现相关(P>0.05)。结论miR-16和miR-106b可作为长期低剂量辐射健康影响的早期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1999-2002年随访资料,并与既往1979-1998年资料合并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辐射致癌危险估计的统计效能;调整个体吸烟因素,重新估计高本底地区小剂量电离辐射的致癌危险。 方法 高本底地区和对照地区居民癌症研究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分阶段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本研究阶段首先搜集1999-2002年的癌症死亡资料,并初步分析1999-2002年高本底地区居民癌症死亡危险;其次通过ID号连接记录,将1999-2002年研究数据与1979-1998年研究数据进行合并,分析1979-2002年高本底地区居民的癌症死亡危险及调整吸烟后高本底地区居民的辐射致癌死亡危险。用Epicure软件中的DATAB模块计算人年数,用AMFIT模块的Poisson回归模型估算高本底地区居民癌症死亡的相对危险(RR)、超额相对危险系数(ERR/Sv)和可信区间(CI)。 结果 高本底地区和对照地区队列研究1999-2002年共随访76 264人,累积观察300 523人年,期间共死亡2 267例,其中癌症死亡239例。1979-2002年合并资料共随访125 079人,累积观察2 293 463人年,死亡14 711例,其中癌症死亡1 441例。1979-2002年癌症死亡分析结果显示,经性别、年龄调整后,高本底地区全癌症死亡的相对危险RR=0.99 (95%CI:0.89~1.11),高本底地区和对照地区相比癌症死亡,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979-2002年高本底地区全部癌症死亡的超额相对危险系数(ERR/Sv)为-0.01(95%CI:-0.50~0.64)。调整吸烟后,1987-2002年高本底地区全癌症死亡相对危险RR=1.00(95%CI:0.87~1.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本底地区全部癌症死亡的ERR/Sv为0.01(95%CI:-0.56~0.81)。 结论 未发现高本底地区小剂量电离辐射引起居民癌症死亡危险的增加。调整吸烟后,高本底地区全部癌症死亡与对照地区相比,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但超额相对危险(ERR)较调整前稍增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