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发生脑疝尚未见有报道。我们自1980年以来,应用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450例发生脑疝5例(1.10%)死亡3例,现将死亡3例报告于后。例1、患者,陈××,男性,28岁,病历号17。因头痛1年伴抽搐于1980年9月13日入院。1980年春节发现上腹部皮下有囊结,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囊虫病是人畜共患病.人体囊虫病已成为我国比较常见的危害较重的寄生虫病.特别是脑型囊虫病更为严重危及人民身体健康,引起癫痫反复发作,精神障碍,甚至引起痴呆,劳动力丧失,以致死亡.囊虫病分布地区很广,据1986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首届脑囊虫病学术讨论会》报道,脑囊虫病分布在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 国内对脑囊虫病的诊断作了一些研究,在流行病学调查方面,资料甚为缺乏.临床治疗已用新药吡喹酮(Praziquantel)、丙硫咪唑(Albendazole),但其剂量与疗程各地有所不同,仍在摸索之中疗效考核的时间和指标各地亦有各异. 国外用吡喹酮治疗囊虫病有一些报道,我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阿苯达唑、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2002-2007年收治的脑囊虫病病例资料,随机抽取200例,分单纯使用阿苯达唑治疗组58例和吡喹酮、阿苯达唑联合治疗组142例两组,进行上述目的 分析.结果 治疗后两组临床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高压症、癫痫发作、精神症状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阿苯达唑组少于联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敏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苯达唑、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疗效肯定,但吡喹酮和阿苯达唑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较阿苯达唑单独用药严重.  相似文献   

4.
<正> 吡喹酮(Praziquantel Embay 8440)对人体皮肌内囊虫有较好治疗效果我们(1981)应用吡喹酮治疗人体皮肌内囊虫病近期效果亦相当满意,为了进一步观察吡喹酮远期疗效,我们连续随访了一年,其结果报告于后:临床资料一、所收治患者治前均以病理组织活检而确诊。  相似文献   

5.
阿苯哒唑(丙硫咪唑)和吡喹酮分别用于治疗脑囊虫病已获得肯定的疗效[1,2]。为减轻并发症,我们采用阿苯哒唑与吡喹酮联合治疗脑囊虫病获得了较满意的近期疗效[3]。究其远期疗效,马云祥氏报告脑囊虫病人远期疗效评定应在5年以上[4]。我们对径阿苯哒唑和吡喹...  相似文献   

6.
脑襄虫病是一种对人类危害颇大的脑寄生虫病,我省较少见。最近我科收治一例“脑襄虫病癫痫型”伴“皮肤猪囊虫病”,经用吡喹酮治疗效果良好。我们认为,只要剂量、疗程得当,严密观察病人和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可以使吡喹酮治疗脑囔虫病的不良反应降低至安全度限。  相似文献   

7.
张贇 《中国保健》2006,14(8):40-40
通过收治的14例脑囊虫病的临床分析,其中癫痫型8例(57%),脑膜炎型3例(21%),癫痫型并颅内高压型3例(21%).囊虫皮试阳性8例(57%),头颅CT扫描全部检查都有异常,并经口服吡喹酮及抗癫痫近期疗效满意,并提出了如何防治该病,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阿苯哒唑与砒喹酮治疗脑囊虫病疗效分析王万松,张红普,李晋,陈广玉国内外临床报告认为,吡喹酮为目前治疗脑囊虫病疗效最好的药物[1,2,3],但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多而严重[4]。而以呵苯哒唑治疗脑囊虫患者,药效缓和,副作用较小[5]。我们自1995...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应用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50例,全部病例均经血与脑脊液囊虫间接血凝试验(PHA)证实(其中仅一例脑脊液PHA为阴性)。治疗方法:吡喹酮治疗疗程总剂量为180毫克/公斤体重,一般于3日内分九次服完,少数副反应明显者可于4~6日内分服完毕。治疗效果:按北京囊虫病治疗协作组制定之标准,经半年以上随访,治愈1例,显效30例;进步16例;总有效率94%。无效3例、无一例死亡。治疗体会:(1)治疗中最严重的反应是颅内压增高,故于用药前和用药中应同时给予甘露醇等降颅压药物。(2)部分患者在治疗期间可有头痛加重、恶  相似文献   

10.
吡喹酮对疑似脑囊虫病患者诊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吡喹酮 (PQT)对疑似脑囊虫病患者的诊疗作用。方法 应用大剂量PQT〔5 0mg/(kg·d)〕12d对疑似脑囊虫病患者进行了诊断性治疗。结果  93例疑似脑囊虫病人有 3 8例确诊患脑囊虫病 ,42例基本确诊患其它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13例仍诊断不明。 3 8例脑囊虫病患者有 2 7例服吡喹酮后出现杀虫反应 ,其中疗后有 17例患者复查脑CT或MRI结果显示病灶缩小、周围水肿吸收或消失 ,有 2例患者复查脑CT显示病灶增多 ,且呈囊性影像表现。另 11例确诊为脑囊虫病的患者服药期间未出现杀虫反应 ,根据疗后复查CT或MRI,病灶较疗前吸收或消失而确诊。确诊的 3 8例脑囊虫病患者再经过 1~ 2个疗程抗囊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 ,其中有 3 1例患者复查脑CT显示病灶完全吸收者 2 6例 ,病灶出现钙化者 5例。结论 大剂量吡喹酮对疑似脑囊虫病患者具有较好的诊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1994~1998年到本站寄生虫病专科门诊确诊为囊虫病45例 ,应用吡喹酮(CQT)治疗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45例囊虫病患者中 ,男性34例 ,女性11例 ,男女之比为3.1:1 ,年龄7~65岁 ,平均37.3岁 ,18岁以下3例 ,18~55岁38例 ,55岁以上4例 ,农民36例 ,城镇居民9例 ;有吃“米猪肉”史21例 ,有绦虫史5例 ;3例曾在基层或县级医院治疗 ,42例为初诊。病程1个月至2年。45例患者均作皮肌结节病理检查或脑CT和血清学检查阳性 ,符合马云祥的诊断标准 [1]。1…  相似文献   

12.
关于脑囊虫病“三个标准”的由来、演变及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脑囊虫病曾经是我国广大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在全国32个省市区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或流行,尤以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的一些省份的农村发病率较高。二十世纪80年代前对于本病缺乏特效治疗药物及先进诊断技术。自吡喹酮、阿苯哒唑问世以来,使脑囊虫病的治疗研究取得较快的进展,CT、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收治660例人体囊虫病例中,遇到10例重症多发囊虫性肥大型肌炎,其特征为下肢异常增粗,呈超力体型。多为内源性自身感染、多合并脑囊虫(9例)。用国产吡喹酮(Praziquantel Embay 8440)治疗后,腿围最大径缩小18公分、体重最多减轻26.1公斤,腿型恢复正常,效果显著。对治疗中出现的毒血症、变态反应及脑部症状,应认真处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食源性脑寄生虫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8例脑寄生虫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效果.结果 8例患者中,脑囊虫病4例、脑裂头蚴病2例、脑肺吸虫病2例;患者中3例为本地人,5例为外地流动人员,均有生食史.出现头痛5例、癫痫发作4例、发热4例、乏力4例;8例患者头颅CT或MRI检查均有异常表现,血清特异性抗体IgG检测均阳性.用吡喹酮进行抗寄生虫治疗;治后随访,5例症状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结论 影像学特征、饮食史是食源性脑寄生虫病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检测对脑寄生虫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抗寄生虫药物治疗对脑囊虫病、肺吸虫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吡喹酮是一种新型广谱抗蠕虫病药物,无致突变、致畸胎及致癌作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吸虫病、绦虫病和囊虫病的治疗。现将近年来我国吡喹酮的临床应用情况概述如下。1 血吸虫病 吡喹酮对寄生人体的日本、埃及、曼氏血吸虫均有显著的杀虫作用,尤其是对日本血吸虫的杀虫作  相似文献   

16.
<正> “猪肉绦虫、牛肉绦虫”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系食囊虫猪、牛肉而惑染,以往采用槟榔,石榴根、南瓜籽等中草药驱绦,疗效欠佳。1987年8~10月作者采用吡喹酮驱绦试验治疗12例患者,取得一定疗效,现摘要报告如下:选择大便排蠹虫节片,经镜检确诊为绦虫病的患者,采用流质饮食、饥饿(14小时)、服吡喹酮(30mg/kg 体重)、硫酸镁(30~50g)导泻方法进行驱绦。12例患者一般于服药后3~4小时开始  相似文献   

17.
韩田  王勇  时可  王彦兵 《现代预防医学》2004,31(4):533-533,537
目的:探讨吡喹酮药物在囊虫病治疗中,用心电图(简称ECG)来观察吡喹酮对心脏的毒性作用及其在各个年龄组ECG变化特点。方法:对152例囊虫病患者进行吡喹酮治疗,治疗前后和治疗过程中,观察不同年龄组ECG变化特点。结果:吡喹酮治疗中有50例患者出现ECG异常(占32.89%),波动在异常与正常范围之间者46例(30.26%),ECG无变化者56例(占36.84%)。单纯窦性心动过速6例,心动过缓者8例,室早者1例。6~18岁年龄组的ECG变化以窦性心动过速Q—T时间缩短率为最高,50~68岁年龄组的ECG变化经以心率减慢及心肌缺血改变发生率最高,而18~50岁年龄组的ECG缺血改变及心率快慢的发生率介于二者之间。ECG改变的特点是:心肌缺血改变(ST—T改变)、心率减慢、P—R间期延长,这些改变与年龄大小成正比。而心动过速及Q~T时间缩短出现率与年龄大小则成反比。结论:ECG变化与吡喹酮药物毒性损害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脑囊尾蚴病耐药的原因 ,治疗方法及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 72 6例病人 ,发现 14 2例有耐药现象 ;对 14 2例耐药者强化治疗后的临床症状、CT表现进行分析。 结果  14 2例耐药者单药治疗半年生物学治愈率几乎为零 ,经强化治疗半年后 ,临床治愈率 76 .1% ,生物学治愈率 91.5 %。 结论 脑囊尾蚴病可采用吡喹酮和阿苯哒唑联合用药取得较好疗效 ,不同密度影组疗效欠佳 ,提高临床治愈率尚待探讨。  相似文献   

19.
脑囊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如癫痫发作、颅内压增高、精神异常和痴呆等。以往多采用中药治疗,疗程较长;近年来又采用吡哇酮治疗,副反应较大;目前多采用丙硫咪唑治疗,但也有一定副反应,寻找一种疗程短、疗效高、副反应小的药  相似文献   

20.
31例食源性肺吸虫病诊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再发流行的食源性肺吸虫病其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误诊情况及疗效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病例临床资料。结果31例肺吸虫病患者中,城镇居民21例(67·70%);不同年龄组中,学前及学龄儿童人数最多,共10例(32·30%);有生食或半生食淡水蟹、蛄史29例(93·50%),有生饮溪水史2例(6·50%);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胸肺异常表现为主;确诊前被误诊误治17例(54·80%);吡喹酮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结论肺吸虫病流行态势出现新的变化和特点,“城市”化现象突出;临床医生对再发流行的肺吸虫病应提高警惕,避免误诊误治发生;吡喹酮疗效较好,可作为肺吸虫病治疗首选药物;金标免疫渗滤法和ELISA检测治疗前后配对血清抗体有较好疗效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